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研究综述
2016-03-09李怡霏居占杰
李怡霏,居占杰
(广东海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国内关于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研究综述
李怡霏,居占杰
(广东海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学术界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问题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综述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对贸易互补性、贸易竞争性、贸易机制、贸易模式、贸易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总体上看,这一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存在“碎片化”现象,不少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在研究方法上,定性分析多而定量分析少,理论研究多而实证分析少。从趋势看,国际贸易问题研究不仅应呈现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要在实证研究方面不断创新。
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研究综述
自1991年双方对话以后,中国与东盟贸易获得了高速发展。截至2014年,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16%,达到4804亿美元。其中,东盟对中国进口额达2721亿美元,出口额达2083亿美元。随着双方经济进一步深化融合,关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从现有文献看,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贸易竞争性、贸易机制、贸易模式、贸易政策等方面。
一、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研究
学术界主要从中国与东盟整体贸易层面、双方农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中国与东盟整体贸易互补性
通过对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现状、增长源泉、贸易结构等进行实证分析,大多学者认为双方日趋增强的贸易互补性是双方深化合作的物质基础。之后,也有学者对双边贸易情况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指出双方在不同产品上的竞争优势,认为双方的贸易交往日渐紧密[1]。还有学者从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微观层面对其双边贸易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双方贸易互补性逐渐增强[2]。此外,屈海群等学者也认为近年来双边贸易额、对外贸易系数不断提高。
(二)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
有学者借助中国与东盟在1999~2006年期间农产品贸易数据和HS1996商品分类方法,利用贸易互补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在粮食供求、农副产品种类、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差异性,认为双方合作前景广阔[3]。有学者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资源禀赋的丰裕或稀缺情况是造成双边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互补关系的存在成为双方贸易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有学者基于对双边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分析,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应从互补性差异的农产品入手,发挥各自优势,共谋互补利益[4]。还有学者从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角度分析了双方的贸易现状,指出两者虽然在农产品上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但仍以互补为主。此外,王文中等人也有类似的观点。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学者们对农产品贸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三)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互补性
有学者结合服务贸易的特征,在改进和完善贸易互补指数基础上,运用该测度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类型和互补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中国与东盟国家无论何种互补类型,均成动态上升趋向[5]。也有学者认为尽管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吸引外资等方面存在竞争,但是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使双方的比较优势呈阶梯分布,建议应加强双边服务贸易互补性领域内的合作[6]。同时,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与东盟在服务贸易发展基础、产业格局、发展阶段和速度等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为进一步扩大双方服务贸易创造了发展机遇[7]。此外,高绵、周金城等人也对服务贸易互补性作了相似阐述。但是,相对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和整体贸易研究,对双方服务贸易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二、中国与东盟贸易竞争性研究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在自然禀赋、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条件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双方在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格局中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性。不少学者借助贸易指标从不同角度对贸易竞争性进行了探讨。
(一)贸易结构的竞争性
通过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相似度指数等主要指标实证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大多学者指出双方出口贸易结构具有较强的竞争性,而且大大超过互补性。有学者基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等方面的相似性和比较优势,认为双方相似的主导出口产业导致双方出口贸易的竞争性日渐突出[8]。也有学者通过对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出口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分析,认为双方集中出口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但其相似的出口结构也构成了不同程度的竞争性[9]。还有学者通过SITC 三位数据对双方出口贸易相似度进行分析,指出双方出口结构趋同态势逐渐显著,尤其在低技术产品上中国与东盟五国相似性更大[10]。对此,许多学者观点一致。
(二)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
有学者通过贸易相似性指数综合测定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情况,发现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相似性高于产品相似性[11]。也有学者结合贸易相对竞争指数和贸易互补指数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上出口相似程度较高,以竞争为主,并探讨了其成因及相应的对策[12]。此外,刘珊、葛孟等人也认为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方面存在着竞争关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加强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中国与东盟贸易机制研究
学者对贸易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争端机制、贸易合作机制、贸易驱动机制、贸易传导机制等方面。
(一)贸易争端机制
从现有文献看,学术界高度关注中国—东盟贸易争端机制。由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如何建立和完善其争端解决机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有学者结合WTO和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实践经验,认为中国—东盟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独立性和司法性[13]。有学者针对服务贸易领域矛盾与冲突不断增加且更加复杂问题,提出应依据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本质与形式的差异来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14]。也有学者从广西涉东盟商贸纠纷事件视角进行实地调研与理论思考,发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贸纠纷当事人比较倾向于诉诸非正式的纠纷解决途径,认为这一选择偏好极具社会危害性,并从贸易区、国家和地方政府三个层面提出完善自贸区商贸纠纷解决机制的对策[15]。还有学者认为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具体应从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调机制、运作程序、管理机构及当事人地位等方面来完善[16]。朱江等人认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离不开合理完善、富有特色、成熟理性的争端解决机制。
