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应用方法现状
2016-03-10冯春丽蒋秋明
冯春丽 蒋秋明 张 静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应用方法现状
冯春丽蒋秋明张静
目的总结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具体应用方法现状。方法通过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药物组成、穴位选择、治疗时间、频率等方面进行临床文献综述。结果穴位贴敷的疗效不仅与药物组成有关,与穴位选择、治疗时间、频率及疗程亦有关。结论提示开展穴位贴敷具体应用方法的研究,对于规范化中药穴位贴敷的操作,提高临床疗效更有意义。
穴位贴敷;小儿喘息性疾病;应用方法;综述
中药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以穴位为载体,经络为通道,通过药物刺激穴位,入经归脏,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其相似于现代西医研究的经皮给药技术(TTS),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或药理效应,延长有效作用时间,增加患者用药顺应性。但穴位贴敷又与TTS不同,有报道显示,穴位对药物的渗透、吸收、储存优于非穴位[1]。目前穴位贴敷被广泛的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其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防治,近年来有较多的临床研究,且主要集中在“三伏”或“三九”中药穴位贴敷,多针对喘息缓解期的疗效观察。也有一部分临床报道打破了三伏、三九的限制,针对喘息发作期,做到随发随治。穴位贴敷的疗效除与药物组成有关外,与穴位贴敷的具体应用方法如穴位选择、贴敷频率、贴敷时间、疗程关系密切。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具体应用方法目前临床报道各有不同,没有系统的文献研究。笔者将近年来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具体应用方法分为药物组成、穴位选择、治疗时间及频率等几方面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 穴位贴敷的药物组成
1.1“白芥子涂法”的加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药物组成多源于清代张璐的“白芥子涂法”。关鹏等[2]查阅2005—2010年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关于哮喘治疗的穴位贴敷用药101篇临床报道,发现中药主要以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麻黄、生姜汁、肉桂、麝香为主,与张璐用药大同小异。笔者查阅中国知网2005—2014年近10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相关文献,结论相同。比如董秀兰等[3]运用益气活血贴,药由生麻黄、白芥子、细辛、延胡索、黄芪、当归、川芎组成,治疗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30例疗效显著。常佳婧[4]的“喘敷贴”用药源于“白芥子涂法”,其不同的是应用分两方:1号药由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防风、五味子、冰片组成;2号药由白芥子、细辛、肉桂、延胡索、甘遂、肉桂、干姜、淫羊藿、冰片组成。1号药、2号药交替贴敷,每1、3、5、7次贴1号方,贴于大椎、定喘、风门、肺俞、天突;每2、4、6、8次贴2号方,贴于肺俞、膏肓、脾俞、肾俞、膻中,如此治疗143例冷哮患者,可显著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1.2其他杜粉兰[5]运用大黄、黄芩(生用,比例1∶1),以半夏露调和,固定于风门、肺俞及膻中,取药物化痰祛热、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60例,疗效显著。
2 穴位选择
“白芥子涂法”张璐主要选择肺俞、膏肓、百劳等穴。关鹏等[2]分析了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101篇临床报道,统计显示以肺俞、定喘、肾俞、大椎、脾俞、心俞、膈俞、天突、膏肓、足三里最为常见,这些穴位多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任督脉和经外奇穴。周姗等[6]对儿童哮喘缓解期中药敷贴治疗进行了选穴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专家拟定组确定的穴位肺俞、定喘、膏肓、肾俞、足三里、膻中、天突,与对照组“白芥子涂法”选穴比较,试验组对中医证候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目前对于穴位的应用归纳起来主要有固定配穴和交替配穴两种。
2.1固定配穴即每次药物贴敷于固定的穴位。比如嫣素琪等[7]将喘敷灵穴位敷贴固定贴于双侧定喘、肺俞、脾俞穴,于三伏、三九天每10天1次,共3次,防治儿童哮喘80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轻哮喘发作程度,提高哮喘患儿免疫水平。张良兵[8]用止咳平喘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于肺俞、膈俞、天突、定喘、膻中贴敷,3天为1疗程,共2~3个疗程,疗效显著。
2.2交替配穴即将穴位分组,每次交替穴位。比如罗婧岩等[9]按照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方案)结合四季膏2号穴位贴敷治疗儿童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治疗选穴分2组,第1组取膻中、天突、肺俞、心俞、膈俞;第2组取大椎、至阳、膏肓、譩譆。第1、3、5次选第1组穴位,第2、4、6次选第2组穴位,每7~10日1次,6次为1个疗程。观察显示,与单纯按照GINA方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为基础的阶梯式治疗比较,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许佩群等[10]将穴位分为第1组:肺俞、大椎、膻中、肾俞,第2组:大杼、至阳、天突、足三里,两组穴位交替贴敷中药(麻黄、白芥子、甘遂),隔日1次,联合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35例结果显示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缩短病程。董秀兰等[3]运用益气活血贴配合中药治疗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第1次选穴定喘、肺俞、膻中宣肺平喘,第2次选脾俞、神阙、足三里健脾化痰,第3次选肾俞、膏肓、厥阴俞补肾纳气。3次选穴表里同治,由浅及深,肺、脾、肾三脏共调,隔10天1次,3次为1疗程,起到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3 治疗时间及频率
3.1三伏或三九穴位贴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及“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理论,在三伏天或三九天,运用中医贴敷穴位起到防病治病的穴位贴敷方法。其用法一般为夏日三伏天从一伏开始,每10天贴敷1次,或冬日三九天从一九开始,每9天贴敷1次,一共贴敷3次为1疗程。如石来军等[11]运用三伏穴位贴敷法预防儿童哮喘复发92例,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穴位贴敷对照,其预防哮喘复发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车雪原等[12]在三伏天给予穴位敷贴治疗缓解期小儿支气管哮喘102例,结果显示能显著减少支气管哮喘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并且可以减轻其发病程度。查阅近10年文献显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多采用三伏或三九敷贴,取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应用受限于三伏或三九。且大部分文献针对喘息的缓解期,而对喘息发作期的治疗论述较少。为更好的推广应用穴位贴敷疗法,黄冬娥等[13]研究了时间因素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影响,结果显示日常穴位贴敷组与三九组、三伏组比较,在临床疗效的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提示时间因素不是穴位贴敷疗法的主导因素。
