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的义和团运动

2016-03-11田永官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名作欣赏 2016年23期
关键词:义和团联军使馆

⊙田永官[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的义和团运动

⊙田永官[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详细而且全面地记录了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经过和结果。马士亲身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写作的年代离义和团运动也不远,并且使用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具有纪实性质,为我们了解义和团运动提供了一个当事人和侵略者的视角,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马士义和团运动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是马士退休之后撰著的。义和团运动发生时,作者正在中国海关任职,亲身经历了这一场动乱,也接触了许多被义和团围困在使馆区的人。马士是义和团运动的经历者,而且在清政府海关部门生活了数十年,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其写作《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的年代相距义和团运动时间并不久远,许多资料也是第一手的,其著述具有很大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带有纪实的实录性质。

作者首先介绍了义和团运动之前中国的情况,企图探究义和团的起源。在正式介绍山东地区的义和团之前,他介绍了全国各地大刀会、民团的排洋仇教运动的情况。从沿海到内陆,都有排洋仇教的事情发生,一部分是对外国侵华势力的不满和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一部分例如大刀会则是反抗满清朝廷的统治,希望推翻清王朝,属于国内矛盾。当时各种矛盾聚集在一起,作者也坦诚其中有很多是列强企图瓜分中国所引起的,是中国人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担忧而引发的反抗。如此我们也可以印证现代教科书上所言“甲午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并非虚言,对于一些企图完全否认“教科书中历史”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回应。书中指出为了应对德意两国的侵略和对特权的要求,中外矛盾开始加剧,特别是意大利企图强占三门湾作为军事基地,清政府指令各级地方积极备战,以防意大利的侵略。由于清政府的积极应对以及列强之间的矛盾,意大利的无理要求并未得逞。

中国国内的政局也是马士关注的重点,维新运动之后中国政局错综复杂,光绪皇帝受到拘禁,随时有被废黜的危险。“后派”内部也开始分化,镇压维新运动的荣禄和庆亲王等人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特别是在废黜光绪帝拥立载漪的儿子溥为帝上二者势同水火,政争一直延续到义和团运动期间。作者认为主要是因荣禄的反对,废止光绪帝的行动才最终被无限的延期。荣禄反对废黜光绪帝是以往的史书上鲜有提及的事情,把义和团运动与是否废黜光绪皇帝联系在一起,虽然也有人曾经做过,但是主要是从列强不支持的角度来谈论的。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争斗来看光绪帝最后为何能得到保全,书中的角度是比较独到的,因此对荣禄在维新运动中的评价也就有待进一步探讨了。

义和团运动爆发前,整个“帝国普遍不安”,大规模排外运动的预兆已经发生。毓贤和刚毅等对义和团的纵容与默许,助长了义和团运动的风潮。通常意义上对这些大臣的评价有两种,一种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爱国举动,一种认为他们无知,因为他们的“自私”泄愤行为导致了中国面临八国联军侵华的威胁,最终赔偿了近十亿两白银。后人的评价难免会有后见之明的嫌疑,时人特别是当事人的看法更能说明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作者在书中引用明恩溥《中国在激变中》的话说“它永远的消除了惯常被提出的那个论点,说一小队的外国军队,只要组织好并且武装齐备,就可以在整个中国从一端到那一端长驱直入而遇不到有效的抵抗”,我们把义和团运动放在列强企图对中国分而治之的险恶环境下,打破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看法很重要,如果没有义和团运动,外国人不会认识到中国人的力量。在作者看来当时中国的精英阶层应对外来列强的瓜分也是有自己打算的,“制止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使他处境不安,这是董福祥和许多地位更高人们的思想”,这恐怕也是当时中国人不得已的举动了。

在华外国人对义和团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最初都意识到它“兴朝排洋”的一面,但认为“它表示‘义’和‘和’的团体或是‘义’与‘和’的拳头,后者是公认的字样,实际上这个团体是一个‘体育会’,以打拳和体育锻炼为它的表面目的”。仅仅认为义和团是一个“体育会”与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体育相比较,明显带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也再现了当时存在的一个客观事实——外国人对中国社会缺少了解。当义和团运动高涨的时候,由于清政府和地方官僚的暧昧态度,作者认为“中国政府不是故意,就是由于害怕发生普遍的乱事,对这件事一开始便公然玩忽,并且完全破坏了条约上的义务”。作者只看到中国负有“条约上的义务”,却忽视了中国政府的首要目标是维护自己的统治和中国的独立,这是晚清以来中国外交或者说是“洋务”的中心。甲午战败,列强看到了中国弱小的一面,因此乘虚而入,中国人从自己民族利益出发而产生排外行为虽然有些过激,但是毕竟情有可原,如果列强不是那么贪婪,中国很难说会有大规模的排外行为发生。因果之间相互循环,好恶的判断全凭国家利益。从此我们也应得出一个教训:国人应该更加注重从国家利益出发处理国家关系。

