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016-03-10张东保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年3期
关键词:陈云人口可持续发展

张东保

[摘要]陈云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一系列理念和措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当前我国进一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陈云;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3-0017-03

陈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他非常重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一系列理念和措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计划生育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陈云高度关注新中国人口过快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大力支持马寅初控制人口的主张。陈云一直重视并大力支持马寅初的控制人口主张。1955年上半年,陈云阅读完马寅初的《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后,约马寅初谈话,说:“我完全同意你在文章中的观点,人口对国家经济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你的人口理论为国家和民族立了功,我衷心祝贺它成功。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你可以随时找我,只要我力所能及,一定尽力帮助。”[1]在1955年7月的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马寅初提出的人口理论受到了一些人的责难,陈云在一个便签纸上写下“气可鼓而不可泄”七个字,托人带给马寅初,以示对他的支持。[2]1960年3月31日,陈云委托陈毅看望正在因“新人口论”而受到错误批判的马寅初,陈毅对马寅初说:“我和陈云都认为,你的人口理论是正确的。”[3]1979年6月21日,陈云将新华社报送的一份关于马寅初因主张控制人口而遭受错误批判、处理应予复查平反的调查报告批示胡耀邦:“马寅初的问题,应该平反,如何请酌”。胡耀邦当天将报告批请中共中央组织部、统战部商量解决。7月和9月,中共北京市委和教育部党组先后做出为马寅初平反的决定和下达任命马寅初为北京大学名誉校长的通知。[4]

(二)明确提出节制生育的观点和措施。陈云多次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节制生育。1957年8月20日,陈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多,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这是有关经济建设的大问题。现在粮食、布匹、学校等紧张,都与人口多而增长快有关系。”[5]这次会议还根据周恩来的提议,决定由陈云担任即将成立的国务院节育委员会的主任职务。陈云提出了一系列节制生育的具体措施,一是建立专门机构,“中央和各省市都要成立专门委员会,来抓这件事情”;二是广为宣传,“在中国社会里,节育不大好讲,不但女同志怕羞,男同志也怕羞,不好意思去买避孕工具。所以,要广泛宣传,使大家不以为羞”;三是增加拨款,“避孕药和工具还可以再降价,甚至可以白送。准备一年贴几千万。这样做是合理的”;四是党员带头,“可以号召共产党员不生第三个孩子”;五是长期推行,“节制生育的措施,要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见效。”[6]

(三)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并使之列入国家长期规划。在陈云等中央领导人的推动下,党的十一大宣布:“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的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此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切实实施。1979年5月18日,陈云在一次谈话中强调:“想办法发挥中国人口多的优点,但一定要控制人口。”[7]6月1日,陈云同上海有关领导同志谈话指出:“人口是个爆炸性的问题……人口问题解决不好,将来不可收拾。”[8]1980年4月4日,陈云就长期计划的制订问题指出:“人口问题要有个规划。……要考虑如何使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9]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陈云节制生育的主张在信中得到充分体现。此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环境治理要防害于先、当作国策

陈云反复呼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

(一)保护环境要“防害于先”。陈云在“文革”期间协助周恩来工作时提出了“防害于先”的主张。1975年7月19日,陈云赴高邮视察真武地区石油钻井时强调:“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在生产设计的同时就要做好防止污染的设计,不要等到事后再解决。”[10]1979年3月21日,陈云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讲话指出:“防止环境污染,必须先搞,后搞要多花钱。”[11]6月17日,陈云致信李先念、姚依林,提出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工业污染问题,“对还未处理污染问题的工厂应该心中有数,逐步加以改变。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12]1981年3月29日,陈云复信陆定一,指出:“像植树造林、治理江河、解决水力资源、治理污染、控制人口这类问题,都必须有百年或几十年的计划。”[13]

(二)将环境污染的防治作为建设中的重点之一。1983年6月30日,陈云出席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并讲话指出:“建设要有重点,要分轻重缓急……环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知识分子生活待遇的提高等等,都是重点。”[14]邓小平在随后的讲话中表示完全同意陈云的讲话。这次会议是十二大后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一次战略性会议,为集中力量搞好重点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保护环境要“经常宣传,增加投资,反复督促检查”。1986年5月18日,陈云在视察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时指出:“随着工业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注意保护环境,一定不要使黄浦江水系受到污染。”[15]8月27日,陈云将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两篇反映环境污染情况的内部材料批转李鹏、姚依林等,并在给他们的信中指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16]

