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共培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6-03-11吴志平李春飞
吴志平,李春飞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民办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共培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吴志平,李春飞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高职汽车类专业由于其人才培养特色及对口企业的特点,迫切需求校企双方合作共培人才,而民办高职院校要想寻求发展,必须在此方面有所突破。本文着重介绍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在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共培的探索和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民办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共培
课题项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14年教育研究一般课题:民办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共培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GDJY-2014-B-b032,课题主持人:吴志平。
校企合作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能力标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并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的各方面的合作。高职汽车类专业多培养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及营销类人才,由于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存在一定偏差,造成目前市场上用人需求量庞大,而企业招聘时又难以寻到合适的人才。民办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大多逊于公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从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出发,寻求最适合的校企合作方式。
1.民办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高职汽车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共培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集中于公办院校,民办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办学性质的不同,在资金、场地及知名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民办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共培的现状是:
(1)校企合作大多处于浅层次合作校企合作多止于表面形式,如双方签份合作协议,学生顶岗实习时企业来校招聘等,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活动比较少。
(2)合作难以形成规模民办高职汽车专业因学校综合实力不强,很难寻到大型汽车集团的合作机会,可合作的企业难以实现批量接收和培养学生。
(3)可持续合作较为困难常出现的现象是上一届校企合作红红火火的进行着,到下一届由于学生人数少、企业或学校参与人员变动,原来的校企合作无法正常进行,更无法深入开展。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双方资源不对等,难以实现共赢民办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设备和场地有限,多依附于企业方为学校提供培训、实习、就业等便利,而学校能为企业提供多限于人才输入,致使企业方认为付出与回报不对等,无法实现共赢,所以无法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合作企业规模不大,岗位容量有限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多面向汽车后市场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主要的对口就业单位多是品牌4S店,民办高职院校因其自身办学条件有限等不足,难以获得与生产厂家的合作机会,通常只能与单店对接,而单店的人才需求量较小,在合作培养人才时组班人数太少,造成教学成本增加。
(3)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不完善最重要的是校企合作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目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因为管理机制不完善,如项目负责人要明确职责、团队如何建设、主要工作内容、如何推进项目进展、如何监督和考核项目效果,相应参与人员如何计算工作量,怎样激励其工作积极参与度。
2.我院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共培的具体实践
我院于2007年开始招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开办此专业之初就明确认识到人才培养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故在专业发展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对校企合作人才共培的探索。从2011年开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列为我院重点建设专业,学院组织多次会议讨论汽车专业的发展,全面客观的评价了汽车专业的发展现状。
(1)做好定位,利用自身特色促进发展
我院所在的增城区是广州市发展潜力最强的一个区,目前有广本和北汽两大汽车生产厂,在荔城又有沿增城大道逐渐形成的汽车商务一条街,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院属于3B层次生源,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个人观念等原因,有思想灵活、商业意识强等特质,学生在课程实践及实习实训中积极参与、表现突出,在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连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实习过程中常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在同行具有一定知名度。再次,我院汽车专业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汽车技术服务和汽车营销两大类人才,定位准确,为保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非常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汽车专业75%的教师具有企业一线3年以上工作经验,有集中性实习指导经验,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
(2)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活动
为保证我院汽车专业能健康稳定的发展,成立了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专家、同行专家及校内专业教师组成。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交流讨论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改进、实训项目的设定和开展、人才需求双向选择交流等。
(3)聘请企业一线行家能手参与专业教学活动,建成一支综合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汽车专业是动手实践要求很高的专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师资队伍综合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根据专业需要分别从企业管理层、售后服务部和汽车销售部门聘请了业务能手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担任学生课程实训教学和集中实习指导工作;其次,借助顶岗实习校内外双方指导评价的平台,促进汽车专职教师熟悉和了解企业一线的技术和信息;再次,组织专项教学研讨活动,增进专兼职教师业务交流和切磋;最后,利用假期下企业实践锻炼,增加教师实际动手机会和积累经验。
(4)改进教学环节,探索订单培养,实现学生从学校至企业的无缝对接
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落实在教学实践环节的实施上。在与企业多方位长期交流的基础上,学院分别与附近两家品牌汽车销售服务4S店探索了订单培养,开办了兆方丰田学员班和增幅福特学员班。订单班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安排、教学管理由校企双方共同负责,学员由教师推荐、企业选拔的形式敲定。培训场所主要安排在企业,因4S店容纳人数有限,我们按岗位将学员分成销售、在2014年我院与兆方丰田和增福福特的合作中,共培养了37名学员,并成功录用了13人。订单培养在高职院校二年级即将从学校进入企业实习的前期,与企业联合举办的定岗培训,便于学生能顺利进入角色转变,且利于企业员工入职培训和选拔,实现了校企双方共赢。
维修、售后接待三组,交替轮岗进行培训。为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订单班学员周一至周四在校参加专业学习,周五至周日参加企业跟岗培训,每组配备企业和学校各一名教师,岗位技能培训由企业教师负责,学生管理和服务由学校教师负责。培训结束后经过企业综合考核,择优录用学员正式进入单位实习。
3.我院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
在我院汽车专业探索的校企合作人才共培的实践中,取得一些成绩也遇到不少困难。对于同类院校及专业建设上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校企合作的经验
首先,能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赢点,寻求最合适的合作形式。民办院校要敢于走出学校,与企业多方面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企业需求,创造校企合作的机会。例如也可尝试依靠企业资源进行学生入职前的岗位培训,如校内资源优越,可充分利用学校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校办厂式的合作模式。
其次,在校企合作中师资队伍建设非常重要,一定要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加入专业教师队伍,参与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和技术交流活动,相互提升业务技能。
(2)校企合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在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经常会出现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困难,在实施的校企合作工作量大,专任教师参与热情度不高,合作难以持续开展等。若想有效改变现状,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措施。
第一,从学院至系部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合作工作如何开展、怎样管理和具体实施监控。
第二,每个专业的校企合作可以以教改项目由专业教研室组成课题组向学院申报,申请专项经费支持。对于项目实施有明显成效的,应单独给予奖励。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绩效考核大多采用教学工作量进行考核,而参与专业建设并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常出现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校企合作工作而没有计入工作量,直接影响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如能通过项目申报的形式开展,不仅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专业建设和教师科研能力提高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江洪.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7):41-42
[2]张学林等.民办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6):164-167
[3]贾建邦.民办教育实施校企合作的实践及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5(15):159
[4]王勇.校企合作-高职汽车技术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必经之路[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1):27-29
[5]陈达美等.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探索-以华商职业学院一体化育人的实践为例,2014(9):84-85
吴志平(1981-),女,江苏睢宁人,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汽车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
李春飞(1976-),男,广东增城人,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