义和团运动的高潮开始于1900年5月下旬,山东的义和团受到袁世凯的镇压,纷纷离开山东进入直隶,随后又进入天津和北京,并在各处设立坛口讲习拳法,开展各种排外行动。义和团所经过的地区,围攻教堂,对外国传教士和中国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教徒展开屠杀。据作者描述外国传教士受害者不少,中国的教徒也损失惨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八国联进入北京城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排外而导致对国人的屠杀,在中国历史上是值得注意的事项,我们多少有些“外战外行,内战内行”,民族内心深处的东西更值得反思。

义和团运动一步步的扩大,并且进入北京城。北京的各国使馆被团民包围,使馆与外界的电报线被切断,但是清政府的电报线仍然可以使用,这一点与我们传统教科书中对义和团因仇洋而破坏电报线和铁路不同,义和团破坏的电报线主要是外国使馆的,毁坏铁路在前期具有破坏性,在后期则更多的是为了阻止列强进军,具有战术性,不可一概而论。在义和团围困使馆前期,清政府曾与各使馆沟通,希望各国使馆撤离北京,以防造成伤害。但是各国公使出于对中国官员的不信任,同时也担心公使撤离之后在使馆区避难的中国教民会受到屠杀,所以多次拒绝了清政府的要求。使馆被围困,各国公使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消息传到国外,每个国家都在为解救本国公使做准备,最后达成了联合出兵“保卫”使馆的意见。6月中旬,西摩带领2066名军人向北京进发,俄国军队在进军途中从东北开来和西摩会合。铁路被毁,所以西摩率领的军队不得不多次修补铁路,并同时应对团民的攻击,西摩军队进军到廊坊的时候被中国军队和团民阻击,主要是董福祥的甘军,最后西摩军弹药不济只有撤退,撤退途中又受到团民和军队的攻击。

由于天津使馆区、北京使馆和各国政府及在华各国海军之间的联络被切断,彼此之间难以判断形势的严峻程度。6月17日联军下达最后通牒让塘沽守军交出炮台,但中国守军并未答应,所以发动突然袭击夺取炮台的事件,作者在书中说是由中国守军首先开炮,有为侵略者开脱的嫌疑。炮台被夺,慈禧太后又被刚毅和庄亲王等从《字林西报》上摘取来的关于洋人要求慈禧太后归政光绪帝的假社论所迷惑,所以决定对外宣战。之前中国主和派官员与使馆官员一直在谈判,21日使馆公使被允许发送一封密码电报给本国政府,因此在华各国海军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性,所以决定从大沽炮台向天津进军,最后在7月14日攻占天津,其间天津使馆受到的围攻非常激烈,可是每次“在我们看来他快要成功的时候撤退了”,而且很多新式的大炮没有允许使用,落在使馆的炮弹也仅有2900颗。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因此认为是因为荣禄——汉军统帅发挥了充分的影响力的结果。攻占天津之后,北京使馆和各国公使的生命安全还没能够得到保障,他们在考虑是否向北京进军。进军就面临着兵源不足的问题,当时在华的所谓“八国联军”其实只有七个国家派遣了军队,德国直到联军占领北京之前都没有军队参加,德国的军队是在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才被派遣进入中国的。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则只有几十人的军队参加。英国正陷在南非战争泥潭中,能派遣的军队有限,有3000英国军人在中国,但绝大部分是印度兵。美国则态度暧昧,最终还是同意出兵2000人。联军中俄国和日本的军队最多,在兵源不足之际,进军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有国家提出请日本多派兵参加,日本提出他出兵必须得到补偿,而各国对日本多出兵之后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不敢保证,最后折中由英国作保日本动员10000名军人参加,但在日军开进中国之前,联军就分左右两路向北京进军了。在德国军队到来之前,北京城已经处于联军的控制下了,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9月25日才到达中国就任。联军进城之后对是否攻占皇城已有过讨论,虽然最终决定不攻占皇城,但还是决定每个国家派遣一队代表去皇城“参观”,参观过程中他们对每一个宫室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同时也带走了一部分小的“纪念品”。

