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2016-03-09李小云,于乐荣,唐丽霞
李 小 云,于 乐 荣,唐 丽 霞
主持人编语
新时期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李 小 云,于 乐 荣,唐 丽 霞
新时期中国贫困地区的贫困已由绝对意义上的温饱性贫困演化为以相对的资产和福利剥夺为主要特点的贫困,贫困的增量和存量并存并动态变化,致贫因素也更复杂。贫困治理面临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条件以及基层治理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对贫困进行包括社会保障兜底,资产补助性转移与增值,自然资产价值化,收入多元化以及扶贫方式改善等综合治理。目前正在实施的精准扶贫为形塑新型地方政府、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提供了契机。
贫困;治理;精准扶贫
作者李小云,男,汉族,陕西定边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3)。
广义的扶贫主要是指按照一定标准衡量的绝对贫困的减少和不平等程度的缩小两个方面[1]。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绝对贫困的缓解是非常明显的。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的2.5亿人下降到2010年的2 688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相应地从30.7%下降到2.8%[2]。改革初期的减贫成就主要得益于农业的高速增长以及改革初期的资产和分配结构的相对平等。公平的社会经济起始状况为经济增长的“滴漏”效应创造了条件,从而在这一阶段实现了良好的减贫效果。1985~2000年间,在市场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以及政府主导的农村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双重作用下,农村贫困人口规模继续下降,但是减贫的难度开始加大,贫困发生率的下降速度显著放缓,农村内部的不平等程度开始加剧。2000年以后,农村贫困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继续下降,但贫困人口内部也出现了分化,贫困的存量和增量的缓解持续低迷。
在农村的不平等程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新时期我国贫困地区的贫困已由绝对意义上的温饱性贫困演化为以相对的资产和福利剥夺为主要特点的多维度贫困,扶贫开发任务已从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发展阶段转入巩固已有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阶段[3]。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针对当前我国贫困的特征及形势变化推进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我国农村贫困格局的新变化
长期以来,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消除。产生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的生活改善程度远远落后于其他群体。这是由其自身教育、家庭劳动力、身体健康程度以及社会关系薄弱等各种经济和社会原因造成的。同时,这些人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因此,这部分群体不太容易在市场中受益。其次,尽管近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做了很大调整,但是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对一些贫困群体的保障水平,还不足以帮助他们越过贫困陷阱。因此,这些人在面临年老、疾病、伤残、遭遇灾害等情况下,很容易陷入贫困陷阱。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加剧,农村贫困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变化:一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下,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催生大量的贫困人口,从贫困特性上,可将这种贫困称之为转型贫困,或称短期性贫困和过渡性贫困。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会在经济发展中获得机会从而走出贫困,还有一部分人会随着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善而保持在贫困线以上,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可能既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受益,也无法得到足够的社会保障,从而会落入贫困陷阱,这部分人即构成了所谓贫困的增量;二是原来一直没有摆脱贫困的,而且处于贫困代际传递状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没有摆脱贫困的人口,因陷入长期性的贫困而构成贫困的存量。
与此同时,致贫原因进一步复杂化。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村贫困特征主要是具有普遍性的温饱性贫困,致贫的原因主要是制度性以及其他社会、经济、自然因素;随着我国减贫进程的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等成为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共同特征是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到了新世纪,我国农村贫困的区域分布开始被点状分散分布所取代,并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共同性的致贫因素开始弱化,而农户个体性因素日趋显著,致贫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4]。
