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诗画关系研究的新突破:从美学的思辨到艺术的体悟
——论刘剑《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2016-03-09袁仕萍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刘剑莱辛诗画

袁仕萍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



·诗画关系研究专题·

西方诗画关系研究的新突破:从美学的思辨到艺术的体悟
——论刘剑《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袁仕萍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

论文围绕刘剑的艺术学新著《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展开论述。论著从西方诗画关系切入,避开了西方诗画关系在美学、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偏重理论性的探讨,矫正了对西方诗画关系的认识,是莱辛之后西方诗画关系研究的补充与发展。论著以西方现代诗歌与绘画艺术本身为研究基础,着眼于从诗画艺术实践本身来考察诗画关系,对诗画关系在西方创作实践进行线性梳理的创新,融合了艺术实践的鲜活性与艺术理论的学理性。

西方诗画关系;美学思辨;艺术体悟

诗画关系并不是对两种艺术门类作简单并置比较,稍有美学与文论常识的研究者都知道,诗画关系是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命题,在中西美学发展历程中既有诗画异质论的高歌,也有诗画一律论的低吟。即使同样在东方,诗画相异与诗画一律也形成相互犄角之态,西方亦如此。正如论著开篇所说的:“在人们主观的感性判断中,常常将中国诗画关系归为‘诗画一律’论,将西方诗画关系归结为‘诗画相分’论。”[1]1诗画关系既然是西方美学中重要命题,诗画关系的论证经过西方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莱辛等美学分析逐步走向抽象到抽象的窄路。刘剑博士正是在对美学有丰厚的学术积累中清晰地认识到美学和艺术理论在对艺术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性。美学对艺术的研究比较抽象思辨,艺术理论对艺术的研究比较具体实证。在西方18世纪德国莱辛对诗画异质说这座美学理论著作中,凭着对西方19世纪到20世纪艺术史的熟练度与敏锐的艺术把握力,刘剑博士发现莱辛的诗画异质说与实际艺术创作相脱节的现象,在18世纪莱辛的诗画异质说的缝隙处,他探求一种具体实证的小径,对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纷繁芜杂的诗画艺术潮流在诗画相融这根主线下条分缕析,勾勒出西方现代诗画关系转变的轨迹。

首先,我们从诗画艺术发展史中寻求诗画关系的已然性。艺术的发展包含着精细化和综合化两个相对的过程,原始艺术的混合性随着人类社会、人类思维能力和艺术自身的发展逐步分解,出现一个又一个的艺术新门类。艺术在精细化过程中同时又存在着恰恰相对的综合化过程,艺术门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诗画两种艺术相提并论在古代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诗与画是从强调各自明显的差异开始,逐步走上以表达作者主观情志为载体的“诗画一律说”。西方虽然在古希腊时代西摩尼斯德就强调“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罗马诗人贺拉斯也在《诗艺》中提出“诗如此,画亦然”,17-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也多强调诗与画的亲缘关系,但都不及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莱辛等美学领潮人对诗画异质说的巨大影响。东西方诗画关系发展显然存在着迥然有别的特质与路径,原因是综合的:有人种的、民族素质的原因,有地理环境的原因,有文化传统的原因。从文化传统上讲,古代的东方艺术是写意艺术,注重表现,注重内视。古代的西方艺术是写实艺术,注重再现,注重外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的诗,抒情诗非常发达,古代西方的诗,史诗是绕不开的话题。到了近现代,东西方艺术各自向对方错位发展。东方艺术在写实浪潮前退却了,抒情诗走下了至高无上的王位,叙事诗、有戏剧化因素的抒情诗在数量上有所增多。而西方艺术则在克罗齐美学出现后,逐步加强了内视性、主观性、表现性。近现代的西方追求主观真实的诗画艺术必然在本质上迥异于追求模仿再现的诗画艺术,进而影响到诗画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们从艺术本质角度揣度诗歌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同质与异构以及相融合的可能性。诗歌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两个独立的自主王国。正如论著中所说:“诗歌的本质在于词语的跳跃性,优势在于其思想的深邃性和想象的自由性。绘画的本质在于色线形的视觉性,优势在于其形象的直接性。”[1]11宗白华说:“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2]西方诗画异质说以莱辛为圭臬,莱辛认为诗和画是两种拥有不同媒介和表现题材的艺术,即画所使用的媒介是形色,表现的是存于空间的事物,这种特殊的媒介和特殊的表现题材决定画只适宜于表达事物全部或部分在空间中的并立,而诗所使用的媒介是声音(文字),表现的是存于时间的动作,它的特殊的媒介和特殊的表现题材决定诗只适宜于表达动作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的承续。这种诗画异质观是从审美客体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审美主体即诗人、画家还是雕塑家等对艺术形式局限性的超越。艺术之为艺术就在于它最终能够克服所用媒介的限制。

