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生今世的证据》课堂教学

2016-03-11张颖郭吉成

关键词:研习家园证据

张颖++郭吉成

【教学设想】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教材“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最后一篇选教课文。对于家园之思的主题,对于评点式阅读方法,学生应该有所了解,但由于缺乏人生历练和生命感悟,他们面对着刘亮程独具个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深藏不露的感情、充满理性的哲思,往往不能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营造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激起相似的生活体验,加强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交流,学会运用评点法挖掘文章的内涵,理解作者把故土家园作为灵魂永远安放的精神栖息地的主旨。

散文语言美于内涵,粗略地阅读恐难以走进文本的精彩世界,难以产生阅读的共鸣。假如在散文的教学中,只是把分析内容、写法等作为教学中心,会因小失大。因此要想真正领悟散文的美,一定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并把作者的语言与情感内化。

据于此,笔者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 通过对文本的研习、朗读,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初步感知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

2. 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 能初步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进而仿写语段,能体会文本表达上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写法和细腻感人、独具个人体悟感的场景描写的艺术特点。

教学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有两个:一是通过研习、朗读、仿写等方式,训练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二是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讨论,体悟文章富含的哲理。

【课堂实录】

一、真情导入

师 上课!同学们好!

生(众) 老师好!

师 请坐!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课文是《今生今世的证据》。小时候,我常常去外婆家,那里有我很多小玩伴,可是小伙伴们吵架的时候,那些顽皮的小男孩就会用小刀把我父母的名字刻在外婆家的门板上,以此来羞辱我。几年后,我离开了那个小山村,后来,我的外婆也离开了,我甚至觉得我已经把这个小山村给遗忘了。前两年,舅舅翻新祖屋,无意间我看到了那扇已经被虫蛀得差不多的但还刻着我父母名字的门板,顿时热泪盈眶。当年的恶作剧在今天看来也是一段温润的回忆,大家说,是吗?

生(众) 是的。

师 有这样感触的不仅是老师,还有同学们。

[教师用PPT展示如下两名学生的预习作业,并请他们朗读。]

我曾把岁月托付给小学围墙边的一株紫藤萝,我相信生命的长度足以等待岁月的回味。我把童年的欢笑藏进紫色的花穗,藏进年年春天那一串串歌声里。当我离开了童年,再次回到花开的地方,迎接我的只有一道灰白的水泥墙。

——高一(1)班 李以宁

我曾和祖父一起回到过大蓬山岛,去看我们的祖屋。我见他在昏暗、落满灰尘的破屋内抽烟,一根,两根,凝望着门上一块斑驳的木板出神,一只手轻轻地搭在古旧的灶台上。

——高一(1)班 刘一恒

师 这两段话是我从预习作业中挑选出来的,无论是我的刻着我父母亲名字的门板,还是李以宁的紫藤萝,刘一恒的木板、旧灶台,都是凝结着我们过往生活的——

生(众) 证据!

师 这些证据从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中可以看出,它对我们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影响,是吗?

[学生点头。]

二、遗失“证据”后的怀疑之感

师 大家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当这些证明我们过往的证据都消失了,会怎么样呢?我想请同学们先来看看作者刘亮程的感受。请大家筛选出课文的相关语段。

[学生翻书查找。]

师 老师提示一下吧,请研习课文第4、5、6自然节,要求是寻找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句子来朗读并加以分析,同时可以提出疑问。现在开始。

[教师用PPT展示上述要求。学生研习,部分学生小声讨论。]

师 (巡视并提示)当你找到这些句子,可以试着朗读出来,以帮助理解。

[约两分钟后。]

师 现在我们来作一个交流。[请一学生发言。]

生1 我找到的句子是第4节:“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我觉得这句话里的两个“真的”强调了对曾经生活的一种怀疑,曾经的一切都已经废失,这棵榆树在描写它的时候,说它“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找到回家的路是多么温馨的一件事,而这种感觉已经找不到证据了,是多么悲哀。

师 这里体现作者什么情感?

