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15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基金刊文情况分析

2016-11-11王智芳邹栫洁杨建宇

光明中医 2016年20期
关键词:基金项目中医药

王智芳 邹栫洁 杨建宇



2010—2015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基金刊文情况分析

王智芳1邹栫洁2*杨建宇2△

目的全面了解2010—2015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基金项目刊文情况,为《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 育》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的中国学术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刊文情况;学科分布;机构分布;基金项目文献分析

表1 2010—2015年刊稿、基金文章以及占比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截止日期为2016年1月19日

2 结果

2.1总体刊文情况见表1。

2.2论文刊登论文19135篇,其中有基金项目支持的文章共292篇,通过《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的中国学术期刊网基金项目文章占比平均为 1.78%,其中:2015 年截止目前,基金项目占比较高,为3.5%。2010—2015年发表的292篇基金项目文章,占5年多来刊稿比例1.7%,其中自然科学基金篇[1~109]、(109篇,37.33%)、科研基金[110~158](49,16.78%) 、科技基金[159~193](35,11.99%)、软科学基金[194,195](2篇,0.68%)、其他基金[196~292](97篇,33.22%)。详见表2。

表2 排在前20位的基金项目文章涵盖领域分布(N=166)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截止日期为2016年1月21日

2.3基金论文的主要学科及分布

2.3.1主要学科分布通过《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调查显示:2010—2015 年发表的基金项目论文,涉及学科广泛,主要集中在中医学(121,41.4%),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61,20.9%),中药学(42,14.4%),中医临床学(86,29.5%),高等教育学科(19,6.5%)。详见表3。

按学科分组刊稿%按学科分组刊稿%中医学12141.40%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6120.90%中药学4214.40%高等教育196.50%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51.70%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51.70%泌尿科学41.40%肿瘤学31.00%基础医学31.00%职业教育31.00%有机化工31.00%儿科学31.00%妇产科学31.00%生物医学工程20.70%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20.70%精神病学20.70%神经病学20.70%临床医学20.70%外科学10.30%消化系统疾病10.30%宗教10.30%急救医学10.30%眼科与耳鼻咽喉科10.30%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10.30%预防医学与卫生学10.30%合计292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截止日期为2016年1月22日

2.4论文的主要作者和机构分布

2.4.1主要作者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发表论文的作者中,有许多是持续不断地在该刊投稿、发表文章。通过《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调查显示: 2010—2015年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且基金项目项目发表3篇及以上的作者共16位,刊文63篇,占基金项目项目总发刊量21%。见表4。2.4.2主要机构通过《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调查显示:2010—2015年,在《卫生软科学》发表论文的机构中,发表论文数在6篇及以上的机构共 22个,这些机构共刊文257篇(占基金项目总刊文292篇的88%),刊文较多的机构包括: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见表5。

表4 2010-2015年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截止日期为2016年1月22日

表5 2010—2015年刊登论文在5篇及以上的机构分布及排序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截止日期为2016年1月22日

3 讨论与建议

3.1基金项目分布符合期刊定位2014、2015、2013年基金项目占比较高,分别占年度刊文量的3.5%、2.5%、1.9%和15.33%,这与杂志社近几年来与各相关医学项目合作紧密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与同类期刊相比,《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刊登的基金项目论文平均比例仍明显偏低(仅为 1.78%),应进一步通过主动约稿,编委、审稿专家投稿及荐稿等方式,组织登刊高质量基金项目论文,进一步提高杂志的学术性及影响力。

3.2刊登论文学科、栏目符合办刊宗旨结果提示,2010—2015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刊文涉及学科广泛,主要集中在中医学(121,41.4%),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61,20.9%),中药学(42,14.4%),中医临床学(86,29.5%),高等教育(19,6.5%)等6个学科,符合本刊物的办刊方向、特色和重点,这也使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在众多同类杂志中脱颖而出。

[1]贾丽娜,康学智.用互联网构建中医一脉相承的新模式——浅议互联网普及背景下中医传承方式的变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2):77-78.

[2]傅淑平,朱冰梅,卢圣锋,等.科研型中医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3):74-77.

[3]司廷林.从“脾不散精”谈糖尿病肾病的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9-10.

[4]蔡华珠,汤慧敏,于晓艳,等.巳时、申时健脾益智胶囊对AD大鼠全血AChE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153-154.