(二)贸易合作机制
贸易合作机制为各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资源充分共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有学者借助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合作机制进行了探析[17],认为随着东盟整体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在东盟地区应紧密部署各类贸易合作机制以推动与东盟双边或多边经济一体化进程[18]。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与东盟面对贸易创造静态收益的限制,应把双方合作视角拓宽到追求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等区域贸易合作的动态收益上,重视专业化和网络化,并认为这也是未来双方贸易合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19]。还有学者从服务贸易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的现状、问题和优势,进一步提出了双方旅游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策略。面对全球贸易下滑、经济衰退和南海问题升温的态势,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深化双方合作迫在眉睫。
此外,许多学者也对其他贸易机制进行了研究。如,有学者对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的驱动机制给予了详实分析[20]。也有学者运用具体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六国经济波动的贸易传导机制,发现两者经济周期不仅具有明显协动性,还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21]。还有部分学者也有类似的结论,认为中国与东盟经济波动的协同性是双方经济彼此依赖的体现,并建议根据贸易传导规律,积极调整发展战略。
四、中国与东盟贸易模式研究
学者关于贸易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间贸易模式、产业内贸易模式、产品内贸易模式、要素驱动贸易模式以及技术驱动贸易模式等方面。
(一)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模式
有学者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贸易进行分析,指出双方整体贸易正在逐步从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而且呈不断增强趋势[22]。也有不少学者不仅凭借充足的实证数据揭示了这一趋势,而且还深入探析了产业内贸易加快发展的动因。还有学者认为双边矿物产品贸易也体现了此发展趋势,并在对双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路径[23]。总体来看,随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产业内贸易模式日益成为国家间贸易的主要形式。
(二)产业内贸易模式
产业内贸易模式趋势的不断加强,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并从产业内贸易的特点、成因和影响因素及发展状况等方面展开了分析。如,有学者采用G-L计量法对中国和东盟产业内贸易进行探索,并在对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推进发展双边贸易关系的建议[24]。有学者借助大量的贸易数据对双方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和特征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并从政策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扩大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25]。也有学者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理论指导,通过采用规范的理论分析和具体数据的实证分析,归纳和总结了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影响因素、发展状况[26],提出的政策建议为促进双边贸易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另外,还有许多学者也基于双方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对其贸易发展动因、趋势及影响因素作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从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保护主导产业、发挥政府作用等方面来实现互利共赢。
此外,一些学者还研究分析了其他贸易模式。如,黄晓凤等学者对要素驱动和技术驱动贸易模式进行了研究,总体认为技术驱动贸易模式展示了国际贸易的新型合作,超越了传统要素的限制,应努力推动产品结构从生产技术含量低的商品转向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商品[27]。也有学者通过对产品内贸易模式的研究,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不仅要通过产品内分工融入全球生产价值链,更要努力抢占价值链高端环节的生产,扩大合作领域[28]。基于以上研究可看出,中国与东盟贸易模式不但多元化,而且还经历了动态深化过程。
五、中国与东盟贸易政策研究
学者主要围绕关税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贸易保护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关税政策
关税政策作为政府调节、管理、控制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影响着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结构、生产和销售,对于改善国际收支、缩小贸易差额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学者从贸易自由化角度,阐述了东盟五国关税政策的演变过程和关税结构的新变化,进而分析和归纳了其政策调整的特点与趋势[29]。有学者结合欧盟(EU)区域税收协调的经验,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品、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双方联系的日益密切,面对各国税收的恶性竞争,中国与东盟应加强相互协商与合作,不断完善税收协调制度[30]。也有学者利用月度数据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零关税政策实施前后农产品贸易的变动情况,认为零关税政策提升了双边贸易额度,但对中国整体经济运行没有造成明显扰动[31]。还有学者也做了相关研究,认为零关税政策对双方农产品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金融政策
有学者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投资和贸易发展离不开金融政策的协调统一,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金融政策的合作与协调迫在眉睫[32]。有学者认为金融合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高效运行中必不可少,应从货币合作、资本市场合作、金融监管合作三个方面展开[33]。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与东盟应建立多层次金融合作体系,加大金融合作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双边贸易健康快速发展[34]。同时,还有学者认为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加强彼此间金融合作显得日益重要。通过对其金融合作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建议应主要从地缘政治、金融合作机制及合作经济基础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金融政策和体系[35]。另外,徐中亚、陈剑波等人也对金融合作或政策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宏观层面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政策进行了研究。有学者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和政策,指出中国应积极推进双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行适度的贸易和投资保护政策[36]。也有不少学者结合双方贸易合作现状、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目前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建议从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东盟市场结构、提升对外贸易主体结构、营造公平合理的贸易环境、加强与东盟的人才和技术交流等多方面完善贸易政策,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研究内容上看,对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发展问题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不仅包括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贸易竞争性、贸易机制、贸易模式、贸易政策、贸易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对农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给予了特别关注。但从总体上看,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不足,多数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就事论事的多,许多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阐释清楚;在中国与东盟贸易机制研究方面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对贸易传导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的重视不够。在中国与东盟贸易政策研究方面仅注重一般性,而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少研究只是热衷于对现有政策的归纳整理,缺乏从创新的角度对政策完善提出建议。
