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教师TPACK:信息化教学的现实诉求
2016-04-12罗丹丹张贵雄常攀攀
罗丹丹张贵雄常攀攀
(1.大亚湾西区第一小学,广东 惠州 516083; 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建构教师TPACK:信息化教学的现实诉求
罗丹丹1张贵雄1常攀攀2
(1.大亚湾西区第一小学,广东 惠州 516083; 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信息化教学是信息化社会的时代应然,教师建构系统完善的TPACK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保障。TPACK是PCK在信息化时代的衍生和发展,具有系统整合性、实践生成性、情境升华性、体认缄默性、动态建构性等多维特征。教师可通过参加教育技术培训、教学反思观摩研讨和网络资源共享学习等来丰富建构自身的TAPCK,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TPACK;PCK;信息化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也成为当下教学改革的导向之一。信息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传统教学所必需的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还要求教师具备特定的信息素养。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系统掌握与娴熟运用,完善建构自身的 TPACK( 即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成为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现实诉求。
一、教师TPACK的内涵解读
TPACK是PCK( 即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学科教学知识)在信息化时代的衍生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什么知识对教师的有效教学最为重要”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学科内容知识(CK)和教学法知识(PK)各执一端,导致了教师专业“学术性”和“师范性”特性的争论。[1]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在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认识上都有偏颇,都在实质上将教师教学中的学科内容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置于相互割裂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舒尔曼(Shulman)教授针对这一“迷失范式”(Missing Paradigm),指出在过去的教师教学研究中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些问题:教师知识从何而来?教师学科内容知识的发展变化是怎样的?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在课堂上是如何被应用的?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舒尔曼认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除具备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外,还必须在教学中建构另一种新的知识,即PCK,并试图将学科内容知识与教学法知识整合起来研究教师的知识结构,以便更有成效地培养教师。[2]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及其在教育中愈加广泛的运用,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沙拉(Mishra)为帮助教师理解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扩展了PCK的概念和技术框架,强调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TK)两两之间及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融,并于2005年提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内容知识(TPCK),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3]鉴于TPCK这一缩写全部由辅音字母组成,既难记忆又难发音,米沙拉等人将其更名为TPACK(读作T-Pack),强调TPCK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个整体统一的知识包(Total Package)。[4]在这个知识包中,包含七个主要成分,分别为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学科教学知识(PCK)、技术知识(TK)、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综上所述,TPACK是教师PCK在信息化时代的衍生和发展,除包含传统教学所必需的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外,还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通过技术来支持和改进传统教学,实现对传统板书口耳相传教学的信息化转型,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和学生的更大发展。
二、教师TPACK的特征透视
教师TPACK具有系统整合性、实践生成性、情境升华性、体认缄默性、动态建构性等多维特征。
(一)系统整合性:多元知识的融合
TPACK的建构,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学所必需的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还有赖于对教学情境的内在表征和信息技术的掌握运用,因此TPACK是一种融合多重元素的综合性知识,这些元素在TPACK的形成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信息化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助推了知识的海量更新,学生获取资源的渠道也不再仅限于课堂教学,学生的视野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开阔,这在无形之中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教师不仅需要通过网络来了解学科的最新前沿,还应借助网络资源来拓展自己的学科及其相关知识,以便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师知识素养的要求。同时,为实现学科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离不开映射技术特性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支撑和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具备宏观的理念认识并能开展可行的实践操作,任何一个要素的脱节都不能保证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实现。
(二)实践生成性:教学经验的内化
“良师必学者,但学者未必良师”,教师如果仅仅习得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并不能保证他就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这是因为信息化教学理念揭示的是普遍的和一般的概念、规律、原则、方法,但实际教学的运行离不开具体的情境,这就决定了理论与实践的非线性对等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虽然习得了相关的教学理念,但其TPACK的完善建构还离不开教学实践的千锤百炼。因此,教师TPACK是在实践中(In Practice)建构的,又是关于实践的(On Practice),同时也指导着实践(For Practice)。[5]教师唯有在实践中践行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在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最佳整合的方法技能,才能实现其对信息技术螺旋上升式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评价创新—内化适应”,而不至于产生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装饰化”和“时髦化”运用取向,更不至于导致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成为传统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的替代品。
(三)情境升华性:具体场域的感知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基于特定的情境产生的。同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教学情境,情境不同,教学效果也必然不同。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学情分析,合理定位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情境,将学科内容知识以一种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学科内容知识,不断地修正、丰富和完善既有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在与不同的教学情境进行调整磨合,正所谓“教然后知不足”,其自身原有的TPACK也会得到相应的扩充完善和升华建构。另外,学科内容知识、教育对象和其他情境因素的不同也都会影响到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功效。因此,教师的TPACK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是一种反映教师所处教学现场特点、与教学法知识紧密相关的“视情境而定”的知识体系。
(四)体认缄默性:个体反思的结晶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观使我们认识到不同教师由于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发展程度的不同导致他们对同一学科内容的领悟和理解以及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存在偏差,最终导致他们在教学的信息化实践中对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程度与方式存在差异,这些在教师对TPACK的建构上都将有所反映。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和教学情境的独特性也决定了教师知识洋溢着难以简单移植的个体特性。因此教师TPACK并非一种可以现成照搬的知识,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的个体性内化,是教师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持续反思的结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缄默性知识。
(五)动态建构性:平衡体系的发展
