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皮肌炎的面部难辨认癣一例
2016-03-10杨扬宋勋汪青良
杨扬,宋勋,汪青良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 200433)
疑似皮肌炎的面部难辨认癣一例
杨扬,宋勋,汪青良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 200433)
难辨认癣;面部;皮肌炎
典型体癣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基本皮损,伴有脱屑,常成环状,临床上容易辨认。难辨认癣主要为外用糖皮质激素等或长期搔抓引起,皮损常不典型,可以类似多种皮肤病,疑似皮肌炎的较少,易被误诊。本例患者面部以水肿性红斑为主要表现,曾外用过激素药膏,故体癣皮疹不典型,因故疑诊为皮肌炎。特此报道以资同行提高警惕认识。
1 病例简介
陈某,男,58岁,因“面部水肿性红斑1个月余”入院。患者2015年8月18日起无明显诱因下面部出现对称性红斑,瘙痒感不明显,未予重视,自涂“皮炎平、尤卓尔”后红斑范围扩大,同时伴有眶周紫红斑,外院疑诊“皮肌炎”,予查心肌酶谱、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ANA谱、血沉等,结果显示均阴性,建议患者行肌电图、肌活检以明确诊断,但患者拒绝创伤性检查,因缺乏诊断依据外院按皮炎予外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经治疗未见好转。患者遂于2015年9月20日赴我院门诊就诊,后收入我院病房。入院时患者已停外用药两周,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否认手足癣病史,否认内脏肿瘤病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病史,否认慢性内科疾病史。体格检查:神情,精神可,体温平,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8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腹软无压痛,关节无红肿,四肢肌力近端、远端肌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专科检查:面部可见对称性水肿性红斑,上附鳞屑,眶周可见水肿性淡紫红色斑疹(图1、图2)。手部未见Gottron丘疹。考虑患者现正处于皮肌炎的好发年龄段,首先建议患者行皮肤活检以排除皮肌炎可能,考虑再三患者再次拒绝。此外,患者皮疹瘙痒感不明显,且边界较清楚,虽然与典型面癣皮损不符,但不能完全排除,故予真菌涂片及培养检查,真菌涂片示菌丝阳性(+),取材接种于沙氏琼脂培养基,25℃培养,培养10 d可见菌落覆盖整个斜面,表面白色绒毛状,背面酒红色(图3)。真菌鉴定为红色毛癣菌。诊断:面部难辨认癣。治疗:予联苯苄唑乳膏外用,1次/d,经治疗3周后随访,患者面部红斑逐渐消退(图4、图5),真菌镜检阴性,同时脱屑减少,予停用抗真菌药膏,现在随访中。
图1 面部可见水肿性红斑,眶周可见紫红斑
图2 水肿性红斑明显
图3 见菌落表面白色绒毛状,背面酒红色
图4 面部红斑基本消退
图5 面部红斑逐渐消退中
2 讨 论
难辨认体癣(Tinea incognito)主要为外用糖皮质激素等或长期搔抓皮损,形成的边界不清,中央失去自愈倾向,而致皮损不典型的体癣[1]。面部难辨认癣可以类似多种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盘状红斑狼疮[2-3]等,类似皮肌炎皮损的却很少见,而本病例老年患者,以面部水肿性红斑为主要表现,眶周可见对称性紫红斑,临床上很有可能被误诊。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是以红斑、水肿为皮损特点,伴有肌无力和肌肉炎症、变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血管,常伴有关节炎、心肌等多器官损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4]。该患者仅有眶周紫红斑这一皮炎症状,而无肌炎症状,肌酶指标等均正常,缺乏手指关节紫红斑这一关键皮损,且拒绝创伤性检查,故无肌炎性皮肌炎缺乏诊断依据,如要彻底排除,还需行肌肉活检、肌电图检查以排除,并嘱咐患者定期随访。
总结该病例被误诊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患者在被反复告知需要行相关检查的时候,不予配合,抱着侥幸心理,耽误病情,同时也给疾病的诊断带来困难;(2)在就诊前,患者曾外用过糖皮质激素,故可导致皮损不典型,从而影响临床诊断,虽不明确,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皮肤针对皮肤癣菌的细胞免疫应答,同时,研究发现氢化可的松能明显刺激红色毛癣菌的生长,并表现剂量依赖状态;(3)需加强宣教,对于以面部皮损为特征表现的患者,不可随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需及时就诊明确诊断,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本例患者真菌镜检及培养发现真菌菌丝,抗真菌治疗有效,因此颜面癣诊断成立。但以水肿性红斑为表现的颜面癣目前国内鲜有报道,这是本病例的特殊之处。日后临床上对于皮损表现不典型,瘙痒感不明显的病例,按其他疾病治疗反应差的患者,应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尽早行相关真菌学检查,以免误诊。
[1]Singhi S,Singh G,Pandey SS.Mycologic examination in tinea incognito [J].Int J Dermatol,1991,30(5):376-377.
[2]Serarslan G.Pustular psoriasis-like tinea incognito due to Tri-chophyton rubrum[J].Mycoses,2007,50(6):523-524.
[3]Polat M,Artuz F,Karaaslan A,et al.Seborrhoeic dermatitis-like tinea faciei in an infant[J].Mycoses,2007,50(6):525-526.
[4]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807.
R756.1
D
1003—6350(2016)07—119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7.060
2015-11-19)
汪青良。E-mail:yy_lq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