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里人在中亚的活动空间及其与蒙古的交锋
2016-03-09陈小红
陈小红
(暨南大学 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康里人在中亚的活动空间及其与蒙古的交锋
陈小红
(暨南大学 文学院, 广东 广州510632)
[摘要]康里,古高车人后裔,4世纪末,高车人在蒙古高原开始兴起,游牧在色楞格河的两岸。其后,分别臣属于柔然、鲜卑、突厥、西辽、金朝、花剌子模等不同政权,直至蒙古西征,蒙古与中亚的康里人主要在康里原居地及花剌子模国的战场上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康里人虽奋力反抗,但最终被蒙古军征服,东迁至中原。
[关键词]康里;中亚;分布;蒙古;交锋
康里乃中亚突厥族之一。在不同史籍中,对康里的翻译不同。如《北使记》载为航里[1];《黑鞑事略》作杌里[2];《元朝秘史》称康邻[3]451;《金史》为康里[4];《元史》称作康里、杭里、康礼、杭斤[5]。《南村辍耕录》有康里、夯力,并将二者视为不同氏族[6]。《蒙兀儿史记》中也叫做康伊克里,康克里、康略里[8]。元苏天爵《元名臣事略》作喀喇[7]等。史籍记载,康里为古代高车人的后裔。
一、康里人在中亚的活动空间
康里虽为古代高车人的后裔,但是史书关于“康里”一词的记载却十分缺乏。不过刘迎胜认为,早在《唐会要》中记载的康曷利,指的就是康里部[9]。总之,康里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曾臣属于不同政权。
在4世纪末的时候,古代高车人兴起于蒙古高原,在色楞格河的两岸生活、游牧。当时北魏鲜卑人多次征讨高车,漠南、阴山一带的高车相继被他们征服,漠北的高车族也受到掠夺。
此时,附属于拓跋鲜卑的柔然也逐渐强大,395年,柔然的社仑可汗被北魏打败,逃到蒙古高原的北部,深入到高车人游牧的腹地,“遂并诸部,凶势益振”,征服了漠北的高车人。487年,柔然的豆仑可汗又想大批地征发高车人,准备进犯北魏。为了高车族的生存,高车的副伏罗部酋长阿伏至罗于487年(也有人认为是492年)与穷奇一起率领高车部众十多万人,兵分两路,向西域迁徙,想彻底脱离柔然。“豆仑与叔父那盖为二道追之,豆仑频为阿伏至罗所败”[10],最后迁徙到了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在此地建立了高车国。但之后高车与柔然仍然相互为敌数十年,直到541年高车国被柔然所灭。
6世纪中叶,与高车相邻的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的南面。546年,高车国攻打柔然,突厥族的首领阿史那土门则攻打高车,降其众五万余落[11]。到了583年,东西突厥以阿尔泰山为界分立之后,康里人则开始分别臣属于东突厥和西突厥。
8—11世纪,康里人被葛逻禄人所统治,游牧于乌拉河以东至咸海东北一带,南部则与中亚河中为邻。《蒙古帝国史》认为哈剌鲁即葛逻禄人[12]。
12世纪,康里部曾臣属于西辽和金朝。首先是西辽。西辽的疆域分为王朝的直辖领地和附庸国、部两部分。直辖地是以都城虎思斡耳朵为中心的锡尔河上游、伊塞克湖周围地区以及七河地区南部。其附庸国有高昌回鹘王国、东部喀喇汗王朝、西部喀喇汗王朝、花剌子模国;附庸部族则主要有康里部、粘拔恩部(乃蛮部)、葛逻禄部。
在臣属于西辽前,一些康里人曾被八剌撒浑地区的统治者,一个自称是阿甫剌西牙卜后裔的君主统治,但由于该君主没有能力掌管本应属于其统治范围的康里突厥人和哈剌鲁人,反而经常受到他们的欺凌和抄掠。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记载“该地的哈剌鲁人和康里突厥人已经摆脱了对他的隶属,而且经常欺凌他,袭击他的部属和牲口,进行抄掠”[13]。格鲁塞的《蒙古帝国史》亦记录有:“他(即耶律大石)向八刺撒浑前进。这个地方的统治者,自称为额弗刺昔牙卜王朝的后裔,并不很强盛。他仅仅管辖哈剌鲁突厥人和康里突厥人,而这些人不服从他的命令,甚至有时侵犯他的疆域。”[12]16
