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动物繁殖技术课中的应用

2016-03-10李凤玲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6年3期
关键词:技术课教学计划考核

李凤玲,胡 波

(黑龙江职业学院 农牧工程学院 150111)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动物繁殖技术课中的应用

李凤玲,胡波

(黑龙江职业学院 农牧工程学院 150111)

一体化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是将教学设备和有关专业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境重新优化、整合安排在一体化教室中进行教学。实践表明,动物繁殖技术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动物繁殖技术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四个环节的工作。

1教学计划、内容一体化

1.1教学计划一体化

要达到一体化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科学、有效的完成教学计划,才能为一体化教学打下基础。首先需要减少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动物繁殖技术课传统教学计划的制定,总学时数为126,理论学时数80,实习学时数为46学时。实施一体化教学后,总学时数不变,理论学时数为46,实习学时数为80学。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大大延长,理论内容相应缩短;由于一体化教学完成实际操作时间较长,教师灵活的将理论内容穿插其中,如果还是以2个学时为一个教学单元的话,则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为4个学时为一个教学单元。

1.2教学内容一体化

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求把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作相应调整,所使用的教材是动物繁殖技术实习指导手册、家畜繁殖行业规范、职业标准、操作流程和课本的一体化。动物繁殖技术一体化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是院级工学结合教材,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符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

2教学过程、考核一体化

2.1教学过程一体化

采用现场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PPT、动画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组内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促进。组间同学可随时进行技能比赛,展示优秀成果,共同提高。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讲练结合,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秩序地“动”起来。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上好一体化课程的关键。下面介绍一下动物繁殖技术课单元精子密度检查的一体化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教学场地:一体化繁殖实训室。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冰箱、显微镜、液氮罐及低值易耗品等。

1)布置任务,创设情境。复习、总结上单元学习情况,展示优秀作业,告知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播放动画导入单元“精子密度检查”。

2)学生尝试完成任务。小组同学讨论、制订操作计划,尝试完成单元任务。此环节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提出问题。操作过程中学生必然遇到困难,小组同学汇总问题,每组由一名同学向老师提出问题。

4)知识讲解,演示操作。老师通过PPT的演示进行答疑并讲解知识点,边讲解边示范单元技能,强化技能点。重点演示稀释精液、制片过程。

5)学生独立(协作)解决。小组同学在获取知识点与技能点后,找出问题所在,重新制订操作计划,完成本单元任务。老师对学生进行循环检查和个别指导,排除学生理解的误区,对有危险性的操作,比如液氮罐的使用必须时时监督,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6)总结归纳。各小组整理、展示精液品质检查的学习成果;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单元学习评量。

告知下单元学习内容,将信息单、技能单、作业单等材料利用QQ、微信等平台发给学生。

2.2考核一体化

即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一体化。能力考核需注重平时单元训练项目的考核。采用等级评价制。动物繁殖技术操作性强,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可操作性的项目,利用一定的时间随时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能力考核。知识考核不单单在期末的纸笔测验,每个单元也可在完成能力考核的同时对知识进行考核,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去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那些理论的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对照能力目标进行自评,同时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沟通能力、独立(协作)能力以及责任心等进行全面点评,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3师资一体化

一体化的教师应该是理论和技术都过硬的一支队伍。一方面可以对现有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适当参加实践活动,利用假期深入企业锻炼,掌握相关专业的技能本领。通过听课、说课、评课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在课堂上既是教师,在实验、实训中又是实验师、技师,既能讲授理论又能传授技术,还能解决现场技术问题,从而建设一支理实一体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活动时,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相互弥补达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一体化课堂上,理论教师付出劳动量很大,课前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课上指导、协助学生也是很辛苦。动物繁殖技术一体化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作用,由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承担完成指导学生的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所以“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4教学场地一体化

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不再是简单的教室就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而是将教室搬到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教室内应具有多媒体、实验、实训等相关设备。动物繁殖技术的一体化教室有多媒体、显微镜、液氮罐、冰箱、干燥箱等繁殖实验实训设备及各种实验用品。教师边说边做,学生也可以随时动手完成单元实践活动。

总之,动物繁殖技术课一体化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不连贯性,增强教学效果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意识。从而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基本胜任企业的工作。同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S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739(2016)03-0058-02

作者简介:李凤玲,女,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6-02-16

猜你喜欢

技术课教学计划考核
内部考核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浅析高中足球技术课中的“启发式”教学
小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小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