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情绪疗法及其案例分析

2016-03-10戴秋红

科技视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小建副班长不合理

戴秋红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福建 厦门361024)

合理情绪疗法及其案例分析

戴秋红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福建 厦门361024)

合理情绪疗法概述,结合案例说明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及体会。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分析

1 合理情绪疗法概述

1)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20世纪50年代由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在美国首创的一种认知行为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是,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的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2)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诱发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的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

在ABC理论模式中,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即A与C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也就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

ABC理论强调B的重要作用,认为A只是造成C的间接原因,B才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因此,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个体就应当努力认清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并善于用新的D(Disputing)取代原有的信念,即用一个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信念,借以改变原有信念。驳斥成功,就产生新的、具有建设性的情绪和行为,即E(Effect)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艾利斯常借用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2 案例分析

学生小建,16岁,是我校烹饪班新生,我校原来有四个烹饪班,后来因为第四班只有10个学生,因此把四班的十个同学并入三班,四班这十个学生总共一起生活、学习十天,小建就是原四班的十个同学之一。并入四班后,小建一直都有危机感,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深恐原三班的多数同学看不起原四班的少数同学,感情上一直不能接受合并的事实,咨询中还口口声声称“我们四班…”。为了能在三班“站住脚”,不至于被看不起,小建学习、工作比较努力,班主任看在眼里,委任小建为副班长。开学两个月后,小建发觉原三班的同学老是和他作对,他所有的提议一概被原三班同学否决,他的工作不能得到原三班同学的认可,只有原四班的十个同学支持他,上课时他也觉得老师不重视他了,烹饪班学雕花时,有两个同学已学会了老师新教的雕刻,其他同学还没学会,老师一方面辅导不会的同学,一方面教那个已经学会的原三班的同学学习雕刻新的花样,小建认为,连老师也偏心原三班同学,把他撇在一边,只照顾那个原三班同学,心理很不是滋味。再联系到原三班同学对他的冷落,小建非常苦恼,沮丧,情绪低落,经常向原四班同学发牢骚,甚至自我贬低:我没能力学好烹饪专业,我不能胜任副班长一职。来咨询室寻求老师的帮助。

1)小建第一次来咨询室时,我倾听了他事情的整个过程,一方面收集资料,另一方面向她简单的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诱发事件A:同学不支持我的工作,老师冷落我。

不合理信念B1:我的所有提议必须得到全班的认可和支持:同学不能用否定的态度对待我;他们那样对待我,说明我不称职;他们那样对待我,对我来说是糟糕至极。

不合理信念B2:我必须得到公正的对待,班级环境必须让我感到舒心:我从四班并入三班多不容易,三班同学应该更善待我们少数同学;老师也不应该不公平的对待我。应该更关心我;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人;我不能忍受这样的事。我的雕花学得比其他同学好,老师一定要表扬我,重视我。

不合理信念B3:我一定要在新的班级出人头地,否则我们“外来”的同学会被看不起。

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C:沮丧、情绪低落、自我贬低。气愤,和同学发生冲突,和老师顶嘴。

给小建布置家庭作业,让他带着我帮他分析的ABC理论回去认真的思考、检查、对照。学会了解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消除负性情绪。

2)第二次咨询中,我们经过双方的反复协商,制定了小建的咨询目标。

行为目标:(1)学会和同学老师沟通,不要用敌对、挑衅的方式对待同学、老师,心理不要排斥他们。(2)克服完美主义,不要对同学、老师有过高的要求。

情绪目标:(1)降低愤怒情绪。(2)降低因同学不支持产生的情绪低落、沮丧。(3)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增强自信心,减少自我贬低。

认知目标(必须予以纠正的靶目标):(1)我的所有提议必须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和支持:同学不能用否定的态度对待我;他们那样对待我,说明我不称职;他们那样对待我,对我来说是糟糕至极。(2)我必须得到公正的对待,班级环境必须让我感到舒心:我从四班并入三班多不容易,三班同学应该更善待我们少数同学;老师也不应该不公平的对待我。应该更在意我;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人;我不能忍受这样的事。(3)我一定要在新的班级出人头地,否则我们“外来”的同学会被看不起。

3)第三次咨询,与不合理的信念展开辩论,将其驳倒

(1)我所有的提议必须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和支持。

我们的每一项提议可能从我个人的角度或我们少数人的角度出发,本意是好的,但不一定适合其他同学,比如周末组织活动对住宿生来说再好不过了,可是对走读生来说就非常痛苦,他们好不容易盼到周末能和家人团聚,补充给养,当然不会支持周末活动。

同学的反对只是对“事”不对“人”,不要上纲上线,认为都是冲着你来的。

所谓“众口难调”,要降低标准,不要苛求每次提议有百分的支持率,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有百分六十支持就非常不错了。

