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感文化背景下护士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哲学思考
2016-03-09胡春玲
耻感文化背景下护士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哲学思考
胡春玲
关键词:耻感文化;职业价值观;哲学思考
呵护生命是医学的最高宗旨。医即卫生之意,防卫其生,生所以常存。古言医者仁人,应使众生无恙,上下和合,德泽遍生,子孙安然,传有后世。随着现代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呈现多元化,护理工作的难度、风险逐渐增高,导致护士的离职率增高,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率,最终影响护理学科的发展[1]。优质护理服务的推广不能单纯依靠技术的改革,护士的软实力及对护理事业的忠诚是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的根本动力。美国高等护理协会认为利他主义、自主性、人类尊严、正直和社会公正是护士应具有的职业价值观[2]。我国颁布的《护士条例》中也明确提出护士应当尊重、关爱病人,保护病人的隐私。臧爽[3]对本科实习护生工作价值观的研究结果表明,本科护生择业受到社会尊重、工作责任安全、个人发展等社会大背景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培养护士成熟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中国传统伦理耻感文化是深植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正确的荣辱观。本文在中国耻感文化背景下对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进行思考。
1耻感文化的内涵
耻感是指在一定的道德伦理标准下对他人和自身行为评价反省而产生的羞愧感受。形成于先秦,倡导于儒家,表于仁智义信。通过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内省、正己,注重慎独;行己有耻,以人为本,以善为源,将道德规范落实在生活工作中,知耻而后勇,为实现人生理想积极进取;崇尚操守,褒扬气节,躬行实践,以社会道德规范为标准,敢作敢为,一个民族才能众志成城,无坚不摧,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价值观。耻感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知耻则能改过,耻感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建筑中稳固的文化基石和文化价值的支撑。
2耻感文化与护士伦理道德培养的哲学思考
《道德经》中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万物尊道贵德”。道德是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也是伦理的精神基础。孙思邈明确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这是中国医者最早的医学誓词,推崇秉持公平正义、勿害为善。护士绝大时间独立完成护理服务,特别是夜班时,护士的每个举动言行,甚至表情、微笑变化都会影响病人的心理变化。夜班护士娴熟准确的技能操作、和蔼可亲的语言、轻盈的步态和饱满的精神都能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并提高病人的安全感[4]。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苏格拉底的“秉持公义”都指向了一个共同普世的护士伦理道德价值观。
3耻感文化与护士情感价值观的哲学思考
医学的神圣和艰巨注定医学的职业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我国护士人才需求较大,始终使护士处于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高负荷、高压力、高奉献、高付出的状态。贺琪等[5]对80后“护士工作价值观的研究表明,护士希望公正性、尊重感、工作被认可、人际合作性能得到公正的评价,这些也影响着护士的离职意愿。在呼吁职业精神与医学诚信的同时,以古代名医大师为镜,《寰宇记》云:“钟离县杏山,吴时董奉居于此,为人治病,惟令种杏五株,数年,杏至万株。”医务人员的价值应当表现在对社会人民的价值,即社会价值;表现在人的内在价值,包括德才学识和特有的人格价值;表现在医务人员的价值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回报[6]。
4耻感文化与护士认知价值观的哲学思考
认知价值观是对职业性质和发展成就的肯定,从职业兴趣、职业责任、职业成就等方面展示了护士职业需求高层次的内容。McNeese-Smith等[7]通过对412名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的调查表明,职业价值观受到年龄、工作年限、教育学历、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和组织承诺的影响,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呈正比,在关系、创造性、美学及管理的价值观上分值也很高,对工作满意度低的护士只在经济回报的价值观上分值很高。医乃仁术,护士的价值观影响着医学的社会价值,影响着护理研究的动机与目的,影响着对科学事实的筛选、加工和整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医之为术,贵在拯人之急,非徒专己之利”,我国的传统社会朴素的耻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护士的人生价值在与死神博弈的战场上得以实现。
5耻感文化与护士物质价值观的哲学思考
物质价值观是个体对有效和实惠的追求,包括工作环境、福利薪资等内容。程金莲等[8]对护士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30岁以下的护士物质价值观分值高于40岁以上的护士;职称低的护士物质价值观分值高于中高级职称护士。按照商品经济法则,作为高风险、高压力、高技术性的护理工作性质,理应受到社会和病人的尊重和理解,并获得合理的薪酬,十二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将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但现实中提供护理服务的价值与价格不符,与超负荷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形成反差,挫伤了部分护士的积极性,并在年轻人中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只有在自身的正当利益得到保障、付出的劳动得到充分肯定后,才能正确引导护士追求职业精神。增强组织承诺,将孔子的“仁”“义”融入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培育中,在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现代化医院发挥好技术,创造好效益,最终体现在对病人的高质量服务上。人类以群居的方式繁衍生息,各种行为均受到内心价值判断的制约,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传统的耻感文化能柔性内化道德荣辱,知辱明耻,将耻感意识和职业价值追求结合,迸发出强烈的坚韧精神,得以实现个人理想。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和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大背景下,深刻认识和弘扬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积极因素,重塑正确职业价值观,对于共建护理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美玲,王冉冉,侯淑肖,等.护士离职意愿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18):1667-1669.
[2]覃凤琼,韦驱.国内外护理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5):507-509.
[3]臧爽.本科实习护生工作价值观的调查[J].现代医学,2010,38(4):355-357.
[4]刘燕.夜班护士的护理伦理道德[EB/OL].2008-12-27.[2013-10-02].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journal/0907/2008-12-27-541240.shtml.
[5]贺琪,王慧珍,邓署芳,等.80后护士的工作价值观对离职意愿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8):134-135.
[6]胡大一.医学的哲学思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85.
[7]MeNeese-Smith,Donna K,Crook MN.Nursing values and achanging nursing workforce:values,age,and job stages[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03,33(5):260-270.
[8]程金莲,韩世范,褚银平,等.护理人员工作价值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3A):589-592.
(本文编辑崔晓芳)
(收稿日期:2015-06-12;修回日期:2016-01-0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2.045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4C-1528-02
作者简介胡春玲,主管护师,本科,单位:136200,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