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害发病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2016-03-10熊武忠
熊武忠 王 艳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局 443300)
玉米常见病害发病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熊武忠王艳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局443300)
玉米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害的危害,病害一旦发生就呈规模化发展的态势。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耕作制度的改变,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病害的入侵,给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玉米生产造成巨大威胁,在病害流行的年份,可因病减产10%~30%,发病严重的可达50%以上。因此,掌握玉米病害的危害症状,做好玉米病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根据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近几年来玉米展示示范抗逆性结果统计,玉米常见病害有大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纹枯病、青枯病、灰斑病、穗粒腐病等。
1 玉米大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和弯斑病经常混合发生,以浸染叶片为主,农民常笼统地称为“玉米斑病”。
1.1发病症状
大斑病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色灰斑,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黄色的长梭形大斑。病斑一般5cm~10cm ×1cm~1.5cm,大的可达15cm~20cm×1cm~3cm,温度高时,病斑在叶正反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病斑能连合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使植株早期枯死。
小斑病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渍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沿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病斑一般长不超过1cm,宽只限在两个叶脉之间,有时可见2个~3个同心轮纹。
弯孢霉叶斑病成熟病斑呈椭圆形,中间乳白色,外围有褐色圈,圈的外围具半透明褪绿晕圈,病斑一般1mm~4mm,发病重的感病品种病斑密布,具有融合现象,严重的全叶枯死。
1.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田间传播发病的初次浸染菌源,种子本身也可能带少量病菌,由初期染源侵染所致病斑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氮肥施用量不足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大斑病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高温高湿或多雨的季节,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易大流行。
1.3防治措施
1.3.1选用抗病品种,科学的栽培管理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根本途径。适时早播,有避病作用,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能力。
1.3.2消灭越冬菌源和减少发病初期菌量
收获后彻底清间病残体,并及时深翻,减少初次浸染源。发病初期,底部4个叶发病以前打掉下部病叶,可减轻发病程度。
1.3.3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防治,气候条件适宜一周后防治第二次。有效药剂有退菌特、克瘟散,敌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
2 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穗期都是发病期,为害高峰期在籽粒形成到灌浆充实期,虽仅局部发生,但病势发展迅速,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2.1发病症状
该病浸染叶鞘、叶片、果穗、苞叶,先从茎基部叶鞘发病,再向上蔓延扩展,初期出现水渍状灰绿色的近圆形病斑,以后变为白色、淡黄色到红褐色云纹斑块,温度高时病斑上产生白霉,以后产生菌核,初为白色,老熟后呈黑褐色。
2.2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或遗落到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温湿度适宜时,长出菌丝侵入植株,以后不断扩大发展。最适温度26℃~32℃,田间相对湿度85%以上。温度低于20℃,相对湿度低于75%,对病害有抑制作用。
2.3防治措施
a)选用抗纹枯病能力强的优质品种。
b)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病源。c)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d)摘除基部老叶和病叶,带出田间销毁。
e)药剂防治。用灵福合剂或浸种灵进行拌种。田间病株率达到3%~5%时,及时施药防治,施药前剥出病叶叶鞘,有效药剂有井岗霉素、纹霉星、消菌灵,气候条件适宜7d后防治第二次。
3 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是一种爆发性病害,具有发病突然、来势猛烈、发展迅速的特点,是典型的土传根病,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到腊熟期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后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
3.1发病症状
灌浆末期突枯萎蔫,整珠叶片呈水烫状干枯退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呈水浸状,以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捏有空心感,容易造成倒伏,未老先衰。
3.2发病规律
在抽雄前很少表现症状,发病时期是在生长后期,多发生在气候潮湿的条件下,抽雄期至成熟期,降雨多,气温剧升,特别是连续暴雨突然转晴,会导致青枯病大流行。
3.3防治方法
3.3.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青枯病能力强的优质品种。
3.3.2加强栽培管理
中后期进行中耕松土,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和通透性,注意做好雨后的排积工作,降低病害的发生条件。
3.3.3药剂防治
在生长中后期发现零星病株时,及时施药防治,有效药剂有甲霜灵、多菌灵、叶枯灵、瑞毒霉、瑞毒锰锌。
4 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在整个生育期皆可发生,但以抽雄和灌浆期发病较重,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低山地区仅零星发生或不发生,在二高山以上地区发生比较普遍,容易大面积发生,传播迅速,几天之内叶片枯死,农民称它为“火烧病”。
4.1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浸染叶鞘和苞叶。病斑呈长方形,约2mm~4mm×1cm~6cm。早期坏死斑很小,淡褐色,具褪色晕圈,然后扩展至整个病斑。扩展的病斑初呈褐色,当病菌在叶背开始产孢子时,病斑变成灰色长条灰斑,与叶脉平行。典型特征是成熟病斑具有明显的平行边缘,病斑不透明。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叶片枯死,叶片两面产生灰色霉层。
4.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浸染源,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日较多的地区发生,发病初期在下部叶片,继而发展到中部和上部叶片。
4.3防治方法
a)选用抗灰斑病能力强的优质品种。
b)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病源。c)规范化栽培,实施科学管理,减少病害的发生条件。
c)药剂防治。有效药剂有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百菌清、银浊利、多菌灵,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顺序喷施,不要有遗漏。间隔7d~10d喷一次,连续喷2次~3次。几种药剂进行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5 穗粒腐病
玉米穗粒腐病是一个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玉米病害,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县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蔓延快,危害严重,造成玉米减产降质。
5.1发病症状
果穗从顶端或基部开始发病,大片或整个果穗腐烂,病粒皱缩、无光泽、不饱满,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暗褐色或黄褐色霉层。有些症状只在个别或局部籽粒上表现。有时籽粒间有粉红色或灰白色菌丝体产生,其上密生红色粉状物,病粒易破碎。有些病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毒素,不能食用。
5.2发病规律
病菌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为初侵染病源。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生育后期低温多雨有利病害发展危害。
5.3防治方法
a)选用抗穗粒腐病的优质品种。
b)轮作或集中烧毁或深埋病残体,减少侵染来源。
c)药剂防治。有效药剂有异菌脲、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井冈霉素、多菌灵、苯菌灵,在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喷药防治,玉米螟是穗粒腐病菌的侵染媒介,大喇叭口期混入杀螟丹等杀虫剂兼防玉米螟虫。
总之,在防治玉米病害的时候,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一是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质品种;二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品种的抗病能力;三是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侵染病源;四是充分了解病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有针对性进行药剂防治,对症下药,确保收到良好的效果。
.S435.13
B
1005-6114(2016)05-041-003
2016-05-12
熊武忠(1969-),男,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