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2016-03-10薛芳芳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问题探究语文教学

薛芳芳

(金华市浦江县实验小学 浙江 金华 322200)

摘 要:生命的起源充满了神秘;生命的律动与语言文字的韵味息息相关;自我意识倾向于生命的敬畏;语言文字的表达是生命依托的感悟。语文的阅读与文字的运用于与自身独立的人格生命体生生不息;彼此循环往复,感悟生命的伟大同时也来源于阅读小学生对于生命的体验。可以说正是有了生命伟大的体悟才能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述世界多姿生命形式的感想。所以在当代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体验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借以感悟生命的宝贵是极其重要的;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自我价值观的形成和自我意识的独立。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意识;个体价值;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76-01

一、如何通过阅读来体验生命的存在

生命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物质形式;是每个人最能感受到的直观意识直觉,要想获得最为直观的文字直觉感受就需要我们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怀着生命探索知识的求知欲通过阅读来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阅读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人们通过自我化的阅读可以感受到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体验世界的情绪的喜怒哀乐;通过阅读人们可以有效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神秘;感悟世界社会的人情往事。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个体化的阅读我们可以正确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感受这个世界;从平凡中体味伟大,从简单中体验复杂;痛苦与快乐肩并着。正是有了阅读的产生我们可以从宏观的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追寻自己的梦想;实现着自身的梦想。可以说;阅读给予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让我们理性的认识世界,感性的体验世界,找寻自己在世界沧桑中存在的价值。

二、语言文化定义框架下的生命绽放

语言文化的传承是教育手段表现方式的一种;小学教育是人性格初成的主要阶段;此时做好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培养对于提升学生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发展不在单纯的满足于人们享受信息的时效性价值,更多的衍生出了一种高速度、高效率文化传播的情态,人们不是单纯的了解信息,而是通过信息及时性的了解事件发生事件发生情态机制,在了解信息的同时享受信息所衍生出来的社会个性文化和社会趋势的快速变迁所带来的感受。与历史文化相对的;有社会文化的普及性就有社会文化传承的差异性,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每个地方都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而这些文化的表达令人形成主观印象;就需要人们具备高素质的文化涵养才能理性的认识到文化的价值。人作为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在世界中生活就是自身独立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域差异化的文化熏陶就成为了文化矛盾的综合体,可以说生命的存在同时一种文化状态的存在;每个人具备自身的独立思想就是自身具有的文化特色;思想与自身所认识的文化感想是息息相关的;没有文化的衬托;没有语言感情的抒发;人就不具备自身的特色文化素养;世界就没有着生命的绚丽多彩。

三、高效化语文阅读课堂的打造

生命正是有了阅读才富有特色,人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小学语文作为学生人格开发的启蒙教育,所以打造语言文化感受式的课堂模式极其重要。要想充分的打造这种高效化的课堂模式;老师在上课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容;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师;以独创的性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老师要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学生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学懂知识;能够运用知识;做到有备无患;胸有成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中绘声绘色。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循着学生的认知曲线,随时调控教学环节。不需要去强调谁是教育者,谁是受教育者,因为在创作的过程中老师和孩子随时变换着角色,让老师和孩子形成教育的共同体。可以有意识的在课堂探讨中、生活中来加强对折的联系。而且老师还可以观察其他孩子的技能,能够理性地进行比较;可以观察其他孩子的态度、方法,通过思考分析、调整自己语文课堂的教学思路。让孩子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获得真正有意义的教学体验;增强孩子的感悟能力获得真正的生命体验,提高孩子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课堂教学基调的确立

教育要培养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善于运用自己的思考得出问题的正确结论,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获得正确的问题价值认识。除了要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也要充分的认科学发展历程中的故事,牢牢树立孩子心中的梦想旗帜,以先进的事迹为特色化教育的典范,做好对孩子教育的发展典型同时;为学生提供课堂交流的机会;给学生一定的交流空间和时间;实现学生互动交流;师生有机交流;让孩子在梦想的引导下;不断地走向成功,树立自己个性化的人格;有着属于自己对于语言文化的追求,打造自身对于生命的正确认识。

五、结语

高素质的语文化课堂模式的建立来源于学生具备自我化的意识,有着属于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有着自身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文化价值的有机认识,同时获得真正的生命体验性的认识还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的教学体验;形成自身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潘朝阳.李如密.论教学风格及其境界[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4(05)

[2] 林添胜.论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启示[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8)

[3] 许 倩.郭小兰.浅谈教师个性与教学风格[J]. 新课程(中旬). 2014(01)

[4] 朱广清.名师工作室效能优化——以江苏省常州市名师工作室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 2013(07)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问题探究语文教学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