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2016-03-11崔宝坤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院校高职

崔宝坤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浅谈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崔宝坤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语文课从小学就开设,在大学课程中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素质的一门基础公共课程,语文课的开设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课程,对大学生的三观和道德素质都有积极的影响。但是,许多高等院校过分的追求学生的就业能力,将语文课程当成形式,这都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高等院校中语文课程设置中遇到的瓶颈,并探讨了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未来的改革发展趋势,从而促进我国高等院校语文教育的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发展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发展,高等院校为了提升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加大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综合水平高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改革,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素质提升、思想品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影响。对语文课程的重视可以促进高校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语文课程不是太重视,语文课的师资力量过于薄弱,导致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不到太多的内容。为了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质量,本论文对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未来高校语文课程的改革发展趋势。

1.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设置遇到的问题

1.1学校重视度低,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人们认为,高职院校的培养重点仅仅是技术能力,他们认为,只要学校的就业能力高,学生能够学到技能,这个高职院校就是一所成功的院校,因此高职院校过分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一些高职院校片面的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小学、初、高中一样是为了推广和普及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知识在初、高中已经教授的够多了,以至于不需要在大学设置,即使设置教学老师也按照以前的教学方法传授语言文字知识,从而忽略了对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大学的语文课程没有硬性的评价标准,学校对语文课程逐渐不再重视,对教学老师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低,有些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没有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常常照本宣科的向同学们灌输知识,使本来精彩丰富的课程变的索然无味,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语文知识。

1.2教学思维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我们从小学甚至更早就开始学习语文知识,一直到大学还要开始语文课程的原因是不同阶段我们学习语文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讲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不仅是对语文文化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熏陶自己的文化精神。但是,目前高校并不能准确的把握这个教学思维,一些教学老师在施教过程中还是按照中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这些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过于枯燥乏味,并且对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并无作用。有些教师对学生又要求太高,希望学生掌握我国文化的演变过程,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并非对语文深奥的文化感兴趣。在教学模式上,教师还局限于课堂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厌恶心理。

1.3教学形式化,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教育部门对我国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中发现,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不断地丰富学校的开设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但是有的院校对人文课程的开设仍然过于形式化,大部分高职院校设置的人文学教学机构仅仅是部门机构,相对于系院来说功能较低,有些院校虽然开设人文学院却并不开设语文课程。由于教学的形式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逐渐降低,高职院校过分的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导致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职业技能的学习中,并且学校的教学态度也影响了学生对文学知识的认识。

2.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2.1重视教学,加强学科建设

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语文课程是素质教育课程的公共课,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对文学的教学开展。校方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吸引更好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前来就职,一个好的老师是语文课程开设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教学老师的筛选,选择语文知识水平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索科研精神的教师。语文教师应该合理的设计课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人为本”是所有教学老师都应该坚持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老师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2改革教学内容,提升创新思维

高职院校开设的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中小学以培养基础知识为主要目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把握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思维,以培养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文化欣赏水平为主要目的。在教学内容上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化,还要把握教学实践的层次,根据学生的专业制定出相应的语文学习目标,在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构建自主学习体系,丰富教学资源

实践是学习的有效方式,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语文技能。高职院校可以开设相应的组织,使学生在组织中锻炼自己的书写能力以及口头表述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文学名著,并设置交流互动小组,通过在课堂上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现在网络十分发达,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利用网络建立语文教学系统,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便捷的方式。

3.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开设语文教学课程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水平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教学师资力量上还很薄弱,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手段还比较落后,教学模式的单一也导致了学生对吧语文学习兴趣下降。未来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上将会更加重视语文教学,教师们将会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一切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1]于彩芹.谈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J].语文建设,2014,06:23-24.

[2]李琦.浅谈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创新的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4:27-28.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院校高职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