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形廿合支表象理论认识里的人体四质关系
——根于“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五)

2016-03-09覃荣周王琪林王莉刘建钊蔡光正刘通徐飞余政

广东蚕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周身水谷化生

覃荣周王琪林王莉刘建钊蔡光正刘通徐飞余政

(1.阿坝师范学院藏羌医药研究所字道中周羌医药研究室,四川汶川 623001;2.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四川成都 610000;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羌医药分会,四川茂县 623200;4.字道五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五形廿合支表象研发部,四川成都 610000;5.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汶川县卫生局,四川汶川 623000)

中周论(中周学说)包括中阴阳零一论和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后者的“零一二三四”对应“土水火金木”。因为与五名“廿、合、支、表、象”同义的五数“二十、六、十二、八、四”正好分别在五行的“零、一、二、三、四”(即“土、水、火、金、木”)的五个数组(数系)中,所以结合具体应用的“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也称为“五形廿合支表象”理论。人体结构的组成包括“中”(阴阳零一)和“周”(五形廿合支表象),“中”为中心元神,“周”包括内周身和外周身。对应于五形廿合支表象,内周身的结构系统包括廿经(二十经络)、六道(六管道、赛米管道)、支藏(十二脏腑,亦即六脏六腑)、八器(也有学者称为八腑)和四质。外周身包括廿周天、合周天、支周天、表周天和象周天。内周身是指人体的有形周身,中周医论所言及的有形和无形是以人感知的角度定义的,有形或无形都是物质客观存在的形式。内周身之中,四质是人体的基本组织,支藏八器是器官体系、廿经和六道是四质的运行路径和通道;其中四质包括气、津、血和精。

四质中气、血、津、精的性状及其功能,均有其各自的特点。但是,这四者又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四者的组成,均离不开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四者的生理功能,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四质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相互关系。

1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血之间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四个方面的关系。

1.2 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从渗入的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气;从水谷精气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因此说,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液的功能也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就弱,甚则可导致血虚。因此,在临床治疗血虚的病证时常常配合应用补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这是气能生血理论指导临床的实际应用。

1.2 气能行血

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条达。因此,气虚则推动无力;气滞则血行不利、血行迟缓而形成血瘀,甚则阻滞于脉络,结成瘀血。气机逆乱,血行也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逆乱。如血随气升,可见面红、目赤、头痛,甚则吐血;血随气陷,可见脘腹坠胀,甚则下血、崩漏等。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常分布配合应用补气、行气、降气等药物,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这是气能行血理论指导临床的实际应用。

1.3 气能摄血

摄血,是气固摄功能的具体体现。血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如果气虚而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可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症,也就是“气不摄血”。治疗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才能得到止血的目的。

1.4 血为气之母

以上三方面气对血的作用,可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而存在于体内。如果去气失去依附,则浮散无根而发生气脱。所以,血虚者,气亦易衰;血脱者,气也逸脱。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多用益气固脱法,其机理也在于此。

2 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属阳,津液属阴。气和津液的关系,与气和血的关系极为雷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不仅依附于血,并且依附于津液,所以津液也是气的载体。

2.1 气能生津

津液的生成,来源于渗入的饮食物,有赖于胃的“游溢精气”和脾的运化水谷精气。所以,脾胃之气健旺,则化生的津液就充盛;脾胃之气虚衰,则运行津液的生成,而致津液不足。因此,在临床上也常常可见气津两伤之症。

2.2 气能行(化)津

津液的输布及其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由于脾气的“散精”和转输、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才能促使津液输布于全身而环周不休,使经过代谢的多余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津液的代谢才能维持生理平衡。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利时,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也随之而受阻;由于某种原因,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受阻而发生停聚时,则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也随之而不利。因此,气虚、气滞可致津液停滞,称为气不行(化)水;津液停滞而致气机不利,则称为水停气滞(阻)。二者互为因果,从而形成内生之水湿、痰、饮,甚则形成水泛为肿的病理变化。临床治疗时,行气与利水之法须并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3 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津液的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维持津液代谢的正常平衡,也有赖于气的固摄作用。因此,在气虚或气的固摄作用减弱时,势必导致体内津液的无故流失,发生多汗、漏汗、多尿、遗尿等病理现象。反之,由于津液能载气,故在多汉、多尿和吐泻等大量津液流失的情况下,也可出现“气随津脱”的病证。

