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比”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运用
2016-03-11余媛芬
余媛芬
【摘 要】作为比较法的一种,语文教学中的“删·比”法,指的是教师删去教学文本中的某些句子、语段,形成一篇新的文本,并引导学生对新文本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删·比”法要注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选择适合的文章;忌浅尝辄止。
【关键词】初中阅读;比较法;“删·比”法
比较法是我国传统教学的基本方法,在古代教学专著《学记》中就有专门的论述:“古之学者,比物类丑(同类事物相较)。”在教学实践中,无数的一线语文教师将比较法广泛运用于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在《荷叶 母亲》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也尝试运用比较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笔者主要运用了“删·比”法和“改·比”法。所谓“删·比”法,即教师删去教学文本中的某些句子、语段,形成一篇新的文本,并引导学生对新文本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所谓“改·比”法,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筛选、概括等方式将教学文本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形成一篇新的文本,再将新文本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对“删·比”法进行论述。
苏轼的《题西林壁》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学生读美文的时候,更多地是被文字本身所吸引,觉得用语或华丽优美或发人深省,可让其细谈作者行文之意,往往不能说出究竟。“删·比”法恰恰是将作者用笔精妙之处、文章主旨提升之处等直接删去,然后重新组合变成新文,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作者行文之匠心独运。
笔者执教《荷叶 母亲》时,将原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尾段及第六段的第一句话删去,形成了一篇新的文本《荷叶 红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上课前,笔者先讲授改文《荷叶 红莲》,明确文章是在“赞颂荷叶对红莲的深情厚谊”之后,再适时地抛出话题。教学实录如下:
师 其实,这篇《荷叶 红莲》是我对冰心先生《荷叶 母亲》的修改稿。我觉得原文部分段落语言平平,有些段落看似和文章主题并无多大关系,还是删掉反而来得精练。而且文中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所以我把题目改成《荷叶 红莲》。你是否认同老师的删改?
[学生思考。]
生1 改文只是纯粹地赞颂荷叶对红莲的爱,而原文却还赞颂了母爱。
师 何处可见原文赞颂母爱?
生2 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赞颂母亲也像荷叶呵护红莲一样的护着我们。
生3 这是在借物喻人,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荷花和荷叶,是为了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加工改造,变成一篇纯粹赞颂荷叶爱护红莲的写景文章,这样做的目的:一则让学生在改文中能重点关注几个写景的句子,细品慢读;二则抛砖引玉,让学生将改文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增加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通过讨论交流,他们深入文本,明白了原本忽略的前三个自然段的写作意图,认识到了“荷叶—母亲”“红莲—‘我”“繁密的雨点—心中的雨点”等几组事物的关系,明白了作者看似闲笔实则刻意为之的写作手法,同时深切地感受到了借物喻人的写作妙处。
笔者以为,运用“删·比”法可着眼于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写作技巧的体会等,既可帮助学生确立明确而清晰的概念,又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帮助学生打开视野生成新的发现。当然,运用“删·比”法进行教学也有须注意的地方。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不可否认,对语文教师而言,开展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解读文本,谈任何的“创新思维”“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很多教师在细读文本之时,往往会忘了我们为何而教、教给谁。我们在花大把时间细读文本之后,欣喜于自己全新的解读视角、巧妙的教学定位,却忽略了我们教学的对象——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往往缺少“从学生角度来思考”的习惯,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上,却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和感受。这样,我们的课堂有时更像是教师展示自己解读文本能力的舞台,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或复制教师所谓的“真知灼见”。波利亚曾说过:“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控制自己的讲授时间,去除无效的一问一答流程,从而增加学生课堂自我体验、自我解读的时间,增加设“生”处“地”的教学流程。这样的教学才能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分析的时间。在《荷叶 母亲》的教学中,笔者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围绕原文与改文展开讨论。学生一边倒地认为原作更出彩,并找出被删改语段,一一说明它们的作用,论述作者写这些语段的理由,如:“开头写送莲,是为了引出下文,为下文描写雨中红莲作铺垫,二、三段是忆莲,属于插叙,花瑞人祥,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他们还找到了文中隐藏着的“我”情绪变化的语句“我觉得有些烦闷”“仍是不适意”“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等,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在笔者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不曾如此细致到位。所以,运用“删·比”法,将课堂还给学生,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深挖线索,在自我体验中深切感知作者的写作之妙。
其次,要选择适用的文章,因为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适合用“删·比”法。一般而言,像《荷叶 母亲》这类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文章比较适用这一方法。因为这样的文章,一经删改,立意、格调就会有所下降,这样在比较时才能有对比、有冲突,学生也才能从中体会写法、技法、知识点的妙处。
最后,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删·比”法的运用忌浅尝辄止。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文本的可比性,并通过比较从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透彻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以求逐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如《紫藤萝瀑布》,此文借花之遭遇,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往往感到困难。可如果删去八、九、十三个自然段,让学生比较优劣,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原文之妙:《紫藤萝瀑布》文中有一条感情线穿插其中,作者采用了插叙、衬托等手法,借花之遭遇,感悟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