该君主“听说菊儿汗(耶律大石)及其部下的移居,以及他们人多,他向他们遣出使者,把自己的软弱、康里人和哈剌鲁人的强大和奸诈告诉他,并请求他到他的都城去,以此他可以把他的整个版图置于他的治下,从而使他自己摆脱这尘世的烦恼”[13]417—418。于是,耶律大石进入八刺撒浑,夺得了汗位,取消了阿甫剌西牙卜后裔的汗号,授予其夷离堇·突厥蛮的衔头。不久,他便“使康里人服从他的统治”[13]418。
关于臣属于金朝的情况,《金史·粘割韩奴传》记载:“是岁,粘拔恩君长撒里雅,寅特斯率康里部长孛古及户三万余求内附,乞纳前大石(耶律大石)所降牌印,受朝廷(金朝)牌印。诏西南招讨司遣人慰问,且观其意。禿里余睹、通事阿鲁带至其国见撒里雅,具言愿归朝廷,乞降牌印,无他意也。”[4]2637《金史·世宗本纪》有载,大定十五年(1175年),“七月丙午,粘拔恩与所部康里孛古等内附”[4]2638。
据伊本·阿尔·阿苏尔的《全史》可知,对西辽“归附之诸酋长之衣带上,系一银牌以示臣顺”[14],撒里雅要交给金朝的“大石所降牌印”,就是其之前向西辽“以示臣服”的银牌。这一举动说明撒里雅决定臣服于金,而与西辽断绝关系。1170年,西辽与西部喀喇汗王朝联合讨伐花剌子模时,花剌子模国被打败。花剌子模的国王沙伊勒-阿尔斯兰死后,其最小的儿子苏丹即位,其兄特克什则投奔了西辽。后在西辽菊儿汗耶律普速完的帮助下,于1772年登上花剌子模国王的位置,西辽因此趁机加强了对花剌子模的控制。但在耶律普速完的统治时期,西辽对东北部的控制慢慢减弱,于是有了撒里雅归附金朝的事情。另外,其所率的还有康里部的人,说明康里此时亦臣属于金朝了。粘恩部即乃蛮部,游牧于阿勒坦山(阿尔泰山)与谦河(叶尼塞河上游)之间。当时康里人活动的地区在巴尔喀什湖以北,西达咸海以北。所以,跟随粘拔恩部归属金朝的康里部,可能是靠近粘拔恩部的一些康里部落,属东部康里人。在粘拔恩臣属金朝后,在原来两属的部族亦有不少部族逐渐臣属于金朝,明昌元年(1190年),还有“大石部长乞修岁贡者”[4]2093,就可以证明这一点。金朝最终确立了对阿尔泰山一带的统治,以阿尔泰山与西辽为界。
13世纪初,随着西辽的衰落,与西辽接壤的中亚古国花剌子模开始兴起。花剌子模是从塞尔柱伊斯兰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帝国,它不断向外扩张,在阿拉·阿德丁·摩诃末时期成为中亚的主要帝国。其领土东北至昔浑河(今锡尔河),东南至申河(今印度河),西北抵阿哲儿拜占,西南至波斯湾,地域辽阔,占据了几乎整个波斯、伊拉克、呼罗珊、阿富汗斯坦以及中亚河中地区,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
由于花剌子模沙摩诃末的母亲和妻子都是康里人,尤其是摩诃末的母亲秃儿罕克敦(TurkanKhat un)为康里伯岳吾部族人①,其操纵朝政,重用康里部出身的军人。如摩诃末即位时,有一支七千人的康里骑兵,就是由其国舅忽都鲁·沙指挥。再如康里人雅明灭里是康里族的一个部落长,是摩诃末舅父的儿子,即为摩诃末的表兄弟,他的女儿嫁给了摩诃末,摩诃末委派他去统治也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量的康里人南下进入花剌子模国。
康里人进入花剌子模后,多被征用为士兵,花剌子模国的军队主要就是由“从吉尔吉斯草原的古兹或康里部落中胡乱征集的雇佣兵组成”[15],军队中大量的康里官兵掌握了军权,掌握了花剌子模国不断扩张和统治的领导权。成吉思汗征讨花剌子模国时,主要的军事敌人和威胁就是康里人。康里人是花剌子模国的重要成员,蒙思明曾归纳花剌子模国包含着的各类矛盾中就有“康里军人与一般平民之间的矛盾”[16]。
