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连救母变文”文本入手细析儒道释孝观的体现
2016-03-09张秦源
张秦源
(兰州大学 敦煌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从“目连救母变文”文本入手细析儒道释孝观的体现
张秦源
(兰州大学 敦煌研究所,甘肃 兰州730070)
[摘要]通过对三种“目连救母变文”写本①的文本分析阐释三教融通的中华孝道观,侧重儒家孝观的“色养”和“重祭”层面,以及中土佛教基于“报恩”的平等孝观,特别从修仙成道和母性崇拜的角度探析道教孝观在变文中的展现,并以三教孝观混融合一的视角总结目连僧出于慈悲救度之心的“出世之孝”。
[关键词]目连救母;变文;儒释道;孝道观;文本
一、回顾儒释孝道观的研究
(一)从儒释二教角度研究孝道观的发展演变
孙修身先生阐述了孝道观从人性的角度延伸到宗教领域的自然性,即“将这种母本位的孝道意识,扩展和延伸而至于以父亲为中心的孝道意识”,也就是孔子所谓的“父子之道,天性也”[1]1。黄利发氏[2]2-3和韩焕忠氏[3]5-6特别探讨了原始佛教教义中的孝道思想。他们分别指出:原始教义中对“孝”的定义趋向于付出与回报的双向平等性;原始佛典《杂阿含经》中释尊对于孝的定义集中在“离苦得乐”的宗教观念上。孙向锋氏分析道:晋时人孙绰与隋末唐初的法琳在其论著(《喻道论》和《智度论》)中表现的释尊的孝亲观与儒家以“色养供奉”为原则的孝敬行为不同[4]。同时,杨鸿源氏总结了汉传佛教孝道观的四个途径,即“一为比附儒典及创作伪经,二是译出及改造佛教孝经典,三为创作孝论,四为展开民间宣孝活动”[5]。耿敬先生又比较指出儒家的“‘孝’是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而佛教的“孝”可以表现为子女劝导父母信奉佛法,度出迷界[6]。
(二)从唐代孝道文献入手研究宗教孝道观
魏承思先生在《唐代佛教和孝亲观》一文中特别将唐代的佛教孝思想进行了分析。他基于“怨亲平等,无分亲疏,利乐一切众生,救济一切众生”的佛教教观,特意提出“在‘业力不灭’的佛教思想影响下……念经荐福,成为唐代‘孝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民间如此,历朝皇帝也都如此,为皇考皇妣追福,以报养育之恩”[7]。王承举氏的硕士学位论文针对唐代的孝道文献作品进行了总结性研究。他分析研究了释道世的《法苑珠林》,指出在这本佛教总集中作者强调出家人须先修行正果,然后解脱父母。“佛教讲究的孝道是与报恩相联系的”[8]18,因而当父母去世后,孝子们必须通过“事亲、居丧过礼”的孝行为逝去的父母荐福。在附录里,他总结了有唐一代崇仰“孝道”的佛学作品[8]56。可以说,这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清晰地疏理了唐代佛教文献中的“孝道”文献,将佛教孝思想的发展与传承作了一番眉目清晰的辨析研究。
(三)针对敦煌变文进行专门的孝道观研究
朱恒夫先生曾指出:佛教追求涅槃的最高理想;儒家期望奉行“忠孝”的道德原则来建立幸福美满的大同社会;道教则崇尚自然淳朴的完美人性。三教之间纵然有种种的隔阂与辩难,但最终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为核心,佛道二教在根本观念上与儒教取得了一致。“目连救母故事的内容与形式的生成与发展,都由那些儒家伦理衰微的时代提供了契机,佛教僧侣或社会其他阶层的人,欲利用宣传孝道的目连故事来卫护道统……。”[9]伊昕舟氏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明确指出:“目连救母变文”的创作模式将“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和佛教的业报轮回、地狱审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0]在三教昌明的唐代,儒释道在宗教观的借鉴融汇中各有特色,其中“道家的修仙成道信仰是以忠孝仁义为基础”。总体而言,隋唐三教融合的文化现象是建立在儒家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上的。
二、儒家孝道观在“目连救母变文”中两个层面的反映