三、从战略高度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陈云强调要把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和控制人口、治理污染等问题统筹结合起来考虑。

(一)保护土地资源,“种田必须养地”。1956年11月19日,陈云在主持商业部扩大的部务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耕地只有这些,但人口多,吃穿都靠它。”[17]1962年2月26日,陈云在国务院扩大会议上讲话指出,耕地减少是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在保护土地的具体措施上,他强调一方面要开展造林运动以保持水土。“开展造林运动对于水土保持和保护农田水利关系甚为密切。”[18]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以保护土质。1988年10月8日,陈云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指出:“种田必须养地。化肥用得越多,土地越瘦。必须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研究和解决农民不重视农家肥的问题。”[19]

(二)保护森林资源,“以普遍护林为主,有选择地重点造林,制定合理的采伐计划”。1949年10月21日,陈云主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会议,在讲话中提出了要召开全国农业会议,研究计划修堤、挖井、造林等工作,把林业建设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1950年4月1日,陈云同薄一波致电毛泽东并中共中央,做关于全国林业会议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林业工作方针,应以普遍护林为主;其次,在风沙水旱灾害严重地区选择重点造林。同时,在各森林区制订合理的采伐计划。”[20]之后,陈云反复强调,“林业是个大问题,根据我国情况,解决林业问题的出路主要靠造林。个体造林、合作造林、国家造林的办法都可以用”。[21]“造林是国家百年大计,它既与农业增产有关,又与工业建设有关,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它。”[22]

(三)保护水资源,“从战略高度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新中国成立前夕,陈云在出席中共中央东北局例会时就指出:“对水利投资要再狠一点,要看得长远,打大算盘。”[23]1951年5月16日,陈云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全国水量平均起来并不多,从长远看,要以蓄为主,蓄泄兼顾……水利建设是治本的工作,是百年大计。”[24]陈云非常重视水资源与农业的关系。1952年2月15日,陈云出席政务院政务会议时指出:“农业增产应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要点是兴修水利,打井和普及良种。”[25]1956年1月20日,陈云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发言指出:“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从全国看,实现这一目标,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水、肥料和人力的合理使用。其中关键问题是水。”[26]“把从山里流下来的雨水保存下来,需要水的时候就可以灌溉。这就要筑水坝、建小型水库和挖塘。”[27]陈云强调,保护水资源要有长期规划。1979年6月17日,他致信李先念、姚依林,提出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的两个问题,头一个就是水的问题,他指出:“要注意全国各地的水资源情况。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都要用水,有些地区如京津地区,水资源已很紧张。今后工厂的设立必须注意到用水量,即使有水资源的工厂也应有节水办法。”[28]1981年3月29日,陈云在给陆定一的信中指出:“治理江河、解决水力资源这类问题,必须有百年或几十年的计划。”[29]

四、现实启示

陈云的上述思想无不一一契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于当前我国进一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是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执政能力是执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则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因此,执政党必须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选择符合当代世界主流趋势和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陈云长期参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观决策,非常重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多次强调要有战略眼光,要考虑战略性问题,着眼于“造福子孙后代”[30],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和执行发展战略,以避免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盲目性,推动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依靠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人民群众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陈云深刻认识到,推进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他强调,“要经常宣传,大声疾呼,引起人们重视”[31],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和根本目的,明确“节约资源、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多导致资源紧张”等正确观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三)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乎到执政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事关全局。对于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工作,陈云始终秉持“必须先搞”[32]的理念,多次强调要增加投入,同时“反复督促检查,并层层落实责任”。[33]我们党已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战略写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的正式文件,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绘制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蓝图。毋庸置疑的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也要求作为领导全国人民实施这一战略的执政党,必须要研究和关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关注当前党的发展需要,也要研究今后几代、几十代甚至更为长远的党的发展需要,不断开发执政资源,完善执政体制,优化执政环境,以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2][24][25]陈云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56.257.258.98.126.

[3][4][7][8][9][10][13][15]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30.249.244.246.257.198.270.394.

[5][6][11][12][14][16][31][32][33]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68.254.263.323.364.364.254.364.

[17][18][20][21][26]陈云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348.394.44.391.285.

[19][22][28][29][30]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416.96.248.270198.

[23]陈云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522.

[27]陈云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卞吉赋

猜你喜欢

陈云人口可持续发展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人口最少的国家
坐井观天石头国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陈云令人起敬的“脾气”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