教师构建TPACK的核心在于对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等要素之间结构平衡的把握,“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任何一方的变化都可能动摇其间的原有平衡,因此教师TPACK就需要在动态的发展中建构要素之间新的平衡。[6]首先,随着自身教学实践的增加和教学经验的累积,教师对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的把握和理解程度也不断深化,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并改进已有的TPACK。其次,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知识的更新,教师原有的知识体系可能已不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要教师继承或发展甚至摒弃原有的知识观念。再次,教育的层级性发展和学生的周期性“纳入”和“输出”,导致课堂教学情境也在不断地建构和发展,要求教师“因地制宜”根据所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整合技术的课程教学。此外,教学研究者、学科专家乃至一线教师都在探索并试验着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和评价方案,这些都在引领着教师的教学并更新着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高。因此,教师的TPACK并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
三、教师TPACK的建构路径
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建构生成自身的TPACK,进而促使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理论奠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信息化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和舍弃,而是对传统教学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但教师在其自身教学实践或其所接受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但经验的“双刃剑”效应导致教师在运筹帷幄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也使其被囚禁于这种心智本身所筑的藩篱中,使得学习失去超越的精神,难以接受甚至排斥现代化教学理念。[7]因此,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实现信息化教学首要之举。在富兰看来,教师的改变需要从三个层面加以考虑:内容(理论)层面的课程材料改变,技能层面的教学实践改变,情感层面的教师心理改变。[8]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层级关系和因果逻辑,课程材料是教学实践之基,教师心理兴发于教学实践。教师通过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实践运用,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内在接受和情感认同。因此,为确保教师建构系统完善的TPACK,实现传统教学的信息化转向,首要之举在于让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教师通过相关课程的内化学习和专家高屋建瓴的讲解指导,实现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深层认知和信息素养的完善提高。
(二)实践内化:教学反思观摩研讨
虽说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但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和教学情境的复杂性,致使教师在将TPACK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容易出现诸多误区,如:信息技术的喧宾夺主弱化教学实效、教学工具的简单替代淡化教师角色、多媒体的机械使用忽视情感目标等,以致“学得好”不等于“教得好”的“尴尬”处境。因此为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转型,教师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如何利用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实践和观摩研讨能在最大程度上促使教师TPACK的有效外化。首先,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结合学科内容知识来“因地制宜”运用信息技术,并依据教学实况和学生反馈,不断反思和完善教学过程,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最佳整合。其次,教师应主动请教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在信息化教学转型方面富有成效的教师,并亲临他们的课堂观摩学习,认真观察其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详细做好观摩笔记,记录听课过程中的疑惑之处,并于课后向其讨教学习,逐步丰富内化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创新生成:网络资源共享学习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极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多元的网络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如:慕课、微课、云课程、博客、贴吧、论坛、QQ群、微信等,通过这些网络交流平台,教师之间可以组成“E-课程”学习共同体,彼此交流信息化教学实践经验或分享信息化教学资源,并能基于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经验发起话题开展研讨,这些都有助于教师打破时空界限进行在线学习和资源共享,为教师TPACK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素材,进而为其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E-课程”共同体的顺利搭建与共同体内成员的协同合作,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师、专家应身体力行,开辟交流渠道,不吝共享自己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技术、方法和经验,在“布道”的同时也为一线教师做出示范。因此身处信息化时代,教师应从观念、理论到实践丰富和武装自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学习来完善学科内容知识、深化教学法知识,借助网络案例或他者经验于潜移默化中建构技术知识,进而在对这些知识的持续认知与深度内化中促使自身TPACK的创新生成和个性建构,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1]李美凤,李艺.TPCK:整合技术的教师专业知识新框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74-77.
[2]L S SHULMAN.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S0013-1881),1986,15(2):4-14.
[3]徐章韬.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知识:缘起、演化、结构模型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62-68.
[4]THOMPSON ANN D,Mishra Punya.Breaking News:TPCK Becomes TPACK![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S2153-2974),2007,(24)2:38,64.
[5]杨彩霞.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科学,2006,(2):60-63.
[6]KOEHLER MATTHEW J,Mishra Punya.Teachers Learning Technology by Design[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S2153-2974),2005,(21)3:94-102.
[7]赵明仁,黄显华.建构主义视野中教师学习解析[J].教育研究,2011,(2):83-86.
[8]李家黎,刘义兵.教师信念的现实反思与建构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0,(8):60-63.
(责任编辑 乔磊)
Constructing Teacher TPACK:Realistic Demand for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LUO Dandan1,ZHANG Guixiong1,CHANG Panpan2
(1.The First Primary School in the West District of Dayawan,Huizhou,Guangdong,China 516083; 2.School of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China 430079)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is the time ought to be in the informatization society. Teachers’ constructing the perfect systematic TPACK is the preconditioned guarantee for implementing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TPACK is the der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CK in the informatization era,with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 integration,generation of practice,situation sublimation,recognition silence,dynamic construction,etc...Teachers can participate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teaching reflection,demonstration,and discussion,and the sharing of network resources,etc.to enric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TAPCK,so as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teaching.
TPACK;PCK;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G434
A
2096-0069(2016)06-0010-04
2016-10-25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课堂转型背景下的学习变革”(2016CXZZ090)
罗丹丹(1989— ),女,河南信阳人,大亚湾西区第一小学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论;张贵雄(1968— ),男,广东惠阳人,大亚湾西区第一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论和教育管理;常攀攀(1988— ),男,河南济源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