贫困治理面临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条件以及基层治理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的农村贫困问题与人口老龄化、农村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和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程度累积等条件相伴相生并不断加剧,同时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在资本、利润的场域中凭借资源、资本、技术、关系和权力优势获益的群体会利用市场规则强化其强者地位,进一步垄断机会和利益,从而形成固化的“强-弱”结构关系。比如一些工商资本进入乡村,在这样的结构关系中很容易产生贫困本地化的现象。此外,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以及乡村空心化的治理环境也为扶贫工作带来新的挑战[5]。因此,当前的贫困问题更多呈现系统性的特征,依靠单一的扶贫手段很难实现既定的目标。
贫困特征及面临形势的新变化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及贫困治理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所依托的治理手段大致可以总结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基于市场的发展型扶贫治理模式,第二种模式可以称为基于权利为基础的保护型扶贫治理模式[6]。针对不同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所依托的模式有所不同,但并不是完全独立,甚至是兼具这两种模式的特点。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农村扶贫战略进入到“开发式扶贫”和“保护式扶贫”共同发挥作用的新阶段,国家采用的扶贫治理手段更加复杂,呈现出依托市场机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主导的扶贫开发混合运行的特点。与此同时,2014年提出的精准扶贫机制以及据此开展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工作,则在实践层面呈现出运动式治理的特点,这种运动式治理的方式一方面为形塑新型地方政府、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提供了契机,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行政成本高、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
二、农村贫困综合治理的目标及方式
在过去10多年中,贫和富的福利差距不是收敛,而是呈现平行移动和放大的趋势。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放缓的条件下,处于平均收入之下的群体就有可能长时间处于贫困;而如果假定存在对贫困群体的相对剥夺,即使经济处于增长状态,贫困群体走出贫困也很缓慢。在这样的条件下,处于极端落后地区的贫困村和处于收入结构底层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难以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这是因为经济增长的主体产业已经不再是能惠及这些地区和群体的产业,例如,具有很强减贫效应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很低,显然依靠传统意义上的低强度的、小规模的基于农业开发的扶贫措施,很难解决尚存的农村贫困问题,特别是深度的贫困问题。因此,对于深度性的贫困而言需要对贫困进行包括社会保障兜底,资产补助性转移与增值,自然资产价值化,收入多元化以及扶贫方式改善等综合治理[7]。
首先,绝对意义上的温饱性贫困已基本解决。然而,虽然一方面贫困人口的收入虽然也在增加,但还没有增加到足以让贫困人口走出贫困陷阱的临界点。而另一方面,非收入维度如教育、健康、环境、道路等诸多方面所造成的问题也在消解通过经济活动产生的收入,从而使得收入无法用于投资。因此,只能通过发展干预一定程度地抬高贫困人口综合资产存量(有条件的输血),尽量增加可用于投资的资产的总量,这将有助于贫困人口将资金财富的存量和增量更多地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开发式造血)。在生存性资产(如住房,医疗等)不提高,投入性资产不足的情况下,深度性贫困很难缓解。除了直接性的资产补助外,将计划到户的扶贫资金转化成贫困人口的股份,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开发,可以避免本属于贫困人口的资源被非贫困人口捕获的风险。
其次,在相对的结构性贫困的条件下,贫困人口走出贫困陷阱的门槛越来越高,仅仅依靠财政扶贫资金的单一支持和常规的农业生产,贫困人口很难摆脱贫困。与此同时,国家在贫困地区有大量的各种类型的项目投资,应该考虑减少部门在贫困地区的特殊性转移支付,更多地把这些转移支付转变成一般性转移支付,使得地方政府在脱贫目标的强制约束下能够通过一个有效的瞄准机制将这些资源整合到扶贫开发中来。目前体制下的资源整合在操作上很难,地方政府也无法突破资金管理的约束而违规整合资源。
第三,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扶贫工作不可能延续传统的以农业开发为主线的框架。在很多情况下,在强调对贫困户的支持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贫困户生活工作的空间:贫困村整体建设的落后对缓解贫困的阻碍作用。很多处于深度贫困的地方恰恰是生态环境好的山区和林区。贫困人口的资产增值将有助于这些群体获得可持续的脱贫之路。目前很多地方急于上项目,缺乏具有长期性的贫困村扶贫发展规划,出现了各种项目相互没有联系,甚至出现建设浪费的情况。
