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
2016-03-09张红
张红
职业情感,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稳定态度和体验。有强烈职业情感的人,能够从内心产生一种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需求意识和深刻理解,因而无限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然而,由于信仰动力缺失、情感动力缺失、发展动力缺失等原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情感现状呈现出学习中重技能轻素养、见习时重能力轻交流、情感上畏困难轻调整等消极现象。学生对专业前景抱有非常消极和负面的情绪,长此以往,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严重的恶果。针对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情感现状。
一、营造浓厚氛围,增强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对教育事业要始终保持使命感、责任感,要乐业、敬业,要不断推动教育改革与个人发展跨上新的台阶。因此,中职院校应努力营造氛围,让未来的准幼儿教师们始终生活在“既重智又重情”的浓厚氛围中,让她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感悟和追寻着优秀同仁前行的足迹。
首先,强化幼师文化建设。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特别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勤劳吃苦精神和责任感。因此,学校可以开展以口语、舞蹈、钢琴、绘画、小品、讲故事等为主题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并注意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童心在活动中的融入。同时加强专业实训空间和教室的物质文化建设,让每一面墙、每一个景观以不同角度突显幼儿教育的寓意,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热爱,从而在情感上树立起乐教、善教的意识,由此产生更加持久的学习动力。
其次,将情感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一方面,在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创设仿真的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教育情境,对现实中的幼儿教育问题或理论进行研讨,让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理解工作的性质和意义,巩固专业思想,增强专业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要在课堂内外尽量给予学生正面、正能量的影响和指导,即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另一方面,树立大课程理念,将专业情感教育拓展至课堂外,与自我教育、志愿服务等相结合,通过社会调查、演讲辩论、社团活动、心理咨询等形式进行,帮助学生由角色认知向角色移情过渡,强化学生从事并做好幼教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最后,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发动师生寻找业界真实生动的优秀典型,充分展现标杆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和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用心讲好我与幼儿故事”,通过职业信仰引导,增强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抓住关键节点,增强情感认同
要克服学生重知识技能训练、轻职业情感培养的现状,必须抓住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帮助学生尽早熟悉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情感,领略职业精神,通过持续的情感激发和职业认同将职业情感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抓住见(实)习期。职业情感形成的关键是要有“体验”,最真实、零距离接触到幼儿的见(实)习期,就成为职业情感养成的最真实平台。此时,学生一方面可以不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生成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教育思想。特别是学生借见(实)习机会体验自我实现的快乐,从而对教师角色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和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学生下园前后,学校应该制订见(实)习工作实施方案,重视幼儿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榜样作用,选择优秀的一线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同时加派学校专业教师随园进行指导和管理,通过教育观察与研讨、案例收集、调查报告、教育笔记等形式及时收集反馈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专业情感与实践行为同步发展。
二是抓住假期档。假期里,教师们会走进“学堂”,开启假期“充电”模式。学生们也可以利用假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深入地与孩子们接触,培养其热爱幼儿的情感,并对本专业有更加深入客观的了解。一方面,学校可以搭建与各种幼儿培训机构以及幼儿园假期班的合作平台,让学生进行美术、舞蹈以及学前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既让学生发挥兴趣特长,又能使其看到专业能力的不足,最为关键的是与孩子们建立浓厚的感情,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以保育员、育婴师等学前教育专业群多岗位的培训,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专业素养,又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自信心,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儿童、观察儿童、理解儿童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提高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是抓住招聘季。学校每年4月至6月都会举办数场招聘会,其间可以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面试技巧讲座等活动,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和岗位要求,尤其是职业情感方面的要求,增强学生的沟通和服务能力,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坚定学好专业技能、顺利就业的信心和决心。
三、搭建多种平台,增强发展认同
《中国教育报》一项问卷调查显示,31.3%的幼儿教师有离职的想法或已经离职,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工资低、无编制、工作压力太大、得不到社会正确评价。这些客观情况确实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让她们在从业的选择上产生了纠结或畏难情绪。这时,需要学校适时地给学生搭建各种平台,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重拾发展信心。
一要搭建引领发展的平台。开设幼教专题论坛,定期邀请幼儿园园长、一线骨干教师或学校优秀毕业生到校开设讲座,一方面帮助同学们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扩大专业视野与眼界;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明确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以及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需要确定何种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等。同时通过介绍就业环境与职业发展前景,特别是政府对幼儿园发展及教师待遇提高的最新政策,让学生们适度与世俗观点拉开距离,扫清认知迷雾,增强就业信心,对就业环境与职业发展规划有更清晰的认识和追求。
二要搭建互助共进的平台。选择优秀的毕业生与校内学生开展同伴对话,进行充分的交流、分享、思维碰撞,相互提供支持。一方面,毕业生们可以及时带来一线教育教学信息以及最真实的快乐、幸福体验,如幼师工作的确很苦很累,但当播下希望、看到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时,辛勤耕耘的努力就会化作不竭的动力等,从而帮助学妹们明确前行的道路。另一方面,毕业生们可以将工作中的困惑以及研究的课题提出来与学校教师、学妹们共同研究。拓展思路、共同捕捉新的关注点,既让毕业生们得到母校源源不断的支持,又让学妹们更早更深入地介入教学教育的研究中,体验到幼儿教育工作的乐趣和价值。
三要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艺术月、专业汇报演出、市区技能展示等活动,并邀请幼儿园、培训机构、家长等社会各界参加观摩,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自身专业素质,扩大专业的影响力,树立专业的自豪感。
学生积极、健康的职业情感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社会、幼儿园、学校及学生多方共同努力,学校和教师应将“帮助、引导学生形成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热爱,并将热爱内化为持久的职业情感”作为奋斗目标,共同致力于改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情感现状。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