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抗阻力运动治疗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2016-03-09潘冰雪罗孟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专科阻力胰岛素

潘冰雪 罗孟兰



糖尿病抗阻力运动治疗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潘冰雪 罗孟兰

本文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抗阻力运动进行概述,阐述了糖尿病抗阻力运动的意义,以及抗阻力运动在糖尿病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旨在为有糖尿病防治的运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糖尿病;抗阻力运动;治疗;护理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量绝对减少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运动疗法因经济、简单而成为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1-2]。研究表明[3],运动不足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亦会引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糖尿病的运动分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两种方式,研究报道抗阻力运动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敏感性、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4]。笔者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现将糖尿病抗阻力运动治疗及护理综述如下。

1 抗阻力运动概述

抗阻力运动又称力量运动或阻力运动,是肌肉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一种无氧主动运动,主要包括克服弹性物体运动、对抗性运动、抗阻运动和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等[5-6]。1990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首先提出把抗阻力运动作为阻止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肌肉质量下降和功能丧失的一种训练手段,并作为促进人类健康项目的重要成分[7-8]。目前,抗阻力运动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心理衰竭、终末性肾病、高血压、肌少症、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脑卒中康复、高脂血症等领域均得到研究应用。

2 糖尿病抗阻力运动治疗的意义

2.1 减轻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是胰岛素信号不能激活葡萄糖转运体4(GLUT4)并将其转移至肌细胞表面,而运动引起肌肉收缩和低氧血症均可以动员GLUT4的转移[9]。抗阻力运动不仅使机体的肌肉收缩,还造成肌细胞内部的低氧环境,动员GLUT4转移至肌细胞表面,最终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10]。抗阻力运动是防止肌肉质量、肌力减少的有效运动方式,其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及脂代谢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2.2 加速糖代谢,控制血糖 抗阻力运动通过肌肉锻炼,使肌肉的耐力、力量和体积增加,改善肌肉的胰岛素受体和GLUT4总量,使肌肉葡萄糖的储存和利用增多。抗阻力运动通过对骨骼肌的直接刺激,使骨骼肌力量增强达32%,使肌横断面积显著增大,从而增多骨骼肌内部的毛细血管,保证丰富的血液供应,从而促进GLUT4的基因表达,同时使细胞膜GLUT4的蛋白含量增加,促进葡萄糖在骨骼肌的摄取速度,最终使胰岛素在骨骼肌细胞的敏感性得到改善;另一方面通过抗阻力运动消耗机体的能量,使机体内脂质的堆积减少,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和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增加[11]。

2.3 提高脂联素和降低血清瘦素 脂联素、瘦素是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到血清中的蛋白质,脂联素参与糖、脂代谢,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使胰岛素抵抗降低,具有抗动脉硬化、抗糖尿病、抗炎、改善血脂等生物学特性;瘦素参与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使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受到抑制,从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使胰岛素代偿性增加,并进一步促使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导致机体胰岛素抵抗增加,形成恶性循环[12-13]。脂联素、瘦素通过激活骨骼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使脂肪酸的氧化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增多,血糖浓度减低。抗阻力运动能显著升高机体循环脂联素,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其机制是通过打破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的平衡,造成体重减少或脂肪量的降低。

3 抗阻力运动在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合理的运动应先评估患者有无运动禁忌证,根据患者当前身体状况及活动水平,制定适宜的运动处方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并能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对于抗阻力运动,临床上的研究主要分为中等强度及高等强度两部分。中等强度抗阻力运动被认为是糖尿病普遍的运动方法,周加峰等[14]采用45%~60%中等强度的抗阻运动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王燕等[15]研究对2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12周中等强度的抗阻力运动,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的抗阻力运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及神经传导,且优于有氧运动。杨中方等[16]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渐进性抗阻力运动进行血糖控制,并对效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证实渐进性抗阻力运动能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肌力。付莉等[17]报道中等强度负重抗阻力运动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联合有氧运动效果更佳。孟朝琳等[18]认为餐后不同时间的抗阻力运动对降糖结果亦有影响,经研究结果显示餐后30 min运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即刻血糖有所下降,餐后60 min运动降糖持续时间较长。

4 抗阻力运动在糖尿病的护理

4.1 糖尿病抗阻力运动护理现状 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实施和护理已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但仍存在着运动知识匮乏等不足,尤其是抗阻力运动在糖尿病的应用尚未普及,医护人员对抗阻力运动相关知识的缺乏更为严重。因此,糖尿病抗阻力运动护理的发展必须首先提高护理人员糖尿病基础和运动疗法知识,根据当前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缺乏的原因进行分析是首要措施,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不足,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抗阻力运动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丰富的糖尿病知识,而目前临床上接受糖尿病专科培训的糖尿病专科护士不多,难以实施高质量的糖尿病患者的教育。(2)教育方法亟待改善。教育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对教育效果缺乏系统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使教育流于形式。(3)患者对运动认识不足。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种非药物干预方法,起效较慢,且难以坚持,许多患者更愿意接受药物治疗和控制饮食的方法,因此接受运动治疗教育缺乏积极性。(4)遵医依从性低。遵医依从性低亦是导致运动疗法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患者由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病程短、工作繁忙等原因可导致其遵医依从性差,从而使运动疗法受到影响。