第四,由于贫困地区的人口不断外流,贫困村出现了承载扶贫开发主体缺失的问题,对很多以留守人口为主的贫困村进行建设的确存在备受争议的公共资源投入效益的问题。然而,贫困乡村作为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的空间不会消失,而且很多都是具有生态和文化价值的地方。把贫困村作为扶贫开发的综合治理单元进行建设,同时对贫困人口进行个体的帮扶是在深度性贫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制定科学的、长远的贫困村扶贫综合治理规划,并按计划分年度实施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有益举措。
第五,不能认为贫困综合治理是治理贫困人口。虽然致贫原因不乏有个人的进取心,等靠要以及福利依赖等方面的原因,但是很多情况下,贫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制度设置不当的产物。综合治理也是改进扶贫的治理机制。这里包括如何能发挥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如何能让他们有充分的信息和决策权。很多时候有权力的人握有资源决策权,做出很多不符合贫困人口需求的决策。贫困综合治理就是力图改善扶贫的治理结构,使扶贫资源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精准扶贫创新的治理含义* 本节参考李小云发表于光明网理论版的文章“精准扶贫正在形塑新型地方政府”,有改动。
贫困问题正在深化为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的焦点。这促使中央政府启动其权威性政治资源实施精准扶贫行动。在中央政府的强力干预下,精准扶贫影响已大大超过扶贫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原来的中央和地方集中一体的格局逐渐转变成权力相对划分的分权化格局。地方政府凭借其获得的权力,动员各种资源,在中央政府的战略布局下驱动了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尽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地方政府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的发展无法离开地方政府,这是中国快速发展转型的重要经验之一。
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构成了学者称之为“发展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定的政治体制条件下,地方政府在对上对下两个维度上长期扮演代理人角色:既要完成上级任务,还要满足群众的需求。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农村提留、计划生育等工作,使地方政府两头为难,干群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优先发展经济因而成为地方政府突破二元代理困境的最佳方案。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优先以及大众普遍受益的结果,极大地优化了地方政府的政治行为,也使地方政府拥有了发展业绩的正面形象以及前所未有的权威及资源。在此阶段,地方政府的总体形象是正面的。
新世纪以来,农村税费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调整以及中央转移支付等政策,使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因素迅速减少。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地方政府随之赢得更大的权力和权威空间,其作用急剧膨胀。事实上,在过去10多年,虽然地方政府依托土地经济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但其亲资本倾向也日益严重,权力与经济活动的交互影响,造成了经济权力化,滋生了大量的寻租空间。与此同时,民众的权利诉求开始公众化,而地方政府对权利诉求处理时有不当,断层开始出现,地方政治生态迅速恶化,发展型地方政府的形象也开始负面化。其实质是地方政府行为出现了可能脱离其维护社会公平基本职责的倾向。
在反腐战略的推进下,地方政治生态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培育地方政府新的政治生态,需要新的资源供给。在此之前,地方政府正向业绩的资源供给包括上个世纪的发展农业、乡镇企业、招商引资以及本世纪以来的城市化和创新发展。目前,在中央决定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新的资源重塑其形象。精准扶贫正好提供了这样的资源。
由于长期对经济增长优先的经验路径的依赖,如果仅仅按照一般性的要求,地方政府很难转变其行为。因此,中央运用了超常规的制度性手段,要求扶贫工作按照目标实行五级书记挂帅,同时出台了十分严格的目标考核办法。目前,这种制度性压力开始层层传递,出现了明显的正向政治效益。
笔者在云南勐腊县做扶贫工作,对此深有体会。以我所在的贫困村为例,村民说,我们十几年来很少见到领导,现在是经常见;以前领导来了也只是看看就走了,现在他们来了和我们一起工作解决问题。县委书记带头,县里的领导和各部门的领导几乎每天都在贫困村里跑。我们提交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很快研究解决,农户反映的问题也是马上讨论解决。这当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问题这样就解决了,而是意味着一个新的地方政府的生态正在发育。反腐败工作开展以来,有很多舆论认为地方政府不作为了。实际上,地方政府的作为需要新的资源供给。中央强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为地方政府有新的作为提供了舞台。就像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政府的政治生态一样,以强调作为政府政治任务的扶贫工作也正在改变着地方政府的行为。
首先,与以往地方政府熟悉的征地和招商引资等工作不同,扶贫工作是以人为本的综合性社会工程。虽然说扶贫一直都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将扶贫工作置于工作之首位,还是第一次。这样的实践必定会发育出地方政府从事以人为本工作的新制度性路径,并进而为地方政府全面引领社会管理提供实践经验。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地方政府由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型政府,向全面服务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型地方政府模式的转变。
