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类天疱疮1例

2016-03-10刘玉斌

光明中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血竭糖尿病

刘玉斌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类天疱疮1例

刘玉斌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内分泌糖尿病科(沧州 061000)

摘要:临床诊治1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患者年龄较大,全身疱疹占体表面积约40%,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新发疱疹出现血糖升高较明显,联合门冬胰岛素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以减少血糖波动,应用中药血竭外敷破损疱疹形成的溃疡面以促进其愈合减少感染。患者通过上述综合治疗,疱疹得以控制,溃疡面愈合较好,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未见明显新发疱疹出现,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类天疱疮;血竭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主因“发现血糖升高7年,加重伴疱疹1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曾出现双手及胸背部皮疹,经治疗后好转。患者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从腋窝处开始出现疱疹,逐渐向四肢、胸背部、头面部蔓延,疱疹大小不一,色红,大的约2 cm×2 cm,内有脓液,部分破溃,流出液体略发黄,尼氏征阴性。患者有糖尿病史7年,长期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0.5g、2次/日”,血糖控制在空腹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10~13mmol/L。患者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长期卧床,遗留言语不利、反应迟钝、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反应略迟钝。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皮肤情况:全身皮肤散在疱疹,以双手掌侧、腋窝、四肢屈侧疱疹较多,占全身体表面积约40%。起初皮肤出现红斑,后出现水疱,大小约0.5 cm×0.5 cm~2 cm×2 cm,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壁厚不易破,尼氏征阴性。水疱破后,内有淡黄色液体,遗留溃疡面。患者首诊于疮伤科,诊断“糖尿病合并脓疱疮”,给予中药化腐清创治疗,水疱破后溃疡面愈合较好,但新发疱疹较多,且患者出现咽部疼痛,进食差,恶心、呕吐等情况,为进一步治疗遂转入我科。转入我科后请皮肤科会诊诊断为“类天疱疮”,建议应用甲泼尼龙针40 mg 静点 1次/日。患者应用甲泼尼龙后血糖波动于12.3~33mmol/L,给予应用门冬胰岛素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血糖较前有所下降,波动于7.2~23.5mmol/L。患者应用甲泼尼龙后新发疱疹明显减少,给予应用4天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30 mg每天,一周后减为25mg新发疱疹较前有所增加,给予恢复至30 mg每天,维持约10天未见明显新发疱疹,再次给予减量至25mg每天。疱疹破损后遗面留溃疡面给予中药血竭涂于表面促进溃疡面愈合效果较好。患者住院39天出院,无明显新发疱疹出现,疱疹破损后溃疡大部分愈合,遗留少部分已结痂,口服泼尼松25mg每天,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出院后随诊,泼尼松逐渐减量至5mg每天,疱疹有所复发,给予10 mg每天维持,胰岛素由每天42u减量至18u。随诊1年,患者偶有疱疹出现,未再出现大量疱疹。

2 讨论

类天疱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黏膜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妊娠类天疱疮[1]。本患者属于大疱性类天疱疮,皮肤上发生张力性大疱为其特征。皮肤损害多见,主要累及腹股沟、腋部、躯干、四肢屈面。开始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皮损,如湿疹样皮炎等,常持续数周。随后出现典型的皮损,其特点为在红斑或外观正常的皮肤上出现樱桃至核桃大小水疱、疱壁厚而紧张,不易破,疱液清亮,少数为出血性,尼氏征阴性。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为表皮下大疱,基底带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多数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表皮基膜带自身抗体[2]。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如治疗不及时,可形成大量疱疹,疱疹破损后溃疡面易并发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临床中不乏有糖尿病患者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造成死亡病例报道[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较大,本例患者应用甲泼尼龙40 mg后血糖由8~13mmol/L升至12~33mmol/L。血糖控制差可使患者体质进一步下降,溃疡面难以愈合,容易并发感染。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可随时追加胰岛素用量,其灵活的调控方式可有效缓解糖皮质激素对血糖影响。中药血竭具有抑菌、止血、祛瘀作用[4],其可促进溃疡面结痂,减少感染,缩短溃疡面愈合时间,对大疱性类天疱疮形成创面效果较好。

糖尿病患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多见于老年人,一般体质较差,合并疾病较多,疱疹发展较迅速,如治疗不及时病情可急转直下,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宜早期应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控制新发疱疹,联合应用胰岛素泵以减少糖皮质激素对血糖影响,应用中药血竭促进创面愈合,及时减少皮质激素用量以减少其对身体不良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静.类天疱疮的临床诊治现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28(9):573-575.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J].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06-807.

[3]冯冬梅,温丽英,周向昭,等.大疱性类天疱疮伴2型糖尿病1例[J].河北医药,2012,34(12):1919-1920.

[4]王犇.血竭粉调和万花油治疗溃疡期褥疮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3,18(5):40-41.

[5]霍艳丹,朱明岭,朱晓燕.大疱性类天疱疮误诊为湿疹1例[J].光明中医,2011,26(3):572-572.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8.055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8-1162-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孙文亮2015-06-18)

猜你喜欢

血竭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血竭三七接骨膏超微粉碎工艺的优化及其粉体学性质
《那年花开月正圆》火了这味中药
《那年花开月正圆》火了这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