在瓦德西的安排下,以德俄日为主导,向四方“讨伐“,联军经过地如发生屠杀教民的村庄就要对这个村庄实行“惩罚”,征收各种罚金,不交足罚金的还要村民开具欠条,这是多么“正义”的行为。中国军队听从全权议和大臣李鸿章和庆亲王的命令对联军不做抵抗,一遇联军即撤退,法国军队轻易地攻占保定府之后,洗劫了保定府,并将当地曾经支持过义和团或者拒绝传教士避难的中国官员判处死刑。联军在北京城也有同样的作为,他们首先是集体抢劫,然后是在自己的占领区内分区抢劫,数值不可估计。抢劫来的东西除日本军队外,西方军队都没有集中上交给自己部队的上级,这也为此次中国的损失估价造成了很多的困难,从今天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的数量也可以反推估量当时中国所遭受的损失。作者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不遵守国际法的后果,而西方侵略者到达中国之后也忘记了他本国的法律,这是对中国的惩罚。这种说法很难说没有道理,但是也很难说它是对的。作者受制于自己是侵略国家一员的身份,难免会为自己国家的行为辩驳,书中对各国都有所批判,唯独为美国处处开脱、解释,把美国与其他国家分离开来,显得美国十分的公正和高大,好像一切罪恶都和美国没有丝毫关系。

联军占领天津之后,中国原有的行政系统失去了它的功能,全权议和大臣派来的官员不被联军所承认,于是联军组织了“天津临时政府”,中国称之为“天津都统衙门”。它的主要官员主要由各国公使担任,“临时政府”设置了各职能部门和秘书长,同时对中国的百姓征税。“天津临时政府”在中国的法统上不具备合法性,完全是联军实现殖民统治的机构。但是也不可否认它对维持天津的治安和社会稳定方面产生了某些积极的作用。例如刚刚经历了动乱的天津缺盐少粮,于是临时政府与联军沟通将缴获的政府官粮作为赈济百姓的粮食,经过多次沟通使得天津被各国军事当局占据的食盐最终交给临时政府发放给百姓以解决百姓的用盐问题。临时政府还组织民工开凿疏浚了运河,修建了一座连接天津使馆区的桥。这一切既是临时政府的政绩,也是他们侵华的证据。同时“天津临时政府”和军事当局各国军队的司令们一样存在着矛盾,他们之间的权力斗争一直存在着。“天津临时政府”的许多举措受制于军队的司令们,使得行政效率未能得到提高,行之有效的措施也不得不被搁置。

联军进入北京城之前,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和众臣经山西辗转到达西安府,北京城内一片混乱,联军占领北京城后实行分区占领,并各自在占领区内恢复秩序。战衅已开,中国战败已是定局,接下来最主要的就是善后了。6月下旬,东南各省督抚推行“东南互保”,并且得到西方各国的承认。“东南互保”导致了两个后果:其一是消除了列强的后顾之忧,此后各国才放心地北上剿灭义和团;其二在东南互保过程之中,地方督抚不承认这是宣战,是朝廷或者皇帝的行为,而是义和团伪造的,这一点得到了各国驻上海公使和各国政府的保证,也为日后交涉留下了回旋的余地,避免了中国法律上的“战败国”地位。清政府在天津陷落之后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代表,想尽快议和以阻止联军进京,但是各国不承认李鸿章的全权代表地位,同时以各国公使的安全没有得到保障为由继续向北京进发。直到9月联军和各国公使都未承认李鸿章的全权议和代表地位,此后清政府加派庆亲王为全权议和代表,长江流域各省督抚赞襄议和。各国迟迟不愿开启谈判是由于列强内部未能达成一致,他们对中国的要求各不相同,矛盾重重。到11月后联军企图引诱清廷回到北京“组织起有效的统治和秩序”。正如列强不相信清廷官员一样,清廷亦不敢相信联军的将领们,特别是联军将领做出了一些报复屠杀中国人的举动之后,清廷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以防受制于人,又避免落上“破坏和议”的罪名。直到第二年的春天,列强之间才对分赃达成初步一致的意见,首先是法国提出照会,此后各国又在法国的照会上加以修改并加上自己的要求。与此同时列强要求惩处的一些满族贵族官员也先后受到惩处。其中最难的是对董福祥的处理,因为当时他统帅着12500人的军队,同时担任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守卫任务,最后董福祥被派到了甘肃,形势才有所缓解。他们认为目前处置董福祥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他去甘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他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经过多次交涉最终在1901 年9月达成议和,中国付出惨重代价签订城下之盟《辛丑条约》。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使用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包括义和团运动期间的电报以及书信往来,还有被围困当事人的回忆录。中国人的记录和其他的档案史料除了《景善日记》几乎没有使用,角度也是站在西方立场上,所以其中有许多逻辑和论证都有片面性,外国人写中国史不可能站在中国的立场,更多的是从作者本国的立场来看待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难免有失偏颇。但是不可否认他所记述的绝大部分是客观公正的,而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国人的视角。

作者:田永官,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义和团联军使馆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
浅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从《历史三调》谈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三种历史研究法
廊坊义和团运动历史探究
义和团怎样害死了民族英雄聂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