直至成吉思汗西征攻克花剌子模国,部分康里人开始被掳掠至中原。入元前后,康里人的居地在乌拉尔河以东、咸海以北地区。在追击摩诃末东归时蒙古军又攻克康里本土,后康里原居地又成为术赤、拔都的统治区域。
二、蒙古与康里在中亚的交锋
蒙古与康里的交锋即蒙古军征服康里的一个过程,主要是蒙古征讨花剌子模的战争以及蒙军东归时对乌拉尔地区的康里人本土的征服。另外,在窝阔台在位期间,对乌拉尔河东边草原一带的突厥康里人又进行了二次征服。
(一)蒙古军在花剌子模与康里人的交锋
蒙古征讨花剌子模时,最主要的对手就是康里军。在攻打花剌子模国时,蒙古军与驻守在讹答剌、撒麻耳干、速格纳黑、费纳客忒、不花剌、玉龙杰赤等城市的康里军进行了激烈的战争交锋。
1218年,蒙古的一支商队在锡尔河中游的花剌子模边境城市讹答剌受阻并遭到劫掠,其中一百名左右的成员被花剌子模总督亦纳乞克处死,成吉思汗赔偿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于1219年春开始对花剌子模的西征。实际上,派往花剌子模的商人被杀刚好成为蒙古军西征以扩大领土、掠夺财富的借口。
1219年 9月开始围攻讹答剌城,成吉思汗将蒙古军分为四路:察合台、窝阔台以及亦都护的军队继续围困讹答剌城。其他分兵三路:术赤率领为右军,攻取锡尔河下游的毡的(克齐尔奥尔达东南);阿剌黑、速客秃及塔海为左军,以锡尔河上游的忽毡(纳巴德)诸地为目标;成吉思汗则携拖雷为中军主力,攻克花剌子模新旧两都之间的腹地重镇不花剌。术赤率领的右军首先来到锡尔河左岸的速格纳黑城,遭遇抵抗,经过整整7天才攻下。蒙古军屠杀了速格纳黑城所有的居民。1220年4月右军围攻毡的,未遇抗拒得城。在术赤连续攻克锡尔河下游的各城市时,阿剌黑、速客秃及塔海等人率领左军溯锡尔河而上,挺进锡尔河上游地区,向位于塔什干西面的费纳客忒城发起进攻。这个要塞的守军是属于康里部的突厥雇佣军。波斯史学家志费尼详细记述了花剌子模的将领亦列惕古灭里(帖木儿灭里)率领康里军保卫费纳客忒城的事迹[13]107。
阿剌里那颜、速客秃和塔海,以及一支五千人的军队,被遣往费纳客忒。费纳客忒守将是亦列惕古灭里。他带领一支康里军酣战三天,蒙古军毫无进展。直到第四天,当太阳把它的光环抛向苍穹,司命之神升上高空的时候,蒙古军的敌人乞降,前来纳款。
这些康里雇佣军抵抗了三天,最终投降。之后,该支蒙古军去攻打忽毡。
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的中军则乘冰渡锡尔河,招降了匝儿讷黑城、讷儿城,1220年2月开始攻打不花剌城。攻下后,城内全部持有武器者都被杀死,不花剌城市也被纵火焚烧。“比鞭梢高的康里男子,一个都没有剩下,遇害者计三万多人;而他们的幼小子女、贵人和妇孺的子女,娇弱如丝柏,全被夷为奴婢。”[13]123
1220年10月,成吉思汗从不花剌城进攻撒麻耳干,在撒麻耳干城前与刚攻下讹答剌城的察合台和窝阔台等军队会合。撒麻耳干城中有11万守军,其中6万是康里人。康里兵奋力保卫该城,与蒙古军进行了激烈的交锋,最终抵抗不过。康里人以为突厥语蒙古人为同种,将必受善待,于是二十多名康里将领带领3万人出城投降,城中大乱,蒙军入城。蒙军攻陷撒麻耳干后,将三万投降的康里兵士“别居一处,令剁发结辫,示尔将入军籍,夜乃尽杀之”[17]。志费尼在叙述成吉思汗攻占花剌子模的撒麻耳干时写道:
就在当夜晚,所有康里男子都被溺毙于毁灭的海洋内,为死亡的火焰所焚化。共计有三万多康里人和突厥人,他们的统帅是:巴力失马思汗、塔海汗、撒儿昔黑汗、兀剌黑汗……城镇和内堡彼此都化作一片废墟,很多的异密、士兵、居民啜饮死亡之杯。[13]140
