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细菌性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2016-03-10朱国芳

湖北植保 2016年5期
关键词:条斑枯病叶鞘

周 扬 徐 岚 朱国芳

(1.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 2.湖北省潜江市植物检疫站 433100)

水稻细菌性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周扬1徐岚2朱国芳1

(1.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武汉430070; 2.湖北省潜江市植物检疫站433100)

以条斑病、基腐病、白叶枯病为代表的水稻细菌性病害在我省多地均有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不断加重,严重威胁我省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因此,必须了解水稻细菌性病害的发病规律以及综合防控技术。

水稻;细菌性;病害

水稻细菌性病害是由病原细菌浸染所引起的病害,主要有条斑病、基腐病、白叶枯病、褐条病、穗枯病等。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品种组合、栽培管理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以条斑病和基腐病为重点的水稻细菌性病害在我省很多地方均有发生,面积逐年在扩大,危害不断加重,严重威胁着我省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因此,了解掌握水稻细菌性病害的发病规律、危害特点以及综合防控技术尤为重要。

1 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条斑病,属于检疫性病害,近年来已成为我省水稻主要病害。条斑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末期至抽穗期最易感病。发病后,造成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产量损失严重。

1.1发病症状

条斑病是由黄单胞杆菌所引起的水稻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在叶面上任何部位都可发生。叶片最初出现暗绿色半透明小斑,后沿叶脉间扩展成黄褐色短条状病斑,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在空气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蜡黄色胶状小粒,在叶片背面胶粒要更多一些。远距离观察发病田块呈现火烧状态。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田间鉴别也比较简单,在初期病斑处剪一小块叶片,放入装有干净水的透明容器内,约2分钟左右后,如观察到与叶脉垂直的切口处有浑浊的液体流出,即可确诊为条斑病。

1.2发病特点

病菌侵染途径主要是气孔,也可由伤口侵入。病菌主要由带菌种子、带病稻草和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传染,李氏禾等田边杂草也能传病。作为初浸染来源,新病区以病谷种为主,老病区以病稻草为主。发病时一般先出现中心病株,在病株上分泌饱含细菌的菌胶,借风、雨、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后进行再侵染。

条斑病最适宜发病温度是26℃~30℃,20℃以下或 33℃以上病害发展受到抑制。雨水多、湿度大,特别是台风暴雨造成稻叶大量伤口有利病菌扩散蔓延;稻田淹水、深水灌溉、串灌漫灌有利于病害发生;种植感病品种、偏施氮肥加重发病。

1.3防控技术

⑴严格检疫措施。⑵选用抗病品种。⑶实行种子消毒。用50%氯溴异氰尿酸(独定安)浸种。⑷加强肥水管理。湿度晒田,增施磷钾肥,防止串灌漫灌和灌深水。⑸搞好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根据病情交替单用或者混用高效对口农药,每5d~7d喷药一次,连续防治2次~3次。推荐药剂为独定安、叶枯唑、噻菌铜等。首次施药混用熵茂或碧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更好。

2 细菌性基腐病

基腐病是由菊欧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水稻细菌性病害。该病在我省主要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并有逐年扩散蔓延的趋势,发病后可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

2.1发病症状

细菌性基腐病主要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水稻分蘖期到穗期均可发病。分蘖期发病常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渍状椭圆形斑,渐扩展为边缘褐色、中间枯白的不规则形大斑,剥去叶鞘可见根节部变黑褐,节间可见深褐色纵条斑,根节腐烂发臭,发病严重的稻株心叶青枯变黄,根部萎缩不长,易拔断。拔节期发病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近水面叶鞘边缘褐色,中间灰色长条斑,同时根节变色。抽穗期发病多表现为急性失水青枯,后形成枯孕穗、白穗或半白穗,在基部茎节处变为黑褐色,有少量倒生根。在发病时期都伴有恶臭味。

水稻病株茎基部和根节变色、腐烂和伴有恶臭味,是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三个独特症状。

2.2发病特点

病原细菌在带病稻草、残留田间的病稻桩和杂草上越冬,第二年随雨水、灌溉水传播到稻田。病菌以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为主,也可以从叶片上的气孔、伤口及叶鞘和根系的伤口侵入。水稻发病后,整个生育期将重复感染。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暴雨淹水有利于病害蔓延。拔秧手插稻田、冷浸烂泥田、过度晒田以及偏施氮肥田块一般发病较重。

2.3防控技术

一是实施健身栽培。要选用抗病品种,搞好种子消毒,推广机插浅插技术,避免秧苗损伤,提倡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科学管水,适度晒田,切忌串灌漫灌和灌深水。二是搞好化学防控,在基腐病发病初期,排干田水,使用独定安加普展(波尔多液)或碱式硫酸铜或叶枯唑或四霉素,每5-7天轮换喷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首次用药混用熵茂或碧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更好。用药时应将喷头伸至水稻基部喷雾,以达到最佳防效。

3 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是水稻中、后期重要病害之一,其病菌和条斑病菌相似,也是黄单胞杆菌属的一种。几乎绝迹的白叶枯病近些年在我省部分地方相继发生,而且发病面积有所扩大,危害损失也在加重。

3.1发病症状

白叶枯病主要在叶片上表现症状,有叶缘型和凋萎型。叶缘型常见于分蘖末期至抽穗前期发生。病菌多从气孔侵入,先从叶缘或叶尖发生黄褐或暗绿色短条斑点,再沿叶脉上下扩展成长条状病斑,病、健交界处有时呈波纹状,最后叶片变成灰白色或黄色而枯死。田间湿度大时,病部有淡黄色露珠状的菌脓,干后呈小粒状。凋萎型一般发生在秧苗移栽后30d左右,主要表现为病叶迅速失水、青卷、最后枯萎,似螟虫危害造成的枯心,引起稻田大量死苗、缺蔸。