生1 是对过去的一种怀疑,怀念和怅然。

师 请坐。(请另一学生发言)请你来说说。

生2 我找到的是第6节:“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我看出作者觉得这一切都消失了,过去就会像一场一场的梦,作者感觉到了空虚,对自己存在的一种怀疑。

师 请坐。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涉及一个词语——怀疑,这个词语作者在第4节前两句话中也提到过,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相关的文句好吗?

[学生齐读: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师 所以,当证据消失,我们和作者都体会了一种怀疑的感觉,对吗?

[学生点头。教师板书“怀疑”二字。]

师 我想继续听同学交流。

生3 第5节:“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刮着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我发现这节用问句,作者对今生今世证据消失内心有惆怅和困惑。

师 请坐。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第5节的问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第4节的问句更多?

[学生点头。]

师 一起来朗读一下第4节的问句好吗?

[学生齐读。]

师 读完句子,我们来想一想,这些问句传达出哪些信息?

生4 代表一种怀疑的情感吧。

生5 代表不确定。

生6 传达出作者对证据消失的惶恐。

师 怀疑、不确定、惶恐,无论是哪种情感,第4节和第5节的内容是因为这些问句让我们有所思考,继而想要有所发现,对吗?那么这些问句,区别于一般的陈述句,直观地从形式上就给我们一种——

生6 (顿悟)提醒!

师 提醒,或者再准确些是一种警示!我猜这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良苦用心,他以一连串问句的形式向自己和读者发出一种警示。那他想要警示什么呢?

生7 警示过往证据是如何重要,一旦失去就会让人陷入到怀疑和迷惘之中。

师 总结得很好,再看第4节最后一句话:“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8 用东西被月光照透,说明“我”对这些东西印象深刻。

师 对,但这种深刻的印象仅仅是在什么时候?找到句子中的一个时间状语。

生(众) “那时候”。

师 那现在呢?

[部分学生脱口而出:忘记了。]

师 即使在那时候,对这些经历有深刻的印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印象会消褪,所以需要物证,是这样理解吗?

[学生点头。]

师 好的,我们继续交流。

生9 老师,瘸腿男人、大榆树这些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师 这个问题在预习作业里也有同学曾提出过,这里就需要来知人论世了。作者刘亮程1962年出生在新疆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黄沙梁,那里贫瘠艰苦,他曾经偷过这个瘸腿男人家的苞米,遭到这个瘸腿男人的追赶。并且他在第4节中提到的其他的事件、物件也都在他的作品集《一个人的村庄》中可以得到回顾,同学们有空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生9 所以这些都是刘亮程在回忆过去的生活,是吗?

师 是的,即便这些生活带着点苦涩,甚至惊恐,但仍然值得去珍惜,因为这些都是——

生(众) 今生今世的证据。

师 对于这个自然节的内容,同学们之所以会产生疑问,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事件的描写是带着作者独特生活印记和感受的,我们不曾经历,所以初读会有点生涩,有些疑问。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点——浸透了个人独特生活印记和感受的细腻的场景描写(同时板书这句话)。

师 作者以这种细腻的笔触在探寻自我内心世界的同时,也探寻着读者的内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过往,让我们一起做一个仿写练习,就仿照第4节的问句,写一句或几句话,描写一下属于你的独特的生活印记和感受吧。

[学生开始仿写,5分钟后交流朗读。]

生10 我真的在滩涂上捉过招潮蟹吗?它们一有动静就立刻进洞,无影无踪。我真的用石头敲开过礁石上的牡蛎吗?那是第一回尝试,只把敲下来的贝肉放在手中,不敢吃下去,但在父亲的坚持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又咽了下去,这带着咸腥味的小东西竟然那么鲜。

生11 我真的看见过堆成小丘的稻秆上腾起的火焰?更艳,更烈,在风中肆意起舞,挥动浓烟如水袖一般。我真的有一片密密的葡萄林?真的有一把摇椅掩藏于交错的叶下?

