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牛场疫病防治要点探析

2016-03-10赵尔军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2期
关键词:养牛场牛场牛群

赵尔军

(甘肃省肃北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肃北 736300)

规模化牛场疫病防治要点探析

赵尔军

(甘肃省肃北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肃北 736300)

随着肉牛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等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多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规律都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所以对牛病防控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根据规模养牛场的现实条件,对疫病的控制进行系统化分析,针对当前的防控问题,提出规模养牛场疫病控制的有效对策,促进规模养殖场发展。

养牛场;疫病防治;对策

牛养殖现存行业中经常突发疫病,疫病带来了较大规模的养殖损失。养牛场原有的规模日渐在拓展,饲养水准也提升了很多。规模化养牛场的疫病防治已经成为了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工程,不管是经营管理,还是疾病防治、饲养方式方法、饲养管理技术、人员配置、设施设备配套、建设布局、场址选定,都必须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收获到良好防治效果。

1 常见各类疫病

1.1 普通病情

普通性的疫病可分成常见感冒、牛中毒或胃肠炎。某些状态下,营养代谢也会减低原有的能力。养殖过程当中,牛传染病及常见各类病害都将频繁发生。普通疫情根源于:在季节更替时并没能及时替换现存的饲料,饥饿减低了牛本身应有的抵抗力。到了患病时期,牛本身还将继续减低固有的抗体因而染上病害。缺失必备的抵抗力,加重了原病情且缩减了总体可得的养殖收益。

1.2 传染性的疫病

适度养殖常见多样的传染病,典型例如口蹄疫、结核及布氏杆菌。在各类疫病中,最大伤害的一类就是口蹄疫。最近几年,饲养规模日渐在拓展,结核病也变得更为频繁。常规检测的途径为:针对结核菌予以提纯,注射时可选取皮内注入。与之相比,口蹄疫有着更广的传播区域,发病也很急剧。患上口蹄疫时,超出一半的养殖牛都将死亡。为此应能格外注重于防控口蹄疫,其次也不应忽视布氏杆菌带来的伤害。

1.3 寄生虫的伤害

在牛的身体内,寄生虫可分成较多类别,典型含有线虫、牛绦虫或者吸虫。日常的养殖中若聚集了较密集的牛群,那么伴随着的寄生虫总数也将累加递增。防控多样的寄生虫,才能推进常态的养殖进步。然而从现状看,驱虫可选的对策仍没能完备,即便选取了常见驱虫类的药品也很难真正杜绝。严重的状态下,寄生虫将伤害到外皮以至于穿孔,感染之后的牛群将不再会快速生长。

此外,近几年频繁的牛产科病也不可予以忽视。从个体户来看,有些农户没能接纳配种的必要常识,配种并没能妥善予以消毒因而伤害到了生殖器。缺失专门的常识,随便调配药品因而增添了原有的患病概率。配种可选取冷冻后的精液,多见杂交牛因而母牛经常会难产乃至死亡。

2 规模牛场疾病防疫措施

2.1 加强对免疫接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严格对规模养殖场执行疫病预防工作,规模养殖场与一般的散养区别较大,规模牛场主要以高密度养殖为主,牛群饲养密度增加,容易大规模导致接触性疾病的传播,与传统养殖相比,增加了疾病暴发的几率,所以,对牛群进行传统的免疫远远不够,需要进行有计划的疾病预防与控制,针对发病率、死亡率高的疾病展开特异性防控。规模养牛场制定疫病防治计划时,还必须考虑当地畜禽疫病的发病特点进行制定。对国家要求进行强制免疫接种疫苗的疾病采取强制免疫,达到100%免疫。

2.2 建立、健全兽医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兽医卫生、消毒制度与疾病的预防、治疗几个部分对于养殖业具有重要作用,尤其规模化养牛场交叉感染严重,消毒工作需要进行制度化、规范化,保证消毒彻底,没有死角,将人畜通道分开,于猪场的出入口,生产区每一房间建立消毒池,以2%~4%的烧碱、消特灵、高锰酸钾等置于消毒池,制定换药时间,每周1~2次最佳;当出现空栏圈时,将圈的墙壁、门窗、通道、下水道以及隔栏与食槽进行清洁、消毒,用高锰酸钾消毒后密封门窗,让该圈封闭空置一周以上;此外,一旦暴发流行性的疾病,需要控制疫情,对周边环境彻底消毒,并避免此时引进牛种。

2.3 做好驱虫及疫病预防工作

规模化饲养后,养殖密度加大,给寄生虫的繁殖制造了条件,大量的寄生虫容易在牛群中繁殖,因此牛场内还需进行定期的驱虫。根据牛场的周边情况制定严密的驱虫计划,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定期驱虫,保证环境洁净,避免重复感染。

科学适时防疫,增强机体免疫力。要根据当地牛病流行情况,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每次免疫后要及时进行抗体水平检测,平时进行相关牛病的监测,依据抗体水平和疫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要使肉牛始终处于有效免疫状态。

2.4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一般饲养管理原则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牛,如不同品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牛进行饲养管理的共同要求。要按照定时定量、少给勤添、充足饮水、保持牛舍和牛体清洁卫生、经常梳刷、注意加强运动的原则。及时淘汰,按规定无害化处理。对牛群定期进行检疫,发现病牛及时淘汰,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总之,具体的环境控制要因场因地制宜,保健、预防、治疗方案要因时因畜制宜,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个体体质而异,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才能事半功倍。加强入场检疫和隔离观察。购牛前进行检疫,要从非疫区购牛,对口蹄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副结核病及牛传染病胸膜肺炎进行检疫。车辆及畜体消毒后方可入场,严防传染病的侵入。同时,购回的肉牛集中在隔离圈舍中饲养,饲草料过渡期在15 d以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规模牛场环境控制以及饲养管理都成为了规模化牛场疫病控制十分关键的因素,生产上往往会因为卫生条件差以及饲养管理差导致发生很多疾病。想要从本质上防治规模牛场的疫病,必须要从饲养管理以及卫生消毒方面下功夫,坚持防重于治以及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

(编辑:晏兵兵)

S858.28

A

1006-799X(2016)22-0081-02

赵尔军(1970-),男,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养殖场监管工作。

猜你喜欢

养牛场牛场牛群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山东省养牛场全株玉米青贮加工利用技术的调查分析
陕西城固县养牛场牛粪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基于规模化养牛场生态养殖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浅谈养牛场建设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护措施
DHI参测牛场星级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