3.2随诊随治不受限于三伏、三九,日常天均可治疗。且不专门针对喘息缓解期,喘息发作期亦可治疗。
3.2.1连日贴,即每天1次穴位贴敷。如施小敏等[14]运用儿哮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贴敷于肺俞、陶道,早晚各敷1次,每次1小时,连续5天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天,治疗70例结果显示有明显治疗作用,同时缩短疗程,延长哮喘发作周期,降低哮喘复发率。
3.2.2间日贴,即间隔几天进行1次穴位贴敷,比如李巧香[15]运用穴位贴敷隔日1次,每次0.5~1小时不等,共敷3次,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收到很好的疗效。袁雪晶等[16]联合穴位贴敷每隔3天1次,每次2~4h,10次为1疗程,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100例结果显示在维持患儿无喘息症状的天数,控制哮喘发作次数方面该方法与普米克都保疗效相近,但能更显著的减少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王月新等[17]穴位贴敷每周2次,每次2~4h,8次为1疗程,能有效防治小儿哮喘,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罗婧岩等[9]用四季膏2号穴位贴敷的间隔时间为7~10日,6次为1疗程。
此外,运用“白芥子涂法”加减的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时,贴敷时间多数文献报道为2~4h[16,17],也有0.5~1小时[14,15],也有根据患儿皮肤反应程度来决定敷贴时间的。有报道显示穴位贴敷的时间与疗效成正比,贴药时间越长疗效越好,但患儿皮肤娇嫩,贴敷时间越长越容易发泡,不太被患儿及家长接受[14],因此要注意疗效和贴敷时间的关系。此外,交替穴位与固定穴位贴敷的方法,在患儿皮肤反应程度的比较上,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报道。至于贴敷疗程如三伏、三九穴位贴敷,一般3次为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而随诊随治的穴位贴敷疗程临床报道则各有不同。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其方药组成多源于清代张璐的“白芥子涂法”。临床文献侧重点多在临床治疗效果的报道和经验总结,而穴位贴敷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穴位选择、给药频率、用药时间、疗程等,缺乏系统报道,亦少有对比研究,这样不利于临床医生实践操作,更不利于穴位贴敷的推广。而影响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关键不仅在于方药组成,穴位贴敷的穴位选择、给药频率、用药时间、疗程与临床疗效关系更为密切。有报道[18]将影响穴位贴敷的临床疗效归纳为:穴位的选择、药物的选择、药物的制备、透皮剂的使用、贴敷的持续时间、贴敷的频率、贴敷的总疗程,并对穴位贴敷如何具体应用提供了方法探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故今后开展穴位贴敷相关因素的研究,对于规范化中药穴位贴敷的操作,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1]刘霞,郭秀彩,林媛媛,等. 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影响芥子碱渗透特性研究[J]. 中草药,2013,44(9): 1111-1116.
[2]关鹏,刘恩顺,王强,等. 中药贴敷治疗哮喘用药及选穴特点分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2): 130-131.
[3]董秀兰,杨向娜,王丽清,等. 外敷加中药治疗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30例临床观察[J], 2011,43(7): 81-82.
[4]常佳婧.“喘敷贴”三伏穴位贴敷预防冷哮证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3,5(1): 5-8.
[5]杜粉兰. 穴位贴敷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J].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6): 82-83.
[6]周姗,王孟清. 儿童哮喘缓解期中药敷贴治疗选穴的对比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2): 112-114.
[7]嫣素琪,刘昌玉,金建年,等. 喘敷灵穴位敷贴防治儿童哮喘80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08,49(3): 221-223.
[8]张良兵. 止咳平喘膏穴位敷贴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探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0): 2198-2199.
[9]罗婧岩,李英,刘金翠.GINA方案与穴位贴敷治疗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分析[J]. 天津中医药,2012,29(3): 243-244.
[10]许佩群,余德奎,许双虹,等. 穴位贴敷联合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的临床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5): 752-753.
[11]石来军.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预防儿童哮喘复发92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 2342-2344.
[12]车雪原,石锦梅.穴位敷贴治疗缓解期小儿支气管哮喘102例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1): 1139-1140.
[13]黄冬娥,高晖,林木南,等. 时间因素对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效应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14,35(4): 479-481.
[14]施小敏,唐运涛,喻洪钢,等. 儿哮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2005,23(4): 65-66.
[15]李巧香. 内外并治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56例总结[J]. 湖南中医杂志,2000,16(6): 17.
[16]袁雪晶,孙秩秋,王素梅,等. 固本防哮饮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100例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 2306-2308.
[17]王月新,武迎军,陈蓉. 中药穴位敷贴防治小儿哮喘80例[J]. 中国药业,2014,23(10): 83-84.
[18]佘世锋,许能贵.穴位贴敷临床研究方法探讨[J]. 新中医,2010,42(6): 104-105.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儿科(昆明 650011)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7.042
1003-8914(2016)-07-0987-03
(本文校对:李红201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