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2016-03-10谢婧雯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大学生

谢婧雯

摘 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需要重视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可就业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可就业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现状及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改进等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可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大学生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高校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国内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每年对应届毕业生而言都是最难就业季,毕业生经历四年的学习与磨练却无法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企业却抱怨招不到满意的员工,可见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存在突出的问题。面对如此就业形势,提高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将是缓解未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政府、学校、企业和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可就业能力的概念

可就业能力最早于1909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之后可就业能力的研究经历如下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为了避免失业可就业能力被简单地理解为个体潜在的被雇佣的能力;70年代,可就业能力关注个体职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社会关系技能;80年代,可就业能力的内容包含了态度、知识和技能等劳动元特征;90年代末,可就业能力的研究分为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个人层面的强调在整体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工作的就业能力,而组织层面的关注能力的可运用性、劳动力市场的环境以及组织如何应对所发生变化等; 21世纪初,可就业能力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扩展,英国Hillage等认为可就业能力是一种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所需要的能力,而Brown等认为可就业能力是由劳动力市场决定的,是个体获得和维持工作的相对机会,而不是个体能力。

综合可就业能力的研究发展变化,可就业能力的涵义可以概括为在某个时期劳动力市场稳定的情况下,个体所具备获得就业机会、维持工作岗位和转换工作岗位或工作单位的一系列与工作相关的综合能力。可就业能力虽与就业能力意思相近,但研究外延更宽,还包括职业探索的能力。而且可就业能力的表述体现了个体对自身长期职业生涯的规划能力,体现适应性和灵活性,因此研究者更愿意使用“可就业能力”一词。

二、国内外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国外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国外一直都非常重视可就业能力的研究,并将其作为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同时广泛地进行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关于可就业能力的结构模式大致分为美国模式和澳大利亚模式,美国模式将其分为两部分:基本能力、思维技能、个人品质的基础性技能和资源、人际关系、信息、系统、技术的工作性技能;澳大利亚模式认为七大关键能力为:收集、组织及分析信息,信息及思想的沟通、交流,计划与组织活动,团队协作,使用数学知识与有关技巧,解决问题,科技及工具的使用。

不管哪一种模式,国外关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基本知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等方面,并形成了完善的可就业能力培养框架。国外许多大学都将增设可就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开设课外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与企业密切合作向学生提供工作或实习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可就业能力。国外在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中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可就业能力,帮助其获得就业机会。

(二)国内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现状

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可就业能力问题,最初只是介绍国外关于可就业能力的概念和基本观点,近年来也增强了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研究。国内首次明确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概念是郑晓明于2002年提出,他认为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知识和开发综合素质而能够获得就业机会、满足其社会需求、并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之后许多学者对大学生需要具备哪些可就业能力作了研究调查,萨茹拉认为大学生将来到社会工作应具备除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外,还需要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经营能力等;谢志远通过研究分析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现状,提出要加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性能力的培养。

我国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进行研究,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框架,因此许多高校忽视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老师也缺乏将职业与可就业能力相结合进行教学的能力。

三、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改进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水平较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需要改进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可就业能力获得最基本的就业机会,如何改进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合作。政府层面,应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如: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信息制度,为大学毕业生流动渠道的畅通加强区域合作;研究相结合的良性互动平台,同时与企业相互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能力;企业层面,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并接受能力和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企业、和自己;而学生本身应该树立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意识,除了努力学习基础知识外,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增强组织沟通等能力,同时把握各种实践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可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小平,杨淑薇.可就业能力及其培养研究进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6(09): 174-177.

[2]张和平.论“可就业能力”视野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126-129.

[3]宁都.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4(11): 72-73.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