1220年秋,术赤、察合台、窝阔台进攻玉龙杰赤,因为遭到最顽强的抵抗,围攻七月不能拿下,伤亡惨重。1221年夏,蒙古军攻下玉龙杰赤后,蒙古军杀死了全部的男性居民,还挖开了阿姆河大堤,将玉龙杰赤毁灭。
(二)蒙军东归时对康里本土的征服
元朝大将哲别和速不台追击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后,又对钦察等地区进行了征伐,在此过程中,途经位于乌拉尔河以东、咸海以北地区的康里本土,与这里的康里人进行了交锋,最终征服了这里的康里人。
1220年的春天,摩诃末从忒耳迷逃跑,哲别和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三年返”之命,从撒麻耳干出发,追击摩诃末。摩诃末逃入里海后,“速不台上奏,请讨钦察,许之”[5]2975。之后,他们连破哈耳、西模娘、列夷、忽木、哈马丹诸城。1220—1222年,哲别、速不台率军分别攻入阿哲儿拜占境内和谷儿只国,进入了阿兰和钦察地区,并很快打败了阿兰。钦察则与罗斯联合起来迎击蒙古军的入侵。1223年5月,蒙古军队与罗斯联军在迦勒迦河展开决战,取得胜利。胜利之后,蒙古军乘胜长驱直入,蹂躏了南罗斯的广大地区,进入克里木半岛,攻陷速达黑城。
1223年底,哲别和速不台凯旋东归。在东归的过程中,途经伏尔加河,侵入不里阿耳人居住地,不里阿耳人率军阻击,蒙古军以伏击战全歼了不里阿耳人的军队,不里阿耳臣服于蒙古。随后,蒙古军降服了里海滨海地区的撒克辛人,进至咸海附近草原地带的康里境内。康里部首领带兵来拒,战败后也投降蒙古,最终“降伏了乌拉尔地区的康里突厥人”[12]211。对此《蒙古秘史》亦有记载,成吉思汗派“速别额台·把阿秃儿出征北方,直到康邻、乞卜察兀惕、巴只吉惕……这十一部落、外邦百姓处,渡过亦的勒河、札牙黑河这二条有水的河,直至乞瓦·绵·客儿绵城”[3]451。
《元史·曷思麦里传》也有哲别远征里海的记载:“帝遣使趣哲伯疾驰以讨钦察。命曷思麦里招谕曲儿忒、失儿湾沙等城,悉降。至谷儿只部及阿速部,以兵拒敌,皆战败而降。又招降黑林城。进击斡罗思于铁儿山,克之,获其国主密只思腊,哲伯命曷思麦里献诸术赤太子,诛之。寻征康里,至孛子八里城,与其主霍脱思罕战,又败其军,进至钦察亦平之。军还,哲伯卒。”[5]2969由此可知,蒙古军在征服斡罗思之后,曾进攻康里的本土。征服的康里部位置在孛子八里城一带,首领名为霍脱思罕,蒙古军打败了霍脱思罕。由于速不台和哲别的军队时分时合,可以推测当时征服康里的当为哲别和曷思麦里率领的一支军队。
(三)窝阔台时期对康里的二次征服
哲别和速不台的里海之征,虽然曾打败了钦察、康里等部族,但是对钦察草原的最后征服,则是窝阔台在位期间的事情了。
窝阔台在征金之后返回蒙古,1235年召开了蒙古宗王大会,会议决定继续征服战争,以征服钦察草原上未被征服的诸部族。《元朝秘史》则记载这次大军的任务是要彻底征服康邻人,也就是游牧于乌拉尔河东边草原的突厥康里人和乞卜察兀惕人,即曾经为速不台征服过一次的突厥奇卜察克人。《元史·奥鲁赤传》明确记载了窝阔台时期征康里的情况,其中说道“父忒木台,从太宗征杭里部,俘部长以献”[5]3190。
这次西征开始于1236年的春天,从蒙古本土出兵,由拔都和速不台率领。他们进攻罗斯各公侯国,征服库班地区的阿兰人完成了对钦察人的征服,占领了钦察人的故地,因此拔都的汗国又被称为钦察汗国。康里的原居地则成为术赤及其子的统治领地。
总之,蒙古与康里在中亚的交锋就是蒙古军征服康里人的一个过程。蒙古军每攻下一个城,就会将城中的部分青壮年、有手艺的人等掳掠而去,让他们在军中服役,或者成为工匠、奴隶为蒙古军服务,其中包括不少康里人。虽然康里人亦曾进行过抵抗,但最终被征服。他们被签发、掠夺,转而为蒙古征服者服务,跟随他们到处征讨,东迁至中原地区,对蒙元的社会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注释:
①关于秃儿罕克敦的族属,史家有不同的说法。其中志费尼认为其为康里突厥族;朱兹扎尼称其为钦察汗之女。《札兰丁传》的作者奈撒维认为其属于伯牙吾族,也篾(早期的吉篾)的一个分支。无论其属于何族属,重用康里军士是事实Shihabal-DinMuhammadal-Nasawi,Siratal-SultanJalalal-DinMangubirni,著于1241年,有O.Houdas的校本及法译本(2卷,巴黎,1891,1895)。
[参考文献]
[1]北使记[M]. 乌古孙仲端,口述;刘祁,记;忽赤罕,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
[2]黑鞑事略[M].彭大雅,徐霆,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5:18.
[3]蒙古秘史[M].余大均,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4]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2637-2638.
[5]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3163.
[6]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1氏族[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
[7]屠寄.蒙兀儿史记:卷141帖木儿列传[M].台北:世界书局,1983.
[8]苏天爵.元名臣事略:卷4平章鲁国文贞公[M].北京:中华书局.1996:61.
[9]刘迎胜.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
[10]李延寿.北史:卷98高车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3271.
[11]令狐德棻.周书:卷50突厥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1:907.
[12 ]雷纳·格鲁塞.蒙古帝国史[M].龚钺,译;翁独健,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28.
[13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册[M].何高济,译;翁独健,校.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417.
[14]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8:14.
[15]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03.
[16]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M].北京:中华书局,1980:10.
[17]洪钧.元史译文证补校注[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242.
[责任编辑张亚君]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30(2016)02-0026-04
作者简介:陈小红(1990-),女,湖北随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民族史。
收稿日期:20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