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尤其是孝道思想,它既是中国宗法制社会的重心,又是奠定“仁”与“礼”这两个儒家思想核心的基石。“目连救母变文”中反映的儒家孝道观主要表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日常生活中的贴心侍候和充足的用度供给是物质层面的孝行;而保持父母的心情愉悦以及为亡亲守孝祭祀则是精神层面供养的两方面。
(一)生活中令父母精神愉悦是儒家孝行的首要
《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11]124这就特意提到了对待父母的态度要和蔼,这样父母才能够心情愉悦。比起山珍海味、华衣丽服的物质供养,这种令父母精神愉悦的行为举止显得更胜一筹。“目连救母变文”中这样写到:
阿娘见儿来欢喜:“自汝出向他州,我在家中,常修善事。”……儿于一日行到邻家,见说慈母,日不曾修善……闻此语惆怅归家,问母来由,要知虚实。母闻说己,怒色向儿……儿闻此语,雨泪向前,愿母不赐嗔容,莫作如斯咒誓。[12]701-702
目连外出经营完毕,回家途中就先行派遣使者通报母亲,让母亲知道自己的安危并放心。果然,母亲见到儿子归来很开心。当目连从邻居那里听说母亲没有做善事却欺骗自己时,就想从母亲那里得证。但母亲听了很生气,目连又急又怕,连忙道歉,恳请母亲原谅他。这么做都是为了让母亲心情愉悦,他处处为母亲着想,生怕惹母亲不高兴。从教义上讲,目连的做法是孝子的行为,让父母开心地生活是孝子的义务,但笔者不是完全认可目连的行为。因为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当父母有错在先,作为子女的应该怎么做?是就错而错还是谏错以正?孔子和荀子都认为子女要努力劝谏父母改错,不能盲目遵从父母之命。《论语·里仁》有“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不敬不违,劳而不怨”[13]32-33。显然这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观点。目连知道母亲有错,就应该及时规劝母亲而不应该一味地谦让,凡事都应该以理为先。目连的行为同《奏百姓王士昊割股状》记载的太原人王士昊“割股疗亲”的故事都可以视之为愚昧的孝行,其行为本身突破了理智,是不应该效仿与提倡的[14]。但不论怎么说,目连的初衷是不想让母亲怒气攻心、劳体伤身,他努力想使母亲心情愉悦、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这是儒家教导子女首当其冲要做的事情。
(二)起居用度充足无乏是儒家“色养事亲”的关键所在
《论语·里仁》讲道:“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3]33但是“目连救母变文”却说目连“于一时间欲往他国与易”[12]714。目连选择外出经商,这就意味着他要离开母亲,不能再照顾母亲的日常生活了。这种做法与儒家的教义背道而驰,但笔者认为它并没有真正违背儒家的教义。因为目连是短期外出经商,不会长期离开母亲。而且目连外出经商的目的就是让母亲的物质享受得以满足。
“儿拟外州,经营求财,侍奉尊亲”……娘闻此语,深惬本情,许往外州,经营求利。[12]701
目连事先征得母亲的同意才外出短期经商,他的这一做法完全符合母亲的想法,母亲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愉悦。如果从佛教的孝道观讲目连的这一做法也是对的。佛教经典中宣讲的“五事侍亲”就包含:“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佛家和儒家都强调要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外出时要提出必要的理由并告知所辞之处,也就是儒家所说的“游必有方”。
(三)居丧过礼、虔诚祭祀是儒家孝行的终结
儒家教义注重祭祀祖先神灵,并有“三年心丧”的守孝规定。《论语·为政》载有“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13]9。《礼记·中庸》也有“事死如事生,事之如事存,孝之至也”[11]183。这足以表明儒家把生死同等,一概视为孝行必尽的义务。这一点在“目连救母变文”中有深刻体现。
罗卜三周礼毕,遂即投佛出家,承宿习因闻法证得阿罗汉果……罗卜自从父母没,礼泣三周复制毕,闻乐不乐损形容,食旨不甘伤筋骨……目连葬送父母,安置丘坟,持服三周,追斋十忌……[12]702,714,757
“三周礼毕”、“三年至孝”,这些都是儒家守孝的传统做法,而“追斋十忌”、“投佛出家”等做法则融合了佛教的教义,充分表现出佛教思想与儒家教义在丧葬祭祀传统上的交融互补。
