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平台
2016-03-09卢刚
卢刚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首次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列为数学课程的“四基”目标.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该贯彻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本文旨在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以期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综合问题;趣味;开放;实践
课标(2011版)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四个领域,其中“综合与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为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了一项重要且必要的载体.“问题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开发性”是“综合与实践”课程有别于以往的显著特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可以从这五个方面为学生搭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平台.
以问题为载体,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问题是激发学生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最大动力,也是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课标2011年版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问题性是“综合与实践”课程的第一特征.问题的选择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有研究价值的话题.问题的提出可以是学生生活实际的横向延伸,也可以是使学生已有经验的纵向拓展,问题的呈现可以是数学教材或教师提出,学生尝试解决;也可以是学生尝试发现和提出,学生探究解决.
例如,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树叶中的比》一课,以生活中的树叶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线索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中,不断积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①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出示一组树叶图,通过观察,学生提出“相同的树,为什么树叶形状差不多?”“不同的树,为什么形状不同?”等有价值的问题,②在探索中分析问题.学生分工合作,自主探索,通过测量每片树叶长与宽的长度,然后计算比值.③在交流中解决问题,以小组的方式汇总研究成果,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同一种树,树叶长宽比值的平均值相近”“不同的树,树叶长宽比值的平均值相差很大”的结论.④在思考中产生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说出准备怎样开展研究.在这节课,教师紧扣“问题”,使学生积累了大量数学活动经验,
以综合为核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综合与实践”课程重在综合,这种综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综合,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综合,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数学与生活的综合,二是课程方式的综合.包括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能力、方法、工具的综合.综合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制订旅游计划》,围绕往返行程的规划、旅游的人员及构成、往返途中的交通工具等问题让学生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参与以下活动:①调查各个旅游景点路线图、往返交通工具、住宿地点及各项费用等信息;②统计各个调查数据;③初步制订儿条旅游的路线图,并计算出总费用;④根据旅游需求,选择合适的旅游方案,这节课的设置时间是长作业,从调查到统计再到分析,学生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在经历规划旅游行程、进行旅游费用预算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的知识,也综合了计算、统计等多种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实践为手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综合与实践”应当突出实践性.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可以由教师传授,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实地测量、动手操作、探究实验等实践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才能使得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不断成长,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元、角、分”这个单元后,教材安排了《小小商店》,这节课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的内容是根据教材提供的场景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唤醒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第二层次的内容是模拟购物活动,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第二层次活动的.课前,让学生自备平时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书籍等东西,自己动手设计价格标签,并贴在物品外面;然后把教室布置成小小商店,把课桌当作柜台,学生带的交易物品放在课桌上;学生分别扮成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感受.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制作价格标签,需要了解物品购买时的原价,思考出售时的现价;学生在售货时,需要向顾客推销自己的商品;学生在购物时需要与售货员讨价还价.可以说,这样的活动内容,有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亲自实践,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变得更有意思、更有意义.
以趣味为目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综合与实践”课程带给学生的不是“冰冷的美丽”,而应是“火热的思考”,“数学好玩”是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2002年8月世界数学家大会上给少年儿童的题词.儿童的天性就是玩,玩是孩子自主的、生动的、快乐的学习方式,“综合与实践”课程能够体现让儿童在“学中玩”“玩中学”的理念,
例如,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一课,一位教师以“玩”为主线,努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学生了解了七巧板的结构和用途后,设计了四个“玩”的环节.第一环节,肤浅地“玩”,难度系数一颗星.用七巧板照样子拼教材上的图.第二环节,深入地“玩”,难度系数两颗星.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图片,学生用七巧板照样子拼图.第三环节,想象地“玩”,难度系数三颗星.分别选用不同块数的七巧板来拼出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四环节,创造地“玩”,难度系数四颗星.以小组为单位,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如动物、建筑、日常用品等.这样的探究活动,围绕“玩”七巧板逐层展开,由看到拼再到创作,学生玩得快乐,享受乐趣,“数学原来是这么好玩,”很多学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以开放为路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材是“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的源头,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这是因为“综合与实践”编选在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并不多,要想“撬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并带来品质的提升,仅仅依靠数学教材中的几个主题活动,显然是不够的.笔者认为,“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内容,应该走开放式道路,广泛寻找和深度挖掘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选题,从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近年来,土豆价格呈现整体上涨趋势,引发了人们对商品价格的热议.针对这一社会热点现象,一位教师开展了《“逗你玩”——关于土豆价格的调查》的主题教学活动.本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联系社会热点,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交流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对土豆现象的话题,并说出需要研究的话题,然后,由学生自主确定研究土豆的小课题.第二阶段,组成研究小组,合作分析并解决问题.根据班级上具体情况,全班分为10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召集组员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并根据方案自主开展活动,最终写成研究报告的形式,第三阶段,汇报研究成果,深究问题蕴含的原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小组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有的制成《逗你玩,很好玩》的成果专辑,用文字、图片和数据的方式记录了调查成果;有的制成PPT课件,用文字、照片、录音、视频等方式,动态地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交流,学生结合经济学上“供求关系”来深度阐述了土豆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当然,除了社会热点外,还有很多范围广、自主性大、灵活性强的选题,有待于师生的深入探究……
“综合与实践”课程,一片希望的田野,它为小学数学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教师要通过深度把握“综合与实践”活动的“问题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构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平台”,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