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中央前房深度的测量

2016-03-09袁卫华

甘肃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前房角型眼部

袁卫华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中央前房深度的测量

袁卫华

目的:测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中央前房深度,以此为防治急性闭角青光眼导致的不可逆盲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前期眼(FEACG)28例28眼为研究对象,另外取我院就诊无前房浅、房角窄、无葡萄膜炎的30例3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用眼部A超测量两组中央前房深度。结果:FEACG组中央前房深度为(1.65±0.27)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98±0.3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部A超测量的FEACG明显浅于正常对照眼,可能避免其导致的不可逆的视力受损及减少其导致不可逆盲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中央前房;眼部A超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是眼科最常见的急诊之一,通常都会出现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是防盲治盲的重点工程。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必须具备的解剖基础为浅前房、窄房角,但这种浅前房到底浅到什么程度就可能发生APACG,为此我们用眼部A超测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中央前房深度,以此为防治急性闭角青光眼导致的不可逆盲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前期眼(the fellow eye of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FEACG)28例28眼为观察对象,入选标准:一眼确诊为APACG急性发作;另一眼从未发作,无眼痛等症状,无虹膜前粘连、无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眼压<21mmHg,经房角镜检查,房角分级为窄III或者窄IV,虹膜明显膨隆,但动态检查时均能看到后部小梁网,其中男1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1±6.4)岁,年龄范围为44~80岁。所有观察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入选对象均行视力、裂隙灯、眼底、房角镜检查。另选取我院就诊无前房浅、房角窄、无葡萄膜炎的30例30眼作为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8±7.4)岁。对照组排除标准:①眼压≥21 mmHg(1kPa=7.5 mmHg)②晶状体混浊在膨胀期或者是过熟期,屈光度≥6.0 D;③视盘C/D≥0.5,双眼C/D差值≥0.2;排除葡萄膜炎、眼外伤、内眼手术,同时排除青光眼家族史。两组性别比、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眼部A超测量中央前房深度采用重庆康华眼部AB超检测,用丙美卡因滴眼液行角膜表面麻醉。应用模型眼对探头的准确性进行测定。如测定的范围在探头允许的误差方位内,则探头的准确性是可靠的,可以应用。每次使用探头前及每检查一例病人前均应对探头进行消毒,将探头置于角膜中央表面,声波透过角膜中央顶点的,经晶状体中央、玻璃体、直至黄斑中心,从而得到中央前房深度,将所测得的中央前房深度数据存在电脑数据已备分析。

作者单位:517300广东 河源,龙川县中医院五官科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各测量数据以(±s)表示,用单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测量结果为,FEACG组中央前房深度(1.65±0.27)mm,对照组中央前房深度(2.98±0.3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77,P<0.05)。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房角关闭突然,眼压急剧上升可迅速致视神经受损而发生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可在数天甚至数小时使患者暴盲;急性大发作往往需要行滤过性手术,但由于眼部组织水肿,充血明显、炎症反应大,容易发生浅前房等并发症,滤过泡也容易纤维化,手术效果较差[1],且术后2年的手术失败率达15%~25%[2,3],给社会和患者带来极大负担。所以“在疾病初始阶段加强随访或者治疗”,从而对阻止病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初始阶段,但尚未发生青光眼阶段,在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影响下,出现房角急性关闭和眼压升高,引起眼前节损害及视神经受损。而临床前期通过避免诱发因素及预防使用激光虹膜周切术是可以避免急性发作及视力受损的,所以我们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为研究对象。临床前期具有闭角型青光的解剖结构特征:浅前房,窄房角,所以前房的测量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尤其中央,前房的深浅是判断是否具有闭角型青光眼危险的重要体征,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密切关系。目前临床上应用裂隙灯下中央的前房的检查作为筛查前房深浅的手段,但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主观性,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没有客观的数据作参考,所以存在明显局限性。而眼部A超是将所探测组织的界面回声以波峰形式显示,按回声返回探头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在基线上,构成与探测方向一致的一维线性图像,所测量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以供临床参考,其测量的准确并测量角膜中及各个象限的角膜厚度并将所测的数据储存在电脑已供分析,且操作简单,费用少,广泛应用在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疾患的,及人工晶体植入后选择晶体度度数的主要依据。所以在本研究中用眼部A超来测量中央前房。

研究中,FEACG组中央前房深度为(1.65±0.27)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98±0.36)mm,与李桥[4]等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所测的FEACG中央前房深度(1.55±0.25)mm相近,说明用A超所测测FEACG中央前房深度也与其他先进的医疗设备所得出得FEACG前房明显变浅是一致的,也可用于FEACG中央前房深度的评价。在临床和体检工作中,面对的往往是大量的人群,但在很多基层医院,不可能用UBM、眼前段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等这些昂贵仪器检查前房。但如用眼部A超扫描前房,所测的前房深度为(1.65±0.27)mm,对此类患者加强随访、教育、行周边虹膜切除术,避免诱发因素,将降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率。在很多眼科检查和手术如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白内障手术、三面镜检查等均要行散瞳,不可否认,散瞳如果使用不当,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但对需要散瞳的患者而因为惧怕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而不散瞳势必漏诊、误诊,为避免造成医源性青光眼,未进行相关检查,就给予使用甘露醇等医疗措施,也可能导致其他器官的医源性损害,所以散瞳前务必筛查FEACG和预测房角关闭危险度。如对患者散瞳前行眼部A超检查中央前房,所测中央前房深度约(1.65±0.27)mm,在散瞳前用够露醇或散瞳后及时使用缩瞳剂,将避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又可避免误诊、漏诊。

总之,用眼部A超测量到FEACG明显浅于对照组,可能避免其导致的不可逆的视力受损及减少其导致不可逆盲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

[1]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4-250.

[2]Foster PJ,Buhrmann R,Quigley HA,et al.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laucoma in prevalence surveys[J].Br J Ophthalmol,2002,86 (2):238-242.

[3]Cackett P,Vallance J,Cobb C,et al.South-East Scotland trabeculectomy survey[J].Eye(Lond),2007,21(l):46-51.

[4]李桥,王育良,卞春及.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前段相关结构的对比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08,16(1):7-9.

A

1004-2725(2016)03-0206-02

作者:袁卫华,E-mail:muduyu@163.com

猜你喜欢

前房角型眼部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影响分析
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