三、中土佛教孝观及其在“目连救母变文”中的表现
前文中已经揭示佛教在中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儒家的孝行观念演变,然而原始佛教教义中亦有教导行孝的表现,只不过在转译佛经的过程中高僧们特意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语汇来表现相同的道理。如《佛说菩萨睒子经》经文中有“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15]438。
可以说儒释二教的孝道观在本质上是无二的。华严五祖宗密就直接指出“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16]。宋代高僧契嵩将孝视为佛教徒修行的根本,即“孝为戒先”[17]。当然,佛教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也保留了自己的一些关于孝道的独到见解,同样这些思想在“目连救母变文”中也有反映。
(一)时常为父母修法积福
佛教倡导的“孝”突破了儒家倡导的小孝,是基于“普渡众生”的大孝。佛教的轮回思想拟设了一切众生皆我父母的观念,因而佛教徒出家修行并取得正果,然后救度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才可能为生生世世的父母尽力尽孝。因此,佛弟子虽出家在佛寺,但是他们却在修行中虔诚供养三宝并回向父母以求为父母增福增寿。同时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要劝告父母信仰佛教、杜绝恶事、多修善事,以成无上正觉,解脱生死轮回的苦难。当父母去世后,要按照佛教的仪轨,斋素放生以超荐父母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些教义在《地狱经》、《孝子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萨婆多经》中均有涉及。目连在日常生活中就信仰三宝、深种善根。 “目连救母变文”中说:“弟子目连,在俗未出家时,名曰罗卜,深信三宝,敬重大乘。”又说:“生育一子,号曰目连,尘劫而深种善因,承事于恒沙诸佛。未见我佛在俗之时,家竭所有七珍,设斋布施于一切。”[12]714,756这段引文表现出目连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敬重三宝,在日常生活里认真研读佛教经典。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能够尽自己的力量为母亲祈得福寿安康,表现出他是一个真诚实在的孝子。“目连救母变文”中又讲道:“于一时间,欲往他国与易。遂即支分财宝,令母在后设斋供养诸佛法僧及乞来者。”[12]714目连之所以叮嘱母亲要把财富的一部分用来布施,其中的道理也很明显。目连可能已经在平时发现母亲的悭吝个性,但是作为孝子的他不可能当面指出母亲的过错,于是他想到用这种办法在无形中劝解母亲行善,挽回母亲过去的种种不善行为。当母亲去世后,目连也做到了“三年至孝”、“持斋十忌”并且放弃荣华、出家修行。他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弟子凡愚居五欲,不能舍离去贪嗔,直为平生罪业重,殃入慈母入泉门。只恐无常相逼迫,苦海沉沦生死津,愿佛慈悲度弟子,学道专心报二亲。”[12]715当目连在地狱见到母亲时,二人的对话也深刻表现出目连的孝心:“一从遭祸耶娘死,每日坟陵常祭祀。”而青提夫人的话也表现出她对儿子出家修行的行为表示赞许:“长悲怨叹终无益,鼓乐弦歌我不闻。欲得亡人没苦难,无过修福救冥魂。”[12]734,723目连认为报答父母的恩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所以他毅然决然地恳请佛陀教他佛法以回向父母。青提夫人在地狱受苦,她终于明白形式上的祭祀于她无益,只有儿子这种救赎可以帮助她脱离痛苦。
(二)善恶有因、行孝得福
佛教宣扬“孝”有报应,尽孝的人有好报,会出生在富贵人家享受荣华富贵;没有孝行的人死后堕于地狱受苦,即便重新投胎为人,也出生在贫贱之家受尽苦难。《增一阿含经》中讲:能恭敬父母弟兄、亲朋邻人的人“生豪族家”[15]595。这种因果报应的宣讲比起儒家的劝诫效果更强,因为没有人愿意死后堕入地狱受无间之苦。这一点在变文中有清楚的反映,青提夫人因为“逢师僧时,遣家童打棒。见孤老者,放狗咬之”而在地狱“身卧铁床无暂歇,有时驱逼上刀梯。搥捣碾磨身烂坏,遍身恰似淤青泥” 。而目连僧因为修善祈福而得“阿罗汉果”——“罗卜投佛出家,便得神通第一,世尊作号,名曰大目连,三明六通具解,身超罗汉。”[12]701-702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对比显得非常强烈。
