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藏药材的鉴定研究
2016-03-10巨福星丁兴莉于清伟马媛媛
张 蕾,张 旭,巨福星,丁兴莉,于清伟,马媛媛
(1.甘肃省兽药饲料监察所,甘肃 兰州 73003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甘肃 兰州 730030)
三种藏药材的鉴定研究
张 蕾1,张 旭1,巨福星1,丁兴莉1,于清伟1,马媛媛2
(1.甘肃省兽药饲料监察所,甘肃 兰州 73003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甘肃 兰州 730030)
通过对镰形棘豆、翼首草和烈香杜鹃三种藏药的来源、植物形态、分布生境、生药形状、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观察和描述,为这些藏药材的采收、鉴别、收购、应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藏药;镰形棘豆;翼首草;烈香杜鹃;鉴定
藏药作为我国丰富的民族药物资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生长环境的独特性,赋予了藏药不可替代的疗效和医用价值[1]。笔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采集、观察并研究了镰形棘豆、翼首草、烈香杜鹃三种常用藏药的生药学特征,对其来源、植物形态、分布生境、生药形状、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和描述。其中镰形棘豆常用于清热解毒、生肌愈创、涩脉止血,主治瘟疫、咽喉肿痛、大小便秘结症。药理研究表明,镰形棘豆具有抗炎镇痛、止血、退热、抗肿瘤等作用[2]。同时,家畜食用镰形棘豆后可出现中毒、流产、产弱胎、畸胎等毒性反应,为草原毒害草之一。姜华、吕芳、确生、李茂星等[3-6]曾就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做过综述。现代研究认为镰形棘豆全草含黄酮类化合物。翼首草常用于解毒、清热止痢、祛风除痹,主治瘟毒、新陈热病、垢甲病、痹病、痢症、关节炎。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它含有生物碱、黄酮苷。烈香杜鹃主要用于清热,消炎补肾。主治喘症、浮肿、身体虚弱、水土不服、消化不良、胃下垂、胃扩张。现代医学认为具有祛痰、止咳、抑菌等功效[7]。其化学成分为:叶含酚类物质、有机酸、黄酮、三萜、苷类、鞣质、还原糖和挥发油。
由于上述三种藏药其外形和相近种类比较相似,容易造成混淆,加之尚无有关药材的系统鉴定的研究报道,为此,本文对镰形棘豆、烈香杜鹃、翼首草从它们的来源、植物形态、分布生境、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实验观察和描述,该结果可为这三种藏药的鉴别、收购、应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源概况
镰形棘豆生于海拔2 700~3 400 m的河塘,山坡,灌丛草甸,分布于西藏各地、青海、四川和甘肃的甘南等地区。翼首草生于海拔3 000 m左右的山坡草地和林下、林间草坡,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和西北等地及甘肃的甘南等地区。烈香杜鹃生于海拔3 000~3 500 m的高山灌丛带,分布于西藏、四川、甘肃的兰州、武威、临夏、甘南等地区。
2 植物形态描述
2.1 镰形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5~15 cm,全株具腺黏液。主根圆锥形,稍木质化。奇数羽状复叶,基生,呈莲座状,具小叶37~45,小叶线状披针形,长0.5~1 cm,宽1~2 mm,先端钝,具部楔形,两面被白色粗毛;叶轴密被白色柔毛;托叶较大,膜质,密被白色粗毛。花序由叶腋生出,长5~15 cm,密被白色柔毛花序总状,具3~7花;花萼筒状,长约1.5~2.7 cm,旗瓣倒卵形,长1.8~2.7 cm,宽0.8~1 cm,先端钝圆,具部缢缩成爪,翼瓣稍短于旗瓣,具长爪,耳钝,龙骨瓣端于翼瓣,顶部具长约2mm的尖头;子房狭椭圆形,具短柄,被白色柔毛,花柱无毛,上部弯曲。荚果稍弯曲,镰形,长约3 cm,膨胀,革质,被白色短柔毛,具2室,枚是含10枚种子。种子近心形,花果期6~8月。
2.2 翼首草
多年生草本,高5~35 cm。根圆锥形,粗壮肉质,上部密被褐色残存叶柄。叶基生,匙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3~20 cm,宽1~4 cm,通常全缘,或具弯曲粗齿或大头羽状浅裂,基部渐宽成柄,中脉明显,两面被粗短毛。花葶单1,希2~3,密生倒向粗毛;头状花序球形,直径2~3 cm;总苞1~2层,卵状长圆形至三角状披针形,密被白色柔毛;苞片似总苞,但狭小;花白色或粉红色;副萼筒状,长约5 mm,有柔毛;萼全裂成羽状冠毛;花冠漏斗状,长8~12 mm。先端4~5裂,冠筒内均有柔毛;雄蕊4,稍伸出;子房藏于副萼内,并冠以花萼全裂而成的羽状冠毛。
2.3 烈香杜鹃
灌木,高1.2~2 m。树皮淡黄褐色或灰白色,幼枝灰黑色密生垢磷,并具疏柔毛。叶近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1.6~4.3 cm,宽0.8~2.3 cm,先端钝而具小尖头,基部圆形,表面黄绿色,光滑,背面褐黄绿色,被疏或密的棕色磷片,中脉在叶表面微凹,在背面微凸;叶柄长6~8 mm。伞房花序密集呈半球形;小花梗短,疏生微柔毛;花淡黄色;花萼黄绿色,5深裂,叶片卵状披针形,长达5 mm,具缘毛;花冠筒状细杯形,5浅裂冠筒长0.8~1.1 cm,宽4 mm,外面无毛,内面密生长柔毛,裂片肾形;雄蕊5,花药红色,花丝扁,锥形,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绿色,阔卵形,被微柔毛,花柱及柱头红褐色,具柔毛。