无论是诗人、画家还是雕塑家都可以通过暗示、象征的手法,激发审美主体丰富的想象,从而达到原本受媒介、材料等客观因素限制所不能达到的审美效果,进而起到更好的传达其理念和思想的作用。

诗歌艺术有绘画的元素,重要的载体是意象。绘画艺术中有诗歌的因子,重要的载体是色彩。所以刘剑博士在论著中也准确地把握诗画相通的桥梁:诗画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在于诗歌的绘画感和绘画的诗意感。“意象的关联性也使诗歌产生了与绘画的勾连,或者说能综合绘画的一些特性于诗歌之中,当诗歌中置入一些有情感有意味的物象时,诗歌就会产生画面感,具有通向绘画的可能。”[1]17绘画中的色彩具有象征性、暗示性和表情性,“线条和色彩内蕴和张力具有使绘画走向诗歌的倾向。”“色彩和线条产生了让人回味或激发观者感情的意蕴,这种意蕴必然就是一种诗韵。”[1]27

在刘剑博士的论著中,主要是从诗歌和绘画的艺术本质角度对诗画相融可能性的论证。其实从艺术接受和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诗画相融的可能性也很突出。在《拉奥孔》的前言部分,莱辛开宗明义地把处理诗画关系的人作了三个类型的划分:第一个是艺术爱好者,他具有精微的艺术感觉,他感觉诗画这两种艺术对他所发生的效果是相同的,认为这两种艺术都是具象于现实,都产生逼真的幻觉和令人愉悦的快感;第二个是哲学家,他设法深入窥探艺术快感的内在本质,发现在画和诗中,这种快感都来自同一个源泉,美的概念具有普遍的规律;第三个是艺术批评家,他就艺术规律的价值和运用进行思考,发现其中某些规律更多的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则更多的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另外宗白华在《美学的散步》中指出:画里本可以有诗,但是若把画里每一根线条,每一块色彩,每一条光,每一个形都饱吸着浓情蜜意,它就成为画家的抒情作品,像伦勃朗的油画,中国元人的山水。诗也可以完全写景,写“无我之境”;而每句每字却反映出自己对物的抚摩,和物的对话,表现出对物的热爱,像王昌龄的《初日》那样,那纯粹的景就成了纯粹的情,就是诗。刘剑博士对此也有准确的把握,在论著中展开的艺术史爬梳中、在章节目录的安排中可以明显看到他受莱辛和宗白华对诗画相融观的启迪。可能囿于篇幅的限制或者是他对于读者和研究者的阅读期待有准确地把握,知道读者急切地想观看他对艺术史纷繁潮流中的打捞,当然这个打捞的利器仍然是论著中的核心词:诗画关系。

如果说刘剑博士的论著《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从诗画关系角度切入西方现代艺术研究是对美学理论由抽象思辨转向艺术实证的新探索,那么对西方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的诗歌与绘画艺术的梳理,则是对西方现代艺术史写作的新突破。论者本意不是对西方现代诗歌与绘画艺术史的书写,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论著确实为我们展现了西方从浪漫主义以来一直到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历程。论著脉络清晰地展示了西方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的重要诗人画家诗作画品。传统的艺术史书写惯例是以时间为线索,以艺术潮流为纲目。但是在该论著中,从诗画关系这个独特的写作视角,带着明确的价值诉求,有着严格的选择标准。论者仍然以时间为线索,以诗画关系为显在纲目,以艺术潮流更迭为潜在线索,以代表性艺术家为串珠,呈现出一条相对自律的发展脉络,建立一个全新的阐释体系。正如论著中所说:“将莱辛的诗画一律论作为逻辑基点在历时性的诗画艺术和共时性的诗画关系两方面展开研究。”[1]279