(三)佛教倡导平等的孝观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因此父母与子女的责任与义务是平等的,不是子女一味孝敬付出而父母不给予回报。日本学者中村元在研究原始佛典后曾在其文章《儒家思想对佛典汉译带来的影响》中总结道:这就是世上的爱护,如父母不履行这四种爱护就不应得到子女的赡养和尊重[2]5。又《长阿含经》中讲:子女以“五事”侍奉父母,同样父母也要以“五事”敬爱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股彻髓……”[18]仅从“制子不听为恶”来看,佛教所倡导的与儒家就有相同之处,即有错不能强令子女从命,也就是儒家所倡导子女不必错从父母之命。在“目连救母变文”中我们看到的青提夫人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她不听儿子的合理说辞,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一自儿子去后,家中恣情,朝朝宰杀,日日烹庖,无念子心,岂知善恶。目连从邻居那里听说母亲并没有行善,于是闻此语惆怅归家,问母来由,要知虚实。母闻说己,怒色向儿:“我是汝母,汝是我儿,母子之情,重如山岳,出语不信,纳他人之闲词,将为是实。汝若今朝不信,我设咒誓,愿我七日之内命终,死堕阿鼻地狱。”儿闻此语,雨泪向前,愿母不赐嗔容,莫作如斯咒誓。[12]701-702
这一段描写所反映的青提形象令人义愤,其语言毒辣咒恶、行为蛮横,受到果报自是应该。然而目连形象在其“懦弱”的行为语言中无不放大了子女盲从父母之命的缺陷,这值得我们反省深思。同时佛教的这种平等思想比中国传统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男尊女卑”的观念要进步。在《目连变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我昔在于世上,信佛敬僧,受持五戒八斋,得生天上。汝母在生悭诳,欺妄三尊,不能舍施济贫,现堕阿鼻地狱。虽则日夜思忆,无力救他。愿尊者起大慈悲,速往冥间询。[12]758-759
当目连在天宫和父亲相识后,父亲先是感动,而后表现出对妻子遭遇的痛心。但是他无能为力,于是请求会法术的儿子去地狱解救亡妻,他虔诚地尊称儿子为“尊者”。这种父子、夫妻之间深沉而平等的爱令人动容。
四、道家的“修仙成孝道”
道教在其产生之初就浸润在儒家的孝道文化之中,自然传承了儒家的孝道思想。然同中求异表现在其重点关注修仙成道、福惠慈亲和母恩最深、报恩于母两种做法,这种思想在“目连救母变文”中亦有体现。
(一)道家继承儒家孝道思想
道家既关注在父母生前尽自己的能力敬老养老,也关注父母的丧葬大事,《文帝孝经》中就有相关记载:“终天之日,饮食不甘,哭泣失音。衣衿棺椁,多方自尽,三年哀痛,晨昏设鉴。佳冢厚穴,安置垄丘,礼送归祠,亲魂有托。”[19]303此告诫道教徒在修行的时候一旦遇到父母的丧事,一定要虔心虔意对待。目连对待父母的丧事正是三年守丧,痛哉哀哉。正如变文记载“目连闻说事因由,闷绝号咷雨泪流,哀哀慈母黄泉下,乳哺之恩不易酬”[12]703。他坚守孝道为母亲守孝三年,在这三年中他无时不思念着母亲,饭食不香、形容枯槁。他的孝心明镜可鉴。
(二)道家兼修“入世之孝”和“出世之孝”
道教徒需要遁世修行。因此,在道教的孝道观里“人道”和“仙道”兼备十分突出。认为要想修得“仙道”要先学会孝,因为“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20]。“孝能慈悲,孝能忍辱,孝能精进,孝能勤苦,孝能降服一切魔事……”[21]这一段记载,赋予孝极大的功能,孝的修行就是成仙的核心因素。因为只有孝的思想才可以教导和约束出家人的行为,孝行好的人自然能够抵御一切不良诱惑,从而专心修炼,早日成仙。当个人位列仙班,对父母而言就是最好不过的报答。“勤心行道,七祖父母,皆得升天。”[22]这种观念说明道教的孝道观已将儒家祭祀观念的内涵深化了,不仅仅在于形式,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度脱。“目连救母变文”的末尾有“目连见母罪灭,心甚欢喜,启言:‘阿娘,归去来,阎浮提世界不堪停。生住死,本来无住处,西方佛国最为精。’感得天龙奉行其前,亦得天女来迎接,一往迎前忉利天受快乐”[12]744。这里的佛国净土与道教的仙方异域是同一概念,而道教的孝道观即追求这种境界。相应地,道教同佛教一样也提出了不孝的后果,那就是堕地狱受苦。
