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象形字初探

2016-03-10提运繁

枣庄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分类

提运繁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说文解字》象形字初探

提运繁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说文解字》自成书以来备受文字学家的推崇。对其研究也涉及各个方面。本文对其中象形字从构形、取象、说解方式三方面入手进行探讨。构形方面,象形字分为全体象形、部分象形、连体象形。取象方面,分属天文地理类、动物类、人体类、植物类、人工物类等。说解方式则有“象形”、“象某某之形”、“象某某”、“从某,象某某”、“从某,象某形”、“从某,象形”六种。在整个汉字构形体系中,象形字是其它类型汉字构形的基础。

[关键词]《说文解字》;象形字;分类

一、引言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字形与所记录的词在意义上有一定联系。先民造字时,把某词所对应的时候形象描画下来作为记录该词的文字符号,成为了最初的象形字。象形字为汉字构形的基础,其它字的构造多与其有关。因此,象形字的分析研究在汉字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一部系统的汉字学专著。[1](P239)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于“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2](P2)所谓“象形”,即按照事物的形体,随其周转曲直,描绘出一种具有形象感的符号,以此来表示字义。[3](P60)许慎将“象形”列于六书之首,“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在后依次展开,也突出了其重要性。本文以大徐本《说文》为蓝本,对象形字进行逐一分析,共统计出《说文》中象形字174个,最后还对许慎分析象形字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二、《说文》象形字的构形

《说文解字》所依据的是小篆,大体保留了甲骨文、金文的象形特点。根据其特点,可将其分为“全体象形”、“部分象形”与“连体象形”。

(一)全体象形

全体象形是指通过描摹事物的整体轮廓而造出来的字,并以此来表示该事物。根据不完全统计,《说文》中该类字有133个。如“马”、“心”。

“马”字,《说文·马部》:“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2](P198)“马”字的甲骨文作“裕”,[4](P573)小篆作“荭”,整个字就像一匹马的形状。

“心”字,《说文·心部》:“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2](P216)“心”字,甲骨文作“祖”,[4](P722)小篆作“岫”,整个字形就像心脏的形状。虽然许慎在说解中采用了五行之说,但仍以象形解之。

以上两个字,皆是通过直接描摹事物轮廓而造出来的字,以此来表意。故“马”、“心”均为“全体象形字”。

(二)部分象形

部分象形是指通过描摹事物的部分轮廓而造出来的字,并以此部分借代事物的整体。《说文》中此类字不多,共找出10例,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牛”、“羊”。

“牛”字,《说文·牛部》:“大牲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2](P22)“牛”字甲骨文作“拆”,[4](P541)小篆作“祇”。据甲骨文形体来看,“牛”字就像牛头的形状,只是标出牛头的部分来代表“牛”。

“羊”字,《说文·羊部》:“祥也。象头、角、足、尾之形。”[2](P72)“羊”字甲骨文作“咳”,[4](P548)小篆作“羡”。据甲骨文形体来看,“羊”字就像羊头的形状,只是标出羊头的部分来代表“羊”。

“牛”、“羊”是通过描摹事物的部分轮廓而造出来的字,并以此部分借代事物的整体。所以,二者应属于“部分象形字”。

(三)连体象形

连体象形也是通过描摹事物的轮廓造出来的字,但是为了使字的意思更明确,还需要画出主体事物以帮助表义。凡眉、母、瓜等,共31个。如“眉”、“母”。

“眉”字,《说文·眉部》:“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2](P68)甲骨文作“緔”,[4](P175)眼睛上面的部分即眉毛的象形,但只画出这部分并不能清晰地表示“目上之毛”的含义,故将眼睛也画出来,小篆作“蜡”,乃甲骨文侧立之形。

“母”字,《说文·女部》:“牧也。从女,象褱子形。”[2](P260)“母”字甲骨文作“躿”,[4](P136)像女子有乳房之形。“女”字的甲骨文是“躊”,[4](P136)母正是借女字的主体,在胸前用点来表示其象形的。小篆作“胙”,简化自西周金文。[5](P1090)

上述二字单独画出轮廓,但并不能明确表示其含义,故将事物的主体画出,以助其表义。所以,“眉”和“母”均属于“连体象形字”。

三、《说文》象形字的取象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面提到: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取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2](P1)

可知先民在造字时,取象几乎覆盖了人类所能涉及的各个领域。《说文》中象形字字数虽然不多,但字形种类较全,总体可分为天文地理类、动物类、人体类、植物类、人工物类五种。

(一)天文地理类

陆地之物形,该类字有山、川、水、火、土、仌、州、阜、等。如:

“水”字,《说文·水部》:“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2](P224)甲骨文作“尊”“左”,[4](P470)像水蜿蜒流动之形。小篆作“惚”。象形仍较明显。

“土”字,《说文·土部》:“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2](P287)甲骨文作“醕”,[4](P439)像地面突出的土堆。字下部的“一”像地面,上部则是勾画出土堆的轮廓。西周时写作“醘”,[6](P45)后演变成小篆之“騔”,仍旧可以看出其象形的特点。[5](P1177)

空中之物形,该类字有日、月、晶、气、雨、申等。如:

