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治疗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2016-03-10尤明华广西钦州市畜禽良种场广西钦州535038
尤明华(广西钦州市畜禽良种场,广西 钦州 535038)
猪病治疗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尤明华
(广西钦州市畜禽良种场,广西 钦州 535038)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创新。而畜牧业也是我国的一大基础产业,特别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行业的效率要求也进一步提升。而养殖业就是由畜牧业衍生出来的一类特殊行业,也是与食品行业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而且也往往涉及到食品行业中的产品安全性,特别是对于养殖行业中常见的牲畜类疾病,往往危害巨大,严重影响到行业正常的生产流程以及社会公信力,所以研究牲畜治疗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将对行业未来发展带来重要的意义。
猪病治疗难;原因分析;对策探讨
对于目前大部分养殖场而言,家畜养殖主要以猪、牛、羊为主,其中猪是比较多见的一类家畜,因为其用途除了食用之外还能用于工业以及食品加工。而对于养殖猪而言,最关键的在于对猪患病的治疗与控制,即患病的原因,而且根据不同的患病原因可以总结对应治疗的方法,对于治疗的效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在此,笔者将通过本文,就猪病治疗难的原因及对策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与探讨。
1 猪病治疗难的因素分类
1.1疾病类型多样,诊断很难
首先,对于猪病治疗应当注意相应的诊断过程,但是当前情况下对猪病的诊断往往无法到位,即无法获得真正的患病情况,进而无法对症处理。而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由于一些养殖场周围的医疗条件不足,而是由于目前很多猪病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化,特别是感染过程中,往往是由于多种病原体产生混合感染过程,所以很多临床诊断往往很难进行确诊,另外病例类型多见为非典型性,从而导致很多兽医诊断过程无法明确确诊。而单一的感染途径往往能够被有效发现,但是一些兽医对猪病诊断往往未能由病理入手,从而导致诊断难度性上升。
1.2感染混合性,疗效过差
对于目前猪病的流行现状已从以往单纯病原体感染转变为混合病原体感染,而且感染过程除了包含传统的细菌感染,同时还有病毒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等等,而且由于感染的类型不同,诊断的依据以及治疗的难度也不同,即便是同样的一般治疗手段在对单纯病原体感染以及混合病原体感染方面,而且一般混合病原体感染往往伴随着猪体内的各类异变,特别是一些病原体本身的抗药性,而完全能够根治多病原感染的药物目前十分短缺,特别是一些药物并无法针对混合感染,进而也导致治疗难度的加大。
1.3免疫被破坏,抵抗力差
另外在一些猪病之中,其本身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免疫力缺乏的问题,而且很多猪会对疾病的感应度增强,从而导致猪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而且一般破坏猪的免疫系统的疾病可以分为两类,首先一类是不传染的,而另外一类则是传染的,而且两类疾病的产生往往都是由于猪本身营养缺失或者是病毒的感染所致,而传统治疗一般是通过提升猪的免疫系统以达到效果[1]。
1.4兽药质量差,延误治疗
对于目前很多市面上在售的兽药,往往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特别是一些制药厂家在兽药制备过程中缺乏考虑,而且很多兽药的制备过程并不能符合国家的规则,而且市面上售卖往往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另外很多假冒的兽药主要体现在有效成分缺失,而且很多假药运用的是违规药物,不但无法对猪病产生一定的疗效,同时还会延误及时的治疗,从而导致出现猪病治疗难的现象。
1.5用药方法差,治疗不佳
首先作为一种疾病,猪病的治疗过程也应当体现在诊断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即便是诊断准确,但是在兽药的使用方面不合格,就会导致用药的不科学性,而且有些兽药不但难以发挥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而在开始猪病治疗时,养殖人员一般会选择采购药物治疗,而使用方法则是把药物与饲料进行混合,虽然如此,但是未能清楚考虑到猪患病时往往缺乏食欲,所以对于药物的摄入也会减少,所以也需要添加更多药物,但是这也势必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应当考虑调整用药方法,即如将口服药物转为注射使用。另外,很多饲养人员则会根据猪的病情变化确认是否进行持续用药,即一旦好转,就立即停止用药,这样很容易导致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留下更多后遗症,从而造成后期治疗的反复性。另外,对一些严重猪病的治疗,饲养员一般会选择更加强烈的抗生素,虽然能够达到短期治疗效果,但是抗生素频繁使用无疑会导致相应病菌、病毒获得更强的耐药性,从而加剧了后期猪病治疗的难度性[2]。