(三)道家基于母性崇拜的孝观念
若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人类的“孝”意识是一切高等动物在出生后的本能[3]5-6,这本是一种母本位的孝道意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逐渐扩展和延伸而至于以父亲为中心的孝道意识[1]1。因此,“‘孝文化’人类文化心理情结可追溯到母权的原始胎记,是人类对‘母亲’原始情结的原型,‘是关于文化始源、根柢、依据、归属等等的一种人类学表征,是关于最崇高、最伟大、最神圣的事物的一种永恒喻体’”[23-24]。
道家的思想中就贯彻着母性崇拜的理念,它的传统不同于儒家的传统——父权至上。道教特别提倡对母亲的感恩。一则感激母亲赋予生命的恩情,一则“道化生万物”的最高理念与母亲孕育生命的现象相契合,所以《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强调指出:“母见儿喜,儿见母喜,二情思想,慈爱亲重。”[25]“目连救母变文”中有:
天堂独有阿耶居,慈母诸天觅总无,计亦不应过地狱,只恐黄天横被诛。目连见母吃饭成猛火,浑搥自扑如山崩,耳鼻之中皆流血,哭言黄天我娘娘。[12]721,741
目连用法眼观瞻到父亲在天宫享福而母亲在阿鼻地狱受苦,他对母亲的愧疚和爱意就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在他亲眼看到母亲的现状后痛苦地想陪母亲一同死去,替母亲受苦。据皖南民间传说——地藏王菩萨的前身即是目连僧,有学者发现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讲述的婆罗门孝女和光目孝女学习佛法、超度母亲的故事与目连救母故事很接近。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在印度佛教的典籍中孝子孝女解救母亲免于地狱受苦的情节具有相似之处。而笔者认为这种救母故事的深刻含义在于教育大众懂得“母恩最深”的道理,子女对母亲生育和抚育的报答是必须的。况且人类对母亲的深情源于襁褓之时,这是人类共有的情感。道家的孝道思想特意提高对母亲的孝敬自然也是这种人类情感的流露。
五、“目连救母变文”中三教孝道思想的融汇相通
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在长期融汇贯通的历程中,孝道的思想始终是三教思想的根源与核心。总体来说,儒家是入世的“孝”,佛家是出世的“孝”,而道家是入世与出世兼修的“孝”。
(一)佛道二家的“出世之孝”
因为佛、道二家都有遁世修行的经历,所以它们对弟子出世的“孝”都有教义上的要求。佛教规定出家为僧一定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否则不会授以具足戒。“夫为道者,不辞父母,不得作沙门。”[26]道教也表明出家修行的人要定期归家省亲。《洞玄灵宝道学科仪》规定:“若在远,随四时省问;若在近,随月朔省问。”[27]这就是对父母意见的遵从,体现了孝敬在于顺心顺意。
目连在母亲健在时就经常阅读佛典并时常供养三宝,为母祈福。他没有在此时选择出家修行,即念及母亲尚在,需要他时刻不离左右照顾。当母亲去世后,他决然投佛出家,救母度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不违父母”。“然后舍却荣贵,投佛出家,精勤持诵修行,遂证阿罗汉果”[12]756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并且在“目连救母变文”中,青提夫人提到:“汝向家中勤祭祀,只得乡闾孝顺名。纵向坟中浇沥酒,不如抄写一行经。”青提夫人所说的话表明了她的观点,即对目连出家修行表示支持,因为她自己深知唯有儿子通过修法积福,她才可以获得救赎[12]734。同时,目连父亲辅相也说道:“报言我子能出俗,斯知心愿不思议,为僧能消万劫苦,在俗恶业堕阿鼻。”[12]758辅相的意思即支持儿子抛弃俗世的荣华富贵,追求出俗超脱的修行生活,这样不仅对他本人好,也可以为亡去的父母修福。