“日”字,《说文·日部》:“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2](P234)“日”字甲骨文作“骚”,[4](P408)小篆作“蟏”。整个字就像太阳的形状。

“月”字,《说文·月部》:“阙也。大阴之精。象形。”[2](P137)“月”字甲骨文作“蔲”,[4](P414)小篆作“蠰”。整个字就像月亮的形状。

(二)动物类

飞禽之形,该类字有鸟、乌、隹、萑、雚、燕等。如:

“鸟”字,《说文·鸟部》:“长尾禽总名也。象形。”[2](P73)商代甲骨文象形意味较浓。作“繹”。[4](P648)小篆用圆转的线条画出一个鸟的轮廓,作“撩”。本义是飞禽。

“隹”字,《说文·隹部》:“鸟之短尾緫名也。象形。”[2](P70)甲骨文做“倔”、“爵”,[4](P616)是头尾身羽俱全的鸟形,后代字形虽有改变,但没有脱离最初字形。小篆做“列”,基本上同于前代字形。古初鸟、隹同字,隶变后作“隹”,成为记号字。[4](P301)

走兽之形,该类字有牛、羊、虎、豕、豸、兕、马、犬、象、鼠、鹿、龟等。如:

“豕”字,《说文·豕部》:“彘也。竭其尾,故谓之豕。象毛足而后有尾。”[2](P194)甲骨文作“邮”,[4](P561)像猪形。经金文,春秋文字的演变为小篆“荠”。

“虎”字,《说文·虎部》:“山兽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2](P98)甲骨文作“螟”,[4](P593)像虎形,巨口锐牙,利爪长尾,身有花纹。字形均为竖写。殷商后期作“腁”以单一的线条代替有花纹的身躯。,西周金文简化作“命”,小篆省作“莝”。[5](P436)

虫鱼之形,该类字有贝、鱼、易、黽、卵等。如:

“虫”字,《说文·虫部》:“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2](P279)本义是毒蛇。其甲骨文“鄕”[4](P668)与小篆“饃”象形意味均较明显。

“鱼”字,《说文·鱼部》:“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2](P242)“鱼”字甲骨文作“卩”,[4](P655)小篆作“缭”。整个字形就像一条鱼的形状。

(三)人体类

整个身体之形,该类字包括人、幺、儿、女、母、身、子等。如:

“人”字,《说文·人部》:“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籀文象臂脛之形。”[2](P159)甲骨文作“尉”。[4](P1)小篆作“造”。小篆像人的侧视形。古文字则像人首和像躯干的部分的连写,但两者在表义方面没有区别。

身体部件之形,该类字包括足、舌、止、爪、目、眉、首、心、手等。如:

“耳”字,《说文·耳部》:“主听也。象形。”[2](P250)甲骨文作“鄹”。[4](P215)小篆作“閕”像耳朵的样子。

(四)植物类

草本植物之形,该类字包涵屮、艸、之、丰、禾、术、米、韭、瓜等。如:

木本植物之形,该类字包涵竹、木、果、桑、朵、栗等。如

“木”字,《说文·木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2](P110)甲骨文作“莁”。[4](P489)上像树枝,下像树根。小篆作“芍”。字形变化不大。

“竹”字,《说文·竹部》:“冬生艸也。象形。”[2](P90)甲骨文作“耓”。[4](P1207)小篆作“牛”。像竹叶下垂之形。

(五)人工物类

服饰之形,该类字包涵冖、带、巾、衣、糸、甲等。如:

“衣”字,《说文·衣部》:“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2](P167)“衣”字的甲骨文作“卫”,[4](P731)小篆作“譊”。许慎解释为“象形”是对的,但并非“象覆二人之形”。据甲骨文形体来看,应该是“象衣领之形。”“衣”字就像衣领的形状,只是标出衣领的部分来代表“衣”。

“巾”字,《说文·巾部》:“佩巾也。从冂。丨象系也。”[2](P155)甲骨文作“蝪”。[4](P1135)像下垂的佩巾。金文承袭甲骨文,小篆承袭金文,作“証”。

器械之形,该类字包涵刀、皿、网、鼎、帚、舟、壶、戈、弓、勺、斗、矛、车、琴等。如:

“舟”字,《说文·舟部》:“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2](P173)甲骨文作“修”。[4](P1227)像一独木舟形。后代形体没有大的变化,小篆作“豷”。

“弓”字,《说文·弓部》:“以近穷逺。象形。”[2](P270)甲骨文作“撷”。[4](P943)像弓形。小篆作“頟”。源自秦系文字。

宫室之形,该类字包涵舍、仓、亭、亯、宀、宫、窗、户、门等。如:

“宫”字,《说文·宫部》:“室也。从宀,躬省聲。”[2](P149)宫字甲骨文作“土”、“兔”。[4](P758)从宀,像房屋之形;从吕,像有几个室的样子。后来为了方便书写把两口分开作上下重叠。作“夜”。即小篆。[5](P664)

“仓”字,《说文·仓部》:“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从食省。口象仓形。”[2](P104)甲骨文作“拍”。[4](P252)像粮仓形。西周与商代文字基本相同。秦国文字承西周体势,小篆所从之。作“让”。