4.2 糖尿病抗阻力运动护理未来发展方向 (1)加强护理人员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胡细玲等[19]调查显示,临床护士糖尿病相关知识欠缺,尤其是非内分泌科护士的糖尿病基础知识有待提高。耿丽荣等[20]提出给予糖尿病专科护士系统、规范化培训,搭建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提供有效的支持体系,将对充分发挥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专科作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朱小玲等[21]提出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糖尿病专科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科技术水平,有利于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2)加强患者的运动教育,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加强糖尿病患者抗阻力运动的健康教育,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信息交流平台为患者提供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从医院到社区普及糖尿病的运动治疗知识,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广泛支持,让人人皆知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好处,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李琳等[22]通过微信订阅号,王玲等[23]利用QQ群,王佳薇等[24]利用手机短信,曾洁等[25]通过网络医院管理平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依从性。

5 总 结

运动疗法、饮食控制和(或)药物治疗结合,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抗阻力运动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整糖和脂质代谢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宣传、推荐这种经济易学的运动方式,并让患者认识到运动治疗不用花钱,又能降血糖,减少脂肪存积,还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坚持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有效的办法。目前抗阻力运动在糖尿病的应用中尚属于起步阶段,护理上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喜欢并能坚持的运动方式并做到运动计划的个体化,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促使患者持之以恒坚持运动。

[1] Richter EA,Hargreaves M.Exercise,GLUT4,and skeletal muscleglucose uptake[J].Physiol Rev,2013,93(3):993-1017.

[2] 严军虎,张迪迪,罗 凯,等.有氧运动与抗阻力运动联合对Ⅱ型糖尿病的改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4):104-108.

[3] 牛 鹏,王爱民,张 玲,等.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01-703.

[4] Srikanthan P,Karlamangla AS.Relative muscle mass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ulin resistance and prediabetes:Findings from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1,96(9):2898-2903.

[5] Peterson MD,Rhea MR,Sen A,et al.Resistance exercise formuscular strength in older adults:A meta-analysis[J].Ageing Res Rev,2010,9(3):226-237.

[6] 申翘璇,楼青青,张丹毓,等.抗阻力运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67-369.

[7] Bergman M.Pathophysiology of prediabetes and treatm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Endocrine,2013,43(3):504-513.

[8] Rabol R,Petersen KF,Dufour S,et al.Reversal of muscle insulin resistance with exercise reduces postprandial hepatic denovo lipogenesis in insulin resistant individual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1,108(33):13705-13709.

[9] Gallwitz B,Kazda C,Kraus P,et al.Contribution of insulin deficienc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nature of early stage diabetes[J].Acta diabetologica,2013,50(1):39-45.

[10]戴 霞,楼青青,陈青云,等.联合抗阻-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9):1731-1733.

[11]方慧苹,王 箴,任素英,等.等长抗阻力运动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血糖值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1B):4068-4069.

[12]汪宗保,吴向阳,李静雅,等.不同负荷的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脂联素的影响[J].生物技术世界,2014(4):56-57.

[13]李 浩,刘彩红.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及血浆脂联素、瘦素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9):1848-1851.

[14]周加峰,叶新新.中等强度有氧和抗阻运动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和心肺功能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64-66.

[15]王 燕,裴 丽,尹爱莉,等.不同运动方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及神经传导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8):577-579.

[16]杨中方,白姣姣,李全磊,等.抗阻力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3):81-84.

[17]付 莉,张 敏,翟 迪.抗阻力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4,28(2B):580-581.

[18]孟朝琳,王燕翔,吴小彬,等.餐后不同时间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的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4A):31-33.

[19]胡细玲,凌 聪,杨海燕,等.临床护士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15(12):84-85.

[20]耿丽荣,肖凌凤,迟金凤.山东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与实践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1):848-851.

[21]朱小玲,何 红.非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训[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4):74-76.

[22]李 琳,彭家华,周祥艳,等.微信订阅号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信息服务[J].护理学杂志,2015,30(7):88-90.

[23]王 玲,李 静,邢秋玲.QQ群在糖尿病教育团队建设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13):1217-1218.

[24]王佳薇,谭擎缨,吕 佳,等.短信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4):1-4.

[25]曾 洁,吴 炎,陶 红,等.网络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延续健康随访管理的方法与实施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3):2919-2922.

(本文编辑 崔兰英)

547000 河池市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中医内科

潘冰雪:女,大专,主管护师

2016-07-06)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0.011

猜你喜欢

专科阻力胰岛素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零阻力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别让摩擦成为学习的阻力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