[5]刘燕,张庆祥,刘明.浅谈中医经典的学习与传承[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1-3.

[6]于丽红,王兴臣,刘伟,等.试论血浊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12-15.

[7]艾潇,李江山,张亮,等.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内皮细胞NF-κBmRNA及MMP-2mRNA、MMP-9mRNA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133-136.

[8]孙娜,常菊英,刘瑛,等.特定穴在针灸防治哮喘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69-70.

[9]卜菲菲,郜峦.中医药疗法促进中枢神经修复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153-154.

[10]邵萌,王启瑞,范钦,等.露蜂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157-159.

[11]尚立芝,季书,谢文英,等.基于COPD中西医临床研究对研究生实施TBL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6):99-100.

[12]韩凤娟,周扬,盛霄燕,等.中医药治疗残端宫颈HPV感染预防癌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147-149.

[13]倪娜,王宇,尹磊淼,等.树突状细胞调节作用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6):145-148.

[14]李晓冰,王程阁,朱艳琴,等.PBL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8):90-91.

[15]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等.扶正祛邪与免疫靶向卵巢癌干细胞[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7):149-151.

[16]李鑫辉,李雅婧,胡方林,等.黄政德教授辨治房间隔缺损吐血验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8):31-32.

[17]赵黎,许霞.新安医家对老年痹证辨治特点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1):3-5.

[18]程志新,张玥,张玉冬,等.名老中医侯玉芬教授应用蜂房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1):29-30.

[19]吴国琳,余国友,范小芬,等.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份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9):134-136.

[20]杨玉玲,杨新鸣.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3):145-148.

[21]马腾,王伟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黏膜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4):23-25.

[22]徐亚洲,李彬,王幼平,等.中医药通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途径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5):145-147.

[23]苗德光,张宝华,李玲,等.陈权运用虫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9):26-27.

[24]刘立,张大威,李思,等.PBL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学开放性实验中的设计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2):99-101.

[25]郑晓琳,冯玉华,王艳,等.贾跃进老中医加减逍遥散的临床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1):18-19.

[26]郑晓琳,王艳,刘扬,等.跟师贾跃进老中医心得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2):134-135.

[27]郭承伟,吕璐,马栋.从络论治老年性黄斑变性2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0-41.

[28]常诚,方小敏.符为民教授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2-83.

[29]李海霞,骆欢欢,陈建南,等.基于“知识元”探讨五味与归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109-110.

[30]陈文良,肖兰华,朱伟.中药房毕业实习带教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71-72.

[31]毛萌,李峰,宋月晗,等.情志病中医疗法在社区医疗机构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105-106.

[32]王朝阳,朱雪莲,睢明河.阴阳理论中“一分为三”观点在中医学中的指导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96-97.

[33]廖君,葛金文,陈懿,等.脑泰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MMP-9、PA及TIMP-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150-152.

[34]郭志华,吴刚强,申思,等.益心泰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钙超载及肌浆网钙泵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157-159.

[35]朱博钰,黄莉吉,余江毅.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5):162-164.

[36]宋素花.中医七年制学生中医复杂性辨证思维培养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99-100.

[37]孙永,姜劲峰,顾云,等.《针灸实验研究》研究生课程双语化-PBL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71-72.

[38]陈文良,肖兰华,朱伟.社区宣教中药知识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9):80-81.

[39]钱会南.《内经》藏象教学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4-5.

[40]鲁士友,孙广仁.病机的恒动性与病机演变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8):7-8.

[41]刘柏宏,邱作成,李志钢,等.慢性萎缩性胃炎防治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105-106.

[42]张志国,范立华,李庆海,等.参麦宁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NF-α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22-23.

[43]寿崟,徐鸣曙,葛林宝,等.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160-163.

[44]高冬梅.经前期综合征中枢发病机制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8):151-154.

[45]钱会南.《难经》对《内经》寸口诊脉理论的发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4-6.

[46]杨文军,崔秋环,蔡欣蕊,等.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大鼠血清chemerin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157-159.

[47]任东青,谢学军,徐胜龙,等.防原医学课堂教学调查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65-66.

[48]高冬梅.七情病因学论述引发怒情志反应的生活事件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15-16.

