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高山细毛羊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

2016-03-10祁国军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农牧技术服务站甘肃肃南734405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饲养选育

祁国军(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农牧技术服务站,甘肃 肃南 734405)



甘肃高山细毛羊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

祁国军
(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农牧技术服务站,甘肃肃南734405)

摘要:文章主要对肃南县高山细毛羊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论述,主要对高山细毛羊的选育、饲养管理、繁育技术、放牧、舍饲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疫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今后发展和推广高山细毛羊生产技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高山细毛羊;标准化生产技术;选育;饲养

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是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生产无污染、无残留,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畜产品技术。为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运用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绿色畜牧业,打造绿色畜产品,让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成为市场的主打产品,因此,推动畜牧业向高层次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集饲料基地、养殖、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于一体的畜牧产品生产经营链,其核心是通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控制,最终为消费者提供无污染,营养、健康、安全的绿色食品。发展绿色畜牧业,生产安全、卫生、合乎国际质量标准的绿色畜产品,满足国内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畜产品需求将成为当前和今后畜牧业发展的主流。甘肃高山细毛羊是在青藏高原边缘的祁连山区特殊的生态条件下育成的,对当地的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是毛肉兼用的细毛羊品种,由蒙古羊、藏羊及蒙藏混血羊与新疆羊、高加索羊通过复杂杂交而成。该品种具有适应高寒山区条件,耐粗放,生活力强的特点,可用于改良高原绵羊正常发育,对牧草选择性不大,利用率较高。善于爬山远牧,游走能力强,是广大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细毛羊是肃南县畜种资源中科技含量最高、经济效益最显著、牧民得到实惠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优势畜种。

1 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选育

1.1种羊的选育

优质种羊是发展细毛羊产业的关键,对提高羊只群体综合品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种羊的选择培育应从源头抓起。

1.1.1对母羊的选择要求作为细毛种公羊的母本亲代,要求必须是群体中的特一级母羊,而且要体质结实、泌乳力强、带羔性好(母性强),无难产史,年龄在2.5~5周岁。

1.1.2对父本公羊的选择要求作为细毛种公羊的父本亲代,要求必须是经鉴定及生产性能测定为合格的特一级公羊或一级公羊中生产性能较好,或者某一性能特别突出的公羊。

1.1.3细毛公羔的选择要求作为种公羊的选留,在以上父、母本选择的基础上,首先要选留初生重不低于4.5 kg的公羔留用,同时还应注意被毛的颜色、皮肤皱褶的多少等。

1.1.4周岁鉴定按照品种鉴定全面对选留培育的后备公羊进行鉴定和生产性能测定,有条件的育种场还应做后裔测定,最终确定种公羊的种用价值。

2 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饲养管理

2.1加强妊娠母羊饲养管理

保持母羊良好营养状况,要求从母羊怀孕后两三月开始补草料,每只每天约草1~2 kg、料0.5~1.0 kg。

2.2确保羔羊出生后即时吃上初乳

一般要求在出生后30 min以内让羔羊吃到初乳。早期补饲。羔羊出生后15 d左右,即开始训练补喂优质草料。争取早日断奶。羔羊出生后70~80 d(体重达15~18 kg)即可断奶。一方面可使母羊尽早恢复体况,早发情、早配种;另一方面又可锻炼羔羊的独立生活能力。

2.3甘肃高山细毛羊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饲养管理的目的,应常年保持种公羊中上等膘情、健壮、活泼、精力充沛、性欲旺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在放牧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补饲。一是饲草料力求多样性;二是注意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多汁草料;三是放牧和运动相结合,即要保证较好的营养供给,又要防止过于肥胖影响配种。

2.4甘肃高山细毛羊冬春季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

保胎保膘,提高繁活率。饲养管理要求,概括地讲,一是“稳”,二是“补”。“稳”即怀孕母羊出入圈舍要缓慢,为防止挤压造成流产,放牧员要始终站立在圈舍门内外适当阻拦。驱赶要缓慢,放牧时要选择平坦向阳地带。“补”就是加强补草补料,保证怀孕母羊的营养需要。

3 甘肃高山细毛羊的繁育技术

3.1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配种

配种时间的确定,主要依据当地自然气候和饲草料条件进行确定,可以产冬羔,也可以产春羔。产冬羔者每年7~8月份配种;产春羔者每年11~12月份配种。

3.2甘肃高山细毛羊人工受精技术

利用器械的方法,把公羊的精液采集出来,再输入母羊的生殖道内,使母羊受胎怀孕的繁殖技术。人工授精的优点是:可以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可以提高母羊受胎率;节省种公羊的调用费和饲养管理费;防止疾病的传播;可以克服地理障碍,进行远途异地输精配种。

