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性寒辨析——与王琳、李成文等商榷
2016-03-10金华彬秦燕勤陈玉龙
金华彬 郭 彬 秦燕勤 陈玉龙
石膏性寒辨析
——与王琳、李成文等商榷
金华彬1郭 彬2秦燕勤1陈玉龙3△
目的 针对《新中医》所载《石膏性大寒商榷》一文中所持石膏性微寒的观点,与王琳、李成文等同志进行商榷。方法 文献整理、逻辑分析、推理论证。结果 认为王文之论述不甚严谨,所列之论据不足以否定石膏性大寒之说,亦不足支撑其石膏性微寒的观点。结论 结合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学习,笔者认为《伤寒论》所载石膏性寒之说更为准确,而对大寒、微寒之论存疑。
石膏;性寒;性大寒;性微寒
笔者有幸拜读了王琳与李成文撰写的《石膏性大寒商榷》[1](以下称王文)一文,获益良多。王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通过对数十种中医典籍关于石膏的记述进行分类描述,归纳出石膏药性的五种说法,并进一步对这五观点进行分析,结合其文中所录后世医家对石膏的应用经验,对新世纪教材《中药学》、全国精编教材《中药学》所持的石膏性大寒说提出了大胆质疑和否定,得出石膏性微寒的结论。然笔者认为其论据不足以支撑其观点,大有想当然之嫌,具体分析如下。
王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石膏药性进行论述,从而否定石膏大寒说,并得出石膏微寒的结论。
王文通过文献考证认为,《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同为一人所撰,却对同一药物——石膏的药性记载有大寒和微寒、大寒并列之别,笔者认为此据不足以否定大寒说。
首先,人对事物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有变化的,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这种现象有着一般规律——时间越靠后越接近于真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前者成书晚于后者,我们就不能否定其后来的认识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也即是不能否定《名医别录》的记载石膏性大寒的说法,其论据反而为石膏性大寒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其次,从王文中涉及的诸著作成书年代来看,持石膏性微寒说的诸书,除《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神农本草经》两书外,其余均成书于明清时期;持石膏性寒说的诸书,除《医学启源》和《伤寒论》外,亦都成书于明清时期;持石膏性大寒说除《名医别录》《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外,亦均成书于明清时期;相比较而言,持微寒、大寒并列说的文献则成书更早些,况且其中《新修本草》为唐代的官修本草,其权威性可想而知。自金元以后,诸医家各抒己见,人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各异。然而这些结论都是从实践得来,都具有真理性,我们应辨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厚此薄彼,恐非正言。故从文献研究上来看,其论据不足以否定大寒说,亦不足以单纯支持其微寒说。
由临床各著作和涉及石膏的常用方剂的石膏用量都很大,推论出石膏性微寒的结论,从而否定性大寒说。笔者认为此种推理过程不甚严密,此种推论亦不足为据。
首先,药物使用量的大小的确定,要有一个确切的比较对象,没有比较便无所谓大小。如:《伤寒论》大青龙汤中麻黄用6两,折算为93.75 g,生石膏用鸡子大,折算为56 g,麻黄用量远大于石膏;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用4两,生石膏则用8两,石膏用量是麻黄的两倍,根本无法比较;若与自身相比,在仲景配有石膏的方剂中,其石膏的用量有用两分的、有用一斤的,以多少为标准?没有比较的标准,其量大之说便无从谈起。石膏药性大小的判定,亦是如此,在没有一个标准物作参照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判定其药性的大小微甚。
其次,物虽毫厘亦能彰显其性,但药物的性质是由其本质决定的。而不是由其量决定的,药物作用人体的效果虽会随剂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然剂量终是不能决定其性的。如:附子在新世纪《中药学》教材中剂量为3~15 g;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用量有一枚、两枚、三枚(约20~60 g);在《吴佩衡医案》中用至200 g以上者亦不鲜见;李可在其破格救心汤中附子一昼夜用到600 g,若可以剂量评药性,岂不是可以说附子性微热乎?
另外,就其反证论据,若其性大寒,大剂量使用则伤胃气,而临床关于石膏大剂量使用所致不良反映的报道较少,亦不足说明任何问题。药物在煎煮的过程中都有一个溶解度的问题,石膏是矿石类药物,难溶于水,饱和之后再加大剂量,其溶液中所含石膏的量便不再变化。有实验表明,石膏在每剂量在10~20 g的时候即达到最大浓度(每剂煎成药量为500ml计算),大量剩余的药物喝不到胃里,又何谈伤胃气之说。
药物的作用效果是通过作用于人体而彰显出来的,影响药物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与剂量有关,还与医生辨证、组方、用药的技术、药物的炮制、疾病的变化和病人对药物的耐受等诸多因素有关。如:我们要确定一把剑的杀伤力大小,要考虑到使用剑的人以及其刺杀技术和刺杀的目标等等,剑扎到心脏上与扎到腿上其作用的结果差距甚远,假若连目标都接近不了,其杀伤力更是无从谈起。我们看到的药效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得出的结果,不能单从药物剂量大就否定石膏性大寒的说法。
正确的看待先贤医家石膏用量大的问题:石膏的煎出受其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影响,其煎出量在一定程度随石膏的粉碎度增大而会有所提高。过粗的粉末不利于煎出,过细的粉末加工炮制和入汤剂均有困难。古方虽在用法上注明“碎”,但其粉碎程度毕竟有限,故大剂量使用保证其煎出量,以成其效,亦不失为权益之举。另外,《旧唐书·许胤宗传》说:“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古之医者用石膏为取其性寒沉降之性,故意重取之,亦未可知。
综上论述,我们并不能否定石膏性大寒的可能性,亦不能说性微寒就不正确,然究其是大寒还是微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诸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学习,笔者认为《伤寒论》所持之石膏性寒说更为确切,而对大寒、微寒之说存疑。
[1] 王琳,李成文,鲁兆麟.石膏性大寒商榷[J].新中医,2012,44(1):3-5.
[2] 朱继东,符国君.浅谈石膏的煎煮方法[J].黑河科技,2001(3):56-57.
[3] 张宝伟.麻黄石膏用量比与其作用关系探讨[J].河南中医,2003,23(1):7-8.
[4] 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
[5] 吴佩衡.吴佩衡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0-50.
[6]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41.
[7] 张仲景.金匮要略[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4-31.
1.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4级(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3级(郑州 450046);3.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学科(郑州 450046)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6.070
1003-8914(2016)-06-0889-02
�玉龙
201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