3 药材性状描述
3.1 镰形棘豆
该样品为只具有根和叶的全草,叶轴繁多丛生,小叶多脱落,基部托叶较大,被黄绿色毛茸,直根,部分根纵向撕裂,略扭曲,外皮淡棕色至淡棕褐色。根据对样品的初步观察,判断为双子叶豆科植物的全草。同时根据药材标本和文献资料核对,再结合植物蜡叶标本核对观察,可见该样品根粗壮,呈圆锥形,微木质化,分枝较多,根表皮淡棕色或淡棕褐色,根长约10~25 cm,根表皮易脱落,根皮与木质部易脱离;质地较葇韧,断面淡黄白色,根头部叶轴繁多,丛生,小叶绝大多数脱落,稀存,小叶片披针形,全株密被白色柔毛;样品残留有个别荚果,稍弯曲,成镰形,长约3 cm,膨胀,革质,被白色短毛,具2室,每室含约10枚种子,种子近心形。
3.2 翼首草
该样品为只具有叶与花的全草类植物,根茎残基略显四棱形,外皮呈淡棕褐色;叶对生,心形、肾形或近菱形,表面具明显皱缩;花序密集呈轮伞状;初步判断为唇形科植物。该样品根茎残基类圆形至类方形,上部具节,外皮显淡棕褐色至淡棕黄色,具皱纹,质脆易折断,横断面近方形,中心枯朽状,黑褐色;叶片呈三角状卵形至肾状心形,宽5~10 cm,边缘钝或急尖,叶面因卷曲皱缩而凹凸不平,灰绿色,叶脉呈灰色或灰白色,基部楔形,叶脉两面均明显,上表面密被白色柔毛,下表面仅叶脉有柔毛,叶柄长1~3 cm,气微,味微涩苦;轮伞花序密集排集成短穗状,花冠未见,花萼漏斗状,额齿5,针状,边缘被白色柔毛;种子卵圆形,具3条棱,黑褐色,长约3 mm,宽约1.5 mm。
3.3 烈香杜鹃
该样品为带嫩枝的叶;茎先端具未开放的花;单叶互生革质,叶呈椭圆形全缘,长约3 cm;花萼5裂,花冠5浅裂合生成钟状。全株具特异香气;初步判断该样品为杜鹃花科植物。样品嫩茎为淡黄绿色,直径约为1~3 mm,具1至数个侧枝,略有甜味;单叶,革质,叶片边缘多向下反卷,平展后呈卵状椭圆形,长2~3 cm,先端具小尖或稍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密生黄棕色腺鳞而显黄棕色,主脉于下面略突出,叶柄长3~5 mm,被腺鳞;气香而特异,味辛、苦(苦味较重)。将花蕾浸湿展开,花呈短筒状,淡黄色,长约2~4 mm,中部直径约为1 mm,花萼5裂,淡绿色,长约1~1.5 mm花冠狭筒状,上端约5浅裂,雄蕊藏于花冠筒中,味淡,微苦。
4 显微特征观察
4.1 镰形棘豆粉末特征
粉末呈灰白色,非腺毛众多,双细胞或单细胞,顶端尖锐,基部细胞短,比较薄;导管以网纹为主,导管单个或多个集合;纤维少见,棕色块易查见,形状不规则;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较厚,排列整齐;木纤维先端尖锐,易查见;木薄壁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薄,纹孔清晰。
4.2 翼首草粉末特征
粉末呈淡黄棕色。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导管以网纹为主,单个或多个集合;非腺毛多见,多以单细胞为主,先端尖,底端钝圆纤维细长,细胞壁上有纹孔;花萼表皮细胞形状规则,多以四边形为主,壁较薄,韧皮部细胞多以四边形和五边形为主。
4.3 烈香杜鹃粉末特征
粉末呈绿棕色。薄壁细胞及叶肉组织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有的表皮中含有油滴状物;游离腺鳞呈圆盘状,顶面观有8个分泌细胞,腺鳞脱落后,可见腺柄由2~3列细胞叠成层状,未脱落者,腺鳞顶面观呈花朵状:四周具8个分泌细胞,中央的圆圈为腺柄;气孔以不定式为主,稀直轴式。
5 讨论
该三种藏药与相近种属内其他药用植物易于混淆,但若能仔细观察也可将其区别开来,以免误采误用。三种藏药药材外观特征明显,易于鉴别,以上鉴别结果可分别为镰形棘豆、翼首草、烈香杜鹃的药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1]曹明泽,孔小军,王磊,等.藏药研究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15,(08):105-109.
[2]姚淑英,马云保,唐亚,等.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418-1421.
[3]姜华,胡君茹,刘霞.镰形棘豆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6,37(2):314-315.
[4]吕芳,徐筱杰.藏药镰形棘豆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4):318-320.
[5]确生,张岩松,赵玉英.藏药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7,38(10):1458-1460.
[6]李茂星,兰芝荟,樊鹏程,等.藏药镰形棘豆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9,32(8):1318-1322.
[7]柴国林,宋平顺,陶玉宝.烈香杜鹃的生药学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9):129-130.
[本文获甘肃省首届兽医系统征文比赛三等奖]
(编辑:高真贞)
R927
B
1006-799X(2016)19-0020-03
张 蕾(1978-),女,甘肃兰州人,主要从事兽药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