4 甘肃高山细毛羊天然草地放牧

放牧饲养是牧区畜牧业中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优势,生产质优价廉的畜产品。但是由于牧区天然草地季节的差异性明显,在放牧中应因地、因时制宜,正确把握利用天然草地放牧的特点。

5 甘肃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技术

5.1羊舍建设

羊舍建设有单坡敞棚式或全封闭式两种。单坡敞棚式一般后墙高度为1.8 m,棚顶倾斜度为15度。全封闭式墙高2.3~2.5 m,门宽1.5~2 m。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30 cm,铺成斜坡以利于排水。圈舍面积按每只成年羊占1.5~2 m2计算。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尽量做到冬暖夏凉,舍外设运动场,面积约为羊舍面积的1.5~2倍。

5.2饲料储备

舍饲养羊要备足饲草料,每只羊每年需要干青草或秸秆500~700 kg,另外,如玉米秸、豆秸、燕麦、毛苕子、苜蓿都是舍饲养羊的好饲草,精饲料60~100 kg。养羊以粗饲料为主,适当补饲精饲料,采取先粗后精的饲喂方法。饲喂要定时定量,每天喂2~3次,饲草要放入饲槽中,不可乱撒在圈舍内,以免造成浪费,饮水1~2次,要保持饲料品种和饲喂方法的相对稳定,更换饲料品种时应由少逐渐到定量。

5.3细毛羊的补饲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

饲草料营养水平对绵羊健康、生长发育、体型外貌、体格大小、繁殖机能、生产水平及产品质量等都有直接影响。实践表明,只有营养水平满足羊体需要,有健壮的体质才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优良的产品。营养水平是决定细毛羊生产性能的基本因素,特别是母羊的营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后代及整个羊群的生产性能。因此,有计划地适时开展补草补料,是充分发挥优质细毛羊品种遗传潜在能力,提高细毛羊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6 甘肃高山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技术

6.1标准羊号(涂料)的使用

标准羊号不影响羊毛的纺织性能。颜色鲜艳、醒目,对羊只皮肤无不良反应。不影响羊毛的品质,纺织时易清洗。能经受雨、雪、风沙和药浴的考验,耐久时间达6~12个月。

6.2细羊毛分级整理、规格打包

羊毛的分级整理是羊毛现代化管理中的核心,实行细羊毛分级整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羊毛的纺织等级,增加细毛羊饲养的经济效益。分级主要依据:一是羊毛细度;二是羊毛的自然长度。经除边整理后80%~90%的毛自然长度达7.5~8.0 cm则判为一级。

6.3细毛羊穿衣技术

穿衣的目的是提高细羊毛的净毛率,提高羊毛品质,有利于保温、有暖、保膘、提高羊毛产量。穿衣时间,对成年公母羊,在进入冬季舍饲期前穿上,至翌年剪毛时脱去。对幼龄公母羊,在8~10月龄,至首次剪毛时脱去。

6.4电动机械剪毛技术

平均只均剪毛速度快;剪一只细毛羊约5~8 min。羊毛留茬较低,有利于提高产毛量。留茬一般为0.5 cm左右,只均多剪毛300 g。

7 甘肃高山细毛羊的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7.1如何预防细毛羊传染病的发生

传染病是指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到群体感染发病的过程称为传染病。动物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所以预防家畜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是,杜绝传染病的来源:要在代放牲畜,购买种畜、生产畜及畜产品的交易过程中把好检疫关,主动接受兽医部门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检疫;做到不从疫区、疫点购买牲畜及其产品,对于外地购入的牲畜要严格及时报检,同时采取生物疫苗补免接种措施。控制传播途径:对畜舍、用具要定期消毒,一般采用草木灰、石灰粉、烧碱和消毒液等每周消毒一次,并在圈舍门前、牧道主要路口设立消毒池,经常保持圈舍、用具的清洁卫生;不得随意宰杀、解剖不明病因死亡的牲畜尸体,对死亡病尸要及时焚烧,深埋作无害化处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体的抵抗力,要按照兽医部门制定的牲畜定期免疫计划,主动接受疫(菌)苗的免疫接种,提高免疫密度和牲畜的免疫保护率。牲畜一旦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畜主应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对发病畜及时进行分群隔离饲养,病尸不得随意剖解和乱扔,在兽医技术人员指导下对病尸进行焚烧或深埋,并对圈舍及病畜和病尸场地进行彻底消毒。经报告兽医部门确诊后要无条件地接受当地行政和兽医部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如:强制接种、封锁隔离、扑杀、焚烧等)。