“目连救母变文”中还有这样一句:“目连供佛说殷勤,不弹劬劳受苦辛,稽首十方三界佛,心心惟愿救慈亲。”[12]709目连出家修行的目的在这里表现得非常清楚,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救慈亲”,对他而言,父母生养子女辛苦一生,子女现世尚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更不用说结婚生子了,所以要出家修法去超度父母。
(二)佛道二家的救度思想
道家和佛家所提倡的精神救度从宗教的意义上讲比儒家的形式之祭更胜一筹。道教宣称“先鬼有知,将蒙我荣,或可以翼亮五帝,或可以监御百灵……威可以叱叱梁成,诚如其道,罔识其妙,亦无饿之者”[28]。佛教则讲:“养不足以报父母,而圣人以德报之。德不足以达父母,而圣人以道达之。”[29]“目连救母变文”中也说:“弟子凡愚居五欲,不能舍离去贪嗔,直为平生罪业重,殃入慈母入泉门,只恐无常相逼迫,苦海沉沦生死津,愿佛慈悲度弟子,学道专心报二亲。”[12]715并且佛陀对目连的孝行也表示赞许,他赞叹道:“汝能行孝,愿救慈母,欲酬乳哺之恩,其事甚为希有。”[12]708“目连救母变文”的作者也在文末赞叹道:“奉劝座下弟子,孝顺学取目连,二亲若也在堂,甘旨切须侍奉。父母忽然崩背,修斋闻法酬恩,莫学一辈愚人,不报慈亲恩德。六畜禽兽之类,犹怀乳哺之恩,况为人子之身,岂不行于孝顺。”[12]711动物都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何况具有“七情六欲”的人类。作者的这番话语如醍醐灌顶,简单的道理背后竟蕴含着如此深沉的情感,足以让不孝者羞愧。
目连为了解救母亲,放弃了荣华的生活,辛勤学习佛法而不知疲倦,甚至佛陀对他的做法都以“希有”称赞,可见目连的孝心之深重。当今学者也总结到:“佛教之孝乃出世间之孝,以救度父母出离生死为要,并视此为孝之大者,为孝道之根本。”[30]这种出于精神方面的永恒救度断然灭绝了人的轮回之苦,是宗教所倡导的殊胜法门,也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用来抵御儒教辩难的绝妙理由。
(三)儒佛道三家孝思想的泛化
儒释道三教发展的合力点都集中表现在孝道思想的泛化上,这种扩大化的孝思想最终形成了博爱的世界观。笔者认为这是三教发展的进步之处,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广泛的生命力。孟子的“推恩”思想首先从个体家庭的孝推广到对众老人的孝,最终将这种仁爱之情普及生灵万物。道教经典《文帝孝经》云:“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19]304佛教则说个体的“小孝”要推及救度一切有情众生的“大孝”,因为佛陀讲世间的一切都在因果轮回之中,在无数劫以来,每个人都曾有众多父母,也曾是众多有情的父母。甚至大乘佛教宣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观点,即天下父母皆是我的父母,万物众生也是我的父母,佛弟子要普渡众生、解脱众生。在佛典《盂兰盆经》的文末,目连请教世尊解脱一切有情父母的法门,世尊说:“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为现生父母增福延寿,为过去父母离苦得乐。”[31]所以说“孝”的思想博大精深,当我们把“孝”置于寰宇的角度来思考,它所产生的力量和教育的意义就格外深远。
注释:
①王重民、向达等先生辑录的《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中收录有11种“目连救母”变文写本。本文以《敦煌变文集》中收录的《目连缘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和《目连变文》三种变文(见同书第701至761页)为研究对象,拟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儒、释、道三教孝道思想(笔者之所以兼谈儒释道三教的孝道思想,是因为这三篇变文的内容都较佛经原典有所发展,它们多少都融入了儒释道三教的思想,最终为目连救母故事的彻底中国化奠定了基础)。为便于行文,本文在称呼上述几种有关目连救母的变文底本时,统一称“目连救母变文”。
[参考文献]
[1]孙修身.儒释孝道说的比较研究[J].敦煌研究,1998(4).
[2]黄利发.中国佛家与儒家孝道思想的比较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07.
[3]韩焕忠.佛教对中土孝亲观的因应之道[J].孝感学院学报, 2010(5).
