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波主任用加味滋肾清肝饮经验举隅

2016-03-10田晓莹

光明中医 2016年20期
关键词:头晕疏肝黄芩

田晓莹 路 波



路波主任用加味滋肾清肝饮经验举隅

田晓莹1路波2

滋肾清肝饮为清代中医临床家高鼓峰著名的治肾三方之一,偏重内因,重视脏腑功能失调。路波主任医师为陕西省中医院长安米氏内科负责人,曾师从于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传承人米烈汉教授,临床擅长治疗各种内伤疑难杂病,辨证施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古方今用,加减有度,灵活运用滋肾清肝饮加味治疗虚劳、消渴、眩晕、月经不调,疗效可靠,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痛苦。

路波;滋肾清肝饮;中医药疗法

1 出处

“滋肾清肝饮”方最早出自清·高鼓峰《四明心法》,用于肝郁化火伤阴,证见胃痛,胁痛,口苦,咽干,心烦失眠或夜梦纷纭,体中忽热忽止;而“滋水清肝饮”出自《医宗己任编》卷六西塘感症(上)·感症本病,阴虚肝郁,胁肋胀痛,胃脘疼痛,咽干口燥。两方一字之差,但辨证、功效及主治病症皆相同,从中医基础来说水液是体内正常液体的总称。肾主水液,从广义来讲,是指肾为水脏,泛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作用。从狭义而言,是指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医宗己任编》为清·杨乘六辑,王汝谦补注,辑评清代著作高鼓峰《四明心法》等四本著作。故两方实为一方。本方是由滋阴养肾之六味地黄丸合疏肝清肝之丹栀逍遥散加减而成,全方共奏滋阴补肾,疏肝清热之效。方中以六味地黄丸滋养肝肾之阴,去茯苓加茯神健脾益气兼以安心神和丹栀逍遥散去薄荷、白术,疏肝清热,养血柔肝,配合酸枣仁宁心安神,栀子降火,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酸枣仁养血柔肝,宜阴虚之郁证。方名上直言脏腑之名,组成以六味地黄丸、丹栀逍遥散、补肝汤为一体,实为滋水涵木,滋阴解郁之良方。

2 路波主任运用加味滋肾清肝饮的经验

老师临床运用该方加黄芩和炒白术。老师认为:五行中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肺为肾之母,金水相生,滋水可以涵木。《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本方中加黄芩,清肺火以护肾阴。肺主治节,主津液输布,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肾水亏乏,虚火妄动,火逆上冲,火伤及肺,水之上源为虚火耗散,则津失输布,五脏失润。《素问·病能论》说:“肺为藏之盖也。[2]”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肝为刚脏,喜柔恶刚,其气主升主动,易亢易逆。此处运用黄芩清上焦肺火,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气上逆,助柴胡、白芍柔肝,佐金以平木。另外黄芩性燥,能防滋补药产生滞腻之弊。故该方加黄芩后滋而不腻,行而不燥,补消兼顾,为补益肝肾,清降虚火的妙方[3];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胜也。”[4]故老师在本方中加炒白术温中健脾和胃,以防滋补药滋腻太过,有碍于脾胃运化。尤其在虚劳病的治疗中兼顾脾胃,则气血充足,五脏六腑阴平阳秘,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治疗的同时顾护脾胃之气,使生化有源,留一份胃气,有一份生机[5]。

3 组方分析

本方以熟地黄为君药,滋阴补血,益精填髓,滋养肝肾,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以山萸肉、柴胡和炒酸枣仁为臣药,山萸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滋养肝阴,助君药滋阴补血填精;柴胡疏肝理气、清解肝热,助君药滋水以涵木;炒酸枣仁助君药滋肾清肝,兼以养心安神。以炒山药、当归、生白芍、茯神、牡丹皮、炒黄芩、炒白术为佐药,其中炒山药、茯神和炒白术健脾益气,滋脾阴、防腻胃,兼以安心神;当归、生白芍、炒酸枣仁养血柔肝,助柴胡清肝热以护肝阴;炒黄芩善清上焦之火,以护水之上源,与焦栀子相伍可加强清心火之力,与柴胡相配有清疏肝胆之功;牡丹皮清热、凉血、和血,防止进一步阴伤。以焦栀子和泽泻为使药,焦栀子入肝、心、肺、胃经,清热,泻火,凉血,清泄三焦之火邪,引诸药入肝以清肝;泽泻入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引诸药入肾以滋肾。全方共奏滋阴补肾养血,疏肝清热之效。

免煎颗粒(广东一方制药)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简便,药物有效成分稳定,不易挥发等优点,故选用免煎颗粒治疗疾病[6]。

4 临床验案举隅

4.1虚劳王某,女50岁。2014年1月18日初诊。患者月经紊乱,半年,行经前双下肢发凉、头晕2月,乏困无力,心慌,怕冷,颜面发麻,气短,纳可,睡眠差,入睡困难,大便调,小便无力,舌红苔白,脉细弦,双寸涩。诊断:虚劳。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证。予以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方用滋肾清肝饮加丹参、天麻各1包(免煎颗粒),14剂(免煎),开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1剂。二诊:患者诉心慌,颜面发麻,双下肢发凉较前好转,偶有双足发麻,头晕,小便无力,夜休约4~5小时,效不更方,继用上方28剂(免煎),开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1剂。三诊:头晕,双足发麻好转,后依患者病情,依首方加减,再服14剂巩固疗效,随访未再反复。