7.2口蹄疫防治有关知识

口蹄疫的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牛、羊、猪等)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口腔粘膜,蹄趾间及乳房等处的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本病传播极快,确诊和防治较其它一般传染病更为复杂。

临床症状:潜伏期约2~7 d,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缓慢或停止。开口时有吸吮音,并大量流涎。病畜口腔粘膜,齿龈、唇部、舌部及乳房,趾间等处发生水泡或糜烂。

防治措施:定期计划免疫,加强预防接种是严防本病发生的关键。口蹄疫是国家规定的一类动物传染病,发生本病时,在及时快速报告疫情的同时,要采取紧急封锁、隔离、扑杀、免疫、检疫、消毒和强化动物防疫监督得综合防治措施,坚持“早、快、严、小”的原则,全面落实强制免疫、强制捕杀,全部打耳标的“两强一打”措施。

7.3肠毒血症的防治技术

肠毒血症是绵山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非接触性传染病。病源是由D型魏氏梭菌毒素所引起,本菌主要生存于被污染的土壤,水源,草料中。本病的特征为:病程短,死亡快。主要是经口在消化道感染。各品种、年龄的羊都可感染,且以1岁左右和膘份较好的羊发病多。呈散发性,多发生于雨季和牧草生长旺盛季节。

临床症状:以突然发病,迅速死亡为特征。发病羊呈腹痛症状,死前全身肌肉颤抖,磨牙,侧身倒地,四肢痉挛,头颈向后弯曲,鼻流白沫,口粘膜苍白,四肢耳尖发凉。在病程后期出现拉稀,混杂血液或粘液,萎顿和昏睡,死亡。

病理变化:本病的突出病变在肾脏和小肠。肾脏充血,实质松软如泥,稍压即碎。小肠粘膜充血、出血,整个肠段呈血红色,充满气体。

防治措施:在常发病地区,应定期预防注射三联四防疫苗。对发病羊群立即转移至地势高燥地带放牧,同时投服2%硫酸铜或10%新鲜生石灰水,加用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可提高疗效,病尸应深埋,严禁剥皮吃肉,疫区防止饮用死水。

7.4羔羊痢疾的防治技术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病原体主要是B型魏氏梭菌。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3日龄的发病最多,7日以上的很少发病。在干旱缺草气温过低和变化较大的月份最易发生。

临床症状:主要是以剧烈腹泻,粪便恶臭,稠如面糊,或稀薄如水,呈黄绿,黄白或灰白色,后期带有血丝。

防治措施:重点是加强产前和产后的饲养管理,给母羊在产前两三周接种防痢疫苗。药物预防也有一定效果,羔羊出生后12 h以内,灌服土霉素0.15~0.2 g/只,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7.5炭疽病的防治技术

炭疽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生高热死亡,粘膜发绀和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血液凝固不良和脾脏急性肿大。病原体是炭疽杆菌。本病常发生于夏季,该菌对自然界有特别强的抵抗力,其传染性可延续二三十年之久。主要经消化道,皮肤创伤,吸血昆虫的刺咬而感染。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羊多为最急性。突然发病、昏迷、摇摆、倒地、呼吸困难、全身颤抖、磨牙,数分钟死亡。病初体温升高41~42℃,不食,惊恐不安,狂吼乱叫,腹疼剧烈,向人或物体猛冲。其特征为口、鼻、肛门、阴门流出血液,而且不易凝固,死畜严重鼓气,尸僵不全。炭疽尸体一般不允许解剖。

防治措施: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注意清洁卫生。在发生过本病的地方必须每年对所有易感家畜进行炭疽芽胞苗预防注射。对炭疽病尸一定要在2 m以下的坑内深埋,被污染的场地和用具用升汞进行彻底消毒或焚烧。

7.6羊口膜炎的防治技术

本病是口腔粘模表层或深层的急性炎症,主要分为卡他型、水疱型和溃疡型三种。大多是由于饲养不当引起,如吃了粗糙和尖锐的饲料、木片、玻璃、麦芒等杂物。以及有毒物质或维生素缺乏等,都可发生本病。

临床症状:食欲减少、口内流涎、咀嚼缓慢或想吃草不敢吃,有时吐草,当细菌感染时,口腔有臭味。卡他型:口粘膜发红、充血、肿胀、疼痛,特别在唇内、齿龈、颊部比较明显。水疱型:上下唇内有很多小米大小至黄豆大,充满透明或灰白色液体的水泡。溃疡型:在口粘模上有溃疡性病灶,咀嚼和吞咽发生严重障碍,口内恶臭,体温升高。上述类型可以单独发生,也有交错出现。

