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单设计

2016-03-10林晗

数字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单的信息技术目标

林晗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广东 汕头 515800)

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单设计

林晗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广东 汕头 515800)

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中,引入学习任务单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本文首先厘清了学习任务单的基本结构,进而调查讨论学习任务单可应用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说明学习任务单各部分的设计方法,最后依据信息技术课不同课型以及每节课不同教学环节的特点,讨论了设计学习任务单的侧重点。

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中,引入学习任务单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使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更有效地实施。要使学习任务单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中发挥其理想的作用,厘清其基本结构,明确各部分的设计要点和在不同课型中的设计侧重点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学习任务单的基本结构与形式

(一)学习任务单的界定

学习任务单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综合设计,用以辅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高效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及与同伴交流的工具,其不只是对教材的编撰或知识点测评,且使用的主体是学生。

(二)学习任务单的基本结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提炼以及几轮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修正,笔者最终总结出面向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任务单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学习指南、学习内容和反思评测三个部分。

学习指南作为学习任务单的第一部分,是让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有一个宏观的预知。其中,课题是该课时教学活动的学习主题[1],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教学课时进行定位。且学习目标不是该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将三维教学目标直接“丢”给学生,而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精练,表述要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学习指导部分,则应包括合适的、先进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建议,并预告后续的学习活动。

图1 学习任务单的基本结构

学习内容是学习任务单的核心部分,由任务清单和支持资源两部分内容组成。由于信息技术课中多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使用任务清单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任务,可更好地驱动和指导学生学习。而支持资源要准确精简,且可以从学生学习的流畅性和便利性出发,与任务并排出现,不必分部分先列举所有的任务再提供资源内容。

反思评测应包括知识测试、问题记录、学习反思和学习评价四个内容。若仅有知识点掌握测验,则无法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让学生记录下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将问题带到集体中讨论交流,也有助于突破重难点知识,深化所学内容。此外,让学生回想反思在学习中的经验、方法和不足,在课堂中分享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也是给教师最好的关于学习情况的反馈。

(三)学习任务单的形式

有研究者将学习任务单的形式规定为一套表单[2]。对于学习任务单以何种形式呈现,教师和学生的喜好各有所偏。表单形式的学习任务单结构清晰,方便教师针对每一部分进行教学设计,学生也能够快速地把握学习主题的教学活动和内容,尤其适用于结构性和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但是表单的表现形式相对比较束缚,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课中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内容。而直接呈现的学习任务呈现内容更自由,结构性却差一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学习任务单应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参考作为使用主体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可不局限于表单。

二、学习任务单各部分的设计

(一)学习指南的设计

课题名称作为学习任务单的“门面”,必须准确指出该课时而非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如“制作引导层动画”“计算机病毒”。但无论什么课,适当的情境可以更加吸引眼球,如“爱的牵引——引导层动画制作”“计算机病毒大作战”,这种融入一定情境的标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单的指引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之后要达成的目标,在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数量以2—3个为宜,避免过多造成学生的畏难心理。目标的表述首先要精简明确,同时要重视其可操作性,尽量使用“能说出”“能做到”等容易判断衡量的动作词汇,如“能说出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会利用Photoshop中的钢笔工具绘制复杂图形”;避免如“了解”“掌握”等语义较模糊、难以准确衡量的词汇。

学习指导中,方法指导是为学生提供该课题的一些学习方法、建议,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规范作业,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活动预告是对学习活动的一个简单描述,包括在课前如何自主学习,如阅读教材或完成微课的学习;课堂中的学习将采取何种形式,如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使学生对教学活动有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二)学习任务的设计

学习内容是学习任务单的主体部分,而任务清单则是学习内容的核心部分。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学习任务单的质量,关系着翻转学习实现的程度。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要围绕教学目标整体把握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确保覆盖每个知识点,学生完成任务清单时能够实现该课时的教学目标。另外,任务的数量设置要根据教学目标的特点权衡,若是教学重难点可适当地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引导学生以小步子的形式突破重难点;若是一般的教学内容,则一个或若干个知识点设计在一个任务里即可。

2.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体现在时间安排、内容表述、活动设置等三个方面。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花费的时间,如果课堂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任务,会影响反思评测环节的进行,难以实现知识的升华;而自主学习的环节,若任务太多、时间太长,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或畏难心理。任务内容的设置可利用问题、填空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准确的引导。同时,表述要精准、简洁,避免过于冗长的表述或如“把握主要观点”等宽泛、难以界定主体和活动的表述。此外,活动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3.要体现开放性和难度梯度性

任务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广度和宽度,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避免只停留在简单的填空、判断等封闭性问题的层次。任务难度要呈现梯度性,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必须完成的基础任务以及可深度探究的拓展任务,逐层递进,以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支持。

4.情境性可以润色学习

学习任务单是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支架,学生用于独立探究或协作学习。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对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将任务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持续地主动学习。操作中,将任务融于某个生活场景或故事情节中是相对比较容易的情境创设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循着情节线索准确把握学习内容。