[生12、生13 、生14 交流朗读。]

师 同学们写得不错,好的文句我们不仅要赏析,还要仿写,化为己有,这是学习的更高要求。我们用刘亮程自己的话对4、5、6三节的内容作一个总结吧。请大家一起朗读。

[教师用PPT展示朗读内容。]

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居所。现在我已经到了乌鲁木齐,有时候想着想着,好像又回到了那里,回到那种生存中,好像是一个人死后又重返世间,看到那些自己想过、抚摩过的事物,那些东西太珍贵了。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用了那么漫长的岁月,去经历那么一点点东西,怎么忍心写出来,写出一句话都觉得心疼。

——刘亮程《村庄的事情》

三、不懂珍惜“证据”的后悔之情

师 过去的证据太珍贵了,作者觉得即使写出来也心疼,更别说忍心将它遗忘了。但是作者是一直都如此珍惜这些证据吗?这个问题我们要从课文哪几个自然节去寻找答案呢?

生(众) 第1、2、3节。

师 是的。请大家按屏幕上的要求进行自我研习,3分钟后进行交流。

[教师用PPT展示问题及要求。]

作者是一直都这样珍惜过往的证据吗?

研习课文第1、2、3自然节,选择与之相关的句子,带感情地大声朗读出来,并说说你的感悟。

[学生进行自我研习并且大声朗读,3分钟后师生交流。]

师 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生15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quān)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曾经作者对过去的东西没有珍惜,现在他写下这些话的时候,就很后悔。

师 纠正读音,圈(juàn),棚。

生16 “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作者写了细小的东西,都是他今生今世的证据,但曾经不留心,后来发现这些都值得去珍惜。

师 作者要写的是今生今世的证据,看似很大的主题,写的却是些细小的东西,草、土墙,甚至是一小块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这是本文第二个写作特点——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写法(教师板书这句话),把大感情投射进细小的事物中,体现作者的感情是——

生(众) 后悔。

[教师板书“后悔” 两字。]

师 大家总结得很好,可是朗读得不够好。既然这些文句传达出作者的后悔之情,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能否读出这种后悔的感情呢?大家再试试看,老师给大家一点音乐来点染一下,2分钟时间,大家就试着来朗读第二自然节。现在开始。

[学生开始自行配乐朗读。2分钟后,教师请学生起来配乐朗读。]

生17 “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把破瓦片留下。”

生18 “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 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师 我听了刚才这位同学朗读,他对“一小块”“巴掌大的一小块”作了重音处理,为什么呢?

生18 很多东西留不下来,那就尽可能地留下一点点也好。大家再来看看第2节的朗读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19 “长下去”“站稳了”“不能倒”要重读。

生20 “留下……留下……留下……”要读得慢一点,体现一种留恋。

师 很好。受到大家的感染,老师也想来朗读一下,请大家指正。

[教师配乐朗读第2节。]

师 我们一起再来朗读一遍。

[学生配乐齐声朗读第2节。]

[教师用PPT展示两位学生的总结,并请作者朗读。]

过去曾忽视的是今天最想念的,今天所不在意的是否也会是明天割舍不去的? 作者随手推倒的土墙经年之后却覆盖在了他焦灼思乡的心上。

——高一(1)班 缪佳颖

现在的我,甚至未来的我,或许总是在匆匆往前走,总是在发觉失去了什么后,猛然停下脚步,掉头仔细寻找,但最后的最后,我才恍然大悟,等到失去了再去珍惜,就像努力收回泼在地上的水一样,于事无补。

——高一(1)班 王宇冉

四、对所有物证必将消逝的无奈之思

师 这两段话也选自同学们的预习感悟。那么,老师要问的是,所有的证据只要被珍惜就能永存吗?

[教师用PPT展示如下问题:所有的证据只要被珍惜,都能被永存吗?请研习第7自然节回答这个问题。学生研习2分钟。]

生21 老师,土坑在等什么?“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

师 那这样,我建议我们一起读下相关的语句,从“他们打那些土墙时”开始读到“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学生齐读。]

师 告诉我,土坑等的是什么?一起说——

生(众) 等墙上的土。

师 当墙上的土回到土坑,说明什么?

生(众) 墙倒了。

师 是人为把这堵墙弄倒的吗?