论著对西方现代诗画艺术发展的梳理找到一个新的剖析角度,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艺术把握力,“西方现代绘画既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又是一次伟大的繁荣,前者使西方现代绘画‘走向内心’,放弃了几千年来向外逼真再现的模仿观,转向为去表现主体更为深邃幽谧的内心世界。”[1]2“西方诗画甚至整个大艺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嬗变,从向外的模仿再现转向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表现。”[1]3“西方现代绘画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沿着情感的表现性走,从浪漫主义的德拉克罗瓦、前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塞尚和凡高,表现主义的蒙克、超现实主义的米罗等一条线,这一线的画家画作往往与诗歌的距离较近;另一条是‘形式’一线,从塞尚、立体主义、未来主义、青骑士派,他们的画作与诗歌距离较远。我们所探讨的现代诗画关系主要在‘情感’一线上,西方诗画逐渐走向融合也是这条线索上发生的。”[1]28诸如此类对西方现代诗画艺术的把握均体现了论者对西方现代诗画艺术发展的娴熟度以及敏锐的捕捉力。

论著对西方现代诗画艺术发展的梳理围绕诗画相融的总论点展开,体现出论者精密的逻辑归纳力和精确的艺术概括力。论著的结构非常清晰,全书共分五章,首尾两章侧重理论梳理和美学阐释,中间三章则按照艺术史发展的轨迹,对西方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150多年的诗歌和绘画的发展,按照诗画相融的逻辑起点进行选择性的剥离。论著将西方现代诗画关系概括为诗人画家型和题材型、诗意型和视觉型、技法型和体式型三个发展阶段,诗画关系在诗画相融的整体态势下,经历了由外在到内蕴再到形式的变化趋势。诗人画家型和题材型中选取的四位著名艺术家,尤其是大家熟悉的诗人雨果和波特莱尔,为诗歌研究者打开了一扇新的门窗,使诗歌研究者从一个崭新的视角重新解读西方现代杰出诗人的诗作。同样的道理,论著选取代表性的著名的诗意型画家,分别从诗韵、诗质、诗情等角度归纳,为绘画研究者从一个崭新的视角重新解读西方现代杰出画家的画品,研读此论著对诗歌研究者和绘画研究者都是一次新的审美体验。论著对西方的图像诗做了专章论述,图像诗作为西方现代诗歌的一个旁枝,以抒情为传统的中国诗歌对西方有渊源的图像诗是不感兴趣的,一般研究者认为图像诗是雕虫小技,是文字的游戏,图像诗遭受种种非议与排斥。经过论著的专题论述,图像诗的诗学意义扑面而来,相信会引起诗学界同仁的重视。

刘剑博士的论著既有美学思想的思辨,也有诗画艺术的赏析,展现了作者个人的美学判断和思想的样态。随着论者流畅的文字、精美的语句、丰富的画作、流畅的思维轨迹,读者也在进行一场视觉的盛宴、心觉的舞蹈。“审美意识的特点是理性与感性始终保持在一种制衡的状态。”[3]理论的自觉和诗美的追求,必将使刘剑深厚的学术之路越走越宽广。

[1]刘剑.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94.

[3]邹华.后古典时代“审美”困境十图解[J].贵州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Poetry and Painting: a Review of LIU Jian’s Monograph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Painting in the West from the Early 19th Century to the Mid-20th Century as a Transition from Critical Aesthetic Thinking to Artistic Reflection

YUAN Shi-ping

(CollegeofLiberalArts,Hu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Arts,Xiangyang,Hubei441053)

This paper proposed a discussion of LIU Jian’s monograph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Painting in the West from the Early 19th Century to the Mid-20th Century.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poetry and painting, the monograph deflected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that have been highlighted in Western aesthetics and artistic theory studies. Instead, it redefined their relationship and has become a suppl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poetry and painting after Lessing. Moreover, it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painting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Western modern poetry and the art of painting themselves and their actual practices with linear sorting and integrated the novelty of artistic practice and the rationality of artistic theories.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poetry and painting; critical aesthetic thinking; artistic reflection

2016-09-13

袁仕萍(1973-),女,湖北老河口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诗批评。

J01

A

1671-444X(2016)05-0048-04

10.15958/j.cnki.gdxbysb.2016.05.009

猜你喜欢

刘剑莱辛诗画
妞妞学说话
英语科技文本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诗画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分手谎言4年后险酿悲剧
诗画话
诗画话
诗画话 丁聪配画