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任通督治疗不寐

2016-03-10钟玉梅李晨依

光明中医 2016年20期
关键词:任督经气任脉

钟玉梅 陈 瓞 成 博 李 慧 李晨依



调任通督治疗不寐

钟玉梅陈瓞成博李慧李晨依

不寐乃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不入于阴,神不守舍而致入睡困难、时醒时寐或寐而不酣等。任督二脉行于人体前后正中,为人体一身阴阳之总纲。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均交汇相通,与心脑之神、肝肾经、俞募穴关系密切,为全脏腑气血阴阳转输之枢纽,调节任督二脉之经气可使气血调达、阴平阳秘、五脏调和、神志得安。现从中医整体观念的治病特点和治病求本的思想出发,简要论述不寐与任督二脉的关系。

不寐;任脉;督脉

睡眠,是人们在一天劳累之后夜间恢复体力、修整调理的一个必须的生理过程。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失眠已成为继疼痛之后,又一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率正呈不断上升趋势,2015 年全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人失眠率[1]为31.2%,高于世界 27% 的平均水平。经常发生失眠的患者白天常伴有神疲乏力、头晕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长期失眠不仅会对生活、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减低,增加诱发其他疾病的风险。针灸治疗失眠症优势肯定,但主要从头部选穴,较为局限。本文从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本特点入手,本着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思想,从调整阴阳、调和气血、调理脏腑的角度,浅谈调任通督治疗不寐的中医学理念。

不寐,首见于《难经·四十六难》,其认为老人卧而不寐乃“气血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黄帝内经》称之为不得卧、目不暝,认为其发病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得”。《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的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知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人之寐寤由心脑之神控制,而营阴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脑之神调节寐寤的基础。人们常在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不寐证。病因虽多,但就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1 调整阴阳,沟通营卫

督脉循行于人体后正中线,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任脉则行于人体前正中线,总任六阴经,调节一身阴经经气。任督二脉一阴一阳、一前一后,遥相呼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一切疾病的产生,皆为阴阳关系失调的表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首先要辨阴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中医将阴阳作为八纲辨证的总纲。阳不入阴,发为失眠,因此针灸在治疗该疾病时,调整全身阴阳成为关键。

《灵枢·营卫生会》曰:“卫气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二十五度,分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气至阳,则卧起而目张,至阴则休止而目暝。”《灵枢·邪客》认为:“邪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暝”。睡眠是自然界之昼夜阴阳交替作用于人体的反应,与营卫之气的运行、调和与否有关。阳盛阴衰、阴静阳躁,阴阳平衡的状态被打破,卫气不能入于营,则不寐。《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起于下极之俞……为阳脉之聚”,其督领的首先是阳脉,是阳经的总纲,故称之为“阳脉之海”;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为阴脉之聚,故称“阴脉之海”。从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出发,选用任督二脉穴位,乃针对病因,从整体去调节全身阴阳,使其消长平衡。阳不盛,阴不虚,回归阴平阳秘,则精神乃治。

2 调理脏腑,安神利眠

《医学衷中参西录》有云:“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本草纲目》有云:“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活动的枢机,主司精神活动,脑髓充则神明。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情志调畅。长期失眠的患者常伴有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四肢倦怠等神气不足的表现。《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表明督脉与脑和脊髓关系密切。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与脊髓想通,而髓由精化,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由此可看出脑与肾关系密切。《景岳全书·不寐》“肾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若素体阴虚,兼房劳过度,肾阴耗伤,阴衰于下,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火独亢,心肾不交而神志不宁,则出现失眠。调督则调精髓,针刺督脉腧穴,补肾益精,壮水制火,交通心肾。正如《医参》所言:“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之”。

《素问·骨空论》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其脉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相交,与足三阴会于中极、关元;与足厥阴会于曲骨;与手足太阴分别会于上脘、中脘。手足阴经与任脉在腹部频繁交汇相通,且十二经之募穴有1/3位于任脉上,募穴乃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针刺可调节本脏腑经气。《类经图翼》指出:“关元当人之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处”。任脉起于胞中,乃血气交汇,化精成血之所,乃人一身之气血的源头。督脉由上而下,与足太阳相通而络肾,且最邻近的经脉为足太阳经,体内各脏腑通过足太阳经的背俞穴与督脉脉气相通,背俞穴乃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孔穴。这样,脏腑功能活动也受督脉经气影响。通过针刺任督二脉,俞募配合,可养心、疏肝、健脾、补肾,达到调节全身脏腑的功效以安神利眠。

3 调和气血,养心安神

任督二脉同属于奇经八脉,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当十二经气血满溢时,则流入奇经八脉,蓄以备用;不足时,奇经中所涵的气血则溢出予以补充,以保持十二经气血相对恒定的状态,有利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故古人将正经比作“沟渠”,奇经比作“湖泽”,可见任督二脉在全身气血调节中的重要作用。督为阳,任为阴,阳化气、主气,阴成形、主血。《景岳全书·不寐》曰:“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神不安宁而发失眠。任督二脉行于人体前后正中,犹如“中正之害”,监督、调任一身之气血。当十二经脉气血有盈亏变化时,通过任督二脉的调蓄、渗灌,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则心有血养,神有心主,眠利神安。

4 结语

综上所述,任督二脉与心、脑、肾关系密切,总领一身之阴阳、总调一身之气血,为一身气血阴阳之枢机。若任督二脉经气阻滞不通,致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营卫不和,则目不暝。任督二脉经气得通,则元气始生,精气始用,神气始充,阴平阳秘,则脏腑协调,营卫和谐,目始瞑得寐。因此,督脉在不寐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临床上应注重调理任督二脉来治疗失眠症。这,转变了以往针灸取穴的局限,把脏腑、气血、阴阳有机的结合起来,本着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和整体观念的基本特点,回归中医治病的最初思维。

[1]王娴,刘爱华.迷走神经刺激调节睡眠的机制研究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32(12):1140-1141.

[2]王键,苏颖.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49,60-61,202-204.[3]王为凤,史永奋.针刺督任二脉为主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 32(4):277-279.

[4]郭静,王桂玲.明清时期针灸治疗失眠的用穴规律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101-105.

[5]宋媛,赵仓焕,朱小华.从督脉论治失眠症[J].四川中医,2005,23(12):11-12.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硕士研究生2015级(成都 610075)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0.010

1003-8914(2016)-20-2929-02

�玉林

2016-03-28)

猜你喜欢

任督经气任脉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解题训练:打开数学学习的“任督”脉象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人体经脉养生律
浅论手太阴肺经经气运行规律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六阴经“经气”性质的探讨
浅述任督冲与月经不调的相关性
汽车共享,打通云南旅游“任督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