治疗:消除致病因素。饲喂柔软易消化的草料。卡他型及水泡型,可用消毒收敛的药物,如0.1%高锰酸钾液冲洗口腔,并涂抹龙胆紫或碘甘油溶液。已糜烂和粘膜脱落的,可用碘溶液涂擦。发生溃疡的可用5%硫酸铜溶液涂擦溃疡面,再涂擦碘甘油。

预防:防止口粘膜创伤,禁喂发霉腐败和刺激性较强的饲料及药物。

7.7疥癣病的防治技术

疥癣病是羊的一种常发的外寄生虫病,尤其是绵羊,在冬春季节容易发生流行,治疗困难,常引起大批死亡。病原体是牛羊的疥螨和痒螨,寄生在皮肤表面,通常发生在严冬和秋末春初。

症状:绵羊多发生痒螨病,患部剧痒,被毛脱落,身体日益消瘦,在寒冷冬季死亡率很高。患部痂皮湿润柔软,被毛容易撕落。

防治: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每年夏季在剪毛后的半月时进行药浴。根据我县的气候与生产自然条件和多年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最有效的药品为螨净。对发病牲畜的治疗应用伊维菌素。

7.8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治疗技术

羊消化道内寄生虫种类很多,往往以不同的种类和数量同时或单独寄生于宿主的胃肠内,对牲畜的危害性较大,其主要的症状表现是消瘦、贫血、胃肠炎腹泻、浮肿等,严重感染可造成牲畜大量发病和死亡。也是造成羊春乏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治:根据肃南县成年羊消化道寄生虫的季节动态,一般春季是高潮,有时在秋季出现小高潮。因此,每年应在这季节里各驱虫一次,而以春季驱虫更为重要。使用的药物有抗蠕敏、清虫佳、虫克星和伊维菌素等。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卫生。

7.9常用生物疫苗的购买、保存和使用技术

肃南县境内目前常用生物疫(菌)苗主要有,羊三联四防苗、链球菌苗、羊痘苗、口蹄疫苗、炭疽苗等。疫苗的购买要在当地兽医部门正规销售渠道购买,严防在社会市场和小商贩购入违劣假冒品。购买的疫苗要识别有效期和国家兽药的批准字号,注重查看疫苗是否变质、有无明显沉淀杂物等现象。疫苗的保存:一般生物药品都怕热,购买后需在4~8℃低温下保存,严防冻结,牧民自购的疫苗要存放在土窖等低温下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10 d。疫苗的使用:疫苗接种分为定期免疫和紧急免疫两类,定期免疫是在未发病前,对健康畜群以预防发病为目的进行的免疫。紧急免疫是在已发病疫区,对未发病畜群进行以保护免受感染为目的。疫苗的使用通常有皮下、皮内、肌肉和刺种等,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不同方法可产生不同的免疫效果。但是每种疫苗都有详细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剂量说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会发生预防和免疫失败。

7.10药浴技术

药浴是应用特制药品,添加大量的水,配制成有效浓度的药液,对羊全身进行洗浴,达到预防或治疗体外寄生虫病的目的。这一技术的特点,使药品直接与病灶或患部接触,能够彻底驱治及杀灭体外寄生虫的最有效方法,同时也能够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

浴池:用水泥筑成长方形的浴池,目前常使用的有两种。一是以牧场和村集中使用的大池,深度约1~1.5 m,长约10~15 m,底宽30~60 cm,上宽60~120 cm。二是单用户或联户使用的小池,深度约1~1.5 m,长约5~10 m,底宽和上宽与大池一样,羊能够通过而不能转身为宜。池的入口端为陡坡,出口处筑成台阶,入口端设置羊圈,出口端设流水台,羊出浴后,停留一段时间,使身上的药液回流入池,减少浪费,浴池应设在用水方便的地方。

使用药品主要有螨净,舒利保。他们对羊虱、羊疥螨、疥癣经药浴后都有较强的杀灭的和防治效果。方法:如25%的螨净每1 mL配水1 000(1:1 000)的比例计算,本品的特点是对水温没有过高的要求;舒利保配方为2 mL配水1 000 mL(2:1 000)的比例计算,本品使用水温必须在15℃以上,将配置的药液充分搅拌与水。当天配置当天用,否则会影响药浴效果。药浴时药液要侵透背部至少在一分钟左右。防止药液入口。如有中毒羊,即可应用阿托品及解磷定和双复磷等药品解毒。

中图分类号:S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99X(2015)02-0055-04

作者简介:祁国军(1968-),男,甘肃肃南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饲养选育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浅谈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对奶牛饲养兽医防疫的分析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种鹅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试析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