从上述举例可以得到两点启示:首先,象形字书写的是物,是表示实物的。也就是说,象形字一般是名词。其次,象形字随体诘诎地摹写实物,因此每个字都特点鲜明,直观性较强。

四、《说文》象形字的说解

许慎对象形字的说解主要有六种。分别是“象形”、“象某某之形”、“象某某”、“从某,象某某”、“从某,象某形”和“从某,象形”。

(一)言“象形”者,共85字。例:

“口”字,《说文·口部》:“人所以言食也。象形。”[2](P24)

(二)言“象某某之形”者,共44字。例:

“牙”字,《说文·牙部》:“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2](P39)

(三)言“象某某”者,共23字。例:

“率”字,《说文·率部》:“捕鸟毕也。象丝罔,上下其竿柄也。”[2](P279)

(四)言“从某,象某某”者,共8字。例:

“牟”字,《说文·牛部》:“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2](P23)

(五)言“从某,象某形”者,共7字。例:

“只”字,《说文·只部》:“语巳词也。从口,象气下引之形。”[2](P44)

(六)言“从某,象形”者,共7字。例:

“巢”字,《说文·巢部》:“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2](P124)

细而观之,可以发现许慎这样说解是根据象形字的字形特点所决定的。可谓是具体字形具体分析,几乎不存在敷衍读者的现象。将所统计的象形字按照具体说解情况与前文所提到的象形字分爲全体象形、部分象形和连体象形一一对照後,得出下表:

全体象形部分象形连体象形“象形”者75010“象某某之形”者25109“象某某”者1706“从某,象某某”者602“从某,象某形”者304“从某,象形”者700

可以看出:

(一)六种说解都有字数。言“象形”者字数最多,其中又以全体象形所占比重最大。而从象形情况分布来看,全体象形字数最多,部分象形字数最少,而且只有言“象某某之形”者才有。

(二)言“象形”者一般都是物体最直观的外表。不论是全体象形还是连体象形。而且这些字用语言表达较为简练。“从某,象形”者也应该是这样,只不过该字与它所从的“某”应该是一类型的事物或是性质相同,而且该“某”在《说文》中已表述完毕。

(三)言“象某某之形”者多是象形色彩没有言“象形”者明显,与言“象形”者的物象有相似之处。或是该字在取象过程中某一部件特征过于明显,甚至掩盖了其字的总体特征,用该部件的特征作为说解。或是该物件构造太复杂,说解太过于繁冗,最终选择了简练的说解。“从某,象某形”者和他情况类似,只不过是所从之“某”先前已经有所说解或者该字是与所从的“某”是同一种性质或种类的。

(四)言“象某某”者,该字再取象时其对象没有什么突出特征,但其物象与特点鲜明的物象相似,而且不与该对象有任何交集,所以用该特征鲜明的实物作为说解对象。“从某,象某某”者也与前面两种情况一样,所从之“某”已在《说文》出现或者该字是与所从的某字是同一种性质或种类的。

五、余论

从许慎在《说文》里所列出的象形字可以看出,象形字出现最早,是创造汉字最原始的方法。先民在造字阶段的取象一般来自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部件也为其他字的创造提供了基础。如指事字的形体结构,除部分纯粹由符号构成的指事字外,其余则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样指符号而构成。例如本、末二字,就是以木字为基础,在“芍”上下分别增加指事符号而衍生出来的。文字学家唐兰甚至认为指事字依旧是图画文字的一类,是象形字。[7](P69)会意字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部件组配构成的。“生”这个会意字就是由两个象形部件“鞭”和“—”相组配而完成造字,与说文的说解也是相符的。形声字的形旁一般为象形,具有提示意义的作用。《说文·手部》:“掌,手中也。从手,尚聲。”[2](P251)小篆作“楣”。形旁的手提示了“掌”是手的一部分,说明了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掌握了象形字就是掌握了汉字的基础构件,掌握了对于其他字形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异腾.基础汉字学[M].成都:巴蜀书社,2002.

[2](汉)许慎.说文解字(十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等.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李宗焜.甲骨文字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李学勤.字源(上中下三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6]董莲池.新金文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7]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吕艳]

A Primary Study on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in Shuo Wen Jie Zi

TI Yun-fa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literature,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Shuo Wen Jie Zi has been immensely rewarded and respected by philologists since its publication. The researches on this book involve various aspects. The current thesis attempts to probe into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from the angles of formation, image-taking, and ways of explai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are categorized into entire pictographs, partial pictographs and conjoined pictographs. On the aspect of image-taking, they respectively belong to type of astronomy and geography, animal, human body, plant, artificial objects and so forth. Besides, there are six ways of explaining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namely, “Pictograph”, “Like the shape of…”, “Like…”, “Like…according to…”, “Like the shape of…according to…” and “Pictograph, according to…”.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serve as the basis of forming of other sor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whole system of Hanzi formation.

Key words:Shuo Wen Jie Zi;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Categorization

[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16)01-0096-05

[作者简介]提运繁(1990-),男,山东枣庄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字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0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分类
分类算一算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