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了解焦虑障碍?早识别早治疗

2016-03-10孙达亮

食品与健康 2016年3期
关键词:广泛性刘女士躯体

孙达亮

刘女士,45岁,已婚,中学教师。近两年来常感工作压力大,不仅出现失眠,还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坐立不安,担心有什么不幸将要发生,如担心小孩会出事,担心自己会得病,担心家中被盗,担心学生放学回家途中出车祸,学校评比担心自己落后(实际上经常是先进),等等。遇事要上厕所,事越急,便意越重。同时,刘女士还伴有失眠、多梦、入睡难,以及心慌、胸闷、胸痛和头痛,月经不调等多项躯体症状。

为此,刘女士在多家医院的神经内科、消化科、中医科、心内科、泌尿科、妇科等多个科室就医,进行了包括胸片、心电图、脑电图、胃镜、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多项检查,均未见异常。即使经对证处理,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回顾过去,刘女士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中也无类似疾病史。大学毕业,家庭和睦。性格外向,喜欢与人接触,做事经常会设定目标,但常感着急、忧虑。

诊疗经过:根据刘女士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医生诊断刘女士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并予抗焦虑治疗,辅助心理治疗。治疗1周后刘女士的睡眠明显改善,躺下后可以较快入睡,做梦减少。2周后焦虑程度减轻,遇事紧张程度降低,自觉有一种踏实感。4周后刘女士感觉病情显著改善,心慌、胸闷、尿频等症状消失,可以应付生活中的日常事务,且能够像病前一样做出决定和判断。

焦虑,是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情绪反应,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属于人体防御性的心理反应,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状态,是一组症状,即综合征,包括躯体性焦虑症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精神性焦虑症状以及坐立不安等运动性焦虑症状,个体有与处境不相符的情绪体验,可伴睡眠困难。症状时间可短暂或持久,属病理性,一般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障碍,是一类疾病诊断,症状持续、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功能,并会导致其异常行为,需要治疗。

焦虑是人们在面对潜在或真实的危险、威胁时产生的情绪反应。焦虑如同我们的喜怒哀乐一样,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适度的焦虑是提高工作动力和效率的保证,如在考试前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复习效率。但如果焦虑持续存在,其严重程度超过了个人所能承受的限度,又影响到社会生活功能,以致使人产生回避或退缩行为,那就发展到了病态焦虑。

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慢性焦虑症,是焦虑障碍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国外报道其年患病率约为1.1%~3.6%,终身患病率约为4.1%~6.6%。45~55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该病可出现多种躯体症状和体征,成为躯体疾病的“模仿师”,所以大多数患者首先在综合性医院相关科室求诊,使该病成为综合性医院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广泛性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中仅次于抑郁症的第二大精神障碍。既然这个疾病如此常见,那么它有什么样的临床特点呢?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特点表现为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和运动性焦虑。精神性焦虑表现为持续性地过分担忧,或者在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具体内容的情况下产生提心吊胆、恐惧不安、“杞人忧天”的感觉。患者担忧的内容常常是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事情,如岗位的责任性、家庭财政情况、家庭成员的健康、孩子的安全。遇事经常朝坏处想,易心烦意乱、坐卧不宁,没有耐心。患者的焦虑情绪并非实际威胁所致,或者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处境不相称,导致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十分痛苦。

躯体性焦虑表现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自主神经症状,如头晕、心慌、心悸、胸闷、气急、口干、面部潮红或苍白、吞咽梗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腹泻、尿频、出汗、震颤等。

运动性焦虑表现为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如搓手顿足、紧张不安、来回走动、不能静坐等。

其他症状有易受惊吓、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难以入睡、易惊醒等过分警觉表现,以及阳痿、早泄、月经紊乱和性欲缺乏等性功能障碍。

虽然科学家目前尚未找出有关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确切病因,但不少研究已经发现该病患者血缘亲属中,同病率远高于一般居民。也有研究发现患者存在大脑神经递质的紊乱,一种名为5-羟色胺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突触间隙的浓度高于正常人,推测这可能导致了焦虑的发生。目前许多药物通过降低大脑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达到治疗焦虑的目的。

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为揭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病因提供了新的视角。以正电子断层显像 (PET)为代表的功能性神经影像技术可实时观测活体人脑的功能状态。国内外科学家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应用PET显像发现,患者存在杏仁核、扣带回、前额叶、眶额回皮质和颞叶的脑代谢异常,这些脑区要比正常人代谢偏高,推测以上脑区的高代谢状态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也有科学家致力于通过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病情后,再次观察其脑代谢状态是否回落到正常人水平的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高复发性疾病,治疗方面倡导全程治疗。首次发病后至少有一半的患者有第2次发作,多次发病后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治疗药物耐受现象,因此维持治疗较为重要。一般来说,总的治疗疗程为1~2年。认识广泛性焦虑障碍,可以提高公众对这一常见精神卫生问题的知晓度,有助于早期识别,得到正确医治,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广泛性刘女士躯体
“维生素”大口吃
阿戈美拉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删完转账短信才知上当
房屋漏水拒交物业费业主卖房搬家保安却不放行
浅谈国家审计的广泛性与建设性
搬家
论析党的文艺工作的属性
宠物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