3.2发病特点

白叶枯病主要在种子和稻草上越冬。带菌种子播种后,病菌通过幼苗的根和芽鞘侵入引起发病。拔秧移栽时造成大量的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灌溉水、暴风雨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另外白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状况、肥水管理和品种抗性等都有密切关系。感病品种、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台风暴雨造成伤口病害容易流行,串灌漫灌可引起连片发病,偏施氮肥、灌水过深则加重发病。

3.3防控技术

要选用抗病品种,搞好浸种消毒处理,加强栽培管理。尤其是要抓好药剂防治。秧苗移栽前要喷药预防。大田发病初期重点防治发病中心,选用药剂有独定安、叶枯唑、噻菌铜等,根据病情发展情况,每5d~7d喷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3次。首次施药混用熵茂或碧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更好。

4 细菌性褐条病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是一种假单胞杆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在我省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并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

4.1发病症状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秧苗期。开始发病多在心叶下一片叶片,先在叶片或叶鞘上出现暗绿色纵向条纹,然后病斑伸长达到整个叶片或叶鞘的长度,呈暗褐色,边缘清楚,病重时秧苗枯死。成株期受害,先在叶片与叶鞘交界处发病,呈黄褐色水渍状病斑,之后沿中脉上下延伸,上至叶尖下至叶鞘基部,形成深褐色长条斑,严重时病部腐烂发臭,叶片纵卷枯死。心叶未抽出时发病,则不能继续生长而死于心内,成为假枯心,拔出有腐臭味,故有“心腐病”之称,这种枯心应与螟虫引起的枯心区别开来,尤其是新病区易被忽视。穗期染病剑叶出现水渍状褐色长条病斑,有早穗现象,穗颈伸长,小穗梗淡褐色,弯曲畸形,谷粒变褐不实,病株一般较健株要高,无效分蘖多,茎上有倒生根。所有病部用手挤压均可见乳白色至淡黄色浑浊菌液流出,并伴有腥臭味,这是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主要特征。

4.2发病特点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发生程度取决于气候条件。秧苗期遇低温多雨天气发病较重;大田期遇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低洼积水或在遭受洪涝侵袭、稻株受淹的情况下发病较重;冷浸烂泥田、偏施氮肥田有利于发病;一般矮秆品种较高秆品种易感病。该病尤其在遭受暴雨侵袭后再遇上高温高湿会暴发成灾。

4.3防控技术

要选用抗病品种,搞好浸种消毒,加强肥水管理,避免串灌、漫灌和灌深水。化学药剂防控,于发病初期,排干田水,根据病情轮换单用或者混合使用高效对口农药,选用药剂有独定安、普展、喹啉铜、四霉素等。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首次施药建议混用熵茂或碧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5 细菌性穗枯病

穗枯病是由颖壳假单胞菌引起的水稻细菌性病害[1],我国2007年已将其列为检疫对象,目前已报道发生细菌性穗枯病或分离到穗枯病菌的有黑龙江、贵州、江西、浙江、湖南、海南和安徽等省份。这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一旦发生,将会对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5.1发病症状

水稻细菌性穗枯病苗期和穗期均可发生,但以穗期发病为主。水稻苗期发病后,幼芽弯曲、色淡、时有淡褐色条斑,之后逐渐枯死。幸存下来的病苗叶鞘有褐色至深褐色病斑,新叶往往从病叶鞘内冲破而弯曲伸长,心叶易从基部或病鞘腐烂处断离,病部和病土均有恶臭味。穗期染病后,水稻齐穗后乳熟期的绿色穗直立,病谷失绿、苍白或稍带黄褐色,护颖、小穗淡褐至褐色,单粒上病健部交界较明显,典型病粒的交界处有深褐色条带,剥去颖壳褐色条带更明显,小穗谷粒苍白,小枝梗仍保持绿色。受害严重的稻穗呈直立状而不弯曲,多为不稔,且一半以上谷粒枯死。

5.2发病特点

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细菌性穗枯病的主要途径。播种带病谷粒,遇有适宜的发病条件,

病菌可通过气孔和伤口侵入。穗枯病一般在抽穗前1周至抽穗后2周~3周内盛发,抽穗前后一周左右是发病适期。高温高湿是穗枯病大发生的重要条件;如处于高温又有适量降雨发病较重;氮素水平越高发病越重;土壤pH在5.6以上时易于发病。灌深水或淹没秧苗增加病菌侵染机会,秧苗受害严重。

5.3防控技术

水稻细菌性穗枯病是一个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应密切监测,综合防控。尤其要严格检疫措施,发现疫情后应按照检疫条例销毁扑灭。同时要搞好药剂预防。在水稻孕穗末期和乳熟期喷药防治,推荐药剂有独定安、春雷霉素、铜制剂等。

[1]李路,刘连盟,王国荣,等.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5,29(2)∶215-222.

S433

B

1005-6114(2016)05-053-004

2016-05-21

周扬(1981-),男,农艺师,长期从事植物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条斑枯病叶鞘
“沙棘枝枯病病原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不同干条斑紫菜和烤条斑紫菜光合色素含量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在番茄果实颜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浙江省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
辣蓼及其常见混伪品种的真伪鉴别
稻秆叶鞘表面雾滴沉积特性试验
湖南双季杂交晚稻对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抗性及条斑病发生动态
草莓芽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研究进展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