APP下载

生活教育,让科学教育焕发活力

2016-03-11卢盛环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7期
关键词:教育课陶行知科学

卢盛环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襄铁希望小学附属幼儿园

生活教育,让科学教育焕发活力

卢盛环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襄铁希望小学附属幼儿园

在我国早期的幼儿教育,师承杜威的陶行知先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孩子们总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总是喜欢问个明白。在上科学教育课的时候,孩子们的热情总是那么高涨,但是所学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孩子们能够真正的领会、理解吗?答案不言而喻。所以在上科学教育课的时候,应尽量联系日常生活。越是密切孩子们的生活,越能够解答孩子们心中的为什么。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周身的事物和现象,给孩子们一个生活中的科学教育课。

幼儿;科学教育;日常;自然;源泉

陶行知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教育改革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的素质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生活教育”是陶行知针对当时的“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所提出的,跟实用主义的杜威在教育理论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核心的教育思想就是密切与生活的联系。幼儿园在展开科学教育活动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就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心里特点和接受能力,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本文根据自身多年幼儿教学实践,就在科学教育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一下探讨。

一、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对单调的科学教育往往感到乏味、无聊,这样会让幼儿逐渐失去兴趣,布鲁纳曾说:“学习材料本身的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刺激。”通过对生活情景的有趣创设,把学习和情景生活有效结合起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并引入多媒体技术来创设生活情景,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学习《迷彩服》一课时,教师可以依照野外森林对教室进行装饰,并让一部分孩子在森林里进行伪装,其他的孩子寻找和发现,通过做个活动导入新课,不仅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还能够有效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都能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接下来的新课上,让科学教育课不再传统的教师将知识进行讲述,幼儿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幼儿通过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提出心中的疑问,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这一现象的原因,让幼儿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实现科学教育课的真正目的。

二、科学教育内容该来源于生活

幼儿如今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了科学的内容。幼儿自身周围有大量可以让他们学习和探索的资源。教师要以幼儿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利用幼儿周边的事物和现象来组织活动,感受神奇的周围世界,体会科学在自己身边无处不在。比如:人们是怎么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每当外面下雨的时候,总有一些孩子小声说其实早就知道今天会下雨,但是当我问为什么的时候,他们总会告诉我是天气预报告诉的他们,可以当时我问天气预报里面的符号所代表的天气是什么,大部分的幼儿都在摇头,通过这一现象,设计一节《天气预报》的科学教育课,在大班幼儿的学习活动中,不能仅仅是认知,更重要的帮助孩子建立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孩子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进而指导生活,这就是这节课的最大成功之处。因此,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将知识的运用作为核心环节,让幼儿用符号表示当天的天气,并通过组织一个“我是小小播报员”的游戏进行表演。生活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基本途径,它不仅让幼儿直接的获得了经验,更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所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从幼儿的生活着手,在组织活动时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寻找教育。

三、科学教育形式的日常化

幼儿一日生活总是那么精彩丰富,处处都隐含着科学和知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所以,教师应该将科学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他们总会专心与某一现象和事物。比如,植物也需要喝水,那它们的嘴巴在哪里呢?为什么当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会随梳子翩翩起舞?幼儿在细心观察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帮助和引导。例如,幼儿对植物生长产生兴趣时,教师可以找两个塑料瓶,一个不放水,一个盛满水,在两个塑料瓶中放入两棵芹菜,叶子要在瓶外。过几天让幼儿观察,结果发现没有放水的那棵芹菜已经枯萎了,另一颗芹菜还是鲜绿的,只是瓶子里面的水少了一些。这时就能够很好的解答孩子们芹菜嘴巴在哪里的疑问,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还有哪些植物是通过根部来喝水的?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是月季花,有的说是胡萝卜,还有的说是杨树等等。在一日活动中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开展多种自选活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主动去发现、探索。孩子们可以在学校大树下捡落叶,在花丛中观察昆虫,也可以聚到一起谈谈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这样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去探索发现,为幼儿的自我成长创造机会。

四、科学教育情境的自然化

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过多的干预,为幼儿创造机会来发现和解决问题,适时的在旁边进行引导,启发进一步的求知探索。例如:春天里,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含苞欲放的花朵;夏天里,虫飞蝶舞,知鸣鸟叫,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捉蝴蝶、捕知了,让幼儿对它们的体态结构进行细心观察;秋天里,落叶飘舞,果实累累,可以带着幼儿们捡落叶,解刨果实,分析结构;到了冬天,有趣的事情就更多了,可以和幼儿们一起玩打雪仗的的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观察雪花的形状。还可以让幼儿收集植物的种子,进行栽培,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的情况。让孩子们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不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总之,生活中隐藏着可供幼儿探索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周围事物让幼儿充满了好奇心,只要教师信心观察,就能充分利用组织各种科学活动,既能让幼儿活动所需知识,又培养他们探索和求知的精神,让科学教育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1]杨娟.陶行知幼儿创造教育理论对幼儿创造教育的启示[J].教育论坛,2014(27).

[2]陈文东.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报,2004(8).

[3]李槐青.对当前幼儿科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6).

猜你喜欢

教育课陶行知科学
劳动教育筑未来——吉安市初中劳动教育课例展示活动有感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点击科学
陶行知夜归
科学大爆炸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省长上了一堂“教育课”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