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失败原因浅析
2016-03-10彭文凯张家其潘安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宜宾644008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凉姜乡畜牧兽医站四川宜宾6440
彭文凯,张家其,潘安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宜宾 644008;.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凉姜乡畜牧兽医站,四川 宜宾 6440)
动物免疫失败原因浅析
彭文凯1,张家其2,潘安虎1
(1.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宜宾 644008;2.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凉姜乡畜牧兽医站,四川 宜宾 644012)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动物疾病的种类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动物疫病的的预防免疫尤为重要,但是在防疫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免疫失败的现象出现。本文对预防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动物防疫;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存在,动物疫情又有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易感动物没有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抗体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抗御病原体的侵袭能力大大降低。本文对动物按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注射预防动物传染病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1 兽用生物制品方面的原因
1.1生物制品生产厂家的原因
目前生物制品生产厂家众多,设备水平不一,产品品种繁多。从产品分类看,有国家定点的生物制品厂的产品,有科研、教学单位生产的产品,有省、市、县级畜牧兽医制剂室生产的产品等。有的是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生产的产品,有的是中试产品,有的产品根本就没有试验数据。销售人员满天飞,推销到县市区,深入到乡镇村乃至养殖户。有的是饲料经销商在销售饲料时搭送生物制品给养殖户,但这些生物制品在什么条件下保管的,养殖户并不清楚,而是贪便宜图方便。有的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产品的不同批号的产品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也不一样,说明同一厂家生产产品质量也不稳定。
1.2生物制品运输、保管不当
按照生物制品的运输要求,生物制品的运输必须在冷冻(冷藏)条件下运输。目前大多运输生物制品不符合要求。冬季还可以,夏季炎热时节由于气温高,势必影响到生物制品的效力。在生物制品的保管过程中,大多数经营户没有所规定的保管条件,有的就放在住处角落里,临售之前放在冰箱里冻一下;有的不分冻干苗还是灭活苗都放入冰箱冷冻室;有的生物制品经营户为了省电,往往是白天将冰箱通电,夜晚将冰箱断电,使生物制品反复冻融,由于生物制品效力的不可逆性,必然会影响生物制品的质量。
1.3生物制品经营混乱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统一组织订购计划免疫所需的生物制品,市、县、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物制品的供应。”而事实上,除了动物防疫部门依法供应生物制品外,兽药经销户、饲料经营户也经营生物制品,造成生物制品供应市场的混乱。
2 免疫程序的原因
随着畜牧业生产转型,规模养殖户从防止疫病传播、节约成本及劳动力等角度考虑,积极购生物制品自防,但不能按照畜牧兽医部门提供的科学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尤其突出的是大多数的饲养肉鸡户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存在侥幸心里,认为肉鸡饲养周期短从而不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制品的免疫。而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畜禽,为了节约免疫费用,千方百计从其他途径购苗自防,还有的养猪户盲目相信国外的疫苗质量要比国内的疫苗质量好,就从其它渠道购买国外疫苗,往往还上当受骗买到假冒伪劣疫苗。由于生物制品的质量没有保障,按照严格的动物免疫程序进行定期预防的效果是难以实现的。什么畜种、什么日(年)龄段注射何种生物制品,大多数农户不能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由于不能按程序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加之隔离、消毒、驱虫、防蚊等环境控制手段跟不上,发生疫情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农户听任一些
不法经销户的错误宣传,搞不清生物制品和抗体之间的区别,往往以抗体代替生物制品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不可能起到预防作用。动物防疫工作的实践证明,一些长期养母猪户或规模养猪户,平时比较注意科技知识的学习,经常到畜牧兽医部门进行技术咨询,认真按照畜牧兽医部门所提供的免疫程序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所养畜禽直至出售都很少有传染病的发生。
3 免疫注射技术方面的原因
3.1免疫注射前不按要求进行健康检查
不了解动物的免疫史及病史等,致使被注射的动物由于本身处于病态或瘦弱、待产、吮乳期等不宜立即注射而注射,极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做好对易感动物免疫前的健康检查也是保证有效免疫的关键环节之一。
3.2注射器械及注射局部消毒不严
在动物防疫工作实践中,有许多防疫人员不能很好地按照规范操作,对防疫器械、注射部位极少进行消毒,更不规范的是某些防疫人员是一只注射器不作认真处理就用于多种生物制品的注射。有的不是一畜一针头,而是一个针头打到底,而且剩余的生物制品随手乱扔。
3.3注射后不进行认真观察也不作任何记录
动物生物制品注射对动物是一种应激性刺激,根据机体个体状况,可能出现应激反应,如果加强观察,及时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急救治疗,完全可以减少损失。由于注射后不观察,待畜主发现动物发生反应找到防疫员时,已丧失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在近年开展的大面积口蹄疫预防注射,有的地方注苗反应死亡很多,有的县市则很少。不作记录常造成漏打或重复注射,或对以后的补防补打造成困难。
3.4免疫注射剂量不准
在免疫过程中,有的防疫人员随意加大注射剂量,有的怕产生注苗反应而随意减少剂量,如注射口蹄疫生物制品,许多防疫人员就没有根据动物的大小而根据说明书注射相应的剂量。有的防疫人员自以为技术熟练,往往对注射动物不进行保定,没有将生物制品注射到说明书要求的部位,而是采取“飞针”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注射剂量和注射的准确性。
[1]魏登山.当前动物免疫失败原因浅析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8,(1).
[1]陈高英.规模羊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4,(8).
[1]范晓清,马维宁.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13,(1).
S852.5
B
1006-799X(2016)12-0041-01
彭文凯(1971-),男,四川宜宾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生产和疫病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