其次,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人深入贫困农村展开工作。这一方面为地方领导提供了全面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拉近了地方政府领导干部与当地贫困群体的距离,增加了地方领导干部与贫困群体互动的机会。频繁的互动所形成的文化亲密感,以及许多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所引发的情感共鸣,都会逐渐融会到行政制度的行为中。因为决策者的实践经历和个人感受都会直接影响政府的政治议程。这也使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植根于地方政府的议程,有了比较强的社会基础。
第三,精准扶贫攻坚战要求地方政府具有更强的协调统筹能力。中央政府明确要求统筹各种资源进行扶贫攻坚,而如何统筹运用资源实际上就落在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头上,这就需要他们有更大的智慧来克服条条框框的体制约束,创造性地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这对于处于严格监管之下的地方政府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一方面,地方政府不能触及资源使用的红线,另一方面需要对资源进行创造性整合,这就势必会引发突破各种官僚限制的地方政府行为的创新。如同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中地方政府的创新一样,精准扶贫的工作难度恰恰也为地方政府创新、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提供了契机。各种规定约束之下的创新,比缺乏规定下的实践更具有制度上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这意味着政府行为的创新将不会延续过去缺乏约束的路径,而会更加遵循制度的框架和规范。
第四,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上呈现制度性特征。一方面,事权在地方内进一步下移,扶贫资源传递层级减少;另一方面监管权上提,强化高层级政府对基层政府的动态垂直监督。目前由县级政府具体负责确定扶贫村和贫困户的工作机制,原则上是县级政府掌握了扶贫项目的审批管理权,县的角色得到强化,而市的事权角色弱化,乡进一步虚化。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要减少扶贫资源传递的损耗,提高扶贫政策的实施效率,增加地方在脱贫方式上的自主性。与此同时,省和市负责扶贫项目及资金的监管,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建档立卡、信息化及全国性扶贫信息监测系统的建立,使得以后来自中央层面的监管增强成为可能。此外,国家入村直接面对农民,村庄代理人的角色弱化。精准帮扶所依托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意味着国家以“帮扶”的名义派出干部进入村庄直接参与对贫困的治理,可以防止扶贫资源在村庄内为村干部等体制内或体制外精英攫取[8]。
精准扶贫工作一方面有高强度、大规模的动员和宣传,同时也有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也在层层传递,作为人格化的政府当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应对策略。其中不乏也有弄虚作假的个例,但是在强大的政府问责监督下落实精准扶贫战略,也会诱发落实机制的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本身的性质也要求政府与贫困群体之间进行频繁的、实质性的互动,这一过程也恰恰正在改变政府的行政文化氛围。就像一位基层领导说的那样,现在我们是每个领导、每个部门都在说扶贫、都在抓扶贫,而这样一种为贫困群体直接服务的文化氛围势必会改变过去那种政府只为商人服务的形象。政府远离一点资本,亲近一点贫困群体,改变的将是地方政府的政治生态。
四、小结
新时期中国贫困地区的贫困已由绝对意义上的温饱性贫困演化为以相对的资产和福利剥夺为主要特点的贫困,贫困的增量和存量并存并动态变化,减贫的任务十分艰巨。就致贫因素而言,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甚至结构化的特征,共同性的致贫因素开始弱化,而农户个体性因素日趋显著并在市场化条件,这种强弱的结构关系开始固化。贫困治理面临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条件以及基层治理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依靠单一的扶贫手段很难实现既定的减贫目标,需要在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及治理手段上实现创新。
基于贫困特征及分布的变化,依靠传统意义上的低强度的、小规模的基于农业开发的扶贫措施,很难解决尚存的农村贫困问题,特别是深度的贫困问题。因此,对于深度性的贫困而言,需要对贫困进行包括社会保障兜底,资产补助性转移与增值,自然资产价值化,收入多元化以及扶贫方式改善等综合治理。
目前正在实施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地方政府重塑形象提供了契机及资源供给,并在提高扶贫政策的效率、增强中央层面对扶贫工作的监管以及防止扶贫资源被精英捕获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制度性安排,运动式治理呈现一些正向的制度和政治效益。然而不可否认,这种高强度、大规模的运动式方式存在行政成本过高、工作流于形式、影响政府威信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实践中考虑各地的差异,依托现有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提高扶贫成效,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进来。
[1]李小云.贫困人口陷入“结构性贫困陷阱”了吗[N].农民日报,2015-05-27③.
