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性评价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作用

2016-03-09何航飞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体育课高校

何航飞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1191)



过程性评价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作用

何航飞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1191)

[摘要]过程性评价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方法,本文对体育课教学中应用过程性评价的意义和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引入过程性评价,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高校;体育课;教学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测评过程。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教学评价如何能够更加科学的反映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过去的终结性评价难以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并对其进行更加客观、公正评价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检索文献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过程性评价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意义、现状和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高校体育课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意义

过程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考核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从教学改革的方向看,更加重视教学与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对学习效果的新的认识。

评价的价值取向。虽然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对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关注,但是过分关注目标取向,评价的重心仍然是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是否一致。而过程性评价不仅重视学习效果,同时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在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中的表现。因此,过程性评价更强调的是教学过程的价值,是“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动态评价。

在评价的考核内容上,终结性评价内容主要是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表现。而过程性评价是主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

对评价的考核对象,终结性评价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仅是被动评价的客体。而过程性评价更加主张评价主体和客体的统一,通过师生间的“参与、交流和认同的交融过程”来评判这种融入学习过程中的成果价值。通过过程中评价的反馈,来促进考核对象对学习状态的调整,使学习过程更加高效,同时也构建师生对评价的理解和把握。

2 高校体育课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优势与劣势

2.1高校体育课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2.1.1全面且深入无论从评价的价值观取向看,还是从评价的考核内容看,体育课教学过程性评价相对于终结性评价都显得更加全面[4]。“三位一体”的评价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对学习效果的作用。终结性评价仅能测试可量化的、相对浅层次的学习效果,而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可以深入到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从不同视角对学习效果进行认定和评价,评价的层次也更加深入。

2.1.2灵活且及时在体育教学中,若评价能够及时的体现,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认定,可以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状态,更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运动天赋和张扬个性,更有利于反映学生参与运动的深度和广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因此,灵活且及时的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运动表现、动作技能掌握情况和态度意识等。

2.1.3连续且交融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始终。在教学过程的之前、之中、之后都连续性地进行着。伴随着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的逐步实施,学生会自觉地将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更加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成为促进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更是一种相互交融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会随之出现,会感受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是否用心、是否得当、是否公平。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信任。

2.2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局限

2.2.1评价标准难以统一由于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是开放的、及时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态度和技能的综合评价,评价的信息和参数可能会因时而变、因人而异,所以难以做到评价标准统一。没有绝对的量化标准,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也难以做到规范。

2.2.2评价主体的主观性较突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过程性评价是对客体全面深入的动态评价,评价主体的主观性显得较为突出。终结性评价可以按照量化的标准来公平评价,而过程性评价不仅存在着教师的主观性,而且学生也存在差异性,所以在评价中,教师的主观随意性会较突出,可出现教师说了算、学生对评价结果不服的现象。

2.2.3评价的信息量较大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评价的动态信息繁多,评价的对象量大,评价的强度较高,教师难以准确掌握全体学生的动态过程,难免会出现评价了一部分人,而忽略了另一部分人。另外,如果过分强调学习的过程性,由于信息量较大,很容易导致评价的过程过于繁琐,学生和教师不堪其烦。

3 体育课教学过程性评价的运用

3.1学习内容与成绩考核内容要紧密结合评价的内容要与学习过程紧密相关,其联系越密切,评价对学习促进的效果就越好。反之,就会出现考学分离的现象。譬如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学习运动技能,而考试内容却是考查身体素质。这样会使学生觉得考和学的内容关联性不大,产生上与不上体育课跟考试成绩无关,不用心上体育课也能拿高分的错误想法,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只有评价与学习内容统一,评价与学习才能相得益彰。

3.2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时,通常体育成绩的构成主要是平时成绩加上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构成除了以学生的出勤率为参考以外,还要有反映学生运动参与态度的定性评价。譬如定性评价可采用将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情况变换成加分或者减分的量化形式,并标注好加减分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另外,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运动基础的个体差异,将学生的参与态度、进步幅度和运动能力纳入体育考核中,做到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

3.3过程性评价的方法与形式要灵活多样在评价标准上应采用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相结合进行,在评价方法上可以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把学生在平时考勤、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体能与运动技能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等做好记录,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最终考核成绩评价可从学习档案评定成绩、期终量化考核成绩和教师评定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的成绩才是学生学习效果客观的、真实地反映。

3.4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美国教育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是在态度、技能、知识与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评定,不仅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通过评价能够更加促进体育课程的学习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既重视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4 结语

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和培养运动习惯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过程性评价自身的不足以及评价过程的不易掌控性,过程性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并未发挥其最大作用。因此,有待我们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松涛.过程性评价在体育教学法中的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4,12 (5):123-124.

[2]华音.高校体育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4):111-112.

[3]钟媚.过程性评价:概念、范围与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44-47.

[4]赢予.体育课过程性评价的优劣解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6,(7):12-13.

[5]蔡永.运用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高[J].上海教育科研,2007,(3):43-45.

[6]初立光,刘超.对普通高校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方法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4):52.

[责任编校:李振江]

收稿日期:2015-09-29

作者简介:何航飞 (1981-), 男,河南省洛阳市人,硕士,讲师,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 807.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276(2016)03-0254-02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体育课高校
体育课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