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钼中毒的诊治
2016-03-10王桂英朱明恩
王桂英,朱明恩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牛钼中毒的诊治
王桂英,朱明恩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钼是动物体内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是黄嘌呤氧化酶、醛氧化酶、硫酸还原酶等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在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自然发生的钼中毒是由于采食含钼饲料所引起的继发性低铜症,又称继发性或条件性铜缺乏,其特征是顽固性腹泻、被毛褪色、皮肤发红、骨营养不良及进行性消瘦。钼中毒主要发生于含钼丰富的地区,呈地方性。随发生地不同,又有“腹泻病”、“泥炭泻”、“地方性血尿症”和“白毛红皮综合征”之称。
家畜中以牛对钼最敏感,其次是羊,马、猪和家禽对钼耐受性大。水牛易感性比黄牛、奶牛高。年幼及青年牛比成年牛敏感性大,症状最明显。劳役过重、泌乳高峰、妊娠、哺乳犊牛、营养不良、患有肝片吸虫病及其它疾病等都易促使钼中毒发生,症状明显,死亡率高。
1 病因
1.1 所在地区土壤钼含量高,牛采食高钼饲料或饮用高钼水。
1.2 钼矿开采。
1.3 饲料含钼量正常,但由于饲料中铜钼比例失调引起。土壤中钼含量直接影响牧草钼含量水平,当土壤因受混合肥料、钼矿等污染,使土壤中钼含量增多,导致地方性钼中毒。饲料含钼10 mg/kg,日摄入量120~250 mg时,可引起牛中毒。但当饲料中硫酸盐含量高,铜含量低,牧草钼含量为1.0 mg/kg时,也易发生钼中毒。饲料种类不同,钼含量不同,豆科植物吸收钼的量比其他禾本科牧草要多,因此苜蓿、三叶草、生长旺盛的青草及刈割后再生青草易引起钼中毒。
2 发病机理
饲料中钼水平受铜水平影响极大,长期采食含钼量过高的饲料,体内钼含量过多,将干扰铜在肝脏中的贮存并引起继发性铜缺乏。机体内铜和钼之间有着相互拮抗的关系。动物饲料中铜和钼的临界比值是2,当体内钼水平过高,由于形成钼酸铜而使瘤胃中的铜不能被利用。同时钼酸盐对铜代谢的影响表现在干扰肝铜的动员,抑制组织对铜的摄取及铜向肝中运入和从肝中运出,并能抑制铜复合体和血浆铜蓝蛋白的合成,形成脱辅基血浆铜蓝蛋白,因其降解较快,使血浆铜蓝蛋白和肝、肾中的铜水平降低,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缺铜症状。由于儿茶酚胺能抑制瘤胃中微生物群活力,钼酸盐和儿茶酚胺形成一种复合物而降低有效抑菌浓度,使微生物群活力增强而发生腹泻。钼酸盐可干扰铜的代谢,当铜缺乏时,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结构破坏,活性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氧化不全,中间代谢紊乱。
3 症状
牛采食高钼饲料10天后开始腹泻,粪稀呈水样,被毛无光,干燥而竖立,肋骨外露,消瘦,贫血,行走无力,卧地不起。(1)犊牛出现运动异常,关节僵硬,步态不稳,起立困难,发生蹄叶炎,腹泻15~30天时皮肤发红,从头开始,逐渐波及躯干至全身,发红的皮肤水肿,指压退色。腹泻45~60天,黑色被毛变白,最先出现于眼周围,眼周围因毛色变白,呈戴眼镜样。(2)母牛常不发情,流产,尾椎吸收,尾尖变软至脱落,骨质疏松。(3)公牛曲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精子生成减少,精子活力降低,性欲减退或丧失,繁殖力低下。血清铜水平下降16~60 μg/100 mL(正常100 μg/100 mL),血钼上升为0.1 mg/kg(正常0.05 mg/kg)。
4 诊断
4.1 根据病史调查呈地方性;腹泻与被毛退色;结合给牛口服硫酸铜2 g,每天1次,2~3天后腹泻停止,即可确诊。
4.2 临床上持续腹泻病因较多,故应予以鉴别。(1)如疑似寄生虫病,应检查粪中虫卵。(2)副结核主要侵害成年牛,多散发,副结核菌素皮内试验阳性。(3)犊牛副伤寒多发生于冬末春初,体温升高呈弛张热,肺炎。(4)冬痢发生于冬、春季节,犊牛不发病,氟哌酸治疗有效。(5)病毒性腹泻出现流涎,齿龈、舌、口腔黏膜溃疡,有的见蹄冠及趾间表皮坏死、糜烂,病毒中和试验呈阳性。
5 防治
5.1 治疗药物治疗可用硫酸铜2~3 g,1次口服,连续3~5天。甘氨酸铜或乙二胺四乙酸(EDTA)铜钙合剂120~240 mg,皮下或肌肉注射,连用7天。
5.2 预防查明本地区土壤、饲料钼含量,钼含量较高的地区应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在饲料中增加铜化合物,使铜含量增加到5 mg/kg,可达到控制钼中毒的发生。在已发生钼中毒的牛群中,对已表现出发情征状的母牛,临配种前注射1次铜制剂,可提高受胎率。临产母牛产前可注射1次铜制剂,可使新生犊牛从乳汁中获得一定量的铜。
S858.23
B
1007-1474(2016)03-0052-02
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