4.2消渴叶某,女,51岁。2016年1月23日初诊,血糖不稳定1周,空腹血糖波动在8~9mmol/L,餐后血糖波动在10~13mmol/L,自服二甲双胍,0.5 g/次,每日3次,血糖控制不佳,既往有糖尿病20余年。现症:乏困无力,夜休差,入睡困难,便秘3~4日1次,便质干,食纳可,小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右弦细数,左细数,关尺无力。诊断:消渴,肝肾不足证。给予滋补肝肾,清热平肝,处理:①滋肾清肝饮各1包,14剂(免煎),每日2次,每次1剂。②西药继用二甲双胍。二诊:空腹血糖波动在8mmol/L左右,餐后血糖波动在8~9mmol/L,乏困较前改善,夜休约4~5小时,便软成形,2~3天1次,偶有双下肢麻木感,方用滋肾清肝饮加丹参,牛膝各1包,30剂(免煎),每日2次,每次1剂。三诊:患者夜休改善,餐后血糖正常,空腹血糖波动在7mmol/L。继服上方30剂(免煎),每日2次,每次1剂。电话随访,血糖基本稳定。

4.3眩晕郭某,女,53岁。2015年11月23日初诊。头晕5年,5年间头晕间断发作,以血压升高时较多见,严重时天旋地转,偶有恶心、口苦,腰部酸困不适,双眼干涩,以夜间较明显,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二便调,舌红,少苔,舌中裂纹,舌下络脉迂曲,脉浮细。辅助检查:血脂:TG1.85mmol/L,肾功示:尿素2.7mmol/L,测血压为BP:130/80mmHg。诊断:眩晕,肝肾不足证,法以滋补肝肾,清肝疏肝,方用滋肾清肝饮加枸杞子、白菊花各1包,14剂(免煎),每日2次,每次1剂。二诊:头晕明显减轻,腰困不适明显好转,偶有双眼干涩,夜休较前稍有改善,大便成形,每日1次。舌质红,苔薄白,舌中裂纹,舌下络脉迂曲,散在瘀点,右脉沉弦,左脉沉。处理:继用上方加丹参1包,18剂(免煎),每日2次,每次1剂。后电话随访,患者头晕好转。

4.4月经不调杨某,女,48岁。2016年2月24日初诊。经量多5月余,5月来出现月经量多,月经周期不规律,行经期10~30天不等,量多,伴血块,无痛经,伴脑鸣,头昏,以右侧较为明显,心烦,易怒,乏困无力,反复唇炎,既往有高血压半年余,最高收缩压为150mmHg左右,未服用降压药,曾用激素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食纳可,夜休可,夜尿多,大便调,近1年来,平素怕冷,气短,乏困无力,无心慌、胸闷。舌淡红,苔白,边略有齿痕,舌体瘦小,脉细数无力。BP:140/100mmHg。末次月经2016年1月24日。诊断:月经不调,肝肾不足证。法当补益肝肾,清肝疏肝,处理:①性激素系列,血流变,血常规,肝功系列,肾功系列,甲功系列,心电图;②滋肾清肝饮各1包,4剂(免煎),每日2次,每次1剂。二诊:乏困较前明显好转,心烦易怒较前缓解,唇炎较前减轻,仍有脑鸣,头晕,气短,怕冷,食纳可,夜休可,舌淡红,苔白,脉细数,BP:145/90mmHg,性激素系列(-),血流变(-),肝功系列(-),肾功系列(-),甲功系列(-),血常规:RBC2.98×1012,心电图:心率106次/分,ST段改变。妇科B超:子宫小肌瘤,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效不更方,继用滋肾清肝饮加黄芪、当归、仙茅、淫羊藿各1包,28剂(免煎),每日2次,每次1剂。三诊:上述头晕、脑鸣,较前缓解,气短缓解,唇炎未再出现。继服上方1月,电话随访,月经量正常,月经周期规律。

按:虚劳、消渴、眩晕、月经不调为不同疾病,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学理论中的“异病同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灵魂,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正所谓“证同治亦同”,故而看似不同的疾病,却可以用相同的方剂治疗,路波主任灵活运用本方以培补先天为主,补中兼泄,古为今用,加减有度,值得学习借鉴。

[1]素问·经脉别论第二十一[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5.

[2]素问·病能论第四十六[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5:91.

[3]路波,沈璐.米烈汉主任医师运用加味滋肾清肝饮经验拾萃[J].陕西中医,2006,27(3):320-321.

[4]金·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M].文魁,丁国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

[5]王浩, 张念志,纪娟,等,从脾论治慢阻肺的概述[J].光明中医,2015,30(11):2476-2479.

[6]常月蒲,路波.路波主任医师用免煎银翘散加减治疗亚甲炎的临床经验[J].光明中医,2015,30(1):25-26

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2014级(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医院长安米氏内科(西安 710003)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0.013

1003-8914(2016)-20-2934-03

�杰

2016-04-08)

猜你喜欢

头晕疏肝黄芩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黄芩使用有讲究
梳走头晕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