[2]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邓玲,吴永超.论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变化及其路径创新[J].理论探讨,2014,(6).
[4]左停,齐顾波,唐丽霞.新世纪我国农村贫困和反贫困的新特点[J].贵州社会科学,2009,(7).
[5]李小云,唐丽霞,许汉泽.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
[6]李小云.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3,(7).
[7]李小云.新时期农村贫困问题及其治理[J].国家治理,2015-10,(38).
[8]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8).
责任编辑:陈 刚
PovertyanditsAlleviationinChina’sRuralAreasoftheNewEra
LI Xiaoyun, YU Lerong, TANG Lixia
In the new era China’s rural areas have changed from the so-called absolute poverty (inadequacy of food, clothes and shelter) to the relative poverty characterized with a deprivation of assets and welfare; also, new households of poverty coexist with old households of poverty in a dynamic way, caused by more complex factors. To alleviate poverty we have to face changing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grass-roots environment. It is argued that 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target at the lowest-level social security, the subsidized transfer and accruement of asset value, the value gain of natural asset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ncom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ays. At present th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offer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innovative local government and anti-poverty mechan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王春光
C91
A
1003-6644(2016)02-0035-07
* 本文是在作者已发表的相关主题的论文、新闻稿以及采访稿基础上整理而成,难免有观点重复,特做说明。
精准扶贫事关2020年“全面小康”发展战略能否实现,当前已经上升到国家优先工作重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干部和各种财政资源被动员起来了,形成一场浩浩荡荡的全国“攻坚战”,许多地方将扶贫攻坚任务层层加码,要求比中央计划的提前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完成。这种运动式反贫困治理的优势是动员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行政力量去解决贫困问题,但是往往因为出现强大的政治压力而会使反贫困治理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这里的原因在于,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因为收入低或者物质缺乏。为了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我们感到需要从更宽的学科视角去回溯我国扶贫实践、贫困问题以及贫困治理,因此,约请了国内长期关注和研究贫困问题的一些重要专家学者撰写了这一组论文。
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贫困实质、贫困原因、反贫困实践、反贫困对策等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认为,不能仅仅靠单纯的行政手段去解决贫困问题,而且也不能把贫困问题简单地理解为收入低的问题。李小云和唐丽霞在《新时期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中指出,新时期的贫困不同于以前的温饱性贫困问题,导致贫困的原因更为复杂,因此过去那套治理贫困的方法需要改进和创新,要更加注重综合治理,而精准扶贫为地方政府职能调整和扶贫创新提供契机,但也要警惕由于强大的政治压力而可能出现数字游戏的危险。
毛刚强在《论发展社区福利与农村减贫》中基于他多年在社区福利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认为发展社区福利才能实现农村减贫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共享性,而社区福利发展的基础是社区合作和参与,于是从乡村更广的变迁背景下把发展社区福利作为农村减贫的核心工作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讨和论述。
朱启臻和梁栋在《基于乡村价值的精准扶贫》中用乡村价值理论审视扶贫开发实践,指出由于不重视乡村价值,从而使得过去所谓的输血或是造血式扶贫存在与乡村资源和文化价值脱嵌,从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他们认为,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多样性资源和价值,如果精准扶贫能与乡村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达到精准扶贫目的。
同样,张乐天和方煜星在《文化扶贫:一个贫困治理中的难题》中从贫困农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发现贫困现象与传统农民们的“活法”密切相关,并从上世纪乡村建设和合作化运动中找到启示,提出文化脱贫概念,并认为文化脱贫是中国贫困治理中久被忽视却值得高度关注的难题。这一观点与朱启臻和梁栋的观点起到呼应的作用。
王春光和卯丹在《人才扶贫》中认为,当前的精准扶贫在落实和实践中严重缺乏多种人才的支持,由此面临许多问题,人才扶贫应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从国家在贫困地区实施的特岗教师政策以及上世纪80和90年代成功的党建扶贫中找到实施人才扶贫的政策路径和启示。
总而言之,这组文章为当前精准扶贫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观点,相信会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作为2016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生态文明与反贫困分论坛的学术铺垫,亦相信这组文章会对论坛主题的彰显,提供一些新的讨论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