[部分学生答“是”,部分学生答“不是”。]

师 那就也许是。但假如没有人把墙弄倒,它就能永存吗?

生(众) 不能。

师 为什么?

生22 地震啊什么的。

[学生笑。]

师 如果没有人,没有地震呢?墙能永存吗?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永存的吗?

生22 (顿悟)哦,世界上的事情都会消失,墙也一样的。

师 对,宇宙、地球、人类,没有什么是永存的,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教师用PPT展示:一切物质的明证必定随时间流逝而消亡,这是宇宙间亘古不变的道理。]

生23 我觉得这个土坑怎么有点智者的味道,因为它居然早就已经知道那墙会倒。

[学生笑,有议论声。]

师 大家在讨论什么?

生24 我也觉得这个坑有点像智者。

生25 坑是作者写出来的,我觉得真正的智者是作者,是他早知道墙会倒,任何东西都会消亡。

师 说的太好了,原来真正的智者是作者。可知道了这个客观事实,就意味着再珍贵的东西,人主观上再去珍惜,它们都会失去,那么这时,作者的情感是——

生26 无可奈何。

师 对,无奈之情(板书“无奈”两字)。

五、将物证转化为内心生存的精神追求

师 这种无奈是否被定格?课文剩余部分是否对我们会有所启发?

[教师用PPT展示:如何面对这种必将失去的无奈?研习第8、9自然节回答。学生自主讨论研习3分钟。]

生27 第8节有一句话:“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这里有一个“是否”,产生了一种疑问,那到底是还是不是,作者还是想借反思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28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我觉得这种失去的无奈,作者是难以释怀的。

师 刚才你读的句子中有“家园”一词,你觉得这个“家园”是什么意思?

生28 故乡。

师 仅指故乡?

生29 我觉得还有作者的“内心的生存”,在第6节里。

师 “内心的生存”就是什么?

生29 人的精神世界吧。

师 是的,精神世界,这里作者其实已经把物质的故乡上升到了精神世界,由具体向抽象进步了,这是一种文品的提升。这是本文的第三个写作特点——物质(家园)到精神(家园),提升文品,写法上是由实到虚(板书这句话)。

师 让我们再回到最后一节,假如这个“家园”指故乡,我们把“故乡”代进去,一起来读一遍。

生(众) “当故乡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师 故乡终将逝去,那么是否我们每个人都必将迈上虚无之途呢?当这个“家园”指精神世界时,我们把精神世界代进去,再来朗读一遍。

生(众) “当精神世界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生30 (顿悟)物质的故乡终将逝去,但是精神世界是可以留存的,如果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废失了,那就真正踏上了虚无之途了。

师 很好,这里作者强调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它才是弥补物质逝去的利器。那么人的精神世界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请研读课文第8节。

[学生讨论2分钟。]

生31 作者经历过的东西,对他今天的生活不会毫无意义的。

生32 大红公鸡、黑狗是什么?

生33 会不会也像是第4节那样,就指作者曾养过的公鸡、黑狗?

师 是的,大红公鸡、黑狗是作者曾养过的。那回答作者的问题,它们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

生(众) 不会。

师 为什么?

生(众) 它们是今生今世的证据。

师 假如这些不是作者曾经经历过的,对作者今天的生活有意义吗?

生(众) 没意义。

师 为什么?

生(众) 和他没关系。

师 人和物之间因为建立了联系才有了意义,物一旦与人有了联系,它就会成为人生活的印记,成为人今生今世的证据。这些过往,会形成我们的情感、性格、思想等等的精神世界,有一天当物质的证据不可避免地消失了,由它们所形成的我们的精神世界则会一直引领我们迈向充实之途。这样,我们就不至于一直陷在物质终将消逝的无奈中了。所以,课文最后一节的那句话,其实是作者在告诫我们:无论如何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是我们的屏障和皈依。

[教师用PPT展示如下内容,学生齐读。]

外在的证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证据还在不在。

我们是否将故乡、将过往构筑成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如果连自己的内心都丧失了精神依托,那才将真正宣告生命意义的虚无了。

