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图像分析及诊断价值

2016-03-09钱玉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声像乳头状甲状腺癌

钱玉梅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门诊部,江苏 南京 210039)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图像分析及诊断价值

钱玉梅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门诊部,江苏 南京 210039)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超声图像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部队医院自2013年3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44例,对患者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采用HDI5000彩色超声仪,对患者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与术前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患者均检出甲状腺微小癌,声像图特征为结节圆形实质性低回声,结节内有小细点伴强回声,簇状分布。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结节内高阻力小动脉血流频谱,血流以点状分布,经周边部进入到结节。结论采用高性能超声检查可准确检出甲状腺微小癌数量与结节周边血流情况,将结节内彩色血流检测敏感度增强,进而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图像;诊断价值

临床将肿瘤直径≤10 mm特殊类型甲状腺癌称为甲状腺微小癌(TMC),乳头状癌占较大比重。TMC原发肿瘤隐匿性是其主要特点,早期无明显征兆,可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同时存在,也使得术前误诊率较高,增加了诊疗难度。研究选取某部队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44例,对患者超声图像进行分析,以明确超声图像分析与诊断的价值与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取自某部队医院2013年3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44例,男8例,女36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0.5±3.5)岁,病程15个月~3年,平均(2.5±1.5)年。单侧肿瘤35例,双侧肿瘤6例,峡部肿瘤3例。

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HDI5000型),诊断仪探头频率为6~15MHz。先使用二维超声对患者双侧甲状腺进行系统、全面的扫描检查,以明确结节数量、大小、位置等,并对结节边缘、形态、回声进行观察;随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及彩色能量图(CDE)对结节内与周边组织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最后应用脉冲多普勒(PWI)对收缩期峰值(Vp)进行测量,同时计算出阻力指数(RI)。仔细记录淋巴结形态、数量、大小、内部回声与血流情况,同时对双侧颈部淋巴有无结节肿大进行检测,将所有数据录入到电脑中传输到超声工作站,得出超声诊断结果[1]。

2 结 果

2.1 二维超声情况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均检出病症,大小为2~12 mm。最小病灶直径为2 mm×3 mm。超声检查显示声像特征为:实质性结节,圆形或者类似与圆形形态为主,结节低回声32例,结节等回声12例,所有癌结节均无规则边缘,且无包膜,分布细小毛刺。结节内有细小点状强回声,且呈现簇状分布38例(见图1),癌结节同时具有大斑状强回声4例。

图1 甲状腺微小癌结节圆形实质性低回声,结节内有小细点伴有强回声,簇状分布。

2.2 CDE与CDFI检查均能在病症内发现彩色血流信号

血流经周边进入到结节内,标记为特征性血流分布图像36例(见图2),病灶内显示点状血流信号,且血流丰富5例。PWI检测结节内血流分布小动脉频谱,流速为7.5~36 cm/s,阻力指数为0.4~0.9(见图3)。

图2 甲状腺微小癌CDFI显示内部有着丰富血供,且血流经周边部进入到结节内。

2.3 病理诊断结果

甲状腺微小癌中,乳头状癌29例,乳头状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乳头状癌合并腺瘤5例,乳头状癌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3例。

2.4 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

甲状腺微小癌中,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1%(40/44),发生3例(6.8%)误诊,1例(2.3%)漏诊。

图3 甲状腺微小癌PEI检测结节内小动脉频谱,流速7.5~36cm/s,阻力指数0.4~0.9

3 讨 论

3.1 鉴于TMC疾病存在隐匿性,病症多存在于甲状腺腺体与背侧被膜处,临床诊断不容易发现。且很多甲状腺疾病往往将结节掩盖,进而增大了误诊与漏诊率。高性能超声应用最新技术探头有了更高分辨率,将小结节诊出率大大提高了,并使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与鉴别率增强,可将囊实质结节与实质性结节检出。本次研究检出最小实质性结节为2 mm×3 mm。

3.2 高性能超声使甲状腺微小癌诊断率提高了。(1)甲状腺微小癌二维产生检查显示特征为圆形或类似圆形的形态,实质性分布可呈现出低回声或等回声,周边缺少规则性,且有部分毛刺分布。(2)实质性结节内病灶呈现簇状分布,但声影并不显著,点状强回声为主,也是甲状腺癌砂粒体声像图的基本表现。大部分甲状腺微小癌以I级乳头状癌为主,本组中大部分患者均为乳头状癌,且乳头状癌声像图表现可为病理诊断提供依据,乳头呈浸润性生长,无清晰边界,并无包膜,乳头状癌生长呈现浸润性趋势,肿瘤边界不规整,且呈现毛刺样。癌细胞重叠分布,缺少间质,且在声像图中反射界面不常见,由此病症低回声较为常见。乳头状癌间质钙化容易出现病症内强回声特征。使用高性能超声检查将癌结节内部结构分辨率与周边清晰度增强了,可以使声束从不同方向将病症穿透,减少了常规检查技术单一声束传播的不足,减少信息丢失,进而将砂粒体显示率增强。

3.3 CDFI对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价值

甲状腺微小癌具有特殊性,位置浅表,需使用敏感度更高的彩超诊断,使用高性能彩超检测敏感性较高,可以准确检测到血流信号,本组40例均检出血流信号,且均显示血流由周边部进入结节,呈现花点状分布的血流信号。采用频谱多普勒检测与小动脉频谱检测,血流峰值速度为7.5~36 cm/s,阻力指数为0.4~0.9。相关研究对甲状腺癌收缩期峰值流速与RI值变化存在较大争议,有研究认为,高代谢与肿瘤组织快速生长下,会形成较多血管,新生血管往往缺少平滑肌组织保护,且血管壁薄,可在CDFI中显示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但阻力指数降低的频谱图,病灶大部分>2 mm,如果病灶<5 mm病灶周边血流会进一步增多,有着明显血迹增多表现[2]。还有研究认为,甲状腺癌频谱会显示出高阻动脉血流。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动脉频谱阻力指数高。有研究对甲状腺癌患者20例血流图形进行分析,甲状腺实性病症内检出>75 cm/s血流信号,癌变可能性非常大[3]。但并不是所有呈现出这些表现的图像均为恶性肿瘤,自主性结节增生或者活跃也可以显示出血流信号增多[4]。本次研究癌病灶收缩期峰值流速范围7.5~36 cm/s,显示了恶性肿瘤诊断中观察峰值流速有一定意义,而RI值增高可作为辅助参考。

综上所述,甲状腺微小癌早期诊断可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随着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中应用的日渐普遍,其价值也得到肯定,鉴于甲状腺微小癌存在多源性与隐匿性,使用高性别超声连续诊断,可获得不同结节声像图表现,降低了误诊与漏诊率,值得采用。

[1] 宋琳琳,詹维伟.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及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1(12):1001-1005.

[2] 刘颖娴.联合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D].遵义医学院,2014.

[3] 杨志芳,詹维伟,周建桥.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1(10):840-844.

R581

B

ISSN.2095-8803.2016.12.156.02

猜你喜欢

声像乳头状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基于声像档案管理强化谈企业科技发展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