[4]孙向锋.从目连戏看儒家孝亲思想对佛家文化之影响[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5):17-21.
[5]杨鸿源.中土佛教孝论考略[J].孝感学院学报,2010(2):18.
[6]耿敬.佛教忠孝观的儒家化演变[J].东方论坛,1997(3):1-7.
[7]魏承思.唐代佛教和孝亲观[J].法音,1985(6):20.
[8]王承举.唐代孝道文献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9]朱恒夫.目连救母故事与儒家伦理的社会地位之关系[J].戏曲研究:第57辑,2001(2):152-153.
[10]伊昕舟.敦煌变文中的教化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63.
[11]王云五,朱经农.礼记[M]. 叶绍钧,选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1947.
[12]王重民,王庆菽,向达,等.敦煌变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3]孔丘.论语[M].杨伯峻,杨逢彬,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9.
[14]董诰.全唐文:卷542 [M].北京:中华书局,1983:5504.
[15]大正藏:卷3[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3.
[16]大正藏:卷39[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3:505.
[17]许里和.佛教征服中国[M]. 李四龙,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3.
[18]大正藏:卷1[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3:47.
[19]藏外道书:第四册[M].成都:巴蜀书社,1992.
[20]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79:593
[21]李德范.敦煌道藏:第五册[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9:2457.
[22]道藏:第6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149.
[23]仪平策.母性崇拜与父性崇拜:中西方异质文化范型溯源[J].学术月刊,1996(10):88
[24]郭跃进,戴谨忆.孝行古今说目连——浅析“孝文化”在目连戏发展中的传承与演变[J].中国戏曲学院院报,2012(1):68-69.
[25]道藏:第11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471.
[26]大正藏:卷2[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3:678.
[27]道藏:第24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777.
[28]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52.
[29]大正藏:卷52[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3:661.
[30]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
[31]竺法护.佛说盂兰盆经[M].北京:八大处灵光寺,2002:76.
[责任编辑张亚君]
[中图分类号]I207.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30(2016)02-0020-06
作者简介:张秦源(1991- )男,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敦煌学。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创意关键技术研究”(2013BAH40F01)。
收稿日期: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