(三)支持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可以支持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对象。为学生提供的支持资源,要准确地贴合学习目标和任务,及时地在需要支持资源的任务后呈现,而不是作为独自一部分附录式地放在任务清单之后。使用表单、图示、纲要等形式比大段的文字内容更加直观,一些扩展阅读的内容最好避免直接引用网页内容,而先进行精简整合,删除不必要的干扰信息,并合理地分类。如果发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单是普通的纸质版,则提供的网页链接最好使用如微博中转址的短链接,减少学生输入长链接地址的时间、精力和出错率。

(四)反思评测的设计

反思评测的设计主要是知识测试和学习评价两部分的设计。知识测试部分的题目应符合教学目标和任务内容,从对该课时的知识归纳整理入手,难度要与任务相当,数量也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中等水平的学生5分钟内能完成为宜,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设计学习评价时,引入量规实现对学生个体的绝对评价,避免过多的相对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自评、学生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互评,使评价主体多元化,更全面客观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量规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才能让学生和教师都能直观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注意要点

(一)不同课型设计的注意点

信息技术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分为理论课、技能课、实验课和作品制作课四种课型[3],其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重点也应当有所区别。

理论课的内容多是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或者与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要避免课堂的枯燥乏味,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首先要重视情境的创设。将任务融于情境之中,如“程序的选择结构”可融入《年代秀》等答题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现场之中,设计比较有趣或容易出错的题目作为内容主线,让学习更真实,课堂更生动。利用表格、示意图等形象的工具引导学生系统深入地探究,并精选广泛且相关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拓展学习,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避免将任务清单变成选择、判断、填空等封闭性题目的试卷。

技能类的课型主要是培养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由于课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以熟练操作,相关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如果能融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可以减少学生反复操作的厌烦心理。将操作性的任务与日常实际应用相结合,并结合总结归纳性的任务,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工具、技巧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从而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能够实现知识能力的应用迁移。可将关键的操作步骤或易错之处利用文字或截图等方式及时给予学生支持,切忌大篇幅地展示所有的操作步骤,把学习任务单变成软件使用说明书。

信息技术的实验课主要是局域网组建之类的和硬件相关的操作,其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要关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而不是让学生填写一份实验报告。可以将任务内容转化为问题,在实验前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探究实验原理,明确关键的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以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针对实验过程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验后通过交流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巩固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针对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易错点要适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适当提供一些表格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此外,评价的设计也应重视实验过程。

作品制作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引入学习任务单的翻转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作品制作课的学习任务单,首先要重视资源的设计,所谓熟能生巧,给学生提供丰富且针对性强的优秀资源,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多品鉴、多赏析,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认识边界,从而更好地进行创作。其次,要完成一个作品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合理的任务安排要关注引导学生在开始创作前对作品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在作品完成后进行评价完善,以保证学生经历完整的作品创作过程,促使学生形成全局的意识,提高技术应用的能力。

(二)不同教学环节设计的重点不同

由于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因此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重点也应有所区别。有研究者根据学习任务单所应用的教学环节,将学习任务单分为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课中协作学习任务单和课后检测巩固任务单[4]。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需要每一节课都应用这三类学习任务单,如信息技术课一般没有课后的检测巩固环节。

设计应用于课前的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应该向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倾斜,如“会给文字和图片设置超链接”“能说出顺序结构的语法格式”等。任务的难度设计在围绕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不宜太高,需要设计拓展任务指引基础好的学生进一步探究。此外,将反思评测中的问题与反思列入学习任务中,可以有效地敦促学生完成。

若于课中要应用学习任务单以支持学生的协作学习,则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侧重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实现,如“能合理设置图片和艺术字的环绕方式”“能够根据已有的程序语句举一反三写出其他计算程序”等。方法指导中要提供小组协作的学习方法建议,设计的任务难度和操作方法要适合学生协作完成,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产生思想碰撞,小组内部成员的互相评价要占较大的比重。

在翻转课堂中,学习任务单是支持学生独立探究和协作学习的工具,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综合设计。面向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任务单,其基本结构必须包括学习指南、学习内容和反思评测三个模块共九部分内容,其中又以学习内容模块即任务清单和支持资源两部分为核心。学习任务单的表现形式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应用但不局限于表单的形式。此外,设计学习任务单还应关注不同的教学环节,并根据信息技术课的不同课型,侧重对不同部分内容的设计,从而让学习任务单支持学生高效地进行学习,实现课堂的翻转。

[1]金陵.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一)[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3):17.

[2]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03):20.

[3]朱彩兰,李艺.信息技术课程四种课型的界定[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01):26-27.

[4]胡小勇,冯智慧.理解翻转课堂,从十个问题说起[J].教育信息技术,2015,(11):3-6.

(责任编辑 杜丹丹)

Learning Plan Design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N Han
(Chenghai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Shantou,Guangdong,China 515800)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troducing of learning plan can help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build a strong support.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learning plan,then investigat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ble forms,and,on the previous basis,explains in details the designing methods of each parts.Finall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s and different teaching links of every less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cus of designing learning plan.

learning plan;flipped classroom;information technology

G434

A

2096-0069(2016)06-0057-04

2016-08-26

林晗(1987— ),女,广东汕头人,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学二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在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单的信息技术目标
小学数学实验学习单的开发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我们的目标
临床日常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瞩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基层医院ICU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体会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