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社会实践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2016-03-11史雪峰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7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史雪峰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加强社会实践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史雪峰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在高等素质教育中,社会实践活动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目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加强社会实践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进行研究。

社会实践;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能够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创业率。对此,加强社会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高校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不够重视

就部分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对社会实践活动不够重视,参与程度较低。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不够合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引发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程度的不足使得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对此,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重视程度加以重视,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等方面的合理调整将大学生吸引到实践活动中来,通过主动参与将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1]。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不足

就我国目前高校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意识不足是影响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来讲,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是在校内度过的,这种现象对他们的社会实践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干扰。由于社会实践不足,这些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封闭性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实际的社会需求了解较少,进而促进就业创业问题的产生。为了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高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通过有效的社会实践指导,为大学生指明正确的就业和创业方向[2]。

二、加强社会实践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一)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空间上实现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合格高校毕业生的重要要求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指导是使得他们产生社会化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能力,高校应该对培养模式进行合理转变,通过社会服务、实际教学以及生产实践等方面的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时间上实现全程化

社会实践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由于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从时间的角度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现全程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就大一的学生而言,应该为他们安排一些固定主题、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报告等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对实际的就业形势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对实际社会需求的明确,对自身的专业学习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促进自身就业创业优势的提升。就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而言,高校应该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定为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实际社会需求的连接上,通过一系列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为大学生打好基础,通过这种方式为他们就业创业竞争能力的提升产生相应的促进作用。就毕业生而言,高校应该注重毕业生的专业实习,通过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方式,帮助毕业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实力[3]。

(三)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式上实现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以往的就业创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率的提升,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实践指导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方式产生多样化特点。符合当前时代特点的就业创业工作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基地式方式。这种工作方式是指高校根据大学生的实际专业特点,建立有针对性地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基地的锻炼,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就业基地与实践基地的结合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第二,讲解式方式。高校自身的就业创业指导能力会受到教师实际水平的限制,为了改善这种局面,高校可以通过聘请各个行业职业指导专家的方式,帮助毕业生完成职业规划,并通过高校往届的各个行业社会精英毕业生讲座的方式,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一定的指导,毕业生可以从这些方式中获得一定的经验,结合借鉴或指导意见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和创业问题[4]。

(四)使得就业创业学生职业测评实现系统化

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系统化的职业测评能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方向。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毕业生可以对自身的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倾向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高校可以根据具体的职业测评结果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通过这种方式为用人单位提供合理有效的参考依据。在社会实践中,还可以针对每一个大学生建立一份职业规划档案,通过对四年内社会实践效果、职业生涯建议等内容的综合,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方向提供合理的指导。

结论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渐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于部分毕业生而言,相对于就业来讲,创业更加符合他们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特点,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对社会实践指导的加强,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和创业问题提供合理的方向,并促进毕业生实际就业竞争优势的提升。

[1]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

[2]李迎果.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

[3]孙永建.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4]代玉.加强社会实践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47-50.

史雪峰(1984-),女,陕西省汉中人,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学士学位,助教,研究方向:管理学。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我爱的职业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