[49]王美娜,郭利平,商洪才,等.中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照护者家属量表的考核[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141-142.

[50]翟静波,郑文科,雷翔,等.零膨胀模型在药品安全性计数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1):164-165.

[51]陈剑飞,晋军,张源萍,等.葛兰心宁软胶囊对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2):10-11.

[52]杨浩,林捷欣,张文瑞,等.大黄苷元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153-154.

[53]杨帆,王淑美,林捷欣.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考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156-157.

[54]许征国,郭丹丹,江泳,等.肿瘤科医护人员不当言行的研究及改进的建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133-134.

[55]吴琼,苏志恒.药用植物学教学中《中国植物志》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100-101.

[56]汪莉,董昌武.原发性高血压证型与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158-160.

[57]张鹏凯,范栋晨.浅谈毒损肾络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9-10.

[58]康彩霞,董昌武.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与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160-161.

[59]赵竞,王莉,柳陈坚.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7):154-156.

[60]李光喜,关琴笑,林捷欣,等.通脉复方有效部位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149-150.

[61]蔡英敏,胡海涛,马小亚,等.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7):147-149.

[62]尹素改,江华,吴耀松,等.人乳头瘤病毒致宫颈癌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156.

[63]贾丽娜,康学智,张栩,等.探索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中“师带徒”的新模式——Mini-CEX教学引入中医临床实践的启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5):89-91.

[64]刘慧萍,张国民,喻嵘,等.基于研究性教学培养中医七年制学生创新能力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62-63.

[65]戴霞.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160-161.

[66]宋素花.浅议中医四大经典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8):7-8.

[67]王伟芹,孙建光,高占华,等.中医药对肝纤维化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8):161-163.

[68]赖先荣,泽翁拥忠,张丹,等.本科藏医学专业“一中心、四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74-77.

[69]卢圣锋,王欣君,封敏,等.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78-80.

[70]刘辉,潘亮,周飞虎,等.CBL+MDT教学模式在危重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84-85.

[71]毕秀敏,李运伦.404首治肝方剂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151-153.

[72]董书桂,张振贤.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1):164-165.

[73]刘琦.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干预方法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2):141-142.

[74]李兴山.模糊数学法在影像电子学教师说课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2):102-103.

[75]孙杨,张明雪.胸痹治则治法源流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7-8.

[76]王秉权,申琪.浅析通调水道与水通道蛋白结合论治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2):9-10.

[77]李玉忠,孔祥英,王瑶瑶.固肾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伤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2):11-13.

[78]高磊,李莉.李莉滋阴活血利水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经验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21-23.

[79]李耿,梁月亮,张健润,等.硫酸苯酚法测定燕窝及常见伪品中多糖含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148-149.

[80]刘军叶,郭娟,周艳,等.防原医学教学中如何培养科研综合素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87-88.

[81]曹建雄,姚菲,何迎春,等.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细胞局部黏附斑激酶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157-159.

[82]张秉芬.金元时期针灸补肾法的应用特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31-32.

[83]封艳玲,刘洪波,郑学宝.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3):164-165.

[84]王兴文,江锋,荆志伟,等.莲必治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8):80-81.

[85]苏娜娜,郭承伟,柴金苗.目系与藏象学说关系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0):11-12.

[86]庄慧魁.脑血辨证对不寐病机的认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0):119-120.

[87]朱晓林.基于频数分析的角膜炎近现代中药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1):59-60.

[88]庄慧魁.参芪四虫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9):157-158.

[89]石维远,庄慧魁.芎芷四虫胶囊治疗偏头痛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6):22-23.

[90]呼军明,闫俊英,程桂真,等.麻杏石甘汤治疗妊娠期流感5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5):80-81.

[91]周珂,何泽云,龙华君,等.怡肾丸Ⅰ号对UUO大鼠行为性状及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5):161-163.

[92]石维远,庄慧魁.化浊降脂合剂治疗高脂血症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7):8-9.

[93]李晓冰,谢忠礼,赵云芳.《金匮要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69-70.

[94]李晓冰,刘湘花.病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4):75-76.

[95]陈霖.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血浆及中枢β-内啡肽、ACTH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06-207.

[96]岳增辉,何新群,常小荣,等.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5):47-48.

