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法兼容智破学生“偷窃”难题

2016-03-09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班集体法治道德

胡卫芳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以依法治国为基本国策的当下,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依法办事是教育的基本准则,以德教化人是教育的首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呵护学生成人成才。但是在遭遇“偷窃”这类涉嫌违法行为时,班主任们有时却不能很好地做到德法兼容,甚至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以生为本,德育为首,班主任在处理具体的校园盗窃案时都应善于发挥德育的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不慎失足的同学心里受到强烈触动,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在具体处理过程中,班主任应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感化,尊重、信任、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用爱心和信任营造一个相对宽松、友善的环境,促使犯错误的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纠错。如上文班级手机失窃案中,班主任基于对同学的了解、信任和保护,没用“查看录像”这种类似刑侦的手段来抓获偷盗者,而是采用晓之以理的方式给了学生一次纠正错误的机会,从而让这名学生幡然醒悟,走上正途。这类处理方式符合管理育德的基本要求,以爱心为基础,以信任和期待为良药,以班集体的凝聚力为助力,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时空和方法,让学生在受到感化的基础上,主动改正错误。整个过程充满友善的气氛,班集体同学和老师的宽容、救助行为就如春风一样,吹去了学生心中的荫翳,让学生回到正道上来。

用德育的方法成功解决“盗窃”问题,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以此来解决“盗窃”问题一般需满足以下条件: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班上同学没有偷盗癖好,所窃钱物金额不大;班集体有较强凝聚力。缺少以上任何一个要件,这样的处理方法都未必会成功,而且会带来潜在的风险。

首先,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出现了偏差,学生并不是初次行窃,而是富有盗窃经验的“惯偷”,或者是有“盗窃癖”的心理疾病患者,正好利用班主任给的时空把手机转移走或者处理掉,那掉手机之责该由谁来承担呢?

其次,如果失主及其家长对行窃者的耐心和对班主任的信任不够,那么他就有可能自己采取“侦破”行动。从实践中真实发生的个例来看,部分对班主任根本不信任的学生,会自己找帮手“逼供”所谓的“嫌疑犯”,这就有可能会衍生出更大的麻烦。

其三,如果班集体凝聚力不强,班集体学生对班主任的举措不认同,就有可能在互联网上将此事进行直播,那么网络舆论的介入可能起到负面的助推作用,让事件的发展难以掌控。

最后,如果丢失的钱物金额较大,现有的智能手机价格高达5000元以上,那么不管学生是否归还手机,其行为都已经构成“盗窃罪”,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治精神,就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否则就有“师治”代替“法治”的嫌疑。而且这种“宽容救赎行为”有可能会让学生误以为违法后果不严重,埋下“有法不依”的隐患。

正因为以上这类处理方法要求较高,而且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班主任相信事实胜于雄辩,他们化身刑侦人员,调看监控录像,鼓励同学间的举报,对班级同学进行排查,对有嫌疑的同学进行隔离“审查”,从而做到证据确凿、论证充分,让“罪犯”无处遁形,最后成功“破案”。这样的处理过程从表面上看无可厚非,班主任自身会有成就感,相当一部分同学甚至家长都会比较认可班主任。但问题就在于过程的非育德性,这样的破案行为起码有以下隐形伤害:一是师生关系变得紧张。教书育人的班主任变成了破案人员,平等、互相信赖的师生关系变成警察和嫌疑犯之间的怀疑和被怀疑的关系。二是生生之间相互猜疑。相互检举这一环节让同学们面临痛苦的抉择,一方面是破案的需求和失主的痛苦,另一方面是同学间真诚的情感被掺杂进了怀疑的种子,尤其是当一名名无辜的同学被当成嫌疑犯约谈时,他们内心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具体处理校园失窃案时,班主任们起码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以生为本、管理育德是面向每一位同学的。在盗窃案发生时,我们要尊重、理解和保护班集体的每一位学生,所以不能只教育“行窃者”,也要教育“失窃者”和班集体中所有的同学。相当多的教师在这时会设身处地地考虑到“行窃者”的处境,但会忽略“失窃者”和班集体中其他同学的处境,其实一旦发生失窃现象,所有同学都陷入危机中。对于存在保管手机过错的“失窃者”来说,不仅有财物损失的问题,还有如何向父母交代的问题及对班集体同学的强烈不信任感,如果失窃的是他特别在乎的财物,他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尽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偷窃行为让他们丧失了安全感,所以对这些同学而言,最大的需求就是赶快破案,让群体中的“坏分子”暴露在阳光下,让他们不要再互相猜忌,能够远离和防范这个“坏分子”。所以,当我们采取特殊举措,给“行窃者”一个“回头”的机会时,一定要先做通同学们的工作,让大家懂得“友善”和“宽容”的价值和意义,征得大家尤其是“失窃者”及其监护人的同意后,再具体实施会比较妥当。

二、管理育德和依法办事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用道德感化学生的同时,并不需要排斥法律的作用,在依法办事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道德的魅力。在创造条件给“行窃者”一个“回头是岸”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履行依法办事的职责,采取如失窃钱物金额较大时应及时报警,及时地保存监控录像等举措。这样对于“行窃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威慑,而依法办事本身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德、法双重举措下,如果学生及时归还手机,教师还是应该要求学生通过某种安全的方式主动承认自己的行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犯错”的深层原因,以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如果学生没有归还手机,就由警察主导破案,教师协助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强化全班同学的法治观念,吸取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发挥班集体的凝聚力来帮助感化这名学生,帮他树立改邪归正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承担责任,从而能够重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三、因材施教,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盗窃而言,采取的具体举措是和具体细节结合起来统筹确定的,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去解决所有的校园盗窃事件,但德法兼容、因材施教是一个基本的工作原则。班主任并不是一人孤军奋战,要学会把自己置于一个系统中,让专业的人去办专业的事。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不在于“破案”,而在于“援助”。我们要及时给处于危机事件中的学生以援助,让他们平缓情绪,理性对待此事;我们要及时向学校的法制校长求助,尤其是失窃金额巨大时,让司法部门专业人员介入刑侦,让学生明白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真正内涵;当发现学生异常时,向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求助,如发现学生可能患有“盗窃癖”的心理疾病时,由心理咨询室老师向家长解释将更为专业,更能让家长信服。当然,善借外力其目的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以班主任老师为一个支点,联系起多方力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专业技能形成合力,从而更专业地处理此事。

总之,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成长的方式,但是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则会影响到学生一生,所以对于“偷窃”这类严重不良行为甚至是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班主任应该通过专题教育防患于未然,用法治教育来铸就学生行为的底线,用道德感化催生学生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让学生在道德法律的双重呵护下健康成长,这才是班主任工作更为重要的职责。

(作者单位:南京职教教研室)

猜你喜欢

班集体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人心齐,泰山移
道德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温暖的班集体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