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种野猪肉质的影响因素
2016-03-10徐尚喜甘肃省金昌市农牧局甘肃金昌737100
徐尚喜(甘肃省金昌市农牧局,甘肃 金昌 737100)
浅谈特种野猪肉质的影响因素
徐尚喜
(甘肃省金昌市农牧局,甘肃 金昌 737100)
摘要:本文论述了特种野猪的营养特点、生物学特性、猪舍建筑以及影响肉质的因素,以供参考。
关键词:特种野猪;必需氨基酸;青饲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味、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而特种野猪肉质香醇、野味浓郁,在市场上十分抢手,供不应求。它作为一个特种养殖项目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特种野猪就是纯种公野猪与家猪母猪所繁殖的后代。既具有野猪抗病力强、瘦肉率高、适应性广、合群性好、生产性能强、杂食性强特点,又克服野猪季节性发情、产仔少、不易饲养、生长慢、抗病差等特点,特种野猪肉质鲜嫩、野味浓郁、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仅为家猪的50%),营养丰富,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2.5倍,而亚油酸是目前科学界认为唯一的人体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这是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取而获取的一种脂肪酸,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长期食用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1 品种
品种在猪肉品质中起着主要作用,在选种时要重点考虑猪肉的品质(口感和味道)。杂交二代的特种野猪生长速度更快,不得与野猪配种,否则会降低优良特性。特种野种初生时皮毛为黄褐色或灰黄色,随着日龄增长,条纹逐渐消失,皮毛转为灰黄褐色或棕灰黑色。我国地方品种和野猪杂交培育的特种野猪肉质最好,如庆阳的地方猪种八眉猪和野猪杂交培育的特种野猪,适合生产高档野猪肉,猪肉香而不腻,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还有甘南蕨麻猪和野猪杂交培育的特种野猪,猪肉鲜味浓、嫩度好,有很好的市场。用瘦肉型猪和野猪进行杂交,其后代瘦肉率更高,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
2 生物学特性
2.1适应性强
培育成功的特种野猪及适应圈养、又适应放养,特别是放养的适应性比圈养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环境饲养。
2.2抗病力强
特种野猪的生命力和抗病性优于一般家猪。在放养条件下,除外伤外,很少发病,而圈养的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应加强疫病防治。
2.3合群性好
特种野猪在管理上比较适合群养,不宜单养,除公猪和产仔母猪外,应在合理密度内饲养。
2.4杂食性强
特种野猪对食物消化率高,对青贮饲料利用比家猪强,饲料来源比较广泛,草木、种子、蔬菜、昆虫等都是它的食物来源,特种野猪白天采食量少,应加强夜间饲料供应量。
2.5生产性能强
特种野猪性成熟时间为5~6月龄,妊娠期116~120 d,初产母猪产仔数为6~10头,经产母猪为8~12头,仔猪断奶后,要定到运动场运动,5~7 d一次便于恢复它的野心,断奶后2个月等身体长大一些能抵御低温和其他动物的侵袭,就可进行放养。
特种野猪的防御性比家猪强,但是与家猪仍有区别,如表现胆小、机敏、易受惊,越障能力比家猪强,极少数的个体对陌生人有攻击性,产仔后,母猪护仔性比家猪强烈。圈舍要尽量高一些,上边再加上铁栏,防止特种野猪相互打架、逃跑。
3 猪舍建筑
3.1厂址选择
应选择地势干燥、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远离人群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卫生防疫。
3.2猪场的布局
对房舍进行分区,有利于避免人畜相互干扰,减少疾病传播,保证猪群健康发展。
3.3建筑设计
无论哪种方式,应该保证冬天保温,夏天防暑的特点,最大程度发挥猪的生产潜力。
4 屠宰时间
对家猪来讲,育肥猪生长高峰结束后80 kg就要适时出栏,以提高饲料利用率。而特种野猪的饲养则不然,在生长高峰期结束后,仍然要继续饲养1~2个月,以使野猪肉口感更好、风味更浓。一般圈养6~8个月体重达90 kg就可出栏,采用放养的特种野猪出栏时间更长一些,一般为1.5年以上。
总之,特种野猪的养殖,要科学、合理,要充分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防止谷贱伤农。呼吁当地政府尽快出台一些政策措施,鼓励当地龙头企业、有条件农户去养殖,使特种养殖尽快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编辑:赵鹏飞)
中图分类号:S8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9X(2016)04-0110-02
作者简介:徐尚喜(1969-),男,甘肃金昌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