1.6防治理念少,意识不强
就猪病治疗来说,任何猪病治疗都需要具有提前性,即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很多饲养员都严重缺乏防治理念,而且很多都喜欢将防治与治疗进行区分处理,甚至弄不清两者的主次,将治疗作为重要流程,而且防治意识极其不强,这也是传统思想带来的误区,亟待纠正。而在猪病防治时,科学的预防效果势必会让猪病的感染途径、感染率减少,从而达到间接减少猪病的患病率的效果,因而,猪病的预防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正常的饲育管理以及生物安全方面,将带来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7类型变异多,治疗很难
作为一种疾病,猪病也存在相应的变异和扩展,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养猪产业的兴起,势必伴随着猪病的传播和发展,所以也让治疗的难度性不断提升。即如猪圆环病毒、肠道病毒感染等病症,虽然以无商品化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但是控制难度较高,因为这些病症往往具有多个非典型以及亚临床感染,而且典型与非典型的病症虽然表现症状类似,但是治疗的方法却是千差万别,所以需要确定并且对症下药,必要时甚至要加大对新药的研制,因而治疗存在很大的难度性[3]。
1.8养殖环境差,疾病反复
猪病的产生也有养殖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关联性,特别是一些养殖户错误认为养殖场本身就很脏,不需要进行彻底清理。而各类垃圾以及猪的排泄物堆积往往会滋生一些猪病的病菌,进而导致患病,而一些病猪虽然得到及时治疗,但是由于养殖环境未能改善,从而导致疾病复发可能性增加,这也是猪病治疗难的一大问题体现。
2 强化猪病防治的意义
2.1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成本
对于猪病治疗而言,势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以及财力,这也无疑产生了治疗的成本,进而加大了养殖的成本。所以,对于更多养殖户而言,猪病治疗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治疗的疗效,特别是针对一些严重而特殊的疾病,每一次治疗都要花费昂贵的代价,所以一次根治也是很多养殖人员迫切需要的,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提升治疗的效果达成,从而有效降低治疗的成本投入。
2.2保证产品质量,树立口碑
对于猪病而言,首先的影响方面在于猪产品的质量,特别是猪肉、猪油等产品,而这也与养殖户进行养殖的目标完全违背,即以产品销售为主。而且更多的养殖户期望获得更多的产品供货销售渠道以及固定客户群,这些必然需要一个良好的产品口碑,而猪产品的质量也在此显示出重要性,所以猪病治疗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养殖户最终的利益以及产品口碑,应当要强化相应的治疗和防治[4]。
2.3控制疾病流行,减少损失
很多疾病主要流行性疾病,而且一旦一头猪患病就会形成大面积感染,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大面积死亡,这也导致养殖户蒙受巨大的利益损失,而且猪群一旦染病,即便是有效控制与治愈,同样也无法避免其生长缓慢的趋势,这样无疑延长了猪产品收获的时间。所以无论怎样,强化猪病的防治都能有效控制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大面积传染,从而将养殖户的养殖风险以及利益损失降到最低,因而是不可缺少的流程。
3 猪病防治的主要原则
3.1主次原则
首先针对猪病防治工作而言,即可分为防与治两个阶段,而且两项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另外还需要注意两项工作的主次性。即如以往工作,治疗都是重点,但是预防却沦落为次要,进而导致更多猪病出现,这也是主次不分的体现,而且也会加重治疗的难度性。所以猪病防治应当遵循主次原则,即“以无病预防为主,以有病治疗为辅”。
3.2科学原则
就猪病防治而言,并不是一个盲目的过程,特别是注意切勿“急病乱投医”,而是应当遵循科学的防治理念进行防治,同时防治方法应当与猪病的疾病表现特征进行结合,从而选择科学的防治途径,以减少疾病的患病率以及病死率,总而言之,科学原则也是猪病防治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的原则,而且对于防治工作的效率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3严格原则
