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黄沙鳖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2016-03-10广西省柳江县流山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柳州545113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养殖池动物性黄沙

林 波(广西省柳江县流山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柳州 545113)

广西黄沙鳖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林 波
(广西省柳江县流山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柳州 545113)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品质黄沙鳖的稚鳖、幼鳖与成鳖的特征进行介绍,然后从场地建设、放养、投喂等方面对黄沙鳖的养殖技术进行具体介绍,希望给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一点理论参考依据。

黄沙鳖;生态养殖;技术

运用生态养殖方法养成的黄沙鳖通体色黄、色泽光亮、活力强、肉质结实、味道与营养均上乘,风味和品质堪与野生的相媲美,尽管成本稍高,但是其品质、卖相、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很理想。该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为黄沙鳖产业化养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因此,有必要对黄沙鳖的养殖技术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1]。

1 高品质黄沙鳖特征

1.1稚鳖

幼鳖体重大致在3~50 g之间,外观呈现为圆形状,随着脊椎的凸起,背部也随之隆起,表皮通常呈现为两种颜色:土黄或者橄榄绿,并有清晰的黑斑纹分布于上,脊椎两侧分布有在数量以及分布形式上具有对称性的褶皱线。

1.2幼鳖

幼鳖体重在51~150 g之间,随着生长发育,背部由隆起转为扁平,外部颜色也会逐渐变浅,黑斑蚊会变大,颜色变浅。腹部颜色也会淡化,腹部黑斑块颜色变为黑灰色暗纹。裙边的尺寸与颜色与稚鳖无明显差别。

1.3成鳖

一只成鳖的体重通常在150 g以上。外观整体呈扁平钝圆,背部为淡土黄色,脊椎骨以及肋骨排列纹路在成鳖背甲上清晰排列,裙边手感较硬,呈金黄色,裙尾触摸时有明显沙砾感,为裙尾疣粒,甲背前段分布较少。

2 养殖方法

2.1场地建设

2.1.1亲鳖产卵池建造 建造5口,总面积、深度、水深、软泥厚度分别为600 m2、1.2~1.5 m、0.8~1.2 m、20~30 cm为宜。池堤一侧建一厚度为20~30 cm的沙床用作产卵场,一个坡度为20°~40°的斜坡与场产卵联通供亲鳖进入,产卵池上方搭建一个1.0~2.5 m高的大棚[2]。

2.1.2鳖苗养殖池建造 须建造8口总面积为、池深、水深、软泥厚度分别为600 m2、0.5~1.0 m、0.1~0.4 m、10 cm的鳖苗养殖池。

2.1.3中鳖养殖池建造 须建造中六口,总面积池深水深软泥厚度分别为2000 m2,1.0~1.2 m、0.4~0.7 m、10~20 m的中鳖养殖池。

2.1.4成鳖养殖池建造 须建造六口总面积、池深、水深、软泥厚度、分别为4000 m2、1.0~1.5 m、0.8~0.5 m、15~30 m成鳖养殖池。

2.2放养

2.2.1放养前准备 挑起养殖池内多余的淤泥、晾晒至干燥后用作肥料,放养之前,对所有养殖池消毒。

2.2.2亲鳖放养 每年3月挑选外观符合标准、品种优质、性征明显、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作为亲鳖置于亲鳖产卵池中进行养殖。每只雌、雄鳖体重分别要达到1.25 g/只、1.10 g/只以上,平均体重1.40 g/只,合计重量665 g,共475只,平均0.8只/m2,雄性95只、雌性380只,雌雄比例为4/1。放养过程中用20 mg/L高锰酸钾溶液进行10 min的消毒。

2.2.3收卵与孵化 具体操作如下:收卵。每年4~8月是产卵期,产卵场沙床沙子含水量保持在5%左右。每2~5 d收卵一次。孵化。用清洁、干净、直径0.4~1.0 mm、含水量5%的中(细)沙作为介质。在泡沫箱内铺上3 cm左右厚度的中沙,整齐排放受精卵之后盖上1 cm左右的中(细)沙,再铺上1层受精卵,盖上厚度为3~5 cm的细沙,置于通风、透气环境良好并有防虫鼠设施的室内开始孵化。孵化20~25 d时换箱孵化,将受精置于另一个孵化沙温度不变的孵化箱中接着孵化。

2.2.4鳖苗放养 每年六至十月,鳖苗会陆续孵出。在放养鳖苗之前,为了方便鳖苗隐蔽,需投放凤眼莲,投放面积约占鳖苗养殖池表面积的1/3。应当挑选体形完整、卵黄囊收敛情况理想、体重6 g以上的鳖苗个体1.2万只进行放养,放养最理想密度为20/m2。放养过程中用浓度为1%盐水浸浴进行十分钟的消毒。

2.2.5中鳖放养 次年3月,当水温保持在25 ℃以上时,可盘点池内越冬鳖苗的数量与成活率,从中挑选优质个体规格分别置于中鳖养殖池开始养殖,最理想平均放养密度5只/m2。放养过程中运用20 mg/L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十分钟的消毒。

2.2.6成鳖放养 第3年3月,当天气回暖后进行转池养殖,盘点越冬中鳖收获数量和成活率。将其置于成鳖养殖池内进行养殖,共挑选一部分优质个体进行放养,理想平均放养密度2.3只/m2。放养时用20 mg/L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十分钟消毒。

2.3投喂

2.3.1亲鳖投喂 动物性饲料占40%以上。一日投喂一次,每日于16:00~18:00投之间喂,投喂量为其体重的2%~4%,并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进行增减,以投喂后2~4 d吃完为宜。

2.3.2鳖苗投喂 鳖苗放养次日,投喂次数日均两次,8:00~9:00、17:00~18:00两个时间段各投喂1次。在每日投喂量方面,动物性饲料为其体重的4%~6%,配合饲料为其体重的1%~3%,食物的新鲜无污染度须有所保障,投喂之后4 h内吃完为宜。

2.3.3中鳖投喂 将饲料置于饲料台上,8:00~9:00、17:00~18:00两个时间段各投喂一次。在投喂量方面,每日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为其体重的4%~8%,配合饲料为其体重的1%~3%,投喂之后3 h内吃完为宜。

2.3.4成鳖投喂 通常来讲,动物性饲料的比例达到了八成以上。日均投喂1~2次,投置于饲料台上,在投喂量方面,动物性饲料日投占其体重的5%~10%,配合饲料占其体重的比例为1%~3%,按照水温、天气和实际摄食情况可进行灵活调整,以投喂后三小时吃完为宜。

3 结论

该养殖方法模拟自然生态条件,鳖苗阶段提供适当保温环境,中鳖、成鳖在露天的自然环境、自然温度下越冬,投喂食物通常为动物性饲料,养殖达到三年年可进入市场销售。运用生态养殖方法养成的黄沙鳖通体色黄、色泽光亮、活力强、肉质结实、味道与营养均上乘,风味和品质堪与野生的相媲美,尽管成本稍高,但是其品质、卖相、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很理想。该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为黄沙鳖产业化养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莫勇凡.金融支持特色农业产业探讨——以广西贵港市黄沙鳖养殖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0,(2).

(编辑:李善祥)

S966.5

B

1006-799X(2016)12-0127-02

林 波(1975-),男,广西柳江人,助理水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养殖池动物性黄沙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相对弧宽比对双通道方形养殖池的流场优化研究
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与黄沙斗争的种子遍地生根
“战黄沙” 郭成旺一家四代与4.5万亩沙漠绿洲
腰痛用花椒黄沙热敷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危害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