以后最好提议有几个备选项,由同学自己投票决定,既把权力还给同学,增强民主,增进友谊,又减轻自己的负担。

学习沟通技巧,在提议前先和同学充分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

(2)同学不能用否定的态度对待我。

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总有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同样的,会得到肯定的和否定的对待,这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碰到的,很正常的事。永远不要奢望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对的,永远不要奢望每一个人都支持我们。

人总是在否定中进步,只有正确评价别人的否定,才能不断改进,提高自己,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别人的否定成就了自己。

(3)他们那样对待我,说明我不称职。

事实是“我”仍然在当副班长,证明我没有把班级工作搞得一团糟,证明班主任还是信任我的。

他们那样对待我是一回事,我是否称职是另外一回事,这是两件事情,不能混为一谈。

况且开学才两个多月,还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4)我必须得到公正的对待,班级环境必须让我感到舒心。

一个班集体的建立要有一个磨合期,再说,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见,磨合相对慢些。

刚刚升入中职学校,还带着初中的一些观念、做法、不能老是对比“我们初中时”所以,要每个同学多有包容心,才能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

营造良好氛围的班集体是每个同学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副班长更有责任创造条件,营造温馨的氛围,使同学更快融入班集体。而不是“坐享”舒心的班级环境。

(5)我从四班并入三班多不容易,三班同学应该更善待我们少数同学。

原四班同学在一起只不过十天,当然,到陌生环境一开始的几天非常关键,可是,时间能带走一切,大家还要在一起学习生活三年,十天和三年不可同日而语。十个同学要主动的融入新集体,再说,小建太过敏感了,三班同学本没有把他们排除在外的意思,(老师了解了三班同学,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还有合并之事)况且小建又是副班长,老师的左右臂膀,同学瞩目的中心。

(6)老师也不应该不公平的对待我,应该更在意我。

每一个同学对老师来说都是陌生的,(中职生入校没有档案)都是一个全新的零的开始,老师不可能有偏见,老师对同学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同学入学后的表现。

小建“忘记”了自己还被班主任委任为副班长,挑起班级工作的重任,何来老师不重视之说。

老师也许觉得小建是副班长,应该先让着别的同学所以先辅导另一个普通同学,不是小建认为的忽视他。

(7)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人,我不能忍受这样的事。

工作上班主任老师让小建当副班长,委以重任,学习上,刚开始学雕花他的灵巧劲就显示出来。应该说在班级是得心应手的,只不过在工作中遇到一点小挫折,小建慢慢长大了,学会有更宽广的胸怀,更能接纳不同的意见。

(8)我一定要在新的班级出人头地,否则我们“外来”的同学会被看不起。

小建内心深处不要把自己当成外人,而是班级的一份子,而且是重要的一份子,不要抱着敌对、抵御的想法,那么一切就迎难而解。

事实上,开学才两个月,小建的各方面能力已经暂露头角,某种意义上说已经站稳脚跟了,现在需要的是学会如何更好的和同学、老师沟通,学习沟通的技巧,有助于更好的开展工作。

不要盲目的和别人攀比,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4)第四次咨询,巩固前三次的成果,当然中间会有反复但基本上小建放弃了之前种种不合理的信念。更加客观的、理性的看待学习和工作,情绪和行为随之产生明显的变化。他不再认为自己的提议必须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也能用包容的方式对待同学否定的态度,坚信自己是个合格的班长,以后还能做得更好,作为班长有责任帮助老师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学习沟通技巧,学会有更宽广的胸怀对待人和事,从而有效的缓解了沮丧和焦虑的情绪,走出了情绪低落的困境,增强了自信心。

为更有效的帮助小建的控制愤怒情绪,教会他简单的放松呼吸训练。首先气聚丹田(小腹位置),做4:7:8呼吸法——先呼气,再以鼻吸气,默数4下,闭气7下,再用口呼气,带出“咻”声,默数8下。大回报:只要坚持经常偷闲片刻做这样的呼吸运动,就会发现你浮躁的心灵平静了,想生气时做一下放松呼吸气也就消了。

3 个人体会

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能帮助学生清晰的分清诱发事件A、不合理信念B、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C,尤其是能通过思辨帮助学生辨别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不是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不合理的信念,从而努力纠正不合理的信念以期改善情绪和行为。同时通过合理情绪疗法的训练使学生在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上能不断的和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做辩论,最大限度的减少糟糕之极、绝对化、主观臆测、过分概况、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减少他们在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使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加美好。

[1]陈仲庚.合理情绪疗法[M].

[2]古希腊哲学探本[M].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小建副班长不合理
小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我的竞选旅程
最怨的就是你
“副班长”上汽加入新能源“补习班”阵营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游戏惹的祸
论副班长递进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