猪病防治过程也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相反,往往需要对任何操作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例如防治过程中需要对操作过程进行严格把控,特别是对养殖环境的清洁工作,必须要严格进行周期执行,而且需要严格治疗过程,在猪病症状消失后,还需要保持用药一段时间,从而保证病情稳定根治,避免出现复发问题。所以,严格原则应当体现在猪病防治的各个流程细节操作过程,也是必须要遵循的一大原则。
4 猪病防治的有效对策
4.1准确的诊断手段
首先猪病要实现有效防治,应当需要具备准确的诊断手段,而这些都需要养殖户以及兽医清晰了解猪病患病的特征以及表现特点,如是否具有传染性,发病时会出现怎样的不良症状等等,而且在无法进行肉眼、症状诊断等一般诊断时,养殖户可以与当地更大的养殖户或者是兽医医院进行联系,凭借最新的诊断技术以及诊断设备,完成快速、准确及有效的诊断过程。
4.2科学的饲育管理
科学的饲育管理则是猪病预防工作必不可缺的,由于多数猪病的产生以及反复发作都是由于环境卫生问题所致,所以需要对卫生进行有效科学的管控。即如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严格注意养殖场的卫生情况,而且定期配置消毒剂进行全面消毒,周期清理无用垃圾以及排泄物,一旦发现猪病出现,则需要加大消毒的频率,并且密切关注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提早做好预防措施。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打扫,每日至少2~3次,而且需要对养殖场进行定期通风管理,特别是在高温、闷热环境下,更应当增加通风的次数,以避免密封环境病原体产生,从而减少猪病患病率[5]。
4.3合理的控制办法
合理的控制办法主要体现在对一些严重猪病的管控,特别是免疫破坏类疾病,首先需要对猪进行定期免疫接种防治,再者是对饲料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生霉变或者质变,都需要进行替换,另外饲料也应当与一些霉菌毒素吸附剂进行混合,从而间接提升猪机体的免疫能力,而一般选择的添加剂包含一些中药材料,即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等等。
4.4兽药的科学管控
就兽药的科学管控,可以分为质量管控以及用药管控,首先质量管控需要从兽药选购方面进行管控,即选购遵循“货比三家”原则,对比各类制药厂商的信誉度、知名度、口碑以及价格等等,而不是单一参考兽药的价格,另外避免购置缺乏质量保证的药物,一旦发现假药,养殖户立即停止使用,并且需要与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联系,及时举报,从而挽回损失;而用药管控则需要在兽药使用时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以及要求,遵循四个“准确”原则,即准确的兽药、准确的次数、准确的周期以及准确的配置,而且养殖场若条件许可,则需要进行药敏试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选择科学有效的药物,从而保证治疗效率,减少治疗难度性。
4.5强化预防理念
对于养殖户,还需要强化相应的预防理念,特别是密切关注当地畜牧兽医发病的消息,强化对猪病疫情的消息了解,同时了解相关有效的预防措施,另外兽医则需要精通观察诊治,特别是对一些猪病隐患的观察,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建议。另外养殖过程中需要科学规范化疾病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流程,减少错诊、漏诊的问题产生,另外需要保证日常行为以及养殖环境的管控,保证猪群健康生长。
5 结语
总而言之,猪病治疗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问题,而问题的产生并不仅仅来源于现下医疗技术不足,还应当体现在养殖户本身的养殖、管理以及预防等多方面的问题。再加上很多猪病具有变异性,这些也导致治疗难度上升,所以要解决这一现象问题,还需要通过多个方面入手,特别是环境管理以及预防方面,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突破口,应当得到重视。
[1]吴国章.浅析猪病治疗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
[2]姜宇.猪病治疗难的原因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3).
[3]王莉,霍冉.猪病治疗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畜牧科技,2016,(1).
[4]裴达超.猪病治疗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11).
[5]荆鹏达.猪病治疗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7).
(编辑:张淑凤)
S858.28
A
1006-799X(2016)12-0038-03
尤明华(1966-),男,广西钦州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