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问题与社会福利制度

2016-03-10张少曈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贫富差距

摘 要:贫困分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在能接受到教育的地方,人们的温饱问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我在本篇论文中所讲的应该是相对贫困,相对贫困是由贫富差距过大而引起的,教育程度的不同是可以引起贫富差距的,进而也是可以引起相对贫困的。本篇文章首先明确中国教育差距的现状况,再而讨论形成教育差距的原因,接着论述教育差距对贫困的影响,最后找出中国对教育差距引起的贫困的相关福利制度与自己对其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贫富差距;教育差距;恶性循环;社会适应

一、考察现状

由于时间较短,我只和两位不同地区的同学进行了简短的访谈。第一位是云南的大学同学,他说这样一些情况,在他父亲这一辈,基本上考上高中的都成了非常有地位的人,有地位的人和普通人贫富差距是很大的。他又说,在他们当地,考上高中的同学只有百分之十,其他同学基本都去打工了,有的甚至已经有孩子了。在高中同学中,和他一届的有2000人左右,二本以上的有700多人,他们学校在他们市属于第二好的学校了。越好的学校配的老师越好,就像他说的好车配好胎。经过不同的教育程度,人的素质是不一样的。第二个是我在河南当兵时认识的一个初中生,经过他的介绍,他很多同学的目光都十分短浅,纷纷在打工。在当地的师资资源也是有限的,有的同学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有些高中的女生甚至在卖淫。在老家的所有朋友中,高考考的最好的也才二本线补录,他们很努力,智力也不差,但是他们的基础能力却很一般。我又采访了我父亲,现在镇里有一所初中,硬件设施是很不错的,但是软件设施稍差,师资能力相对城里老师能力要低,目光较短浅。

二、形成教育差距的原因

政策性因素:虽然现在的政策与以往有了改良,但是改良时间较短,之前的政策,对现在仍是有影响的。城市主义取向的教育政策,是造成和加剧教育差距的直接的内部因素。“分级办学”体制下的教育投资政策、重点校政策、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政策、高考录取中的按地区分配指标政策。

地域因素:不同的地区,政府对教育的政策是不一样的,财力的投入是不一样的,交通便利程度是不一样的,信息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会影响教育的差距。

经济因素:家庭经济收入的差距拉大,致使各阶层教育消费方式不同,产生新了的教育不公平。因为经济因素不同,一个学生在面对多种教育资源的时候,他的取舍是不一样的,经济相对优越的家庭,可以接受更多的高层次教育,例如音乐美术科技等等。但是经济欠发达的家庭,可能就只关注与考试有关的学习,即使是最基本的学习也不会享受到更多的资源。即使到了大学,家庭条件稍差的同学,所接触到的各种资源也是不能和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相比的。

文化因素: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受制于地方文化传统和个人教育观念,越是文化先进的地区,教育越是受到重视,人们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也越高。由于城市文化具有重视教育的内在特质,因而其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在农村,由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较低,生活世界狭窄,接受外来信息少,更容易形成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教育差距对贫困的影响:首先我想引用马克思的一段话,“要改变一些人的本性,使他们获得劳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和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教育的复杂程度而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这也就是在说,贫困问题在教育这方面来看很有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也就是说,越是贫困在教育方面投资少,要是教育程度不高,则又会陷入贫困的境地。费孝通教授在他的《生育制度》分析社会继替中说过,当社会结构中需要不同层次人来配合,技术的高低,就可以分出不同的层次,这也是和学习与教育有关的,没有良好的教育是不可能走到更高的位置的。这样就使他们陷入了一种非常被动的境地。这样一来,得到良好教育的人最直接的优势就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工资以及更好的社会资源,这样就会大大地拉开与未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的贫富差距,好的越好,当拉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产生了贫困(相对贫困)。

社会福利制度与自己的提议:教育福利政策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和整合功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福祉、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政府发展公共教育服务的责任担当。我国政府推进教育福利多元化的大方向是清晰的,由“福利国家”逐步演变成“福利社会”是促进教育福利事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在新的制度框架下,政府的教育福利角色从过去的直接提供者变成主导者,但政府依然是教育福利政策中最重要的角色,包括政策的主导决策者、教育福利资金的提供者、教育服务质量的监控和评估者、教育福利社会组织的扶持者等等。

在我自己看来,转变现在人的意识是很重要的,不然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再就是正如大家所说,要实现教育的公平,但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我认为这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支持。转变教师的心态,让社会更认可那些在乡镇教书的教师。

参考文献:

[1]《生育制度》费孝通.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

作者简介:张少曈(1996.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专业,学号14143115。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贫富差距
改革开放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述评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刍议社会退缩幼儿社会适应的状况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几点思考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
遗产、赠与和贫富差距——美国学者的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