[教师用PPT展示如下内容,并朗读。]

村庄是我进入世界的第一站。我在这个村庄生活了二十多年。我用这样漫长的时间让一个许多人和牲畜住的村庄慢慢地进入我的内心,成为我一个人的村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村庄。

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在心中构筑自己的村庄,用我们一生中最早看见的天空、星辰,最先领受的阳光、雨露和风,最初认识的那些人、花朵和事物。当这个村庄完成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便形成了。

——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

师 (总结)刘亮程以他生活过的村庄作为他精神世界的起点,如他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村庄”,同学们,你的“村庄”在哪里?是什么砥砺着你的情感、品格和思想?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村庄”,并珍惜今生今世与你相关的证据!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教什么、怎么教,是个大问题

拿到一篇课文后,教什么,怎么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其中教什么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考虑好了教什么,才能选择怎么教的方式或方法,这是一个教学内容与形式相关联的逻辑问题。

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着浓厚家园情思的文化散文。因其个性化的语言及文中所包含着的深刻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属于难度较大的课文。因此,确定什么样的内容来教学,对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教学内容的确定,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文本特征和编者意图;三是学生学情。《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抒情性叙事散文,赏析本文的主旨内容及情感内涵当然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如果我们仅仅从这个层面去考虑教学,教学内容就会过于狭窄,甚至会失去这篇课文的“语文味”,教材编者的意图或作为在这一板块中的“这篇课文”的意义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体现,进而教学任务也就不能真正地去实现。从教材确定的“文本研习”的指向来看,编者选择这篇课文作为学习的教材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对“家园”特有的情思;二是学习本文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写法及其个性化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课堂教学实录”来看,张颖老师对作为教材的“这篇课文”该教什么是考虑得很充分的。这从她制定的教学目标(既有文章本身因素的把握,又有作者独特个性的考量,还有作品表现法的精到体悟)中可以看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张老师也比较好地落实了这两个教学的核心任务。更值得一说的是,张老师在落实这两个核心教学任务时并没有将两者割裂开来,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有机地将两者融合,做到了内容与知识合存落实,在内容理解中学习知识,在知识学习中领会内容,语文课的基本特征得到了体现。

在具体实施教学目标时,这堂课除了将语文知识学习与文本内容理解相扣合进行教学外,还有两点也很值得我们关注:

前面已经讲过,学习这篇散文,尤其是理解这篇散文所蕴含的“家园情思”的文化内涵,对生活阅历相对比较缺乏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张老师自有妙招:首先张老师从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经历着手,引导学生对生活“证据”的关注,接着展示学生的预习作业,生活情境的“预热”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学习的情境中;在课文学习中,张老师又分别在不同的教学时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仿写文中意蕴深刻、“浸透了个人独特生活印记和感受的细腻的场景描写”,通过仿写让学生完成体验性学习,在体验性学习中达到了对文本内容和情思认识的升华。这样将读写结合起来,在读写中感受生活、完成领悟,是语文体验教学的重要途径,张老师完成得非常自然、巧妙。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

值得我们关注的另外一点,就是张老师重视学生的读,让学生多次去读,在读中去“读懂”文本。从课堂观察来看,张老师所安排的“读”不是随意的,而是精心设计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读。每一次的读都推进了课堂教学的内容环节,如安排学生结合问题“反问句传达了怎样的信息”去反复读第4节的问句,就是一次有价值与有意义的读。这次读有两层意义:一是理解作者个性化语言的特征,二是感受作者蕴含在反问中的“警示”意义。从课堂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是读出了这两层意义的。在学生理解了这些反问句的内涵后,张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关注文中的细节,从细节中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而明白了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的关系,推进了教学环节的向前进。类似的读,在张老师的这堂课中还有很多,由于篇幅受限,仅举一例为证。我们在课堂观察时也常会看到一些读,但许多读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多大的教学价值。因此,读什么?如何读?什么时候读?张老师的这堂课是有典范意义的,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猜你喜欢

研习家园证据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寻找失落的家园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绿家园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手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