[97]周霞,王兴臣,庄慧魁,等.邪正盛衰的再认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8):1-3.

[98]蒋瑾,罗明富,宋晓晶.针刺大鼠“足三里”穴促肥大细胞在背根节(DRG)中分布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150-151.

[99]张六通,丁建中,王明明,等.外燥对小鼠气道免疫分子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159-160.

[100]郭承伟,张宏国,田丽珍.中药内服结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5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58-59.

[101]庄慧魁.运用脑血辨证理论探讨头痛的发病机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4):87-88.

[102]王金桥,王金玲,马长卿,等.补肺复聪法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4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6):13-15.

[103]庄慧魁.参芪四虫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6):17-19.

[104]于艳红.中医情志学的教学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3):56-57.

[105]于艳红.《黄帝内经》情志表情理论认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1-2.

[106]于艳红.《内经》有关情志病因理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4):1-2.

[107]李玉萍,钟伟丽,杨海文.两种方案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9):79-80.

[108]李玉萍,黄梅,吴敏,等.序贯疗法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11-12.

[109]刘洁,刘盟,王群.兔不完全性截瘫损伤脊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的动态变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8):242-244.

[110]靳宏光,宋晶,黄永生.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3):21-22.

[111]寇美静,邹小娟,刘雁云,等.以学生为案例望面色教学实践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88-89.

[112]唐娟,王小龙,廖兴富,等.MRI测量曲骨穴针刺危险深度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8):69-71.

[113]唐娟,王小龙,廖兴富,等.MRI测量天突穴和大椎穴针刺危险深度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0):13-15.

[114]刘洪波,靖春颖,谢毅强,等.健骨伸筋汤对大鼠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关节液IL-1β及NO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9):129-131.

[115]田宇丹,黄永生.伏寒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3):11-13.

[116]苏丹,祁冰,孟小钰,等.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异常与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9):11-12.

[117]谢钢,杨林,曾立清,等.强辛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ANP、BNP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10-11.

[118]沈峰.老年痴呆病机再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135-136.

[119]廖君,葛金文,陈懿,等.脑泰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MMP-9、PA及TIMP-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150-152.

[120]韩耀萱,周增桓,张原英.医学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5):76-77.

[121]燕海霞,付晶晶,龚其淼,等.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策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0):64-66.

[122]尹宏兵,崔镇海,尹燕红,等.手法整复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克雷氏骨折7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8):16-17.

[123]陈云凤.补肺益肾、化瘀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1-2.

[124]肖海英,曾明,肖荣,等.半夏与水半夏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9):151-152,157.

[125]曾光,肖玉洁,田莎,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1):91-92.

[126]邱美榕,马少丹,阮时宝.泽泻汤组成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2):119-120.

[127]尹跃兵,袁晓红,陈波.彩色病理图片库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99-100.

[128]唐宏智,陈姣,李瑛.浅谈经络学说对心脏疾病辨治的指导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2-3.

[129]王建玲,舒兰,罗银河,等.“治未病”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体质干预及免疫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23-25.

[130]张喜奎,卢志铨,吴栋.金匮肾气丸化裁方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组织VEGF、IGF-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142-144.

[131]刘慧萍,张国民,喻嵘,等.基于研究性教学培养中医七年制学生创新能力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62-63.

[132]江爽,张梅,李平.中药注射液在肿瘤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17-19.

[133]易亚乔,刘林,肖碧跃,等.血管性痴呆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9):152-153.

[134]孙东东,郝达富,史文川,等.试论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高校的协同合作关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8):97-99.

[135]王鹏,郭少卿,诸波.牵引下前臂旋滚法对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13-15.

[136]郑佳新,刘丽梅,张春戬,等.养阴止血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0例及对血清IL-2、IL-6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9):28-29.

[137]曹建雄,姚菲,何迎春,等.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细胞局部黏附斑激酶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157-159.

[138]姚文龙.从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看中医“治未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3):48-49.

[139]花慧,张敏.浅谈高职药学专业的中成药学教学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65-66.

[140]朱叶,符娇文,黎静.电针对排卵障碍不孕大鼠模型血FSH、LH水平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5):45-46.

[141]何倩,周小青,刘建新.活血化瘀法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6):151-153.

[142]申玉杰,韩耀萱.开展网络考试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能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70-71.

