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6-03-10刘苏玉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感染率手术室切口

刘苏玉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 安徽阜南 236300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刘苏玉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 安徽阜南 236300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到2016年6月收治2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为10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分析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结果:经过对应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切口感染; 护理对策;手术室相关因素

在临床治疗中,手术发生切口感染十分常见[1]。切口感染不仅不利于患者的伤口康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压力。为了研究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到2016年6月收治2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到2016年6月收治2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为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前,患者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200例患者中,90例女性患者,110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为14岁到72岁,平均年龄为(37.5±4.9)岁,30例患者为神经外科手术,23例患者为胃道手术,25例患者为妇科手术,28例患者为肝脏手术,35例患者为阑尾手术,13例患者为妇科手术,25例为骨科手术,21例患者为胆道手术。30例患者为III类切口,120例患者为II类切口,50例患者为I类切口。实验组100例患者中,40例女性患者,60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为15岁到71岁,平均年龄为(37.9±4.7)岁。对照组100例患者中,43例女性患者,5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为14岁到70岁,平均年龄为(37.8±4.6)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到2016年6月收治2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为10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分析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

综合护理内容:对不同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和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手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手术时,须严格遵守相关手术时的无菌要求,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暴露,遮盖患者的未进行手术的部位,降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在手术后,需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注意点,保持病房的整洁和通风,对患者的伤口情况进行定期检查[2]。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利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相关检验,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平均数±算数平方),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百分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P>0.05即代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方法

200例患者中,2例患者为神经外科手术感染,2例患者为胆道手术感染,2例患者为阑尾手术感染,3例患者为妇科手术感染,3例患者为骨科手术感染,1例患者为骨科手术感染,1例患者胃肠道手术。7例患者为III类切口感染,5例患者为II类切口感染,2例患者为I类切口感染。

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实验组100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1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12.0%。由此可得,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手术发生切口感染十分常见。切口感染不仅不利于患者的伤口康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治疗信心[3]。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7例患者为III类切口感染,5例患者为II类切口感染,2例患者为I类切口感染。I类切口清洁度较高,感染率较低,II类切口与III类切口清洁度较低,感染率较高。另外,患者的病情与自身机体抵抗力也与感染率有关。患者进行手术时,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过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切口感染率。相关资料显示,手术室中的人数和空气以及手术器械消毒情况和相关医护人员的抗感染意识对切口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护理方式对于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相关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手术时的无菌要求,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暴露,遮盖患者的未进行手术的部位,降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实验组100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1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 12.0%。由此可得,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1]李娟,肖西平,华屿,等.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078-2079.

[2]赵明明,任磊,刘卫兵,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因素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12):1339-1340.

[3]廖维.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预防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61-62.

[4]邹惠红.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医药,2013,8(1):72-73.

R511.8

A

1672-5018(2016)12-106-01

猜你喜欢

感染率手术室切口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