从研究方法上看,多数学者采用定性分析、归纳演绎、比较研究等方法,只有少数学者运用引力模型、比较优势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从趋势上看,国际贸易问题研究不仅应呈现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要在实证研究方面不断创新。如,运用VECM模型分析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运用CGE模型研究国际贸易政策,运用Mundell模型探析国际贸易关系等。
[1]薛芳.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3):28-30.
[2]庞卫东.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2002~2009[J].东南亚纵横,2011(5):30-35.
[3]王灿.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9(4):34-36.
[4]和文华,谭丞.从互补性中寻求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3):146-151.
[5]陈秀莲.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互补性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6):74-80.
[6]霍伟东,轩文娟.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合作[J].山东社会科学,2008(11):106-109.
[7]周雪春.关于加快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8(11):76-79.
[8]潘青友.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与贸易竞争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7):73-75.
[9]陈建军,肖晨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竞争性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8):43-47.
[10]朱桂方,车鸣.出口结构相似度与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拓展分析[J].求索,2010(10):23-25.
[11]孙林.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基于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71-76.
[12]荣静,杨川.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和贸易互补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8):45-49.
[13]刘付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初探[J].东南亚研究,2004(4):51-55.
[14]蒋德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法律问题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0(7):24-27.
[15]张显伟,马秋云.贸易纠纷当事人对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偏好及其对策——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贸纠纷解决为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4(10):36-41.
[16]廖增金,洪英利.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构想[J].改革与开放,2010(4):32-33.
[17]逯宇铎,李丹.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机制的博弈分析——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J].经济经纬,2011(5):61-65.
[18]杨晓芸.中日对东盟出口贸易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14(5):34-44.
[19]吕世平,许新亚.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发展趋势的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21-24.
[20]郭晓磊,吴国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驱动机制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1):69-73.
[21]熊豪,李天德,王岳龙.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贸易传导机制研究——以东盟为例基于面板数据的贸易传导机制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3):58-64.
[22]汤海燕,史智宇,周甫军.影响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因素解析[J].当代财经,2003(12):89-91.
[23]刘志雄,王新哲.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3(2):33-38.
[24]张重,胡彦.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6(5):160-164.
[25]蒋云鹤,孙恒忠.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对策[J].理论界,2008(5):224-225.
[26]林埜垚.构建中国—东盟贸易模式——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下的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3:1-56.
[27]黄晓凤.贸易模式的转型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化解[J].国际经贸探讨,2010(3):11-16.
[28]韦倩青,韦倩虹.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9(4):62-66.
[29]闫森.贸易自由化下东盟国家关税政策的新进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5(7):47-51.
[30]曹亮,张相文,席艳乐.欧盟区域税收协调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7(6):58-63.
[31]许庆,范英,吴方卫.零关税政策背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农产品贸易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模拟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11):81-86.
[32]范祚军,唐奇展.CAFTA框架下宏观金融政策协调可行性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8.
[33]屠年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的金融合作[J].云南社会科学,2010(5):102-106.
[34]廖春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新一轮金融合作的广西作为[J].经济天地,2011(12):66-69.
[35]刘文翠,蒋刚林.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现状与制约因素解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3(3):18-25.
[36]余竑.中国和东盟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及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1-121.
[责任编辑 龚 勋]
2016-06-24
李怡霏(1991-),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组织及公共政策;居占杰(1962-),男,河南信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
F752.7
A
1008-4630(2016)05-00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