3 气和精的关系

精与气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气能生精、气能摄精、精能化气三个方面。

3.1 气能生精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人体之精起源于先天之精,在生命过程中不断被利用或转化,或被消耗,因此需要后天水谷精微不断地供给和充养。只有脾胃之气充足,升降协调,才可运货吸收饮食水谷之精微以充养支藏八器之精,而脏腑之精流注于肾则可弃养先天之精,并合并为肾精。因此,气是精化生的动力,即精的化生依赖所化和支藏八器的生理功能活动。若气虚则精化生不足,从而形成精亏气乏的病证,临床治疗常采用补气生精之法。

3.2 气能摄精

气不但能促进精的化生,还能摄精,使精聚而充盈,不致异常耗损外泄,这也是气的固摄作用之具体体现。因此,气聚则精盈,气弱则精走。若肾气亏损,封藏失职,则可导致男子遗精、滑精等失精病证,临床治疗常采用补气固精之法。

3.3 精能化气

支藏八器藏精,精化为气,以完成脏腑的功能。肾精化生的元气,通过三焦布散全身,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推动、激发、调节支藏八器的生理功能。若肾精亏损,化气不足,则可见少气不足以息,动则气喘,肢倦神疲,少气懒言等气虚表现。

4 血和津液的关系

血和津液,都是液态样物质,也都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与气相对而言,二者都属于阴。因此,血和津液之间也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故有“津血同源”的说法。津液渗入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在病理情况下,血和津液之间也多相互影响。如:在失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可渗注于脉中,以补偿脉内血液容量的不足;同时,由于脉外之津液大量渗注于脉内,则又可形成津液的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病理现象。反之,在津液大量损耗时,不仅渗入脉内之津液不足,甚至脉内之津液也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的病变。

5 血和精的关系

血和精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精与血的这种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肾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这种精血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也可称为肝肾同源。

精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先、后天之精分藏于支藏八器之中,则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人而为血。由于肾为藏精之脏,故肾精化血的意义更为重要。肾精化血,菪养头发,故称发为肾之外华,又为血之余。因此,肾精亏耗日久可出现血虚病症,而见头发枯槁脱落等血虚之候。而血液以后天水谷之精为主要生成来源,肾精又赖后天水谷之精不断充养,因此,血液也可化生为精以不断补充和滋养肾之所藏,使肾精充实。故血液充盈则精足,血液虚少则精亏。临床以补肾为主治疗血虚,养血填精治疗肾精亏损,都是精血同源理论的具体应用。

[1]覃荣周.羌医大师与羌医药传承导师在羌族医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根于“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一)[J].广东蚕业,2016(50):4.

[2]覃荣周,王琪林,王莉,等.中周医药与养生学的基本哲学理论——根于“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二)[J].广东蚕业,2016(50):5.

[3]覃荣周,王琪林,王莉,等.五形廿合支表象理论认识里的人体有形周身——根于“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三)[J].广东蚕业,2016(50):6.

[4]覃荣周,王琪林,王莉,等.五形廿合支表象理论认识里的人体四质——根于“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四)[J].广东蚕业,2016(50):7.

[5]王琪林.五周变易理论认识里的人体有形周身——兼论中周学说与中医经典形体观之差异[J].广东蚕业,2016(50):4.

[6]元字元道.蔡氏祖传中周羌医经[EB/OL].字道五行网中京洛都西京长安站,http://zjldxjca.lyhmzxsyjzyzdxwx44443332210012 34.zdwx01234.zidao.wang/s?wd=,2013.

[7]刘建钊,王莉,蔡光正,等.羌医药基本理论的哲学基础——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 [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4(01).

[8]杨福寿,包希福,王战国.羌医特色疗法规范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

猜你喜欢

周身水谷化生
漫散时刻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幽门螺杆菌对肠化生胃黏膜Cd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胃黏膜“肠化生”就意味着胃癌?NO!
倔强
听一首歌
马凤琴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胃黏膜肠化生经验
水谷雅子的草根儿“驻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