[143]陈丽,张熙,雷久士,等.中医院校病理学科研兴趣小组教学方法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50-51.

[144]白克运,史学文,祝颂,等.复方荆芥熏洗剂在混合痔术后的规范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94-95.

[145]尹胜,余望贻.氯化锂诱导裸鼠移植瘤模型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7):148-149.

[146]叶青,张宗英,刘庆燕.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8):37-38.

[147]施仁潮,杨佳琦,黄晓玲,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1):99-100.

[148]段晓征,冯晓纯.浅议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儿科肺系疾病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1):67-68.

[149]何倩,周小青,李花,等.丹龙醒脑片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因子IL-1β和IL-6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2):148-150.

[150]段湘兰,谢果珍,刘叶蔓.凹叶厚朴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4):141-142.

[151]顾铮.信息化社会与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9):15.

[152]陈玉芳,施维群,章亮.认知和冥想训练对慢性乙型肝炎心理问题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5):4-5.

[153]苏传琦.医学生计算机课程的优化与设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116.

[154]王瑞娟.医学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6-7.

[155]米长忠,周卫华,许继凡,等.黑胸大蠊、德国小蠊显微特征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0):185-186.

[156]杨玉玲,杨新鸣.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3):145-148.

[157]陈光星,罗十之.《金匮要略》教学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3):1-3.

[158]宫爱民,董秀娟,杨世忠,等.PBL+案例式双轨模式在中医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5):72-74.

[159]尚立芝,季书,谢文英,等.基于COPD中西医临床研究对研究生实施TBL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6):99-100.

[160]海渊,宋聚才,史俊德.毛书歌教授通督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6):27-28.

[161]易华,张玉婷,易建华,等.试论“少阳厥阴四逆散”[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6):10-12.

[162]易华,张玉婷,易建华,等.高体三教授运用附子治疗肝病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9):36-37.

[163]易华,张玉婷,易建华,等.高体三教授运用附子治疗肾与膀胱病的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0):28-29.

[164]梁舒涵,李俊杰,宋聚才.毛书歌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0):29-30.

[165]易华,张玉婷,易建华,等.高体三教授运用附子经验(脾脏篇)[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2):29-30.

[167]叶双林,董昌武,水从容.中医体质现代研究述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4):139-141.

[168]金伶佳.百部抗炎成分筛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3):140-142.

[169]陈辉,林志刚,龚德贵,等.保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3):148-151.

[170]金伶佳,贾天柱.鸡内金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6):141-143.

[171]苏丹,祁冰,孟小钰,等.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异常与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9):11-12.

[172]郭朋飞,刘向哲,冯珍珍,等.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动员内皮祖细胞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1):156-158.

[173]金伶佳,贾天柱.鸡内金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0):146-147.

[174]于雪峰,李国信,潘淑云,等.辽宁省建平等四县支气管哮喘患病及诊治情况阶段性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27-28.

[175]杨道文,单大玲.肺胃同降理论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

[176]赵建红,王强.李士懋教授凭脉辨证运用新加升降散经验介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8):13-14.

[177]王辉皪,严春玲,曹亚芳,等.王成荣临床治学方法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7-8.

[178]周友红,吴国学,呼海涛.不同种类酒炮炙对牛膝饮片浸出物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251-252.

[178]刘晓菲.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8):4-5.

[179]王术平,张淑香,张彦文,等.舒乐冲剂中豨签草的定性鉴别[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5):188.

[180]刘继锋,庄贵华.西安市2005~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30-131.

[181]丁玲,申琪,严道南.耳聋治肺理论与科学研究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19-20.

[182]李冬梅,沈红岩.输合配穴针刺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8):47-49.

[183]毕珺辉,柴剑波,谢田,等.醋酸涂抹型胃溃疡热证模型的建立及大黄黄连泻心汤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131-133.

[184]白克运,史学文,祝颂,等.复方荆芥熏洗剂在混合痔术后的规范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94-95.

[185]叶青,张宗英,刘庆燕.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8):37-38.

[186]杨建卓,陶冶.中医辨证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中应用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162-163.

[187]王文远,张利芳,毛效军,等.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平衡针灸治疗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38-40.

[188]宋韶鹤.外用中药剂型质量标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2):159-160.

[189]宋纯东.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58-59.

