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银葛复中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48例

2016-03-10施晓瑜

光明中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化瘀银杏叶通络

施晓瑜



自拟银葛复中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48例

施晓瑜

目的观察自拟银葛复中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脑病科病房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48例,均服用自拟汤药银葛复中汤,每日1剂,一日2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1年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48例患者,基本治愈1例(2%),显著进步29例(61%),进步15例(31%),无变化3例(6%),恶化0,总有效率94%。结论自拟处方银葛复中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效果较佳。

缺血性中风;脑血管病;中药;恢复期

缺血性中风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合并症多的特点。我院中风科病房收治缺血性中风患者颇多,这些患者多伴有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对家属及后期的康复治疗带来诸多不便。鉴于此,笔者采用中药,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法,自拟银葛复中汤治疗,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均为脑病科病房患者,男28例,女20例;50~60岁16例,60~70岁20例,70~81岁12例。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2]。

1.3治疗方法中药自拟银葛复中汤方。药物组成:银杏叶15 g,葛根15 g,川芎15 g,羌活15 g,地龙15 g,决明子15 g,僵蚕15 g,黄精20 g,黄芪15 g,丹参15 g,罗布麻15 g,全蝎5 g,石菖蒲12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分2次口服。30剂为1个疗程,每一疗程之间间歇5日,共服2个疗程,一年后观察疗效。1.4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的评分变化情况来判定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时的病残程度)。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上。

2 结果

本组48例,基本治愈1例(2%),显著进步29例(61%),进步15例(31%),无变化3例(6%),恶化0,总有效率94%。

3 讨论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致病因素多为风、火、痰、气、瘀,而在中风恢复期多以瘀、虚为主,因病邪留滞经络,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故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治之。银杏叶与葛根共为方中君药,取银杏叶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之效,而葛根具有活血通脉、升阳解肌之功,共奏化瘀通络之功。黄芪功善补气升阳、利水消肿,丹参以活血通络之用,二者配合起补气行血、通络化瘀利水之效。地龙、僵蚕、全蝎具有行走攻窜、祛风通络的作用,配以川芎使血不凝着,气可宣通,络道畅,祛邪而不伤正。罗布麻、决明子伍用可平肝清热熄风;石菖蒲可理气化痰开窍;黄精滋阴养血,充养四肢。羌活“气清,行气而发散营卫之邪”(《本草求真》),直至巅顶,横行肢臂,故对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周钰等[4]研究表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和患者血黏度的改变关系密切。血液成分及结构的异常改变对于增加血黏度、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5~7]:银杏叶具有一定降纤维蛋白原、改善微循环和抗凝的作用。葛根具有增强脑血流及脑代谢的作用,且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和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黄芪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纤溶、扩血管、降脂及改善循环的作用。丹参可保护血管壁,减少渗出,消散水肿,进而促进梗塞区再通。川芎、地龙、僵蚕、全蝎具有改善血流变,抗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量,清除氧自由基,解除微循环痉挛,增强记忆,提高智力的作用。罗布麻、决明子具有抗动脉硬化、降压、降血脂之功;黄精可降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以防缺血性中风的再次发生。

诸药合用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上,能改善血液凝固性及血黏度,改善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因此笔者应充分利用中医药的自身优势,提高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效果,进而在临床推广应用。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

[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4]周钰,黄海霞,牛相来,等.针刺调节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3):176-177.

[5]范小珍,程永红,成启予,等. 银杏叶冲剂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J].江苏中医,1996,17(3):13-14.

[6]赵爱平,王磊一,王福文,等. 葛根素延缓易中风型自发高血压大鼠缺血性痉挛的发作和死亡[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7):431-432.

[7]刘慰祖,陈汝兴,钟家宝,等.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4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11)10-11.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二病区 (长治 046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7.032

1003-8914(2016)-07-0969-02

(本文校对:郭晋斌2015-05-14)

猜你喜欢

化瘀银杏叶通络
会跳舞的银杏叶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银杏叶(外一首)
银杏叶(外一首)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与银杏叶的约会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