[190]杨晓霆,张永康,王素君.原明忠治疗皮肤病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3):4-5.

[191]周雯.青年教师主体在新安医学人才培养中的自我价值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6):54-55.

[192]黄银凤.中医护理在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115-116.

[193]石月萍.温阳通脉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RISK通路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8):154-156.

[194]赵政,张明丽,邓丽丽,等.高职高专针推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3):86-88.

[195]赵政,武跃明,杨明勋,等.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质量反馈与教学管理改革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162-164.

[196]司廷林.从“脾不散精”谈糖尿病肾病的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9-10.

[197]于丽红,王兴臣,刘伟,等.试论血浊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12-15.

[198]罗彤,高毅,尹义辉,等.温肾壮骨颗粒治疗原发性Ⅰ型骨质疏松症2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38-40.

[199]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等.扶正祛邪与免疫靶向卵巢癌干细胞[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7):149-151.

[200]郭强.耶稣会士与新教传教士对中医之评介与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9):3-5.

[201]梁舒涵,李俊杰,宋聚才.毛书歌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0):29-30.

[202]程志新,张玥,张玉冬,等.名老中医侯玉芬教授应用蜂房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1):29-30.

[203]吴春丽,吴建林.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中风预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2):11-12.

[204]马腾,王伟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黏膜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4):23-25.

[205]吴成林,陈京萍,程菊芬,等.寿胎丸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内BMP和TGF-β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4):133-135.

[206]彭求贤,莫志贤.西医院校中药药理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6):156-158.

[207]张立平.中医整体思维模式下的《黄帝内经》经典治则治法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7):6-8.

[208]黄永,王开龙,雷龙鸣.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中风偏瘫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7):67-69.

[209]苗德光,张宝华,李玲,等.陈权运用虫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9):26-27.

[210]汤尔群,黄玉燕.病机十九条取象运数观[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8):6-7.

[211]苏丹,祁冰,孟小钰,等.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异常与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9):11-12.

[212]刘立,张大威,李思,等.PBL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学开放性实验中的设计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2):99-101.

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办公室(北京 100700);2.北京市西城区复兴南大街知医堂中医专科门诊(北京 100037)

△指导老师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0.068

1003-8914(2016)-20-3059-1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创刊于2003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由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动态报道经典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成果,弘扬优秀中医思想文化,传播岐黄仁心仁术,是为中医药远程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充分为临床各科医护技术人员、医药医技工作者、广大中医药教师及学生的继续教育和前沿学习服务。为全面了解 2010—2015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刊文情况,笔者开展了此次调查,为《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未来发展提供依据。应用《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及编辑部存档原始资料对《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015 年的发文量、作者来源、基金项目、栏目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资料来源及方法

I(知网数字图书馆)》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调查显示:截止2016年1月20日,2010—2015 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共出刊144期、刊登论文19135篇,2010年刊文数最高,为4678篇;2015年刊稿数最低,为2129篇;年平均刊文数3189篇,期均刊文132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为半月刊,其中基金项目文章329篇,年占比平均为1.9%,详表1。

总库、以及存档原始资料对《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015年的发文量、作者来源、基金项目、栏目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10—2015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共刊登论文19135篇,年平均为3189篇。②共有基金项目论文292篇,占刊文总数的3.5%,基金领域包括国家级及各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基金、科技基金、软科学基金等。2010—2015年发表3篇及以上的作者共16位,刊文63篇,占总基金项目刊文量292篇的21.57%;2010—2015年,发表基金项目论文数在5篇及以上的机构共22个,这些机构共刊基金项目文章257篇,占总基金项目刊文292篇的88%。④2010—2015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刊文涉及学科广泛,主要集中在中医学(121,41.4%),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61,20.9%),中药学(42,14.4%),中医临床学(86,29.5%),高等教育(19,6.5%)等。结论《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刊文第一作者分布于全国各地,刊登的文章与刊物的定位及国家级刊物的性质相符,刊登了一批基金项目支持的高质量论文,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栏目,但仍存在基金论文比例仍较低及荐稿队伍亟待加强等问题,仍有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猜你喜欢

基金项目中医药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二)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二)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Optimization Reform of Education Mode for Dissertations of New Media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Internet as a Forget-Cue: The Effect of Assumptions About Future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on Memory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